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程式設計師響馬:年輕時我想寫代碼到60歲,現在我想寫到65歲

2021-02-23 InfoQ


他最為世人所知的身份是西祠胡同的創辦者。

他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始終是一位程式設計師,至今不變。

他自稱響馬,英文 ID 名 Xicilion。今天的二叉樹,記錄了他的故事——

《老炮》

《眾生相》十集人物紀錄片 | 第八集

由 InfoQ 二叉樹 出品

響馬(Xicilion),本名劉琥,70 後程式設計師,南京第三極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1992 年畢業於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後留校教授計算機課程,1998 年創辦西祠胡同,2012 年創辦孢子社區,目前專注於 fibjs 項目的開發。

早期的網際網路是技術玩家們、媒體嘗鮮者與公共知識分子們的天堂,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玩意兒。

那時候,「創業」這個詞還沒有被賦予今天它所被賦予的意義,那時候在網際網路建造網站的人們很多是為了「好玩兒」。

那時候,「極客」這個詞也還沒有被賦予它今天所被賦予的意義,那時的技術玩家們嚮往的名字是「hacker」——在那個圈子裡,這個詞語是勇於探索、勇於挑戰、勇於折騰的象徵。

在中文裡,「響馬」是土匪的別稱。對響馬本人而言,「響馬」就是「hacker」——是匪,更是綠林豪傑。


在那一段初涉網際網路的歲月裡,響馬認識了各種不同的有趣靈魂,以俠會友。

不是為了說我要去創業或者說我要去創新,或者說我要去做一番偉大的事業。並沒有這樣的想法。當時只是想做一個論壇,大家在一起玩。

1998 年,網絡論壇作為 Web 2.0 的代表作開始流行,網際網路玩家們發現這要比單純的靜態網站 / 個人主頁更好玩。

BBS 這個詞的全稱是 bulletin board system,在英文網際網路界專指一種通過終端(Terminal)來訪問、交互的信息發布系統,最早出現在撥號上網的年代。該系統首先在各大院校流行,並從單純的信息發布系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聊天平臺。後來,此種模式被移植到瀏覽器的 Web 界面當中,用 HTTP 協議取代了 Telnet 協議。在英文網際網路界,這樣的平臺一般被叫做 online forum——在線論壇,而在中文網際網路界,此類平臺卻繼承了 BBS 這個名字。

西祠胡同可能是中國最早一批 BBS 當中的一個(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早一批在線論壇當中的一個),並且在之後的很多年內,一直是中文 BBS 圈子當中最耀眼的存在之一。

在 1998 年 4 月建站時,響馬沒想過那麼多。他想得最多的事情是:如何把這個東西做得更好玩,讓大家無論是什麼背景、什麼愛好,都能在這裡玩得盡興,聊得 happy。

至少,響馬自己在西祠上面聊軟體開發,似乎聊得很 happy——作為一枚不喜歡跟人說話的萬年宅男,他忽然體驗到了社交的樂趣。

在那時,個人站長們大都是自掏腰包補貼伺服器,沒想過拿用戶來賺錢養站,更沒想過一個網站有朝一日可以承載百萬、千萬乃至上億的用戶量。

隨著西祠胡同越來越受歡迎,用戶數量越來越多,響馬的荷包也越來越癟。為了讓伺服器過得更好一些,他一度靠吃泡麵維生。但即使如此,西祠胡同仍然難以正常運轉下去,無法訪問成了家常便飯。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他完全可以扔掉這個燒錢的愛好,關站不玩了。

作為一名個人站長,他想讓西祠繼續存在下去。

網際網路可能是在 2000 年以後,從前面的技術創新階段一直到產品創新階段,跨了這兩個階段開始第三個階段,就是運營創新。

1998 年到 2000 年,現在看起來離得很近。一個網站是在 1998 年建立還是在 2000 年建立,在 2018 年的局外人看來似乎差不多。

對於響馬而言,1998 年與 2000 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代。


在 2000 年,響馬將發展到百萬用戶的西祠賣給了 e 龍,自己則告別了學校,告別了南京,來到了北京。

一時之間,不理解的用戶們覺得自己被賣了,怒火直指響馬。

在那段時間,他幾乎連代碼都不想碰了。

我一直在堅持做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響馬在北京沒有待很久,而是很快又「回到」了南京。

響馬嘗試過做一個好的管理者。但是相比做運營和做生意,他還是更愛寫代碼。

在創建西祠的時候,他自己運營了不到半年就不想運營了,把管理員職位甩手給了別人,並且制定出一整套的「民主自治」制度,自己好去專心寫他的程序。而這套「民主自治」的 BBS 管理制度,卻「意外」變成了西祠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更是西祠最顯著的靈魂——它吸引了一批有活力、有熱情、有承擔精神的「版主」們聚集到了一起。


後來,西祠逐漸冷掉了,正如同無數其他的 BBS 一樣。

有人說,西祠是因為響馬的離開而冷掉的。

但是,BBS 們紛紛被用戶拋棄,或許原本就是歷史的大潮流。

2011 年,響馬看到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來了。似乎是下意識的,他又想將當年的 BBS 精神「移植」到移動網際網路的世界上。


這一次,他的「孢子」社區,很多人看不懂,似乎也沒有很多人覺得那很好玩。

他說這可能是因為自己涉入移動網際網路的時機太晚了。

響馬仍然是那個程式設計師。

開發這個行業是足夠支撐我們去一生從事的行業,他有足夠多的寬度讓你去學習,有足夠的深度可以讓你把一個方向做的更專。

Fibjs 是響馬在 2012 年發起的項目。這個項目開發的初衷是因為孢子社區需要一個基礎開發框架,而響馬對於當時已經在抬頭的 nodejs 項目有些不置可否。

一些 Node 的支持者們看到有人說 Node 不好使,於是掐了起來。響馬不是個怕掐的主,於是互掐之,但是互掐之餘也不忘丟上一句:

「我堅持認為異步不是一個適合大規模部署的開發模式。我不打算說服任何人,也不打算讓任何人說服。」

不是因為我一定要堅持去做它,而是因為我做那件事情會覺得很舒服。

如果從 1998 年西祠胡同上線算起,到今年已經是 20 年。

如果從 1992 年響馬開始從業算起,到今年已經是 26 年。

無論在網際網路圈還是在程式設計師圈,他都已經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老炮」了。

對於未來,他卻如何打算?


「年輕的時候我定的目標是(寫代碼到) 60 歲。」

不過現在,他的目標已經不同了——

「現在退休年齡延長了,我估計會寫到 65 歲。」

響馬似乎仍然是創建西祠胡同之前的那個響馬,似乎從未高調過——不講創業創新,不講偉大的事業,不講美麗的商業故事。他已經學到了很多寫代碼之外的知識,他明明知道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遠不是 20 年前的那個網際網路,卻仿佛仍然在他自己的世界裡玩耍,不肯去迎合主流,不願變得跟別人一樣。

他有一個從 1997 年開始就有的理想,現在正貼在他公司的牆上——

「軟體無所不在。」

因為他的存在,這個世界至少變得更有趣了一些吧?

感謝響馬!


相關焦點

  • 我不是一個寫死代碼的碼農,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
    每一個奮鬥在代碼海洋裡的程式設計師都值得為他鼓掌,來看看此時徒弟們奮鬥的瞬間,順便分享一下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自我修養?"我不是一個寫死代碼的碼農,我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其實要做到並不難,一個人,無論他的身份是程式設計師,還是掏糞boy,抑或是白衣天使;思考能力,都是人能把任何一份工作做好的必要前提。一個需求發出,有人拿到了就埋頭苦幹一通,做出來的東西漏洞百出且擴展性極差。
  • 代碼你打算寫到幾歲?雷軍、張一鳴都曾寫過...
    這也代表,他們已經通過寫代碼創造出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實現巨大商業價值。而他們曾經寫出的代碼,即便放到今天,也會被很多開發者交口稱讚。當然,也有人在功成名就之後,把寫代碼當做新的生活,從頭學起——潘石屹在56歲生日當天,宣布開始學習 Python。現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商業大佬們曾經用代碼寫的故事。
  • 前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 28 歲提前退休引熱議,網友:我也想!
    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話題已有近1000萬瀏覽量:今年2月,郭宇在個人微博發文稱:「我選擇在28歲的末尾退休,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去感受春秋冬夏。有緣人自會再相逢,朋友,願我們在更廣闊的世界再會!」郭宇高中就讀於深圳最好的中學——深圳中學,這是全國最知名的高中之一。高考結束,郭宇開始學習寫代碼。
  • 被誤解是最省心的工作:每天代碼敲敲敲?程式設計師心聲:我倒希望是這樣!
    作為大眾認知眼裡的高薪工作,「程式設計師」這個行業的話題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不只是工資相對各行各業高出許多,其工作內容也引發了眾多外行人士的猜測: 很多同學以為程式設計師一天到晚的工作就是寫代碼,寫代碼,寫代碼! 敲敲敲!
  • 我35歲了,就活該被「拋棄」嗎?
    我產生過年齡上的焦慮,首先覺得自己沒有財務自由,也不是老闆,隨時會面臨各種選擇,跟年輕時的狀態確實不一樣了。當到35歲時,我確實感覺到,自己和更年輕的同學間有些不同。身體的能力沒有以前充沛了,感覺沒以前那麼能熬夜了,學習新事物的速度也慢了一些,可能需要更規律的管理時間以保持充沛精力投入工作。
  • 同事5人去網吧寫代碼,被網管當成黑客,網友:想偷我的裝備戒指
    職場中有關程式設計師這個職位的話題有很多說法,有的人覺得做程式設計師就可以年薪百萬,有的人覺得做程式設計師可以一夜成名,大家對程式設計師這個職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是現實中程式設計師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他們為什麼能夠比別人掙得多呢?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一位網友自述作為程式設計師遇到的尷尬瞬間。
  • 跨界程式設計師盤點:不會寫代碼的總理不是好明星
    在節目裡,龐博就曾多次以程式設計師作為選題來源,比如向觀眾解釋bug到底怎麼來的:「比如說我是一個賣肉夾饃的,正常的用戶就是要一個肉夾饃。但是有人上來就要兩萬個肉夾饃,這就叫內存過載;或者說要1.356個肉夾饃,這就叫處理精度不足。」
  • 74歲南京大媽寫了200多首歌,她想寫到99歲
    這些年來,她作詞作曲寫了 200 多首歌,其中大部分是養生經、兒歌,也有垃圾分類等公益內容,被不少人傳唱。在張荃看來,音樂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直接的說教更有影響力。如果可以,她想一直寫歌寫到九十九歲。
  • 我是35歲程式設計師,失業後幹啥都賠錢,愁得頭髮都掉光了!
    我,35歲失業程式設計師,幹啥都賠錢,月薪3萬這樣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如果說現在什麼行業哪個崗位最吃香,無疑就是程式設計師,不管你寫代碼的實力如何,月薪八九千是最低的,在深圳程式設計師的平均薪資超2萬元,成為了最賺錢的職業,超過了傳統的金融行業。
  • 等你到了60歲,你會哭著喊著想上班,沒有人想在60歲就退下來
    財新傳媒總編輯王爍在《多維思考》一書中說道:「相信我,等你到了60歲,你會哭著喊著想上班,沒有人想在60歲就退下來。我們這一代正處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即要撫養老人又要養育子女,但是等到我們老的時候,我們就是指望不上子女撫養的第一代中國人。」
  • 南京一個程式設計師不幸落入傳銷黑窩 他偷偷編了一個代碼救出了自己
    善良的小張拿出兩百元給乘客,並將她護送到汽車站。5月1日,小張打算返程時接到那位乘客的電話,表示要還錢給小張,請他吃飯。小張爽快答應見面,沒想到竟然被那位乘客帶進了傳銷組織的「包圍圈」。  「到了目的地,一下子出現了十多個人,把我身上的手機等東西全部搶走了,還限制人身自由,關在一處平房內。」小張說。
  • 28 歲退休的非典型程式設計師:我的人生不需要別人來設計|人物特寫
    提(現在)前(立刻)過上退休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囿於現(沒)實(錢)無法實現,郭宇卻做了很多人敢想卻不敢幹的事兒。而 8 年的程式設計師生涯對他來說只是一份隨時可以放棄的職業,因為他的人生清單上有不同的 Check List,這段經歷結束,這一項就被勾掉、該開始下一項了。
  • 忠告:不要在愚蠢時間寫代碼
    他們的想法是跟夜晚作弊,持續編寫代碼或做其他事情。有時這是因為抽風的經理,但也有時誘因來自團隊內部。我曾經寫過,偶爾是會有一些靈感的火花促使你工作到深夜。但那是另一回事。那種情況下,是靈感的火焰在胸中燃燒,你需要讓它經過手指全部轉化為電腦中的代碼。但這麼好的事情不會經常有。我要說的是那種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不間斷地、夜復一夜地工作。
  • 釘釘程式設計師女裝帶貨,28歲程式設計師郭宇退休,有錢真的為所欲為!
    為什麼現在粉絲流行讓主播穿女裝?就是為了獲得一種羞辱取悅的快感。與此同時,年僅 28 歲的郭宇宣布從字節跳動退休,也同樣霸屏熱搜。08年高考過後就開始學習寫代碼;大學讀的是政治與行政管理專業,在宿舍熬夜寫代碼,大三拿到支付寶的offer;11—13年支付寶;13—14年糗事百科(糗事百科被字節跳動收購);14—20年字節跳動(早期員工
  • 寫代碼和情侶生活都能拿來直播,我不知道網際網路直播的世界這麼可怕
    原本我以為網絡直播的世界應該不會有比以上這些更無聊和更可怕的項目了,直到我看到國外這家直播程式設計師寫代碼的網站www.livecoding.tv,我整個膝蓋都想獻給它。比較沉悶一點的程式設計師就只是這樣面無表情地直播自己寫代碼,看得Shake姐也是感覺整個空氣都要結冰。
  • 編程大咖說丨雷軍:五十歲時,我要重新學習寫程序!
    雷軍表示「有一次自己在夢中醒來,自己在想,曾經想要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做一點偉大的事情,如今到了四十歲,自己卻一事無成。」要知道,雷軍四十歲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手握大筆現金,帶領旗下的小米公司進入世界500強,儘管這樣但他還說自己一事無成。
  • 創建「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代碼程式設計師去世,享年61歲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程式設計師最新資訊 > 正文 創建「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代碼程式設計師去世,享年61歲
  • 用AI弘揚佛法,52歲霸榜 GitHub……這群花樣程式設計師的別樣人生!
    現在使用軟體,幾十秒就能處理完成。 「開始是,『我不去,誰去?』;中間是,『改變自己,改變世界』;到最後,『一個人,一把槍,足矣。』」賢超法師用這樣三句話,形容他自學編程的旅程。 如今,賢超法師團隊將AI深度學習技術運用到了自動標點上。
  • 買房早、沒孩子,38歲北京丁克程式設計師:搬一輩子磚也不錯
    我採訪過不少國內大廠的程式設計師,我們的對話充斥著對996、內卷和對工作內容的吐槽,但在陳牧龍這裡,那些令人焦慮的東西都不見了。他做了16年的程式設計師,沒當上過管理層,沒拿過那種數十個月的年終獎,工作內容就是勤勤懇懇寫代碼,或者叫搬磚,搬倒過不少公司,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業界傳奇諾基亞。35歲那年他失業了大半年,錢越花越少,但「也就是小小地焦慮了一下」。
  • 程式設計師的代碼寫的再牛也沒有馬伊琍文章的分手語牛!
    而如今一個「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一個「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感,然無對錯,各生歡喜」結束了兩人多年的婚姻。婚姻結束後兩人對話再也不會這樣了....親愛的,我今天穿什麼衣服比較好呢?你女朋友早上是否也會站在試衣鏡前這樣詢問你?醒醒,你哪裡有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