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靈魂是否是真相的歸宿?

2021-01-18 穆軒川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如何生活,而在於如何設想生活。

大多數人都會對生命有所感悟,都會思考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我們中的很多人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有了個人的信仰,於是人們就有了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不同的思想意識。然而生活不是沙子砌成的世界,風雨可以暫時讓生活失去原來的樣子,但自己的內心世界那些有關孤獨,逃避孤獨,一切有關自由人生的渴求在無形中之中被擴大了。

孤獨是一種感受!當一個孤獨的人為了治癒孤獨,而遇上另一個孤獨的人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瑞士作家帕斯卡·梅西耶的作品《裡斯本夜車》講述了一個感受孤獨、治癒孤獨、並在孤獨中認知世界的故事。當然每一個讀者對一本小說都有屬於自己的見解。在這本書裡從最初戈列格裡斯雨中與一個奇異的紅衣女子的相遇為開始,這個奇怪的紅衣女子在他額頭書寫了一個電話號碼。也就是這一位奇怪的女子打破了戈列格裡斯原有的生活軌跡。在此之前我們的男主角戈列格裡斯的生活可謂是一眼到頭,按部就班的一成不變,平淡無奇生活裡緩步向前。

而這個女子的出現使得戈列格裡斯惡生活發生了傾斜,他原有的生活軌跡就此被打斷。戈列格裡斯作為一個精通希臘文、拉丁文和希伯來文的教授,在他30年的教學生涯裡他始終一板一眼、堅實、牢靠。

「你的母語是什麼?

葡萄牙語。」

在我看來就是這位以葡萄牙語為母語的女子打開了戈列格裡斯內心世界的大門。在我看來安分守己的在自己圈子裡生活的人不是真的甘於平靜,他是沒有見識過外面的精彩。籠中的鳥兒一旦感受過翅膀衝擊天空的快感,原有的籠子就真的成了枷鎖。戈列格裡斯決定走出困守一隅的世界,而當下的第一步就是不辭而別的出走,而出在的目的地則是——裡斯本。裡斯本的百年老電車,帶著戈列格裡斯回到在伯恩的童年。他來到這裡是為了尋找那位眼神無畏的葡萄牙貴族普拉多。

你覺得我乏味嗎?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到達了裡斯本,這裡到處都有關於普拉多的傳說,他的故去、他的生平、他的種種、在別人的口中更有一種奇特的魅力。戈列格裡斯為了普拉多而來到裡斯本。一個人追尋著城市裡的過去,一個人在慢慢感受著越發真實的普拉多。戈列格裡斯感受到了孤獨,這種孤獨是從未有過的。關於自己的故事,外人描述的更準確,還是自己的更接近真實?這真的是你自己的故事?人是主宰自我的權威嗎?人的靈魂是否是真相的歸宿?

《裡斯本夜車》講述孤獨追尋自由。我們很多人都像沒有改變前的戈列格裡斯一樣,日子平淡,好像缺了一個打破這種平靜的由頭。而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戈列格裡斯一樣突然間的覺醒。打破眼前的平靜需要勇氣,邁出步子去探索那個對自己來講是未知的圈子仍然需要莫大的勇氣。然而從未有過的自由、自信、心之嚮往促使戈列格裡斯做出了改變。

我們大多數人或許對當下迷茫,或許也會不斷的困惑,不斷的否定自己。人生的旅途是否有終點?而這個所謂的終點究竟是終點還是起點?普拉多的一生隨著戈列格裡斯的奔走在慢慢的還原。在沒有遇見普拉多之前戈列格裡斯是孤獨的,治癒一個孤獨的人,需要另一個孤獨的人。普拉多的一生精彩且瑰麗,而戈列格裡斯也在追隨他的腳步中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那時,所有的一切都攤在我的眼前。我擁有那麼多的可能性,所有一切都是開放的。」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如何生活,而在於如何設想生活。

相關焦點

  • 從《小婦人》喬與勞裡的情感分析:靈魂伴侶,才是愛情最好的歸宿
    一個人的外在美可以取悅人的眼睛,但是內在美可以感染人的靈魂,兩人如果因為內在美而相吸,這就是彼此靈魂的相吸,因此相識相知相愛,或許這就是最美的愛情吧。或許正像詹森所說,一個人失去了靈魂,就會使自己手足無措,就像勞裡失去了想要的靈魂伴侶,就使自己自暴自棄。二、 在感情生活中,靈魂伴侶是愛情最好的歸宿愛默生曾說:"世界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一個人充滿活力的靈魂。"
  • 小王的悲傷:遊蕩的靈魂,何時才能有歸宿?
    所有廚師,都如此,一輩子的10點到22點,閒不下來,確實充實,小王卻這樣說自己,靈魂在遊蕩,何時才有歸宿?他並不知道,這條自己走的路,在路上,的僅僅是身體,而沒有靈魂。每天下班,他喜歡一個人,下班路上,熱鬧的人群,牽手的情侶,喝醉的路人,黑夜白天分不清楚的大都市,和他格格不入,耀眼的路燈,格外刺眼。
  • 量子世界會是人類靈魂的最終歸宿嗎?意識是否與世界本質有關?
    關於它流傳了很多神奇的傳說,更有人宣稱可以從中得到佛理甚至是靈魂存在的證據,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宣稱者說,人的意識可以改變量子的形態,觀測與不觀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意識並不僅僅是腦細胞之間的電信號,它是一種與宇宙本質相連的存在。既然如此,只要宇宙不滅,你的意識也自然不會消逝。那麼這個傳說是從哪裡來的呢?
  • 覽書歸雅 |《一個人的朝聖》——靈魂的救贖
    BBC知名主持人愛德華·史提頓曾這樣評論這本書:「《一個人的朝聖》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性格上的弱點,也能帶來振奮和救贖。」這個叫哈羅德·弗萊的老人,一個看起來懦弱無能的失敗者,用腳步丈量著大不列顛的土地,用行動救贖著被病魔侵襲的奎妮,救贖著自己一生的過錯、救贖著成千上萬對生活仍充滿希望的莘莘讀者。
  • 怎樣快速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有趣的靈魂?
    如果他沒有好看的皮囊那麼你是否還會期待有趣的靈幻?如果期待有趣的靈幻?該怎麼去判斷他是不是擁有?很簡單,跟他回家!別誤會、回家也可以不幹嘛的!因為,擁有有趣的靈魂的人他的家應該是這樣的▼不需要水的美人魚▼長在牆上的燈▼花樣種花▼無處安放的線也可以這麼美▼一家人的手印、一家人的照片,隨處可見的愛▼塗鴉了的牆壁,仿佛置身仙境
  • 夢見一個人,是否代表對方也在思念你呢?科學家告訴你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見一個人,是否代表對方也在思念你呢?科學家告訴你真相一個人一生中會做無數次的夢。等到醒來的時候可能就不知道夢中剛剛經歷了什麼了,但是至少會想起是不是夢到了某個人。夢見一個人是否證明這個人其實也是在思念著我們。對此科學家就給出了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首先科學家表示人只有在睡著的時候才會做夢,但是人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是不會做夢的,也就是說人做夢的時候睡眠是非常淺的。如果身邊經歷了任何風吹草動可能就醒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做夢的時候,輕輕一拍就從夢境中脫離出來了。至於夢境中所發生的人,是不是也在思念著我們,這幾乎是無機可談的事情。
  • 《索拉裡斯》,科幻故事表象下探討的卻是靈魂的歸宿與生命的意義
    01、對苦難的追尋:生命的意義與信仰的偏執相融合,探索人類靈魂的最終歸宿塔可夫斯基對於苦難有超越常人的理解,一方面來源於東正教的影響,在《聖經》中有記載「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由此可知,苦難的經歷與生命的內涵緊密相連。另一方面在他從業之後,他的電影觀不斷受到質疑和挑戰,《索拉裡斯》的完成本身其實就是他在消解苦難的過程。
  • 《Anone》——歸宿
    而製造假幣的靈魂人物——中世古,他因為看到了黑衣人使用假幣而幻想自己能夠成功,這個黑衣人是否是他不在世的弟弟沒有明說,又或者這件事情本身出自他的幻想,這一切都源自現實中的不滿。看到最後,突然覺得年過50的坂元裕二正愈發深刻對死這件事情進行思考。
  • 是否喜歡一個人?那這幾部電影你要看看了
    ------Captain珍珠如果你喜歡一個人看電影,那麼這幾部電影你一定不要錯過。不多說,直接上貨。《她》人於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戀愛但人類的愛情是專一的,我的好全部都給你一個人;人工智慧只是一組數據,網絡才是它的歸宿。一個接口可以有無數的終端,不可能會為了某一個人而停留。很溫暖的,很治癒的一部影片,大力推薦。
  • 《遊戲王:怪獸之決鬥》每個人都有自己靈魂的歸宿
    阿圖姆尋找記憶的旅程其實就好比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起初會得到家人或者夥伴的鼓勵和陪伴,但是路終究是要自己一個人去走,經歷了坎坎坷坷,或許在路上,會不得不與一部分分開,但是彼此擁有的回憶卻是真實存在的,也是不可磨滅的。正擁有這些寶貴的回憶,我們才得以不是一個人,我們在無盡的黑暗中覓得光明,正如阿圖姆經歷了三千年的孤寂和迷茫,最終完成自己的使命。
  • 靈魂若有了歸宿,無論再痛心疾首,都能挺過去!
    對一個人最好的就是放下,無論再想念也不會去打擾。就算我們沒能走到最後,我也不會心存遺憾,你有你的苦辣酸甜,我有我的喜怒哀樂,既然相遇的時間不足以讓我們為彼此停留,那就祝今後的我們,披著各自的驕傲,互不打擾。用陽光烹調,以快樂為原料,歡笑為佐料,經過祝福的過味,做成美味的「心靈雞湯」,冬至日來臨暖暖身子,祝健康平安,事業蒸蒸日上!
  • 人的靈魂能否永生?身體與靈魂是否共存?
    人類的組成分為兩個部分:肉體與靈魂,二者結合,才組成了我們所謂的人類。比如石頭、水、鐵、火等等有形體卻無靈魂之物,我們稱為死物。死物我們統一稱為物品,有靈魂的則稱為生靈。生死之間,肉體的死亡是一種死,靈魂的死亡,也是一種死。疑問就此而來,當人類的肉體死亡時,靈魂是否死亡?
  • 繁華角落,弱者的靈魂歸宿在何處?
    城市的快節奏,城市的物質至上,人靈魂的歸宿在哪裡?突然想起兩年前讀的臺灣作家白先勇寫的《孽子》,那裡也有一群被社會遺棄的抱團取暖的麥路人,這樣的人生是幸還是不幸?
  • 這部關於「靈魂」的作品,是否觸及了你的靈魂?
    就拿《鋼之鍊金術師》來說吧,整本書在討論的,其實不是鍊金術,而是「靈魂到底是什麼」。我不覺得牛姨自己對此有明確的定義,從靈魂被固定在盔甲上的阿爾馮斯,到靈魂被附在合成獸身上的小女孩,「靈魂」看似是可以隨時使用的材料,卻又是最捉摸不定的真理,哪怕是在故事的最後,愛德華再次看到了「真理」,他也沒有說清靈魂到底是什麼。
  • 人死之後靈魂沒有歸宿,而是在遊蕩著找回家的路?這部劇給出答案
    都說人死了之後靈魂並沒有歸宿,而是在遊蕩者找回家的路。今天介紹一個關於陰陽眼和頭七的故事,《靈魂擺渡之444號便利店》。大壯今年24歲,大學剛剛畢業準備考研,因為比較窮,他著急找一份兼職,賺錢交房租。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他有一雙特殊的眼睛,那就是他可以看見鬼,就是俗稱的陰陽眼。
  • 家是一個人情感的最好歸宿
    『家』對於一個有著歸宿情懷的人來說,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家也並不只是一個具體的東西,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託。有人說,房子雖然是租來的,但是生活卻是自己的,而租來的房子裡面那充滿了溫馨的畫面是用『家』來承載的。
  • 如果人類存有靈魂,人死後靈魂去了哪裡?是去了另一個空間嗎?
    從人類文明開始的那天,我們對於靈魂的探討就沒有中斷過,人究竟有沒有靈魂?如果存在靈魂的話,人死後的靈魂又去了哪裡?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謎我們依然無法解開。人在死亡後靈魂又去哪了呢?根據能量守恆原理我們得知,能量的存在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如果說靈魂是一種能量的,那它總歸是通過別的方式繼續存在。有一種說法認為,靈魂是以量子的形式存在的,人在死亡後,量子(靈魂)去到了另一種空間,但是我們通過肉眼是無法觀察到的,而量子還會發生神奇的量子糾纏,這是一種無視距離的信息傳導,二個量子直接會同步發生感應。
  • 解讀《圓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個人的歸宿終究是他自己
    亦舒初見天娜時,曾這樣形容她的美貌:驚豔到下巴要跌下來,靈魂好不容易歸竅,拍拍胸口說,幸虧咱們有林青霞。之後,亦舒以天娜為靈感,創作了中長篇小說《圓舞》,講述了一個感情時差的故事,關乎愛情,關乎親情,也關乎一個女人的獨立與成長。
  • 神奇的心靈現象——靈魂投影
    靈魂是否存在?神奇的心靈現象——靈魂投影宗教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它居於軀體之內對人起主宰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靈魂也有「影子」,一個人靈魂的「影子」能夠投射到別人的軀體之內。現實中有這樣的案例:一個人的意識莫名其妙被「複製」到另一個人大腦中,另一個人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人的一切思想活動及心理狀態,仿佛那人的靈魂被投射到自己軀體內。
  • 靈魂是永恆的嗎?揭秘靈魂與鬼的真相
    靈魂是永恆的嗎?揭秘靈魂與鬼的真相(圖片來源:資料圖)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論者,往住都會相信人人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近代歐美倡行的「靈智學會」,他們研究的,也就是靈魂。以為人的作善作惡,死後的靈魂,便會受著上帝或閻王的審判,好者上天堂,壞者下地獄。在中國的民間,對於靈魂的說法是根深蒂固,並且認為人死之後的靈魂就是鬼,靈魂與鬼,在中國民間的信仰中,乃是一個糾纏不清分割不開的大問題。更由於鬼有些小神通,又以為靈魂是「三魂七魄」組成的集合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