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具有個性的主角是劇本故事的根基,一個獨特的創意是劇本的亮點,那麼結構則是一個劇本的骨骼,它可以支撐起一個劇本中故事的大體形態,確保它不會像一條平鋪直敘的直線般乏味,而是有一條上下波動,扣人心弦的曲線。
什麼是劇本結構?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時間點該發生什麼類型的事件,是一個故事的「節奏」,一個恰當的節奏可以和觀眾的心理活動互相作用,從而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更「入戲」,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好萊塢編劇布萊克·斯奈德在《救貓咪》一書中總結了一份詳細的電影劇本節拍表,可供參考。1.開場畫面(第1頁)
這是觀眾對於影片故事的第一印象:基調、情緒、影片的類型和題材——開場畫面中應當包含所有的這些東西,例如電影《公民凱恩》中,鐵柵欄大門的城堡若隱若現,散發著神秘的氣息,與整部影片的調性相呼應。主題既一部電影的中心思想,斯坦利·D.威廉斯在其《故事的道德前提:怎樣掌控電影口碑與票房》一書中將之稱為「道德前提」,簡單的說,就是創作者想通過影片傳達怎樣的思想,例如:「驕傲會使人受到挫折,謙遜才能讓人得到成功」、「家庭比金錢更重要」等等。
這個主題在開篇通常不是由主人公提出來的,而是別人說給主人公聽的,主人公在這裡通常不會把這些告誡當回事,他們一定得經歷了整個故事歷程,才能通過親身經歷證明(或證偽)這些理論,在這個位置點明主題,既起到了開宗明義的作用,也要與結尾進行首尾呼應。3.鋪墊(第1-10頁)
鋪墊部分是決定一部影片能否抓住觀眾注意力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部分中,除了要包含上述的主題呈現,還要明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最好能確保所有主要人物都在前10頁出場),並賦予他們鮮明的人物特性,例如電影《雨人》中的主角:時髦、精明,同時又有點冷酷的汽車進口商。電影《雨人》中的主角查理(右一)由湯姆·克魯斯出演4.推動(催化劑)(第12頁)
將主人公從他日常生活的熟悉世界拉入冒險世界的一刻,例如當《雨人》中湯姆·克魯斯接到父親逝世的電話,例如當《指環王》中弗羅多得到那枚神奇的戒指——主角們在這一刻之前的生活是平靜的、平衡的、熟悉的,而在這一刻之後,無論主動或是被迫,他們就要走出日常生活,踏上他們的冒險之旅了。5.爭執(辯論)(第12-25頁)
這是催化劑部分的延續,也是第一幕戲的最後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主人公原有的平靜生活已經因為催化劑事件的到來而被打破,但要踏上新的旅途,他們仍然要面對許多問題:他做好準備了嗎?他應該去嗎?他敢去嗎?他該選擇退縮,繼續待在家中嗎?當然我們都知道,主人公們的答案永遠都是「Yes.」就像電影《霍比特人》中,比爾博·巴金斯在經歷了拒絕和猶豫後,最終還是選擇籤訂契約,拎上行李,加入了屠龍遠徵隊。6.第二幕銜接點(第25頁)
主人公告別舊世界,開始新曆程的明確信號,可能是場景的轉變,也可能是人物自身的轉變,但必須是明確的,與第一幕形成反差。7.B故事(第30頁)
B故事始於第30頁,它的概念相對於主線A故事,B故事大多數時候是愛情故事,它像是創作者在對觀眾說:「足夠了,現在來談談別的事情吧!」B故事給觀眾從A故事當中喘口氣的時間。8.娛樂遊戲(第30—55頁)
主人公在進入主題前的娛樂時間,在剛剛踏上旅途時,主角們和觀眾一樣對於這個新的環境充滿了好奇,或是因為不習慣新的改變而狀況頻出,這一部分通常可以是較為輕鬆的,(也是電影預告片中的主要鏡頭來源)例如《冒牌天神》中金·凱瑞獲得能力後開始像上帝般走路和做事,例如《蜘蛛俠》中的託比·馬奎爾開始嘗試奇異的超能力時,但同時,如果主人公們在這一部分過於忘乎所以,則會埋下隱患。9.中點(第55頁)
整部電影的中間部分,這裡是娛樂遊戲部分結束的地方,主人公常常會如願以償獲得「魔力」,他得到一切,心想事成,但這只是個偽勝利,因為他吸取必須的教訓之前還有段路程要走,「一切完美」只是表面上的,危機正要悄然來臨。10.壞蛋逼近(第55-75頁)
主人公們在「偽勝利」中往往會忽略的部分,它既包含了外部危機的來臨,也包含了主人公內在缺陷導致的危機的浮現,主人公們在「偽勝利」的時刻往往春風得意,但如果他們自身沒有得到成長,則危機還會以更龐大的聲勢捲土重來。11.一無所有(第75頁)
與中點處的「偽勝利」相對,這裡的失敗也是主人公必須要經歷的「偽失敗」,「壞蛋逼近」部分裡危機造成的結果在這個時間點顯現,主人公會在這裡一敗塗地,失去名譽、夥伴、金錢、信念等等,很多優秀影片都會借這一時間點殺死主人公的夥伴、導師、愛人等等,因此這一時間點往往瀰漫著「死亡氣息」,「死亡氣息」也有可能並不是某個角色的死亡,也可以是暗示某物的消亡——枯萎的花,打破的魚缸等等。12.靈魂的黑夜(第75-85頁)
這一幕可以是五秒鐘,也可以是五分鐘,親歷了死亡或崩塌的主人公需要經歷「靈魂的黑夜」,在這裡他看不到希望。13.第三幕銜接點(第85頁)
主人公在這裡終於走出了靈魂的黑夜,可能是B故事中愛情故事發生的對象為主人公帶來的啟發,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總之,主人公在這裡得到了成長,克服了自身的缺陷,找到了對抗邪惡勢力的方式或力量,接下來,就讓我們出發去打倒反派吧!14.結局(第85-110頁)
這裡是劇本結束的地方,人物形象定型的地方,也是主人公在A故事和B故事中勝出的地方,舊世界被顛覆,新世界被創建,反派被由低到高的打倒,問題之源(人或物)被處理掉,結局必須以讓觀眾情緒上得以滿足的方式完成。15.終場畫面(第110頁)
終場畫面是開場畫面的對照,創作者要在這兩個畫面的對比中明確確實發生過變化。-END-
更多課程內容
請關注輕年力量學院
↓↓↓
線下活動報名&課程購買諮詢
相關問題
可於周一至周五10:00-19:00諮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