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祭文——那個可愛的叛逆者,不在了

2021-01-11 劉煥的書房

很久沒有聽到李敖的消息了,一直知道他患癌,但沒想到走得這麼匆忙。

2018年3月18日,被一條推送消息鬧醒——著名作家李敖去世。

久久不願相信,遂回想起了與李敖的初遇。

那還是2004年,李敖訪問大陸,回到了闊別60年之久的故鄉,電視上鋪天蓋地的胡連會新聞,我第一次知道了李敖這位作家,找來他的書一看,就喜歡上了這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人。可以說,李敖和金庸、倪匡、柏楊一道,成了我的精神導師,教會我寫作,教會我讀書。

李敖說,自己敵人太多,朋友不多,然而我要說,通過讀他的文章,我與他成了精神上的朋友。

胡適門徒

李敖是可愛的人,但也是無奈的人。他出生在抗日救亡的東北,生長在日本統治下的北京城,求學於國民黨南渡後的臺灣,可以說,在他身上,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都很強烈,但族群認同的矛盾、文化認同的矛盾一直讓他痛苦終身,或許可以說,他是最後一位大中華學者。

在臺灣大學讀書時,李敖就認識了錢穆,那一年他只有十八歲。當時錢穆因為《國史大綱》暴得大名,被譽為「近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李敖無疑做了錢穆思想上的門生。

隨著1958年胡適回臺,並做了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臺灣接著大陸掀起了對胡適思想的批判,隨著批判的深入,臺灣人對於胡適思想的了解進一步加深,出現了一批挺胡派,李敖便從那時走上了臺前。

雖然對於李敖的挺胡,胡適並未表示過感謝,但隨後李敖寫下的《胡適評傳》,卻獲得了胡適的讚譽,稱他為「你比胡適之更了解胡適之。」

而李敖,也從錢穆門下轉為胡適門下弟子,並且為之奮鬥了終身,且後來再也沒有去看過錢穆,再也沒有給他寫過信,李敖的狂狷人格可見一斑。

錢穆和胡適思想最大的不同是,錢穆是士大夫,認同中國傳統文化和統治階級,而胡適則是隱士者,雖居廟堂之高,卻處處懷著批判的思維,李敖寫道:「歷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會倒在統治者的懷裡的」。李敖說:「對錢穆這樣的人,蔣介石是皇帝。」

胡適像

錢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懷著崇拜之請,甚至捨不得丟棄傳統糟粕,比如認為陰陽五行八卦雖然是糟粕,卻也是傳統文化瑰寶,有著傳統美感,而胡適卻認為中國應該捨棄文言文,使用白話文,對於傳統文化糟粕,甚至連孔夫子都可以批判,錢穆對於傳統文化的奴顏婢膝令李敖不快。

真正令李敖厭惡的不是別的,正是錢穆與統治者的關係,尤其是與當時的極權統治者蔣介石的關係。錢穆為蔣介石寫賀壽文章稱其為「誠吾國歷史人物中最具貞德之一人」,這讓李敖覺得很不能接受,而胡適卻對蔣介石不認同,當蔣介石邀請胡適回來時,蔣介石講話,說,中國的亂象是因為五四運動掀起了無政府主義的暴動,讓中國人不服管了。對於蔣介石的「訓誡」,胡適大膽走上臺說:「蔣"總統",你錯了,五四運動並不是無政府主義,相反新文化運動促進了自由和民族精神的傳播,中國的亂象在於腐敗的統治階級,而不是新文化運動。」。這番話,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可以說,李敖終其一生都是胡適思想的信徒,他甚至信奉到了癲狂的地步,李敖一生秉持兩點,第一是反中國傳統文化糟粕,第二是反對向統治階級磕頭,為了這兩點,他甚至不惜和好友翻臉。甚至有一些很極端的舉動,比如金庸武俠小說風行臺灣時,他發表文章《武俠小說——看鏢!》,矛頭直指武俠小說下流,充滿糟粕,事實證明,除了金庸以外,大多數臺灣武俠後來確實因為低級下流而湮滅了。當柏楊頌揚蔣介石時,他憤怒之下與他翻臉,而終身對國民黨有好感的余光中,則更是李敖思想的死敵,一輩子老死不相往來。

李敖自己的思想,則主要體現在兩本雜文集——《獨白下的傳統》和《傳統下的獨白》中,他批判糟粕,批判獨裁,批判奴才,更批判低級,他的狂妄躍然紙上。

那麼,李敖自己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魏晉風骨

看李敖的演講與書籍,很容易膚淺地認為他是一個狂妄的人,然而他自己覺得他是狷狂。狷的意思是性情高潔,卻又潔身自好,狂妄自大,卻又對真正有才學的人謙卑。

歷史上魏晉時代的人,最有這種狷狂之氣。嵇康不和司馬氏合作,寧願放下滿腔才華,做一個打鐵匠。

阮籍,對於喜歡的人才正眼看,對於不喜歡的人,直接白眼看人,不屑一顧。

劉伶,整天醉酒,覺得清醒了反而是最醉人的,以天為帳地為床。

這些人,曾經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才幾十年,就變得酒色財氣、酒囊飯袋、酒池肉林,為何?

不是人變了,是時代變了,他們在自我放縱,對這個時代軟抵抗。

毫無疑問,李敖是當代最有魏晉風骨的人。

李敖所在的臺灣,風雨飄搖,早年的50年代,經歷了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的危機,到了60年代,冷戰橫行,李敖去金門當兵,在那種強烈對抗下,臺灣的白色恐怖人人談之色變。

70年代,臺灣又開始變成了美國思想的殖民地,處處唯美國馬首是瞻,處處崇洋媚外,以至於到了1979年,美麗島事件生下怪胎,1986年,民進黨成立。

可以說,幾十年來臺灣的亂象令李敖痛心疾首,他也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他看不上臺灣,他也想遇到明君,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然而,他更看不上老蔣。於是,他憤怒,他罵老蔣。

1971年,李敖終於「如願以償」入獄,坐了牢。

坐牢的經歷使他成為後來民進黨口中「言論自由」的先行者,然而李敖卻更加痛恨國民黨、痛恨蔣介石,雖然被判刑10年,1975年,他卻提前出獄了,理由是蔣介石這年死了,大赦,他大罵:「老王八蛋終於死了。」

李敖後來一輩子都在寫書罵國民黨,他也「競選總統」,但民進黨拉攏他,他更看不上,他說,國民黨可恨,民進黨卻完全沒用,可恨要罵,完全沒用,沾著都晦氣。

李敖反民進黨是有原因的,他其實一直都是一個大中國主義者。

大中國學者

2004年,李敖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和復旦先後三次發表演講,他接受採訪說:「李敖不是只是罵人的人,李敖有赤子之心。」

是的,李敖有赤子之心,就像胡適和錢穆,雖然理念不同,對於國家的熱愛是相同的,錢穆在抗戰時期的《國史大綱》令無數人為國史自豪,救國存亡,反觀那些「精日」,則是完全無赤子之心了。

有人問他,為何會對中共青睞有加時,他說:「我從小生活在北京,那個時候日本兵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地穿過北京城。我討厭這個畫面。誰能讓中國民族獨立,能讓中國境內外國大兵不再橫行,我就擁護誰。」

而李敖最被人非議的,就是他對於共產黨的評價頗為不錯,一個完全沒在大陸生活過的中國臺灣學者,為何會對共產黨青睞有加,這讓很多人不解,甚至很多人覺得他晚節不保,一輩子不磕頭的李敖向中共磕頭。

李敖自己是這樣解釋的,他在自己的微博說:「流行民國熱,我笑了:不懂民國史的,才會民國熱。前後 38 年 ,英國兵在中國國土上躍武、日本兵在揚威、美國兵在強姦、俄國兵在洗劫工廠。民國給我們的是屈辱、貧困、和憂傷。49 以後,65 年的天翻地覆革了又革,我們總算有了核彈與小康。民國不值得熱,讓我們冷在四季如冬裡,珍惜春天。」

說到底,李敖都是一個大中國主義者,他希望祖國統一,他更希望祖國強大,他說,不管什麼主義,能讓中國富國強兵就行。這不就是他一輩子的老師,胡適所說的「多解決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嗎?曾經這句話被郭沫若大罵道:「不,我們就是要談主義,天天談,月月談。」

然而,李敖不是瘋子,他雖然不信奉共產主義,但他知道,誰能讓中國富強,誰能讓中國人有尊嚴,他就擁護誰。他也不止一次說過,臺灣太小了,所以把兒子送到了北大,因為中國富強,靠民進黨不行。

他希望一國兩制統一中國,他對中國文化頗為了解,但他也痛罵傳統糟粕,痛罵中國國民黨,更大罵美國佬,小日本,說到底,他是一個無奈的大中國主義者。

無怪乎,當2011年他開通微博後,裡面的大中華情感讓很多大陸網友動容,在他生病住院的時候,大陸網友熱情地說:「大師先別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甚至還有網友說:「大師別走,你走了,臺灣最後一個認同統一的人都沒了。」話雖誇張,然而網友對他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他自己半開玩笑地說,五百年來,李敖白話文寫得最好,話雖然半開玩笑半狂妄,但李敖是民國大師文人最後的遺存,從陳寅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再到錢穆、胡適鬥而不同的學術爭論,大師都是有赤子之心的。

然而,網友卻發現,現存的民國大師,已經快沒有了,現存的大中國主義者,也寥寥無幾了。

只剩一個李敖了。

但,今天,李敖也終於走了,或許一個屬於大師的時代,真的結束了。

最後,用一則他的微博結尾吧,或許這是他最後一個願望:

「中國歷史上有個小朝廷抗拒統一最久,叫吳越。吳越是五代時稱孤道寡的政權,宋朝統一後,吳越小朝廷逍遙在外,直到宋太祖死了、宋太宗繼位,才消滅了這個相傳 5 代抗拒統一72年的小王朝。臺灣的蔣家王朝及其餘孽目前才抗拒了66 年,考第一、考第二,都不重要啦,重要是你在刼難逃啦。 」

相關焦點

  • 李敖去世,蔡康永悼念: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對於李敖病逝,蔡康永惋惜:「悼李敖~~他一個人身上,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2010年8月26日,上海錦江飯店,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李敖在接受《東方早報》記者專訪。澎湃新聞 資料圖據悉,醫師與家屬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說明。
  • 李敖去世,享年83歲.蔡康永悼念: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掌政的年代,他還因發表抨擊當政者言論而在1970年入獄五年八個月。李敖也的確是一名「厲害」的罵將。過去,他批判傳統文化弊病,批判臺灣當局統治,罵得痛快淋漓,也罵得大快人心。因為他往往一針見血,有理有據,用他的話說「不僅能罵你是王八蛋,而且可以證明你是王八蛋」。臺灣作家中,李敖筆鋒犀利如刀,是「戰士」型的作家,文章一度深受年輕人的熱愛。
  • 沒有叛逆的《叛逆者》
    這部《叛逆者》是畀愚的中篇小說集,包括四部中篇,分別是《叛逆者》《郵差》《氰化鉀》以及《胭脂》。四個中篇均以民國時代為背景,書寫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裡被裹挾的個人的無奈與掙扎。小說語言精練、結構緊湊,幾乎沒有特別的心理描寫,而是讓人物在一次次被迫的選擇與應對中塑造形象,將個體在時代與歷史的洪流中沉浮的無力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 朱一龍《叛逆者》預定夏季片單,叛逆的不叛逆,該重啟的不重啟?
    文/梧弋檸朱一龍《叛逆者》預定夏季片單,叛逆的不叛逆,重啟的不重啟?今日番茄臺的招商片單出現了《叛逆者》,說還是官方會說,「重磅大劇」「近代革命巨製」,恍惚間還以為這劇今年夏天就能上線跟大家見面呢名字最叛逆的《叛逆者》名不副實,又乖又省心又爭氣,營業很積極,招商在進行,劇照周周有,開機不過一個半月,就被一線衛視預定
  • 和小S鬥嘴的李敖說:我不怕死,可我討厭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敖是《康熙來了》節目開播第一期的嘉賓。那時候,小s和蔡康永剛剛搭檔,節目名還叫做《奇怪10點鐘-康熙來了》。 其實從十年前第一次做嘉賓時,李敖就開始在節目中表達他對於死亡的看法。 2004年,69歲的李敖說,老兵永遠不死,他只是凋謝。而我是將軍永遠不死,只是被外科醫生繳了械。
  • 胡茵夢與李敖的「相愛相殺」
    儘管那個人,讓她一生難忘。退學回家後,胡茵夢有一天碰到導演徐進良,徐說他要拍一部古裝劇《雲深不知處》,不知道她是否願意當女主角。胡茵夢當然喜出望外。就這樣,胡茵夢稀裡糊塗地成了《雲深不知處》的女主。受邀參加特別演出的,是已經成名的林青霞。
  • 李敖大罵余光中詩是馬屁,今天就來看看罵者的詩寫得怎麼樣
    了解李敖的人都知道,他是十分看不起余光中的,李敖一生都在罵余光中的品行和揶揄他的詩歌,因為他認為余光中跟著臺灣當局靠攏,對當局低三下四,變成了御用文人。這對一個文人來說是有辱斯文的,缺乏的正是傳統中國文人的骨氣和氣節的。他罵余光中無恥、小人、半票作家、狗屁詩人、沒脊梁,定性為「一軟骨文人耳,吟風弄月、詠表妹、拉朋黨、媚權貴、搶交椅、爭職位、無狼心、有狗肺者也」。
  • 關於李敖的往事二三
    她和李敖是多年好友,忘年交,彼此非常熟悉,所以常在節目裡捎帶李敖。我因此知道了李敖患病的消息,想他年屆八十,又罹患腦瘤,恐時日無多。手機裡還存著他的電話,曾經猶豫說是不是打過去問候一下,又怕他不記得我,病中打擾他也實在不妥,算了吧。想著什麼時候他好一些我再去拜訪他,這一來,就看到他病逝的消息。
  • 胡因夢:李敖一生都沒放下的女人
    李敖的經歷使他缺乏安全感,疑心很重,不相信別人,控制欲很強。胡因夢說:「他在感覺到你完全屬於他,能夠滿足他的佔有欲的時候,如果你很忠實的時候 ,他會對你好得不得了。」但他也有神經質的時候。胡因夢出門跑步,會被李敖禁止,怕她跟別的男人眉來眼去。從來沒有下過廚的胡因夢,為了李敖開始學習做菜。
  • 犟人李敖
    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曾經自嘲:我一生寫了100多本書,被查禁的有96本,這些書賣不出去,就在地攤上和那些黃書混在一起賣,結果很多去買黃書的人就成了我的讀者。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民國的一位狂士劉文典,現代傑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與研究莊子的專家。曾有人問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他口出傲言:「在中國真正懂得《莊子》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莊周,還有一個就是劉文典。」 人要狂,沒有狂的資本如何狂,李敖做到了。
  • 李敖:樽前做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他狂放不羈,自稱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罵過連戰、金庸、三毛、馬英九等眾多名人;而在私下卻極為紳士有禮,為編輯付如初送書的時候寫上「如初一見,一見如初」。他主張「全盤西化」,反對中醫和藏傳佛教,不參加婚禮和葬禮,在父親的葬禮上也不下跪流淚;而卻在2005年神州之行看望小學老師時,單膝下跪。
  • 狂人李敖的前妻胡因夢
    她古典文靜的外表下,其實有著一個叛逆的靈魂。那個充斥酒精大麻的時代,她也不例外,和這些東西打起了交道。婚後,他們才真正認識了彼此……受李敖的牽連,她遭遇國民黨封殺,沒戲可拍,成了家庭主婦。李敖的生活很是枯燥,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聽音樂、不看電視,每天起床就是工作,他敏感多疑,朋友很多卻沒有真心的,因為他覺得防人之心不可無。
  • 懟不起、放不下、愛不完——於是李敖!
    李狂人在罵胡因夢的幾十年嘴仗中,似乎有且只有一次說過胡因夢不是美人,那是兩人的婚姻故事,李敖說自己某天早上看到胡因夢在廁所裡便秘,一張臉漲得通紅,怎麼看都不像美人。這個梗被當時的媒體引為笑談,有很多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理陰暗者當面告訴胡因夢這個梗,這些人很想看看,這位從無俗豔的女人在遭到如此評價後會不會被氣吐血。
  • 李敖:渣男不可怕,就怕渣男有文化
    他曾說:我很痛苦,好像地獄離我並不遠了。李敖一生話題滿身,他是「時事批評家」、「最富實力的文學家」,也是「最具個性魅力的歷史學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更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不管他人認不認同。李熬這輩子可以說是目空一切,除了他那些海內外聞名的文學成就和狂妄張揚的性格外,最值得一提的應數他的感情生活。
  • 李敖前妻——「臺灣第一美女」胡因夢的前半生
    距離霍金辭世4天之後,臺灣知名作家李敖也因罹患腦瘤,於18日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享年83歲。這位曾在74歲高齡說自己會再活30年的狂士,最終沒扛過春意已露端倪的3月。李敖的一生,聰明、現實、自戀、自大,不懼生,不畏死,不浪費一分一秒,拼勁全力,活出自己。這樣的一輩子,值了。
  • 李敖胡因夢離婚,寧願單身,也不嫁這樣的男人
    李敖比胡因夢大了十八歲,他們的婚姻卻極其短暫,胡因夢在自傳裡說有一年婚史,有人說只有三個月。我最怕遇見這樣比我大幾歲的男人,沒給我幸福,不為我遮風擋雨,所有的風雨都是他帶來的。我還要像躲暴風雨一樣,躲避著他發脾氣,改變自己去迎合與忍耐。
  • 再見李敖:死不丟人,怕才丟人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別人的愛情像海深,我的愛情淺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別人眉來又眼去 我只偷看你一眼」只要你讀過李敖的哪怕一篇文字,就不會忘記他。只要你曾知道李敖的一個身份,就有興趣知道他所有的。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李敖語妙天下)李敖的「宿敵」陳文茜說:「從「五四運動」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擁有和李敖一樣的影響力。金庸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之後,就不寫武俠小說了,半年世紀以來,大家仍然津津樂道。金先生還在,他的武俠世界就在,讀者們的寄託就還在,他越老大家就越珍惜,這是一份情懷。
  • 祝文和祭文的寫法•學習族譜知識(14)
    作者:許傑  編輯:許傑在祠堂祭祀和墓地祭祖時少不了這種儀式
  • 「臺灣第一美女」胡因夢,閃婚閃離李敖被罵半輩子,如今怎樣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女神背後,內心深處卻藏著一顆叛逆之心。之所以在輔仁大學留下名號,除了本身的靚麗,更是因為她的大膽,穿短裙,露背裝,踩恨天高,還交往外國男朋友,總之,只要是她想做的,沒有不敢做的。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外人的眼裡,那就是傷風敗俗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