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鳥」卷羽鵜鶘,守護東亞最後的種群

2021-02-18 神話之鳥 中華鳳頭燕鷗

說起鵜鶘(tí hú),你會聯想到什麼?

或許是美國NBA的紐奧良鵜鶘隊

(New Orleans Pelicans)?

▲鵜鶘隊的隊標和吉祥物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鳥,它的原型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鳥——褐鵜鶘(Pelecanus occidentalis)。| 圖源網絡

▲片中的小男孩與澳洲鵜鶘(Pelecanus conspicillatus)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讓人甚為感動。| 圖源網絡

國外的鵜鶘們離我們太遙遠,

可大家是否知道,

就在我們身邊,

也生活著一群野生的鵜鶘?

對,它們就是今天的主角——

  卷羽鵜鶘(Pelecanus crispus)

2015年12月7日,清晨的一場大霧幾乎打消了我們觀鳥的想法,但隨著氣溫上升,霧漸漸散去。最終我們還是按計劃來到同裡溼地公園的澄湖,還沒走到岸邊,遠處水面上幾個飄著的大型白色物體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但隔著的一層薄霧讓我看得並不是那麼清楚。

那時我還想著:誰把這麼多塊泡沫塑料扔到了湖裡?

等端起望遠鏡一看,我就脫口而出:「不對,長著巨大的嘴,是鵜鶘!」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野外觀察到鵜鶘,大家立刻激動起來,手忙腳亂地拿起望遠鏡和相機進行觀察。

只見水面上共14隻鵜鶘,跟旁邊的鳳頭鸊鷉比起來如同龐然大物,薄霧中能看到黃色的大嘴與灰白的羽色呈鮮明對比,隱隱約約地能看到頭頂長著一撮「捲髮」,這是卷羽鵜鶘的特徵。有一些個體覆羽偏褐色,表示它們還未成年。這些卷羽鵜鶘有的縮著頭在水面休息,有的在水面遊弋,還有幾個圍在一起低著頭捕食。鵜鶘注意到了我們這群人,開始警覺地往湖中心遊動。

雖然能見度逐漸轉好,它們卻越遊越遠,我們商量後決定轉移到南岸進行觀察。到達南岸後,大家仔細地掃描了水面,卻沒有發現鵜鶘。岸邊的垂釣者告知:剛剛有一群大鳥往南飛了。

卷羽鵜鶘每年10月前後遷徙到至條子泥附近停留,最後在東南沿海一帶越冬。我們偶遇的這群卷羽鵜鶘,可能是在遷徙途中受到大霧影響,在澄湖短暫停留,天氣轉好便繼續南飛了。

後來得知,在2013年11月30日也曾有2隻卷羽鵜鶘出現在澄湖附近水域。我們不禁去想:卷羽鵜鶘的出現只是巧合嗎?

自從2015年觀察到卷羽鵜鶘後,每年12月初我們都會來澄湖尋找它們的蹤跡,但連著兩年都一無所獲。

直到2018年11月,又聽說條子泥有卷羽鵜鶘的消息了。正好錢鋒作為沿海水鳥調查員參與了條子泥的調查,我問錢鋒條子泥的鵜鶘還在不在,他說在的。

條子泥位於江蘇省鹽城市,距離蘇州市只有兩百多公裡。蘇州的上一筆卷羽鵜鶘記錄出現在2015年12月7日澄湖,鐵黃沙正好位于澄湖和條子泥的中間,有類似條子泥的灘涂環境,或許是它們的一個落腳點。

我跟錢鋒感慨到,不知道卷羽鵜鶘什麼時候能飛到鐵黃沙來。張家港一位鳥友DEAN卻說,還早呢。

2018年12月7日下午,天氣陰沉寒冷,甚至有點飄雪。翻看手機時,突然收到了DEAN的消息:鐵黃沙,鵜鶘,51隻!

微信群裡立刻炸開了鍋,消息不脛而走,無錫、南京、上海的鳥友紛紛前來一睹芳容。據DEAN介紹,這群卷羽鵜鶘從東北方向緩緩飛來,落在長江的內灣裡,退潮時還觀察到它們捕魚。

視頻裡的鵜鶘們集群飛向潮間帶,不約而同地張開鮮黃的大嘴,猛地插入水中抄起一瓢水,抬起頭把水倒出,大快朵頤起來,難道鐵黃沙的鯔魚們太鮮美了?

8日,大群的卷羽鵜鶘繼續南下。

9日,僅剩一隻卷羽鵜鶘。

2019年12月6日,錢鋒再次發現了5隻卷羽鵜鶘出現在鐵黃沙,但僅停留了一會兒,便遷徙離開了。

至此,我們基本確定了卷羽鵜鶘從條子泥遷徙往越冬地時,會在蘇州的溼地作短暫停留。

與卷羽鵜鶘的巧遇,使我不斷關注這一神奇的物種,期待2020年冬天,還能再見到它們。

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鵜鶘不算陌生,但對更多人來說,它們僅僅存在於紀錄片的影像,或是動物園的一小片天地。

鵜鶘指鵜形目鵜鶘科的鳥類,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類之一,也是具有飛行能力且最重的鳥類之一。全球共有8種鵜鶘,國內分布有3種,分別為白鵜鶘(分布於新疆等地)、斑嘴鵜鶘(國內可能絕跡),以及卷羽鵜鶘。

卷羽鵜鶘是鵜鶘當中的重量型選手,體長接近1.6-1.8米,體重為10-13公斤,翼展最多可達3.5米,可以稱得上是空中的「重型轟炸機」。

▲卷羽鵜鶘特寫 | 圖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46724914857604911

▌形態 體羽灰白色,虹膜淺黃色,嘴直長而尖,下頜有橘黃色或淡黃色的喉囊(如同橡膠一樣可以伸縮),飛羽羽尖黑褐色。雌性體型略小於雄性,幼鳥覆羽偏褐色。頭上冠羽呈捲曲狀,因此得名。

▌分布 分布在歐洲、中亞和東亞,國內分布的卷羽鵜鶘的繁殖地主要在蒙古國和新疆,越冬地主要在浙江、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而遷徙時經過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新疆等地,在國內部分地區(江西、北京、遼東半島、臺灣)也有零星記錄。

▌棲息地 繁殖於內陸湖泊、江河和沼澤,以及沿海地帶等。遷徙和越冬期間喜沿海海面、海灣、河口、江河、湖泊和沼澤地帶。

▌食性 主要食物是魚類(如鯉魚、鱸魚、鰻魚、鯔魚等),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甚至小型鳥類。卷羽鵜鶘喜歡採用「圍剿」的方式捕魚,把魚群趕到岸邊淺水處,突然扎入水中,張開的喉囊連魚帶水抄起,再濾掉水後吞下,每天的食量可以達到1.2公斤,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

▌注意 儘管鵜鶘看似憨厚老實,但絕不能對它們掉以輕心(特別是動物園中的鵜鶘),由於其嘴尖帶鉤,被鵜鶘攻擊會十分危險。

卷羽鵜鶘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讓我們這些鳥人們為之振奮?

卷羽鵜鶘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列入附錄Ⅰ,對其貿易進行嚴格管控。在我國卷羽鵜鶘則被列為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全球卷羽鵜鶘的數量在11,400-13,400隻,1994年以來卷羽鵜鶘一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易危物種,但在2017年因歐洲種群數量的增長而被下調為近危(NT)。

但是,東亞種群屬於極危(CR)級別,數量被認為不足150隻(在江蘇條子泥曾單筆記錄到112隻,為近些年數量最高的記錄),所以在國內野外的每一隻卷羽鵜鶘都承擔著這個族群沉重的使命。

與歐洲的種群相比,東亞地區的卷羽鵜鶘可謂命途多舛:

1)繁殖地棲息狀況堪憂,面臨著盜獵的威脅。

根據果殼網作者Robbi的介紹,在卷羽鵜鶘的繁殖地蒙古,由於當地牧民有用鵜鶘嘴做馬刷的習俗,以及將鵜鶘嘴做成工藝品的傳統,黑市上鵜鶘嘴價格非常高,盜獵現象屢禁不止。同時,過度放牧、捕魚等人為因素對繁殖地產生的影響,使得卷羽鵜鶘在近30年數量迅速下降。

2)越冬地環境不斷變化,棲息地面臨圍墾。

據溫州野鳥會介紹,作為目前卷羽鵜鶘最主要的越冬地,溫州灣的工程車和起重機已經步步逼近了卷羽鵜鶘最後的樂園,可能三年後這裡取代卷羽鵜鶘的將是遍地的高樓大廈。

3)遷徙道路上還面臨著各式各樣的人為幹擾。

江蘇鹽城溼地,是作為卷羽鵜鶘在國內一個重要的遷徙中轉站,作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已經納入了「世界自然遺產」。儘管條子泥的圍墾暫停是一大利好消息,但是卷羽鵜鶘與大部分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帶上的水鳥一樣,還要面臨著遷徙路上棲息地破壞、旅遊開發、水產養殖等諸多問題。

▲受潮汐的影響,條子泥外圍的灘涂正在不斷地塌陷。圖為工人們鋪設相關設施,延緩灘涂塌陷過程。| 圖源:李東明

2019年7月17-18日期間,東亞-澳大利西亞夥伴協定(EAAFP)在蒙古國西部的科布多省舉辦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卷羽鵜鶘東部亞種保護戰略國際研討會,與會期間正式組建了EAAFP卷羽鵜鶘工作組。會議的召開是為了響應EAAFP第十次夥伴大會(MOP 10)期間通過的第14條決議(保護卷羽鵜鶘東部種群國際單物種行動計劃)。

而國內民間各方力量也行動起來,在阿拉善基金會任鳥飛鳥種專項的支持下,中國卷羽鵜鶘保護網絡已經初步建立起來,匯聚了全國各地關心卷羽鵜鶘的人士,將開展多方宣傳和保護的活動,旨在推動卷羽鵜鶘東亞種群的保護。

那麼,我們普通人能做什麼?

目前,全世界都在遭受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擾,在這個特殊時刻,作為公眾能做到以下幾點,就是對卷羽鵜鶘等野生動物保護極大的貢獻:

1)拒絕食用、飼養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是許多病毒的宿主,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來源於野生動物。

2)不購買野生動物及相關製品

如鵜鶘嘴製作的毛刷和工藝品造成了對卷羽鵜鶘的盜獵。

3)不要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

即使是動物園飼養的鵜鶘,也對人有一定危險。

4)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卷羽鵜鶘等野生動物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

不同於國外的鵜鶘,這不到150隻卷羽鵜鶘,在某一段時間,或許與你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它們在祖國西北部繁衍生息,遷徙季跨越大半個祖國來到溫暖的南方。

每一年,如約而至。

我們也始終在這裡等待它們的歸來,這裡,也許是卷羽鵜鶘們最後的樂園。

守護東亞最後的這群「神鳥」,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周敏軍,網名:小黑嘴,

蘇州鳥類調查員,08年入鳥坑。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卷羽鵜鶘,請您來告訴我們!
    全球卷羽鵜鶘種群分為3條遷徙路線1)東南歐:黑海-地中海遷徙路線,包括短距離遷徙的東南歐種群;2)西亞:西亞和西南亞遷徙路線,繁殖於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越冬於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3)東亞:東亞遷徙路線,繁殖於蒙古國,全部遷徙於我國境內,主要越冬於浙江溫州灣、福建羅源灣等南部沿海地區。
  • 黃河口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鵜鶘
    新華社濟南11月11日電(記者吳書光)記者從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近日發現了一隻特別的鵜鶘,經鳥類專家確認,這種鵜鶘是白鵜鶘。這是黃河三角洲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鵜鶘。據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工會主席呂卷章介紹,工作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發現了這隻鵜鶘,其通體粉白色,黑色的眼睛在粉黃色臉斑上極為醒目,嘴有鉛藍色,嘴尖呈紅色,胸前有一簇黃色披針形羽毛,這些特徵與常見的卷羽鵜鶘非常不同。經鳥類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正旺、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江紅星確認,其為白鵜鶘。
  • 浙江漩門灣溼地雁鴨類首獲「全球身份證」 監測種群遷徙
    浙江漩門灣溼地雁鴨類首獲「全球身份證」 監測種群遷徙 2019-12-11 19:51: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鳥界嘴欠小能手:鵜鶘,嘴大卻幹著缺心眼的事!一文了解鵜鶘生活
    我們平常指的鵜鶘(Pelecanus),是鵜鶘科鵜鶘屬下8種鵜鶘的泛指,這8種鵜鶘根據棲息地和外形特點的不同,分別是:澳洲鵜鶘(Pelecanus conspicillatus)斑嘴鵜鶘(Pelecanus philippensis
  • 神鳥再現
    朱䴉是神鳥。故鄉的人們說,朱䴉和鳳凰一樣,凡人是看不見的。不知道我們怎會有這樣的幸運,居然看見了一群鼓翼翔飛的朱䴉。30年前,國家宣布朱䴉為瀕危動物,全世界只有7隻,棲息在秦嶺深山裡。據說,它們消失已有17年之久,科學家們尋找多年,行程5萬多公裡,足跡遍及13個省市,最後才在漢中洋縣姚家溝找到它們的蹤跡。
  • 看紀錄片學生物:《鳥瞰地球》第一集,鳥的遷徙、生態系統和種群關係
    由於這些關係的存在,生態系統會發生變化,不同種群的數量對比關係會動態變化,但最終整個生態系統還是會趨於平衡。當然,個別種群也可能在種群之間這種相互影響的關係下消失。 褐鵜鶘(Brown pelican):鵜鶘家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
  • 傳說中的神鳥降世 《鎮魔曲》全新靈獸「重明」上線
    中州大地,魔族肆虐,天命者們在《鎮魔曲》裡抗擊魔族、守護中州蒼生已有不短的時日。如今,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有神鳥重明來到中州,將成為天命者們最新的強力臂助。 上古神鳥登場,重明降臨中州 上古時期,有形似鳳凰、鳴聲如雞的神鳥,因其眼睛裡各有雙瞳,所以被稱為「重明」。故老相傳,此鳥氣力驚人,能搏猛獸妖物、闢除災害。逢新春佳節人們畫雞貼於門窗上,便是寓意重明鳥守護家宅安康。
  • 山海經上的六大神鳥排行榜,第一果然當之無愧!
    你的印象中的神鳥還有哪些歡迎在下方留言!6.南方朱雀神鳥   朱雀四大守護之一,又稱之為南方朱雀,是一種紅色的神鳥,它的很多特徵、特性雖然和與鳳凰極其相似,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說法能證明朱雀就是鳳凰。
  • 鵜鶘記者:鮑爾想賭一把,最後拿到頂薪合同
    鵜鶘記者:鮑爾想賭一把,最後拿到頂薪合同PE賽事今日是2017屆首輪秀籤提前續約合同的最後一天,鵜鶘後衛隆佐-鮑爾和約什-哈特都未能與球隊達成續約合同。鵜鶘記者Oleh Kosel透露,鮑爾未能跟球隊達成續約合同並不令人意外。鮑爾一直想要在自己身上賭自己,最終得到頂薪或接近頂薪的合同。我覺得鮑爾的選擇沒有任何問題,畢竟他有能力去成為一個頂薪的球員。我相信看過他打比賽的球迷朋友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控衛球員。他的傳球總是可以讓隊友舒舒服服的進攻,這是一個控位非常出色的表現。
  • NBA直播:鵜鶘VS湖人,快船VS國王 湖人慾擒鵜鶘,快船緊追榜首
    北京時間1月16日上午11點,2020-2021賽季NBA常規賽繼續火熱進行,由鵜鶘VS湖人,快船VS國王展開焦點對決。明天詹眉二人將聯袂對戰錫安,湖人若能擊敗鵜鶘,將豪取五連勝。而目前兩連勝的快船能否打破兩勝後必有一輸的魔咒?拭目以待!
  • 你知道12星座的守護神獸是什麼嗎?聽說這些守護神都很厲害!
    12星座守護神獸誰最強?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12星座的守護神獸,一起來看看12星座的守護神獸圖片吧!  12星座的守護神獸  白羊座:饕餮  饕餮,讀音tāo tiè,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 。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
  • 中國古代的七大神鳥,你知道幾個?
    3.青鸞青鸞又稱蒼鸞,從古至今,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最常見的一種說法為:青鸞是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多為神仙坐騎。體表接近孔雀而體大約如雞,羽色華麗。雄鳥中尖尾羽特別長,兩翼具許多赤黃色及白色眼狀斑紋,展開時甚為顯鳳。古人視赤色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傳說中類似鳳凰一類的神鳥,是祥和、喜慶的瑞兆。也是傳說中的五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