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菌不產生耐藥性 我學者發現納米銀高效抗菌新策略

2020-12-22 環球網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合肥3月5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何濤和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查正寶合作,成功研發了一種具有弱酸響應重組功能的銀納米簇水分散液,噴塗至傷口後可實現耐藥性細菌感染的高效靶向治療,在消滅細菌的同時不產生抗性細菌,並由此提出了一種高效抗菌新策略。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雜誌上。

細菌感染,尤其是耐藥菌感染對人類健康和社會醫療衛生體系的威脅日益嚴重,而傳統抗生素的不規範使用易誘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的細菌感染已成為公共衛生的最大挑戰之一,迫切需要開發更有效的抗菌材料和方案。

為實現耐藥菌感染的高效治療,科研人員採用弱酸響應的原酸酯類聚合物作為穩定劑,原位還原硝酸銀製備了尺寸均勻的銀納米簇。研究發現,該銀納米簇暴露在細菌的酸性微環境時會快速解離成疏水的銀納米顆粒,瞬時釋放大量銀離子實現速效滅菌。隨後銀納米顆粒在細菌附近實現再組裝,靶向聚集在細菌表面,長效釋放銀離子以實現持續性殺菌。與無響應性的通常納米銀相比,銀納米簇的弱酸響應重組效應極大地提高了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靶向抗菌活性,同時降低了銀的使用量。

實驗結果表明,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和最低殺菌濃度分別低至4微克/毫升和32微克/毫升;對大腸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和最低殺菌濃度分別低至8微克/毫升和32微克/毫升。該銀納米簇水分散液可噴塗在皮膚創傷表面,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傷口癒合效果顯著。

相關焦點

  • 納米銀系抗菌材料市場迅速擴張,研發商晉大科技獲2億元B輪戰略投資
    36氪獲悉,納米抗菌材料研發商晉大科技近日完成B輪戰略融資,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此輪融資由順為資本和藍圖創投領投,建發集團和泛泰基金跟投。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抗生素濫用引起的病菌抗藥性問題逐漸得到關注。此消彼長,以納米銀(Silver nanoparticle, SNP)為代表的抗菌材料在民用、工用、商用領域的應用日益深入。
  • 超強抗病毒 持久耐洗滌 蘇大教授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
    近日,蘇州大學陳宇嶽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並已成功實現產業化生產。我們的新成果採用了最先進的納米銀組裝技術,通過銀離子向纖維內部的定向滲透,再進行原位還原,實現了在纖維內部的納米銀組裝,從而有效解決了耐洗牢度這一難題,並實現了高效抗病毒抗菌功能,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口罩、圍巾、內衣及家紡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陳宇嶽表示。
  • 蘇大教授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 ——超強抗病毒 持久耐洗滌
    蘇大教授研發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 ——超強抗病毒 持久耐洗滌 2020-12-24 11:06:19 來源:蘇州日報   面料抗病毒抗菌率超99%,多次洗滌效果依舊顯著
  • 抗菌的家居建材生意能做多大?熱潮迭起,百億級規模不成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抗菌建材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很有代表性的國家是日本,已經形成了抗菌產業,比如建材、紡織品和塑料等,從事無機抗菌劑生產廠家也不少,還建立了成熟的標準體系。美國也比較積極,集中在銀或銀的化合物膠體方面,部分公司生產載銀抗菌劑。
  • 纖維內部組裝納米銀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纖維內部組裝納米銀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蘇州12月24日電 (通訊員丁姍 記者張曄)我們穿的衣服每天都暴露在充滿病毒和細菌的環境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成為染病的介質。
  • 「中國納米銀 世界先行者」銀度品牌發布會閃亮花城
    如今,又因為納米銀的開發和應用,必將對美業帶來新一輪的衝擊波,讓許多愛美人士翹首以待。2017年9月9日,「中國納米銀 世界先行者」銀度品牌發布會在廣州空中一號閃亮登場。發布會現場,廣州琶芙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CEO田雨豔、董事長杜淑芳、董事總經理陳益美等高層領導熱情迎接各方貴賓。
  • 華園資訊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在行動
    此外,廣大智庫專家學者撰寫諮政報告,在主流媒體上發表理論文章,積極為抗擊疫情建言獻策。多款防護產品研製成功廣譜多功能複合納米銀噴劑及非溶出長效抗菌醫用無紡布研製成功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肖凱軍教授團隊與廣東工程環境淨化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通過納米銀形貌的精準調控和高價正離子製備技術,研製出廣譜多功能複合納米銀噴劑和口罩淨化液產品。
  • 研究人員發現在水中產生納米氣泡的新方法
    都柏林大學(UCD)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節能方法,該方法可以在水中產生和釋放大量亞穩的納米級氣泡,超過自然溶解度水平。這一發現有可能影響許多行業,包括:廢水處理,儲氣,食品,生物製藥和釀造行業。納米氣泡產生的發現已經在題為《Massive Generation of Metastable Bulk Nanobubbles in Water by External Electric Fields》的論文中發布,該論文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該期刊是同行評審的多學科開放獲取科學期刊。
  • 新研究:10分鐘內消除腫瘤,50天內小鼠存活率從0上升到100%!
    用於癌症治療的納米藥物已廣泛用於臨床前和臨床應用,尤其是採用光療方法,可以精確地靶向腫瘤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光熱療法(PTT)利用納米顆粒的光熱效應在42°C以上產生局部熱量以殺死癌細胞。PTT具有一些引人入勝的獨特優勢,例如其侵襲性小和有效性高。
  • 浙大二院專家發明銀銅結合的納米凝膠 有望殺滅眼內「超級細菌」
    這一次跨界交流,讓周民教授團隊在其擅長的納米材料領域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如何通過納米材料解決姚克教授提出的眼科臨床上遇到的困境,這是一個合作的契機。姚克教授從學醫時代就關注到銀材料的殺菌作用,當時的新生兒自患有性病的母體產下後,會有「膿漏眼」,針對治療的抗生素並不多,醫生會拿硝酸銀衝洗新生兒的眼睛,起到殺菌的作用。
  • 無紡布顯"神功",晉大科技功能材料助其抗菌抗病毒
    抗菌改性後的無紡布具備抗菌、抗病毒功能;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功能質量,更能滿足疫情以及日後的生活、生產的防護需求。01抗病毒防護更全面新冠病毒在進行著人與人之間的「大遷徙」。飛沫、接觸成為了它們的重要的傳播途徑;飛沫通過口罩來隔離防護,保護與人交流交談中不被傳染;隔絕高頻接觸物的傳播可以用消毒水、消毒棉片來預防被感染。
  • 晉大科技新材料賦能健康紡織,為纖維增加抗菌、抗病毒功能
    很多項發表的科學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光滑的表面存活的時間比較長,可能夠存活4到5天;而在纖維織物等滲透性表面上,病毒的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纖維的回潮率病毒比細菌更小,以納米來衡量,它一般寄生在宿主活細胞內而生存增殖;細菌是有細胞結構的最小生物體,大小以微米來衡量。
  • 《ACS Nano》納米顆粒治療糖尿病患者皮膚慢性病和非癒合性角膜炎
    這種金銀合金納米顆粒具有治療耐藥性感染潛力。銅離子是傷口癒合的重要因素,如角蛋白和膠原蛋白,血管生成以及誘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銅離子局部釋放可促進傷口癒合(流程1)。這種抗菌製劑還能夠根除MDR細菌感染。納米凝膠可以促進MDR細菌感染的糖尿病小鼠慢性傷口和非癒合性角膜炎的上皮再生。  流程1:近紅外(NIR)活化的AuAgCu2O NSs具有抗菌性,可殺死細菌並改善傷口癒合。
  • tenga納米銀飛機杯
    tenga納米銀飛機杯微信「yyffccz」加客服下單享受8優惠
  • 戶外旅行抗菌神器,小衛免洗抗菌洗手機體驗
    目前自動洗手機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由於其方便免接觸,同時可以很好地進行抗菌滅菌,也逐漸成為了家庭中必備的洗手伴侶。不過目前市面上的洗手液,都是需要在手上塗抹之後,同時還要用流動的水進行清潔從而達到滅菌清潔的目的。如果沒有流動的水可以對手進行洗滌的話,那麼我們該選擇什麼樣的產品呢?
  • 晉大納米科技完成近2億元B輪戰略融資,順為資本、藍圖創投、建發...
    本次融資資本,晉大納米科技將用於持續投入研發及量產,革新現有產品技術,對新領域及新產品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拓寬旗下抗菌產品在公共設施、環保、油墨塗料等新細分領域的應用。健康是人們全面發展、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也是國家昌盛、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 中國科學家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運用全人源納米抗體技術成功篩選到靶向新冠病毒表面五類表位的高親和力全人源納米抗體。,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可靶向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上的五類不同表位,對開發新冠病毒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