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敖的往事二三

2021-01-22 人生不過如此

前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後,我常常聽陳文茜的節目。她做政治觀察多年,對世界局勢很有想法。她和李敖是多年好友,忘年交,彼此非常熟悉,所以常在節目裡捎帶李敖。


我因此知道了李敖患病的消息,想他年屆八十,又罹患腦瘤,恐時日無多。手機裡還存著他的電話,曾經猶豫說是不是打過去問候一下,又怕他不記得我,病中打擾他也實在不妥,算了吧。想著什麼時候他好一些我再去拜訪他,這一來,就看到他病逝的消息。


十幾年前,我到臺北工作,住在東豐街的東口。出門便是敦化南路,左轉就到了仁愛路。在這兩條街的交叉口,是著名的仁愛圓環。仁愛路敦化南路都是高級住宅區,敦南靠近東豐街口有一座樓叫金蘭大廈。李敖不在陽明山寫作的時候,就住在這個大樓裡,和我算是鄰居吧。


我第一次在街上遇到他非常意外,那是上班上學的早晨,我去敦化南路坐公車,看他迎面走過來,穿一件紅夾克,白襯衣,提著一個塑膠袋的豆漿和早餐,腳步很快。我心想,這不是李敖嗎?


有的人臉盲症,我這方面的記性就極好。再臉盲的人看到李敖整天在電視上眉飛色舞也會認識的。李敖也自己出門買早餐嗎?當時我很納悶這件事。


後來在旁邊的早餐店買蛋餅的時候,和他排前後,也在買蛋餅,我主動和他搭話,「李大師,你也自己買早餐嗎?」


那時候還有另一個李大師,類似王林大師的那種。可臺灣只有這個叫李大師。


李敖的反應特別出乎意料,他做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並沒有長者的矜持,直接咧嘴笑了,「你知道嗎?我還親自吃早餐呢。」


每天他在路上遇到那麼多人,如果都像我這樣好奇那得多忙啊。那一陣我經常見他,點頭笑笑就過去了。


在東豐街上我還有幾個朋友,陳家姐妹三個,開了牙醫診所。她們三個年紀都不小,全是單身。我和二姐關係最好,她有一輛摩託車,帶著我到處跑。我下班以後也常買了便當去她們那裡一起吃飯。


有一天李敖也在。


他和姐妹三個都很熟,像我一樣,街坊常經過就進去串個門,也許因為看牙認識的吧。我路過如果看到李敖在,也會進去和他聊聊天。這樣就慢慢認識了李敖。


他的書我連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北京法源寺》都沒看完。他說自己著作等身,比你我的身高還高,我是相信的。他攢一攢就是一本,我覺得他就是為了錢,中心思想也無非就是罵人。一罵老蔣,二罵小蔣,罵李登輝,罵民進黨,罵美國。都是壞人,這些年唯一誇的就是共產黨。


但和他聊天也不太聊那些事。他主要是說他的家事。他兒子那時候還小,他比兒子大五十八歲,還有個更小的女兒。和世界上所有曬娃的父母一樣,他說兒子有想法,讀書好,有的時候還抱怨「今天這小子給了我一拳,打得我好痛。」 可表情明明是在褒獎。女兒也是多伶俐可愛,雖然總是被女兒揍,那也打是疼罵是愛。太太多漂亮,腿長。他總說,我們家下一個比我年輕三十歲,都是我的子孫輩,自己挨打挨罵也心甘情願。


除了聊家事,他也喜歡給女孩子們獻殷勤。三姐妹他自然是不會放過的,就連偶爾上門的藍心湄,他也大肆讚美。其實每個人躺在牙醫的椅子上都好看不到哪裡去。。。


藍心湄在旁邊開了個餐廳,叫KiKi,招牌上有一隻貓,做的菜口味比較重。李敖常去吃的。那個餐廳常有很多演藝界的人去吃,陶子也是常客。我聽見藍心湄管任賢齊叫小齊。


那一帶常有他出沒,他有一輛紅色的BMW Z4,常在街上開著車篷,飛速行駛。


我那時候著迷攝影,走到哪裡都拿著contaxxx G2加一隻35mm定焦。李敖看到我的相機就問是不是很高級,我告訴他這是一位高深的攝影老師教我的配置,非常低調,不懂的不知道多高級。他聽不懂,但從此以後就叫我「攝影家」了。


我那時候用ILFORD的黑白膠片拍,給李敖也拍過很多,現在能找到的就是這張C41底片衝的合影,因為被數位化了。。。



他那時候總是穿著一件紅夾克,約好我給他拍照的時候,特意又打好領帶。我說自己其實不怎麼會拍照,只是熱情高,喜歡而已。他說沒關係,我說你是攝影家,你就是攝影家,我願意當你的模特。


後來照片印出來,我裝在一個大信封裡給他,他還問我要不要給他籤名。


那時候我還很年輕,讀了一些他寫的文章,非常佩服他。在臺灣的白色恐怖之下,他敢於罵蔣介石,哪怕坐牢也絲毫不畏懼。當然,蔣介石沒有處死他我也覺得難以想像,還讓他在監獄裡繼續讀書,寫書。。嗯,國民黨反動派就是這樣昏庸無能,才丟了大陸退到臺灣的吧。


認識了他以後,我才開始看他的書。


我去誠品買了幾本他的書,請他給我籤名。因為要送給朋友,所以他一一寫了朋友的名字在書上,某某先生雅正。他告訴我剛出了一本小說,叫做《上山下山愛》,我沒有買。他就送了我一本。聽說很黃,我一直沒有看。


那次去了他在金蘭大廈的家,還認識了他的助理。李敖有這樣一個小小的團隊,幫助他搜集資料,專門打官司,罵人,罵李登輝用。那位助理戴著厚厚的眼鏡,一看就是個書呆子,留了email地址和電話給我,說以後用這些方式聯絡。


我看到了李敖的客廳,他的書房,滿坑滿谷的書,也看到了傳說中的裸女畫,品味很是一般。。。還有幾張陳逸飛風格的作品,沒看到半裸的莫文蔚。



後來《南方周末》和我約稿,去採訪李敖。我和李敖聯繫,他說他有點事情要做,最近不接受採訪。過了幾天我看到新聞,說他決定參選總統了。


再後來,他和鳳凰衛視做的節目之諂媚,令我非常震驚,這一系列也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


但去年回頭再聽《李敖有話說》,聽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意味,想著也許自己誤解了他。


做為一個人,兒子,父親,丈夫,前夫,學生,老師,持不同政見者,他有那麼多重的社會身份,如此難以統一。畢竟我看過他電視報紙和書籍之外的樣子,有些事情稍微容易理解一點,但我也不敢肯定。


對這個世界畢竟是難以全部了解的呀,對一個人也是。如今,李敖離去,對他的評論,一時間必定排山倒海而來。


我能夠想像那是怎樣的一番褒貶和剖析,上下五百年,左右兩岸三地,媒體一定要徹底掘地三尺。畢竟,李敖還屬於死後允許被評論的人。他既小氣又斤斤計較,他幫助慰安婦也幫助抗戰老兵。無論鬥士還是小丑,各自疏解一番,過幾天就散了。


而在我心裡,一直會記著的,還是那個在東豐街上提著豆漿的老男人。





相關焦點

  • 臺灣風流往事:李敖與三毛
    李敖和羅君若的愛情,也難逃世俗的絞殺。據說,羅君若父母不接受李敖的原因有二。一是宗教信仰不同。李敖堅決不信任何宗教,而羅君若,一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第二個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則是李敖太窮。這倒不是說羅君若家富可敵國,所以貧窮的青年李敖難攀高枝,而是因為羅家也很窮。
  • 李敖與胡因夢
    關於第一次見面李敖說:「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 >胡因夢很早就讀過李敖的書,她在自傳裡,這麼描寫第一次見到李敖,李敖給胡因夢和她媽媽,很規矩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躬,後來胡母說,李敖那個躬鞠得怪嚇人的,這個年代已經沒人行這麼大的禮了。
  • 李敖與王小屯的山水相依
    儘管李敖先生以輕鬆的口吻聊起往事,但往事並不如煙,當年,因為與羅同學的這份感情,少年李敖曾服藥自殺,所幸被舍友發現救回。現在想想後怕啊,差一點我們就看不到後世的大文豪了。誰知,這陌生男子說:「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她大吃一驚: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男子,竟是大學者、大作家李敖先生(當時52歲)!她看過很多李敖的書(另外一個版本是此時小屯就拿著李敖的書看),非常欽佩李敖的學識,一直就有拜訪李敖的想法,只是不知他住在哪裡。感覺就是上天把李敖送上門來的節奏……李敖見她一臉驚色,問道:「怎麼,你沒聽說過我?」
  • 胡因夢:最貌美時嫁給李敖,被李敖拋棄被罵30年,她現在怎麼樣?
    這一年,39歲的李敖,在獄中給女友小蕾寫下一封情書,信中關於愛情的內容都是廢話,大部分都在談論什麼是悲劇。1976年,41歲李敖出獄,通過友人介紹,認識了臺大畢業的才女劉會雲,兩人很快開始同居。後來,在劉會雲的幫助下,李敖復出寫作。他的迷妹胡因夢,寫了一篇文章,名為《特立獨行的李敖》。正是這篇文章,改寫了三人的命運。
  • 李敖去世:一個快意恩仇的「王八蛋」
    世人多少摸爬滾打中磨平稜角,他卻唯獨不變那橫眉冷對、滿口髒話的「真性情」。李敖無論寫文演講,並不避諱粗詞,「肛門」「屁股」之類的詞語比比皆是。但難得的是,他不慕俗,亦不避俗。今日,我們不談政治,也不談屁股。
  • 一生罵人超3000,風流往事數不勝數,「狂人」李敖病逝!
    李敖最有名的一次豪言:「五百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不留情面和「六親不認」,除了李敖陷入諸多筆墨官司之外,還曾在臺灣文壇掀起多次口水仗。 受到李敖抨擊的還有瓊瑤、三毛等言情派作家。李敖說三毛三毛很友善,但我對她印象欠佳。
  • 李敖與胡因夢丨往事不能忘,浮萍各西東
    1980年5月6日,在李敖家的客廳裡,胡因夢嫁給了大她18歲的李敖。1980年8月28日,李敖和胡因夢籤了離婚協議,這段婚姻只維持了115天。只可惜,胡因夢不顧母親反對,穿著睡衣半夜跑到李敖家裡,第二天就結了婚,當時只有一個證婚人。當「曠世奇緣」遇上「柴米油鹽」,所有故事不免落入俗套。結婚當晚,胡因夢就因為和李敖吵架氣得把婚書撕了。當然在他倆之前交往的時間當中,胡因夢已經不止一次的從李敖居住的金蘭大廈出走過。兩人迥乎不同的性格,在婚後漸漸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嫁給李敖還不到一星期,胡因夢就遭國民黨封殺,一夜之間,從明星淪為主婦。
  • 李敖與胡茵夢
    我小時候完整的看過李敖的電視節目,《李敖有話說》。作為歷史學家,李敖是過分的專業,但也足夠無趣。
  • 李敖的江湖,曾經的歲月
    一、名聲鵲起李敖出生於1935年,1949年隨父母定居臺中,1954年考取臺大法律專科,後退學重考歷史系。服兵役後,26歲的李敖向《文星》雜誌投稿,發表了雜文《老人與棒子》,以反傳統、反權威的激進作風和形象,迅速攪起「中西文化論戰」,一戰成名。
  • 關於成敗、戰鬥、人性、婚姻、工作····,李敖留給世人的40句話,句句戳心!
    就在李敖第一次入獄之後,時隔10年,他因被肖孟能誣陷侵佔財產入獄。李敖出獄後,咽不下這口氣,開始反擊。他召開記者會,痛斥肖顛倒是非,順便為很多冤假錯案抱不平。肖的勢力很大,但李敖不怕,堅持遞交罪證。我生平有兩大遺憾:一是,我無法找到像李敖這樣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無法坐在臺下聽李敖精彩的演說。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 犟人李敖
    不止一次又一次的批評國民黨,於是創建了四年的《文星》雜誌慘遭封殺,併入獄被審判數日。 出獄後,李敖作為無黨派人士,撰寫大量黨外文章,公論所在,蔚為重鎮。 作為臺灣民意代表,關於軍購問題,他曾經痛罵臺灣當局,並且將自己的裸照拿上法庭,還拿出自己的生殖器來鄙視當時的政府人員。 李敖自稱:「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
  • 李敖和劉家昌,在臺灣的「逗比歲月」
    李敖和劉家昌都是哈爾濱人,後來鬼使神差地在臺灣相識,並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1969年,劉家昌20歲。此時他還沒寫出《往事只能回味》,不過一首《梅蘭梅蘭我愛你》已讓他紅遍臺灣。有了錢之後,劉家昌打算拍部電影。
  • 李敖有意出錢,為胡適在北大立雕像,為何北大選擇退回捐款?
    二、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李敖唯獨對胡適不吝讚美胡適作為中國著名的文學家對很多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敖就是其中一位。李敖是中國臺灣的學者、作家、時事批評家。他一生將兩件事做到了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第一件事是:寫書。他一生寫了100多本書,大概3000萬字,但是有96本都在一面世就被禁掉了。
  • 在李敖書房拜訪李敖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在李敖書房拜訪李敖「罵人不要繞彎,直接罵他是『醜八怪』。」這是李敖教我的。李敖看不慣我抽菸,經常遺憾林則徐應該再組織一次廣州硝煙,把我叼的煙給滅了。跟李敖認識,是通過作家馬家輝,兩人的共性是:一樣調皮。認識李敖的目的,是要請李敖來參加我們策劃的填字類文化節目《我知道》,他非常興奮,立刻模仿自己身為導師,會怎麼講解牛肉和守門者的關係。他喜歡被我們叫做「大師」,這個歷經了幾次詞性反轉的詞,對他而言,別有趣味。「我們做這個一定要做得有趣,中文真的很有趣。」
  • 李敖:借問自由何處尋
    原創:泱泱李敖說: 「中國的自由清單就是憲法,我們不以為這是假的。只要我們認真,它就是真的;只要我們努力,它就是真的。」李敖說「富蘭克林說『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我李敖要說『哪裡是我的祖國,我要使她自由』,自由不在外面,在裡面,為什麼要往外跑?不要相信洋鬼子!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要通過努力,使一切成真!」
  • 李敖:渣男不可怕,就怕渣男有文化
    年輕時的李敖長相俊俏,儒雅而富有才華,加之幽默的談吐,使他很容易討得女人歡心。他說他與女人的關系統共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和他有性關係的;第二類是沒有性關係但有肌膚之親的;第三類是相識卻長入夢的;第四類是完全不認識的,主要是她們的照片,尤其是裸照。
  • 李敖去世了,胡因夢原諒他了嗎?
    胡因夢為什麼不幫李敖,不願和他站在同一條陣線?因為,她是被李敖親手推開的。起初,她是愛他的。「在我最不安、最不知何去何從時,李敖沒能成為我想像中的救贖者。」胡因夢說。離開了李敖的胡因夢,真的還需要這個男人的道歉嗎?真的不需要。恨才會需要原諒,而我們之間不拖不欠,何需道歉?
  • 全國最漂亮的臉蛋——李敖的前妻胡因夢
    1980,當年的李敖見了胡因夢就驚為天人,看見美女就下手是風流李敖的本性,儘管李敖和胡因夢年齡相差甚遠,和胡因夢父親差不多年齡,但是也無法阻止這對「父女戀」走到一起。不顧名門父母再反對,也拗不過女兒被愛情衝昏頭腦,與時年45歲的臺灣作家、歷史學家李敖結婚,但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3個月又22天,敖上節目總愛大談胡因夢往事,有人追問他分手原因,他只說是女神便秘的時候在馬桶上滿臉通紅的樣子不美了,所以不愛。
  • 再見李敖 再無相見
    80歲的時候,李敖說:「我立志要活到一百歲;但可以前瞻一百,總結八十……我要用我的八十定性、定位,顯靈給人,使人感到,後世的子孫,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曾經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說李敖「著作等身」不是誇張,他最有名的語錄之一是「500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李敖語妙天下)李敖的「宿敵」陳文茜說:「從「五四運動」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擁有和李敖一樣的影響力。(圖為李敖和陳文茜)說實話我覺得臺灣的「名嘴」們,包括李敖和陳文茜在內,講話都容易誇張,怎麼叫「從五四運動以後就沒有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了呢?這話有點離譜。不過李敖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