如何評價金庸和李敖的學術對罵?

2021-01-10 百家號

李敖確實幾番批判過金庸。論言辭之激烈,說是「大罵」也並不為過。所以本題不是無事生非,更不是造謠傳謠。李敖罵金庸,途徑有二,一是隨筆文章,二是電視節目。文章的部分,集中於他寫的《「金庸式偽善」與「三毛式偽善」》一文;而電視節目,則主要散見在他當年給香港鳳凰衛視做的節目「李敖有話說」之中。

【一】

李敖苛責金庸,在我看去,內容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絮絮叨叨罵了很多,歸結起來,無非兩點「罪狀」:

1,李敖為人開放,但他的文學觀念,還是比較傳統的,還是五四新文化人的那一套理論。他在不少的文章及電視節目中,反覆抗議武俠小說,貶斥這種文類是通俗讀物,是市井小民炕頭解悶看的東西,沒什麼營養成分,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他用了三個字直接給金庸所有武俠作品定性——「不入流」。

有人質問他究竟看過幾本金庸的小說就敢這麼噴,他乾脆直接說,「臭雞蛋聞一聞就可以了,還用得著全吃嗎」?不過,他後來也解釋說,也不是金庸真差,而是他讀了太多更好的了,眼界高,一比,金庸的那些就成了垃圾。2,主要在《「金庸式偽善」與「三毛式偽善」》這篇文章中,他直接數落金庸這個人「偽善」。

理由是金庸坐擁萬貫家財,同時自稱虔誠佛教徒,卻對人對外非常吝嗇,不能「斷舍離」,是和佛教宗旨相違背的,所以他的信佛也好,為人也好,都顯得很虛假,骨子裡就是精於計算的商人,凡事都是一種「選擇法」:有利的就信;不利的就佯裝不見。李敖說,這種偽善,足以自成一家,該取個名號叫「金庸式偽善」。

【二】

從這些議論中,可以看到,李敖批罵金庸,也真是不留情面,也確實是掘地挖骨式的,將金庸為文與為人兩大方面都一舉否定了。

在我閱讀所及,這也絕對是金庸生平所遭遇到的最深刻最全面的攻伐了吧——雖然他在中年時代也曾屢屢為駐港「左派」指為「漢奸」,還為此受到炸彈威脅,但那畢竟是無序的政治鬥爭罷了。

話說回來,中國歷代文人作家中,再怎麼特立獨行,也確實找不到像李大師這樣把罵人當成一種事業,甚至有著宗教般狂熱的另類了吧。李敖的罵,我自己以為,有兩點又是一般文人所難及的:

一,他可能罵「錯」了,但絕不「亂」罵,在他手下口中,連罵人都可以是舌燦蓮花、筆湧珠玉的,他把罵人搞成了一門高級藝術;

二,他一生罵人,確實罵得光明正大,絕不「當面輸心」,畏畏縮縮背後搞小動作,敢罵敢當,誠為君子之罵。比如,他罵金庸,罵得狗血淋頭,罵得大義凌然,都是公開、當面罵的,絕不吞吞吐吐暗箭傷人。這番絕無道學的坦蕩磊落,問人世間古今中外有幾人可以做到?

(圖:李敖罵戰。與李敖同時期的名人如果沒有被罵,那理由可能只有一個,就是不夠有名)

就衝這兩點「罵法」,雖然我對李大師的很多看法、很多行為不以為然,也不敢苟同,但他敬他是個真正「獨行正也」的漢子!

【三】

對於李敖這麼不友好的謾罵,一般人都會暴跳如雷吧,但金大俠沒有任何反應,好像水過無痕。

依金庸如此愛惜自己聲譽的作風、據倪匡說所有關於他的評論他都會搜集一看的性格,自然是知情的。但是他從來也都沒回應,更別說還擊,也沒有因此與李敖交惡,依然禮尚往來,似乎顯得有點奇怪。但是,了解金庸為人的讀者,大概也絲毫不會奇怪吧。因為,這種表面上的「反常」與不合情理,同樣也完全符合金大俠的性格「人設」。

理由在哪裡,在於李敖與金庸雖都為名人、大作家,但是出身背景、為人性情、處事方式等等,都實在太絕然異趣了,可謂大相逕庭的兩類人。李敖生平,可謂「負盡狂名五十年」,一生罵人為業,動不動開車,樹敵於四海,他的自我定位就是張狂才子與文壇英雄式的人物。

他自稱是一個有著「宗教狂熱之人」,這種「狂熱」顯然有著犬儒式的憤世嫉俗,極度厭惡不正常社會滋生的「和事佬」、「鄉愿」、「好好先生」、以及更等而下之的巧色之徒、巧宦之人、奴才、走狗、文警、小人」等。也所以,他會如果罵金庸,雖然罵得過分和偏激,但確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他本人也和金庸沒有私怨。

而金庸呢,雖以「大俠宗師」譽滿天下,但絕對是端謹君子,彬彬書生。他海寧世家子弟出身,抱負遠大,自視不在小,一生都沒有罵過人。他實在不是李敖那種「書空咄咄,逢惡必罵」、「有恩必報、有仇必還」的疏狂型文人。

他的生平,論敵也多,但是多不影響私誼,你只要不侵佔他的經濟利益,罵他幾句他不會計較。據說,他主持《明報》數十年,經常有亂人雜事搞得他急火攻心,但是報社中人都知道,倘若他真的受不了某人某事,他表達「最高憤怒」的形式也只是給人捎去一張紙條,列出意見若干。你說,這樣克制、婉轉、溫和之人,在更看淡世事的晚年,碰上有人批評他幾句,這個人又是誰都罵的李敖「大師」,您覺得他可能一反常態去回應嗎,去反擊嗎?

所以,金庸的不回應,在我看來,這事也好理解:以金庸的素日為人,對於李敖的攻擊,他不會完全不在意;而他的置若罔聞,也不能表明他或者心虛了,或者示弱了,他只是懶得計較。而對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而言,在這兩人的恩怨漸漸沉澱下來之後,如果只看到一樁文壇八卦,那就是浪費大好時光了。

可能,我們更需要的,是從中去找尋出一點,有關文化性格與時代的痕跡吧。這樣,這兩人的話題,即便難於說清,我們也還是會有所得。

關注公眾號參考人物更多原創人物文章

近期精彩人物文章

1、詩人顧城為什麼要殺死自己的妻子?

2、哈蘇吉被殺的背後!

3、如何評價易中天?

4、顫抖吧,又來了,這次是35萬億。

5、你都35了,就別創業了!

6、為什麼美國人越來越喜歡川普?

7、讓陳獨秀坐不下來的小姨子,到底有多美?

8、宋江最陰暗的一面,不擇手段的騙好友上梁山。

相關焦點

  • 李敖評價金庸偽善,您怎麼看
    臺灣的李敖先生曾經說過一件事,就是金庸當年為了支持國民黨,親自到臺灣,並與李敖先生談了整整八個小時,金庸談到自己兒子查傳俠死後,他為了平復心靈開始研究佛法,如今已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了。但李敖卻以佛法來與金庸對質,說他根本就是偽善的,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並說金庸根本就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對其有利他就信,對其不利他就不信。其實對於上述的了解,小編認為李敖不是一個厚道人。其一,金庸與李敖都是名人,兩個人在一起談論其實不是高手過招,而是互相取長補短。
  • 李敖為何對三毛和金庸的評價這麼惡劣?難道他們之間有過矛盾?
    李敖為何對三毛和金庸的評價這麼惡劣?難道他們之間有過矛盾?李敖算得上是一個傑出的批評家,他的作品在文字上很尖銳,毫不留情面。或許就是因為同為「文人」的緣故,李敖對三毛和金庸這兩人並不友善,似乎有一點爭鋒相對。
  • 看不起金庸的李敖到底是什麼貨色的大師?
    李敖生前曾到大陸參加過幾次電視採訪,記得在鏘鏘三人行這個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問他,你對聞名海內外響徹海峽兩岸的武俠宗師金庸先生是什麼看法。李敖先生的回答很直接:「我看不起他,他寫的那是什麼玩意兒?武俠小說用胡適先生的話說,那是不入流的東西。」
  • 餘秋雨水平究竟如何?易中天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的風趣幽默
    那麼,作為一個在文壇掀起過閱讀熱潮的作家,散文家,餘秋雨的水平到底如何呢?人們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會如此針鋒相對而又各執一詞呢? 一個人要成才,成為在某一領域拔尖水平的槃槃大才,付出艱辛的努力不過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在無人問津處開拓,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風格,這樣,才可能一鳴驚人,且長久不衰。
  • 王朔稱金庸的作品一文不值,李敖稱看不起他,外國人說的更過分
    我們都知道王朔是痞子文學的開創者,他評價金庸寫作的作品,用詞比較粗陋,風格怪異,粗俗辣眼。他這樣評價的原因在於金庸所寫的作品同質化很嚴重,他認為金庸在多本小說中對同一情節進行多次運用,並沒有展現出多少的新意。比如,武林大會就曾在多部小說中出現。
  • 為什麼古龍是唯一一個不被李敖罵的臺灣名人?
    李敖可謂打遍江湖無敵手,一般只有他罵別人的份,別人根本不敢還口的。甚至有閒人統計數據,李敖大罵過的人數超過4000人了。李敖還批評金庸,金庸武俠小說裡那些俠義部分,都是虛偽,金庸沒一樣做得到。金庸曾經去臺灣的時候,拜訪過李敖。金庸說自己信佛,自己對錢財已經很看淡。
  • 李敖去世了,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過這樣一句形容李敖的話,我覺得非常貼切。這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只讀書不罵人,那麼他可能是個歷史學家;如果只罵人不讀書,那麼他可能是個流氓學家;而如果兩者兼備,那他就是李敖。」李敖身上具有一般文人身上沒有的痞氣,但同時他又具備非常深厚的學問,這讓他在中國文壇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他的筆下真的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且文筆犀利,字字見血,句句封喉。這就形成了兩個非常極端的情況,喜歡李敖的人喜歡的不得了,為他的批判精神所傾倒,不喜歡他的人非常討厭他,覺得他毫無儒雅之氣,滿嘴跑火車。
  • 犟人李敖
    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曾經自嘲:我一生寫了100多本書,被查禁的有96本,這些書賣不出去,就在地攤上和那些黃書混在一起賣,結果很多去買黃書的人就成了我的讀者。  02 林清玄說他是臺灣黑夜最亮的那盞燈。 作為臺灣民意代表,關於軍購問題,他曾經痛罵臺灣當局,並且將自己的裸照拿上法庭,還拿出自己的生殖器來鄙視當時的政府人員。
  • 李敖去世了,他傷害過的那個女人已經活成詩
    而胡因夢對他沒有過多的評價和討論是與非,更多的是寬容和自省:「因為我過去對他有一個過度理想化的偏執的認同,就是說我對他不了解。我期待他的人格偉大到一個程度,甚至可以拯救很多的小老百姓。我知道的李敖的另外一件事兒,是他批評金庸。李敖參加竇文濤的一檔節目,提到金庸,他這麼說:「我告訴你,我看不起他。武俠小說什麼玩意兒?
  • 三毛、金庸、王菲如何?在李敖嘴中不堪一擊,非常深刻
    李敖,是我國著名的評論家、文學家和批評家,也是在人們眼中一位有風骨的文人。緣何他能有如此之殊譽呢,因為他的評論總是能如此地深刻和入木三分,能夠具備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的頭腦,從一些名人和社會現象中抽象出一般人看不到的本質與因素,因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但同時他也會因為一些尖銳猛烈的語言而被人們詬病為尖酸刻薄,期中的一些言論甚至引起了極大爭議。
  • 範曾為人如何?李敖評價其:人品差又做作,楊振寧卻誇他百年一遇
    對於其畫,李敖也毫不客氣地評論為「千篇一律,絲毫沒有特點可言」。有很多網友更是直言,其字有一種屈顏媚世,字字顯現出自高自傲,目中無人的態勢。僅僅是書畫上面的爭議,倒也說明不了什麼。可是範曾的人品在業界也歷來是存在爭議的,對於範曾其人,作家李敖和物理學家楊振寧也有著不同的評價。
  • 許倬雲:王力宏舅公、王小波恩師、李敖敵手,該如何評價他一生?
    許倬雲,這位明星王力宏的親舅公,王小波的授業恩師,李敖的臺大師長,論其社會關係易,評價其思想真是難以下筆。現存華人史家,時論一般以潮州饒選堂、潛山餘英時、無錫許倬云為領袖特異。香港、美國、南京,守望中西,鼎足而三。許氏聲望不及首二人遠甚,惟我不愜公論,不私鄉曲,不避譏諷,對許氏尤為激賞。
  • 李敖祭文——那個可愛的叛逆者,不在了
    可以說,李敖和金庸、倪匡、柏楊一道,成了我的精神導師,教會我寫作,教會我讀書。李敖說,自己敵人太多,朋友不多,然而我要說,通過讀他的文章,我與他成了精神上的朋友。胡適門徒李敖是可愛的人,但也是無奈的人。
  • 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古龍說不清楚郭狗的瘋,我說不清楚李敖的怪,而李敖又最經常被別人罵為瘋狗,想想也是有意思的巧合。北大醉俠孔慶東說金庸的小說「不廢江河萬古流」。孔慶東作為大陸研究金庸的重鎮,對其小說不免有溢美之詞。對於李敖,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閱讀的積累,我更認為他才是真正不廢江河萬古流的。
  • 狂人李敖評價錢鍾書,讀死書而且不會思考,對此你怎麼看?
    李敖毫無疑問是個大才子,但是他在臺上的狂傲至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在他的眼中,古今中外很少有他稱讚的。李敖在竇文濤的一檔節目中就對《圍城》的作者錢鍾書評價:「錢鍾書讀的書很多很細,但是思考力不夠,他是讀死書的。」
  •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拋開自戀言論,也有民族大義
    僅就余光中以朋友的身份發表悼念之詞並無可指責之處,李敖言行過火,被余光中一句「我不回答,表示我的人生可以沒有他;他不停止,表示他的人生不能沒有我」懟得啞口無言。李敖與余光中的糾纏還未開始就已結束,「李敖評價余光中」這件事卻越傳越廣,以至於人們都開始好奇這位狂傲文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 李敖與前妻胡茵夢那些人:相識,相知,相愛又相殺.
    至於文壇和思想界,李敖罵的人就更多了,數不勝數。最有名的也是前不久逝世的余光中先生。他們曾經是好朋友。因為余光中想收回在已停刊的雜誌《文星》中的版權,並帶動一批作家想收回版權,李敖認為他們這樣做是不正義的,於是告了余光中,從此以後分道揚鑣,再也不是朋友。
  • 一生罵人超3000,風流往事數不勝數,「狂人」李敖病逝!
    李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一個難以被全面評價的人,複雜的人,但不可否認,他的確是一個有骨氣的人。寫文章,應該和賭錢一樣『賭場無父子』,寫文章也要拋掉感情的鐵鎖,才能不受幹擾,痛快說話,說老實話。」 不留情面和「六親不認」,除了李敖陷入諸多筆墨官司之外,還曾在臺灣文壇掀起多次口水仗。 受到李敖抨擊的還有瓊瑤、三毛等言情派作家。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李敖語妙天下)李敖的「宿敵」陳文茜說:「從「五四運動」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擁有和李敖一樣的影響力。(圖為李敖和陳文茜)說實話我覺得臺灣的「名嘴」們,包括李敖和陳文茜在內,講話都容易誇張,怎麼叫「從五四運動以後就沒有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了呢?這話有點離譜。不過李敖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
  • 胡因夢揭開李敖脆弱的一面:不像情聖大膽熱烈,感情裡保守又靦腆
    蔡康永說,李敖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神通,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這個在大家眼裡無法無天的文人,是如何靠一副"鐵齒銅牙"懟遍大半個文藝圈的?他的狂傲不羈又為什麼值得眾人緬懷?  這個評價確實中肯,至少學識淵博在年少的李敖身上是成立的,六年級時,他已經讀遍《我的奮鬥》《中山全書》《士敏土》等中外名著。  少有父母會開明到允許子女退學,李鼎彝能親自去和學校教務主任溝通兒子的退學手續,足已讓現在21世紀的父母咋舌了,在李鼎彝新文化思想的薰染下,小李敖對蔡元培、陳獨秀等名家心生崇拜,立志成為一個能革新時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