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搖吧的布局,是對以往迪斯科廳和所謂「迪吧」的一種顛覆。迪斯科的靈魂在於高頻率的節奏帶動下的玩家的共舞,這種跳舞文化在中國被徹底改造。
蘇荷是慢搖吧的創始人,長沙蘇荷則是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慢搖吧。蘇荷取消了舞池,DJ臺仍然高居中間,在DJ臺之下,有個很小的舞臺,舞臺之下,是一些木質的小桌子和高凳。
高凳是蘇荷集團創始人李華賓的傑作,這些凳子的高度以及二級擱腳的地方,都經過李華賓本人幾十次的親身感受,前後調整了無數次。凳子高度精確到毫米,最終需要達到的效果是正好讓「客人不用挪動,即刻就可以站起來跳舞」。
實踐證明,慢搖吧取消舞池之後,氛圍反而更好,因為玩家們的舞池就在它的腳下。長沙生活的外籍人士曾表示過對慢搖吧模式的不解,不明白長沙酒吧為何是「一桌桌的」,而不像西方酒吧有舞池,人們跳舞跳累了就到吧檯休息。」
但是,「蘇荷模式」被證明行之有效,蘇荷對於長沙本土酒吧布局的改造,切合了長沙人的娛樂方式。讓長沙人在沒有太多酒精的作用下,跳入舞池舞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讓他們只是在自己飲酒的小桌子前面,跟著歌手的指引,揮動手臂、扭動身體,卻是一件不是太難的事情。
2004年蘇荷開業之後,長沙的「慢搖吧」均千篇一律是採用「蘇荷模式」,舞池消失了,舞蹈卻並沒有在酒吧消失,長沙的年輕人還是會在擁擠的酒吧人群中,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只是酒吧己經「去中心化」了。不在舞池中的舞蹈,這是酒吧文化進入長沙之後,向本土文化的一種「屈服」,卻也是一種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