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季立津 鹿斌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內分泌科門診,我們會遇到不少這樣的患者:
問題1 醫生,我幾個月月經沒來了,還有點溢乳,會不會內分泌出了問題?
問題2 醫生,我上次驗血查了泌乳素,偏高,昨天複查了一個正常了,怎麼會不一樣呢?
泌乳素是腦垂體分泌的一種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誘導維持泌乳,哺乳期必需,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續高於正常值的狀態稱為高泌乳素血症。
育齡期女性出現月經紊亂、閉經、溢乳、不孕等情況,男性出現性功能減退、不育等,要小心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呈脈衝分泌,一般上午9-12點為最低值,夜間睡眠後呈現高峰。所以建議大家上午來抽血,抽血前不要劇烈運動,注意靜坐半小時。
問題3 醫生,我臉上老是長痘痘,去皮膚科看的時候查了激素,發現泌乳素有點高,這個有問題嗎?月經都挺正常的。
問題4 醫生,我在吃一些調節情緒的藥物,最近查出來泌乳素很高,說要來內分泌科看看。
有多種原因會導致高泌乳素血症:
1. 女性懷孕、哺乳期;運動、應激、創傷、睡眠、性交等會引起泌乳素水平升高,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2. 很多藥物會引起泌乳素升高:最常見的是一些精神類藥物(如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抗癲癇藥等),此外促胃腸動力藥物(如嗎丁啉)、雌激素及避孕藥等也會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3. 病理性因素中最常見的為垂體泌乳素瘤。其他病理性原因還包括: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空蝶鞍症候群、多囊卵巢症候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下丘腦疾病(如顱咽管瘤)、其他類型垂體瘤等;
4. 有些情況下,血裡泌乳素由大分子複合物組成,稱為「巨泌乳素」。通常沒有閉經、溢乳、不孕不育等表現,泌乳素一般僅輕度升高;可以通過特殊的檢測方法排查;
5. 還有一小部分通過詳細排查找不到原因,稱為特發性高泌乳素血症。
由於泌乳素升高有多種原因,所以,如果出現了泌乳素升高,需要到專業的內分泌科醫生這裡進行詳細的詢問和檢查。
問題5 醫生,我頭痛去檢查拍了個片子,確診是垂體瘤,查了激素泌乳素很高,這可怎麼辦?
垂體瘤一般屬於良性腫瘤,垂體泌乳素瘤佔到功能性垂體瘤的40%左右;男女比例約1:10,多見於20~50歲的女性。除了高泌乳素血症的臨床表現外,還可能會有腫瘤局部壓迫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除了檢查泌乳素,還需要評估其他垂體功能包括皮質醇、甲狀腺功能、性激素、生長激素等。影像學檢查推薦垂體增強核磁共振,腫瘤小於1釐米為微腺瘤,大於等於1釐米為大腺瘤。
藥物治療:垂體泌乳素瘤首選藥物治療,藥物包括溴隱亭和卡麥角林(大陸地區目前暫無)。一般從小劑量開始口服,逐漸加量到需要的治療劑量。藥物能使絕大部分患者泌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腫瘤體積顯著縮小。如果存在垂體功能減退的泌乳素瘤患者還需要接受藥物替代治療。
藥物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便秘、噁心、嘔吐、頭暈、體位性低血壓等,國外有報導可能增加強迫衝動行為的風險。一般推薦藥物在睡前與點心一起服用,可減少消化道不良反應及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手術治療:若患者不能耐受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常規藥物治療3-6個月效果不佳,腫瘤巨大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或者患者本人意願並且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生認為有較高手術切除預期等情況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絕大多數手術方式採用經鼻蝶竇入路。對於手術後殘留復發或一些難治性、侵襲性泌乳素瘤患者可採用放射治療。
問題6 醫生,我有泌乳素瘤,現在懷孕了還能吃藥嗎?對小孩有沒有影響?
問題7 醫生,懷孕了以後還要查泌乳素嗎?我生完小孩可以餵奶嗎?
垂體泌乳素微腺瘤以及鞍內大腺瘤的女性患者,在泌乳素水平降至正常、月經恢復規律後可考慮懷孕;而對於侵犯鞍外的大腺瘤患者,建議泌乳素降至正常範圍且腫瘤體積縮小後再考慮懷孕。
泌乳素瘤患者發現懷孕後可諮詢婦產科醫生,國內一般推薦微腺瘤患者懷孕12周後停藥,也可在婦產科醫生指導下在保證孕激素水平下停藥;侵襲性大腺瘤以及腫瘤靠近視交叉的患者推薦全程用藥。溴隱亭對胎兒的安全性較高,泌乳素瘤患者妊娠期使用溴隱亭,懷孕後自發流產、胎兒畸形等發生率與正常女性相近。
正常女性懷孕後泌乳素水平也會逐漸升高,所以泌乳素瘤患者懷孕後不需要複查泌乳素水平。如果出現頭痛、視力下降、視野改變,建議立即就診。
目前沒有證據提示哺乳會刺激腫瘤生長,對意願哺乳的患者一般推薦結束哺乳後再複查泌乳素指標。
專家介紹
鹿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內分泌糖尿病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神經併發症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流行病學組委員。曾在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訪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全球臨床研究學者培訓項目(2016.06-2017.06)受訓畢業。•獲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曾入選上海市優青和復旦大學卓越人才計劃, 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等獎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3篇,參編包括實用內科學等專著4部。
門診時間
專家門診:周四下午(總院)
特需門診:周五下午(總院)/周二下午(東院)
季立津,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畢業於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曾獲華山醫院優秀住院醫師、華秀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上海市衛健委臨床課題1項;以第一/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
文 | 內分泌科 季立津 鹿斌
插圖 | 柏悅恬
原標題:《【看門診】經期不規律、老是長痘痘,泌乳素升高怎麼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