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6日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衝擊,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強,對國內企業的經營狀況產生影響。
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在2020年12月推出了《2021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通過嚴謹的數據分析和詳實的解釋說明,為企業員工保留和激勵提供參考。
員工離職意願顯著降低,離職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前程無憂51job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員工整體離職率為14.8%,與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21.7%,降幅明顯。
分析認為,員工主動離職率大幅降低是造成2020年整體離職率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雖然部分企業通過崗位整合、優化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2020年員工被動離職率較往年有所升高;但受疫情影響,企業經營策略更為保守,市場外部機會大為減少,造成員工主動離職率的下降程度大大超過被動離職率的上漲,兩者相加,離職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數據來源: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
各行業離職率明顯降低,離職率行業差異性明顯
不同行業員工的離職率數據顯示,2020年各行業離職率均較2019年明顯降低,多數行業離職率較去年同期降幅超過20.0%;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市場崗位需求減少,加之疫情造成經濟環境不確定較強,造成員工主動流動意願顯著下降。
前程無憂51job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製造業離職率為17.8%,高居各行業之首;分析認為,受疫情及全球經濟下行影響,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一方面開工不足,收入銳減,造成部分人員主動流失;另一方面,企業被迫調整優化組織結構和職位,減員增效,兩因素結合使得整體離職率相對較高。
除製造業之外,傳統服務業、文體/教育/傳媒行業員工離職率也相對較高,分別為16.9%、16.5%,位居第二、三位;分析認為,兩個行業的子行業,如餐飲、酒店、旅遊、演出、教育培訓在業務上具有人群聚集性的特點,日常業務運營受疫情管控影響較為突出,自身業務模式抗風險能力也較弱,造成整體離職率較高。
與其他行業相比,疫情期間藥品和醫療設備需求始終處於高位,生物醫藥行業整體趨於利好;而疫情迫使部分企業進行組織、業務優化及調整應對經營困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以提供諮詢、檢驗、法律等專業服務業務為主的現代服務行業帶來了機遇,造成兩行業的離職率相對較低。
(數據來源:前程無憂人力資源調研中心)
企業調薪幅度創近年新低,2021年調薪幅度將有所回升
受疫情及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企業經營壓力增大,2020年企業的調薪幅度僅為4.7%,較2019年降幅高達20.3%,創近年調薪幅度新低。
前程無憂51job調研數據顯示,雖然疫情結束尚待時日,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但隨著生產經營相繼恢復,多數企業認為2021年的經營狀況較2020年將明顯好轉,預計2021年調薪幅度將有所回升,調薪幅度為5.1%。
各行業調薪幅度均較去年明顯下降,其中文體|教育|傳媒和傳統服務業的降幅最大
受疫情影響,2020年各行業調薪幅度均較2019年明顯下降;其中文體|教育|傳媒和傳統服務業的降幅最大,分別為29.8%和25.5%。
分析認為,以上兩行業人群聚集性較高,日常經營受到疫情管控的影響較大(文體|教育|傳媒部分子行業例如文娛演出至今未能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兩行業企業自身在經營上抗風險性較弱,經營壓力增大,調薪能力有限,因此2020年調薪幅度落後於其他行業。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企業生產經營回歸正常,預計2021年各行業調薪幅度均會出現小幅回升。
一線城市的調薪幅度高於非一線城市調薪幅度,非一線城市調薪趨於保守
2020年一線及非一線城市調薪幅度均較2019年呈下滑趨勢;與2019年趨勢不同,2020年一線城市的調薪幅度為4.8%,高於非一線城市4.6%的調薪幅度。
分析認為,一線城市大企業、知名企業較多,其抗風險能力和恢復能力高於非一線城市企業,有能力為員工提供較高的漲薪幅度;同時出於人才競爭和物價因素考慮,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漲薪幅度。而與一線城市相比,非一線城市企業恢復能力相對較弱,加之疫情前幾年漲薪幅度較高,疫情出現後,調薪趨於保守。
預計2021年一線、非一線城市的調薪幅度將有所回升,一線城市的調薪幅度還將略領先於非一線城市。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