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愛情地圖」
2020年5月20日,因為萬年難逢的「愛你愛你我愛你」的諧音,備受網絡和年輕人的推崇。
「520」等於「我愛你」,這種說法最早起源於1998年範曉萱《數字戀愛》裡的一句歌詞,後來這一天被定義為虛擬網絡上的第一個節日,並逐漸走向現實,成為與2月14日、七夕同樣分量的愛情狂歡日。
回溯南京江北歷史,從來不止冰冷的工業洪流,亦不是經濟增長報表上的數字可以概括。在這個特殊節日前,新江北報獨家發布——「穿越半個世紀的江北愛情地圖」,帶你遊歷回憶裡江北最有愛的地方。
浦口公園:
每塊磚石都寫滿愛情味道的舊時光
曾幾何時,「壓馬路」是每對情侶必不可少的娛樂休閒項目之一。在漫無目的的行走過程裡,去分享自己的經歷,表達愛情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對方身上尋找共鳴與閃光。看似無趣的行為,在情侶眼中,卻是格外充實。
浦口公園坐落於老浦口人家門口的花園,雖然走過半個世紀,卻是依然保留著最初的樣子,一年四季,小橋流水,花謝花開,每一塊青磚上都留下了情侶們愛意的足跡,鐫刻了最美好的舊時光。
對一些老浦口14中的學生而言,浦口公園也是他們青澀戀情開始的地方。「很多從14中畢業很久的學生在談戀愛之後,最想帶另一半來逛的地方就是浦口公園。」張海濤就曾是其中之一,在他帶女友重遊自己記憶中的戀愛聖地時,不止一次地碰到過曾經的校友也帶著伴侶在公園中漫步。
除此之外,浦口公園在江北人的婚姻大事上還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不像上海中山公園的相親角那麼出名,但很多相親的話題也會在湖邊、樹蔭、草坪上被老人們不斷提起,也算是江北獨特的愛情發源地之一。
眼下,浦口公園剛剛進行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園內多了一條空中棧道,環繞公園一周,邁步空中棧道上,可以細覽公園每一處細景。換了新顏的浦口公園在未來的江北愛情地標裡,勢必仍會佔據一席之地。
浦口火車站:
無數愛情的開始與終結之地
浦口火車站又被稱為「南京北站」, 建成至今已逾百年。它不僅曾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很多人回憶裡的「愛情聖地」。
29歲的丁靜怡在江北一家醫藥企業做內勤,業餘時間裡的她是一名小文青,「先鋒書店承包了我大部分的周末時間。」2004年,當最後一班8084次列車從浦口火車站緩緩駛出,開往安徽蚌埠,沒能買到票親身體驗這一時刻的丁靜怡在站外遠望著列車的背影,流下了眼淚。這一幕被同樣前來為浦口火車站送行的周峰看見,他遞上一張紙巾,現場加了丁靜怡的QQ,之後兩人聊得十分投緣,現在正計劃著年內完婚。
採訪中,浦口火車站外小賣鋪的公共電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雖然已經關停,但斑駁的牆壁再次提醒著人們它承載了太多歲月的回憶。「1997年我第一次從西安來南京,就是在浦口火車站下的車。」時年27歲的陳國慶如今已是年過半百,在網絡一片荒蕪的年代裡, 他在與筆友寫信交流的過程中,對其中一位南京姑娘產生了情愫。「我從陝西安康坐汽車到了西安,再從西安轉火車到南京,下車的第一時間就是在這個小賣鋪的公用電話處排隊,給那個姑娘打了一通電話。」
「我記得小賣鋪的老闆是一個年輕小夥子,電話接通的時候我太高興了,一拉扯把話機拖動了十幾釐米,差點掉到地上,他當時操著一口方言讓我注意點。」「但是陳國慶的這段愛情並沒有一個好的結果,經過短暫的交往,也許是因為地域文化差異的關係,兩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我最後一次跟那個姑娘聯繫,也是在這個小賣鋪,電話打通了,是她媽媽接的,讓我以後別再打來了。」
電話掛斷之後,陳國慶當時就哭了。模糊的記憶裡,那個此前提醒他「注意點」的小夥子走出來給他搬了一個小方凳,扶他坐下。「現在早已經放下了,只是當時情緒大起大落,都是在浦口火車站門口,所以對那個地方總有特殊的感情。」
後來,陳國慶最終還是在南京定居,找了一個同樣來自西北的女孩。」浦口火車站關停前幾乎每年回家我們都是從這裡走,難過的回憶已經被覆蓋了,不過每次聽到火車的汽笛聲,還是會有一些特殊的情緒浮湧,可以說浦口火車站已經是我這一生愛情的印記。「
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浦口火車站見證了無數愛情的開始與終結,有太多的人在這裡初次相逢,也有太多的人在這裡告別後不再相見。
浦口碼頭:
江色如胭 像極了你羞紅的臉
人聲鼎沸、汽笛轟鳴,浦口碼頭江面的輪渡亦曾是江北人出行的重要工具。與浦口火車站的旅客大多是為了出遠門相比,浦口碼頭與南京的中山碼頭相連,彼時許多江北情侶去往夫子廟玩耍,便會選擇坐船出行。
現年60多歲的王延培一直是位「潮人」,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西方情人節的概念逐漸被引入中國,他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批」過上2月14日情人節的人。「記得那會兒是1981年,家裡窮啊,工資也不高,買不起當時流行的「結婚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所以一直不敢向喜歡的女孩表白。」王延培回憶說,後來眼看著心愛的姑娘要被家裡介紹的對象搶走,他終於沒法保持沉默了。
「我跟她說一起去夫子廟逛街,還特別選了2月14日,那天正好是周六,我們從浦口碼頭坐船去下關,然後坐電車去了夫子廟。」王延培回憶說,玩了一天,回程在船上的時候,他鼓足了勇氣把一份情書遞給了女孩,信封是特別從郵局要來的白色的那種,上面寫著女孩的名字與「情人節快樂」。
「沒想到她當時就拆開看了,然後很認真地問了我喜歡她什麼,是不是想認真談對象。」王延培一邊回答,一邊緊張得心撲通撲通跳,像是等待判決的犯人。船行駛到江中心時,女孩撇過頭去,小聲回答了一句:「那我看你表現了!」
王延培高興得去扯女孩的棉襖袖子,想牽起她手,女生嬌羞地避開,那個傍晚的浦口碼頭,丹楓晚霞,江色如胭。
金寧廣場:
江南美食與愛情的味道一樣甜
人民商場是老六合人心中的商業地標。曾幾何時,情侶們逛街,指的就是去人民廣場買衣服和吃東西。
江南水鄉多柔情,2002年,東北青年趙學強剛剛來到南京打工,就墜入了情網。在他的回憶裡,女朋友和南方的食物一樣,是甜甜的味道。
「我從漢中門坐長途車站來的六合,下車不遠就到了人民商場。」當時還和女友處於曖昧期的趙學強第一次品嘗了廣場上的小籠包和赤豆元宵,「當時剛來南京沒什麼積蓄,但女朋友很體貼,雖然經常一起去逛商場,但是從不會亂買衣服,有些時候看著別的情侶逛著街買了漂亮衣服,她也只會去試試,然後說一句『再看看吧』。」
趙學強把這些衣服和專櫃一一記錄,每次發了工錢或是接私活掙到一些錢,就自己跑去買下來,給女朋友做禮物。現在,江北新區的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多,「但我們還是會經常去那附近吃東西,不過是帶著女兒一起。」
長江電影院:
看著別人的故事 享受自己的愛情
1472座的長江電影院正式對外開放,這在1960年絕對是最令人震撼的消息。此後的半個世紀裡,這座影院不僅成為了江北人心中觀影的聖地,也是許多人愛情故事的背景板。
沈濤忘不掉1998年在長江電影院門口排隊買《鐵達尼號》電影票的時刻,「那會兒是初戀,女朋友的話比聖旨還要大!」沈濤笑著告訴記者,《鐵達尼號》上映時,他剛剛大二,在那之前,他甚至鮮少有去電影院的經歷,「當時女朋友在報紙上看到電影上映的預告,我第二天就跑去電影院問能不能買票。」
但是到了現場,沈濤就被震撼了:「電影院門口排了十幾米長的隊伍,有些人是來買其他場次的電影票的,也有一些是跟他一樣,來問鐵達尼號售票時間的。」
智慧型手機都還沒有投入市場的年代,買票只能靠人去線下排隊。開始售票的當天,他夜裡4點就到達了電影院門口,但讓他驚訝的是, 那時就已經排起了長隊。「早上6點電影院開門,隊伍已經排的看不見尾巴。」
從最早上映《紅樓夢》,到1998年的《鐵達尼號》,長江電影院的軟座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情侶,又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新人,他們隨著電影的劇情笑過、哭過、愛過,痛過。雖然現在江北觀影有了更多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都無法磨滅長江電影院在江北愛情版圖上的重要位置。
5月8日,國務院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電影院可以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南京的影院距離全面恢復營業,相信為時不遠。
這個520去哪裡過
江北新區這些地方可以看看
伴隨著江北新區的發展,如今適合情侶的愛情聚集地已不似早些年那樣集中。商業綜合體的蓬勃發展、主題公園的特色活動、新舊美食的吸引力,都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弘揚未來世界的摩天輪在這個520勢必成為情侶們排隊也要體驗一下的地方。作為全國第六大的摩天輪,這裡被稱為南京最高的浪漫空間。故事裡一起坐摩天輪的戀人最終會以分手告終,但當摩天輪達到最高點時,如果與戀人親吻,兩人就會永遠一直走下去。
江北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也是可以在520的這個周末裡,適合情侶們走出去看一看的所在——素有江北「世外桃源」一稱的山貢裡人家、不老村、河岸花海、九華茶坊、草聖書鄉、佛手湖郊野公園、四方當代藝術湖區無一不是當季適合情侶、家人一起出行的度假目的地。
而在六合片區,因為電視劇《大江大河》而被人們重新關注的冶山,也成為網紅們打卡的熱門景區;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南京最大的人工湖金牛湖,作為國家4a級景點,金牛湖可以體驗到美麗的生態環境,也適合情侶們一起野餐郊遊。
(素材來源/新江北 編輯/趙陽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