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羅先生跟妻子在天津創立獵頭服務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馬上就要在5個地區開設分公司,就在這節骨眼上,妻子病倒了。羅先生說,2013年5月底,他在樓下擦車,妻子在旁邊轉來轉去,突然一屁股坐到馬路邊說身體不舒服。當天晚上他把妻子送到了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當時他並不知道妻子病情嚴重,以為讓醫生看看就可以回家了,結果醫生馬上開了病危通知單,高血壓、高血脂、腦栓塞,需要立即住院。
羅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他甚至懷疑是醫生搞錯了。高血壓、腦栓塞這種病感覺很遙遠,他和妻子才40出頭,怎麼會病得這麼嚴重。妻子住院3天後,甦醒過來,看人的眼神發直。兒子到醫院看望,妻子還認得兒子,其他人過來看望,基本都不認識。羅先生十分感慨,怎麼會這樣?羅先生說,那段時間,妻子大概只認識兩三個人,是否認識他,他心裡也沒底。
閆女士說,2013年的事情都不記得了。記者感覺閆女士說話的聲音不對。羅先生說,妻子以前說話口齒流利,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女人。當事業正值上升期,突然不幸來臨,夫妻倆的生活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羅先生說,醫院某科室的主任是他同學,同學叫他做好像準備,以後他的角色可能就是一個閨蜜或者一個兒子了。他當時並不理解,同學解釋,丘腦栓塞不太好治,語言、記憶、情緒、味覺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很難恢復,可能需要照顧一輩子。
羅先生說,創業初期工作太忙,來不及吃飯,晚上七八點,妻子看他沒回家,把飯菜送到公司。他忙起來忘記喝水,妻子會寫紙條貼在醒目位置提醒他喝水。有一次自己維修班臺的時候,把妻子的手指砸傷了,當時心裡很內疚。
羅先生提到妻子為他所做的一切,不僅眼眶溼潤了。記者發現閆女士也哭了,記者問她為什麼哭了,她說看到「爸爸」哭了,她管丈夫叫爸爸。看到妻子從一個精明能幹的人,到現在完完全全變了一個人,心裡十分難受。羅先生也找過兩三個保姆照顧,因為妻子語言、記憶、情緒受損了,沒辦法正常交流。他擔心長期這樣,反而會變得更糟糕,他決定自己照顧。
面對事業和妻子,羅先生只能選擇一個,在照顧妻子期間,看到公司逐年衰落,他是很心傷的,有割肉的感覺,但沒辦法。在照顧妻子期間,基本上沒太多的互動,主要關注妻子的飲食。逐漸把整個流程寫在隨時看看到的地方,一段時間後妻子能半自理了。
照顧人是個辛苦活,當被照顧的人一天一天變好,會有一種成就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目前,閆女士已經能簡單溝通,她知道「丈夫」這個詞是愛人的意思,她更願意叫丈夫為爸爸,又是爸爸又是愛人。羅先生說,兒子叫他爸爸,妻子叫他爸爸,剛開始不習慣,但後來想明白了,也就習慣了。這兩年,妻子不這麼叫他,反而不習慣了。
丈夫是一種責任,爸爸也是一種責任。面對曾經賢惠幹練,突遭身體變故的妻子,羅先生選擇放棄事業,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能夠照顧這麼多年,足見這是一對恩愛夫妻,患難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