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劍榮放棄千萬身價,回歸老東家創業型公司靈機文化。是什麼原因讓作為創業合伙人的他離開靈機文化,加入天涯,而又是什麼原因,回歸靈機文化呢?接下來他將會有哪些新舉措呢?將會給行業帶來什麼影響?對此,我們對馮劍榮先生進行了一次專訪,深入解讀他個人事跡和產品故事。
憑著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以及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影響力,2000年,馮劍榮被世紀龍信息網絡有限責任公司(www.21cn.com)聘任為電腦頻道項目經理,是當時公司管理層最年輕的一員。在該公司六年期間,馮劍榮肩負著公司50%的年收入,將公司收入扭虧為贏,並將「電子渠道營銷」這一新興概念引入到其中。
2006年,得益於之前經驗的累積和人脈,乘著無線網際網路發展的春風,馮劍榮再次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成立了當時在網際網路行業有較強影響力的廣州魅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ww.mmclick.com)。作為該企業的總經理,在任期間,馮劍榮曾多次以無線網際網路行業資深人士身份參加全國各大行業會議、行業巡演,並多次接受各大報刊、雜誌以及網站的採訪,鞏固了其在該行業的影響力。
2010年,天涯社區(www.tianya.cn)聘任馮劍榮為無線事業部總經理,負責管理天涯社區全國無線業務的發展。他組建天涯無線事業部,建立運營、產品、技術團隊。在他的帶領下,天涯無線平臺用戶指標年增長率達100%,至今無線平臺流量已佔整體流量60%;而他建立及運營的天涯無線廣告平臺,年承載收入達千萬級;
在校期間即作為《羊城晚報》、《南方日報》以及《電腦報》該領域最年輕的專欄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行業獨特的分析力,為以上各報提供一周一期的專業市場分析報告,受到了讀者的追捧以及該行業專業人士的關注。
通過為各大報刊撰寫分析報告,他從單一的計算機硬體市場中發掘出更具潛力的網際網路市場,成立了個人工作室,短短一年時間,工作室發展到擁有數十員工的法人企業。
提問1:馮總您從大學到現在,經歷過紙媒、網際網路、社區、APP等多個領域和行業,是什麼驅使您這樣變化?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您這些年職業布局的策略麼?
馮劍榮:我工作已經15年,從大學開始就涉足和IT相關的行業。最早的時候接觸網際網路,應該屬於廣州的第一波的網際網路興起的時候,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已經是創辦了一個工作室,當時就是幫各大平媒提供稿件,提供諮詢熱線幫人去解答網際網路和電腦的問題。
一開始是處於興趣和為以後工作打好基礎,那時候就預見到網際網路相關行業會崛起。當時工作室做的還不錯,我們的稿件基本都是被主流的平媒去收錄。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好,於是藉助這個機會和機遇,正式工作加入了21CN,當時是一個非常強勢的網際網路媒體,並且在這公司嘗試了多個職位,從內容到策劃到推廣,多方面接觸網際網路不同的崗位,使自己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在21CN的經歷,讓自己積累了很多經驗,再一次為自己未來的路奠定基礎。當自己積累到一定的軟性和硬性條件後,也看到了行業很多變化和奧妙之處。到了2006年,看到了無線網際網路機會,就毅然放棄安穩跳出來和合伙人創辦了廣州魅媒科技,初期階段還是比較艱苦。2011年,轉到天涯,對於自己來說,一個互動性強的,用戶產生內容的平臺對於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寶貴的經歷。
2015年,回到了魅媒,主力去做靈機系列的產品,重新回到創業的道路上面,想讓自己讓自己上一個新臺階。其實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契機讓自己去改變,去往新的臺階。在職業道路上自己是跟隨這個網際網路發展潮流,但並不會甘於安於現狀,不斷地尋求突破、創新去讓自己事業往上走。
提問2:馮總,你們靈機系列APP裡面的內容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去保證他們的可信度和專業性?
馮劍榮:內容的專業性是一個綜合打造的過程,主體主要基於三個方向。一方面,我們的內容方向嚴格依託權威的學術著作。以易學為例,靈機易學內容根植於春秋所成的《周易》一典,並融合了魏晉易學大家王弼所著的《周易注》、《周易正義》,唐代經學大師陸德明的《周易釋文》,宋代理學大師程頤所著《易傳》在內的近40本典籍本典籍;另一方面,強化與國內學術性的專項研究機構合作,比如佛學這條線上,靈機與廣東省佛教協會進行戰略性合作,除了省佛協給出的內容指引外,廣東省內90餘家寺院也會給靈機的佛學內容提供助力和把控;最後,靈機專注於跟國內權威性的專家學者進行合作,如靈機與曾仕強、麥玲玲、蘇民峰、臺灣李家雄中醫師等國內外著名的傳統文化老師合等國內外著名的頂尖級傳統文化大師合作,把控內容的專業性和可信度。他們這些大師也很樂意和我們合作,畢竟希望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和網際網路潮流真正的結合起來。而靈機的我們整個團隊技術研發的都是擁有大量易學學理背景,放眼整個行業是獨一無二的,畢竟我們技術團隊又懂專業代碼,又懂中國傳統文化。
另外,舉個例子,我們APP產品《順歷》,看上去是一個很簡單的日曆的應用,我們和別的同類產品不一樣,我們不是簡單的去抄襲中國的老黃曆,而是沿用乾隆皇帝統一皇家御用的傳統擇吉文化經典《欽定協紀辯方書》,以及《玉匣記》,並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編寫而成。我們還做到了把這些曆法深入淺出,讓用戶輕易去讀懂本來非常繁瑣和專業的東西。
提問3:除了內容上的提供,APP上還有做其他東西麼?
馮劍榮:我們在電商平臺和自己APP平臺上,有銷售一些例如香包、佛珠、水晶鏈這些小東西,作為內容產品的一個延伸,因為喜歡這種中國文化傳統的朋友,對這些小飾品和配件都會感興趣。當然,我們的首先是先把線上APP做好,做到最精緻,真真正正把用戶沉澱下來。未來方面,我們甚至會OTO,往線下延伸我們的產品,把我們的服務進一步強化和完善。
目前,我們現在有200多個產品,明星產品是《順歷》、《靈機妙算》等,而且我們也只會專注傳統中國文化的APP,因為我們的基因是這類文化,要保證專業,必須專一。
提問4:推廣策略,靈機APP之前主力在港臺那邊,那內地內容和港臺內容上會不會有差異化?產品宣傳上面呢?
馮劍榮:我們認為,先把產品做好就是最好的推廣策略,無線網際網路用戶接觸點很多,一個用戶只要覺得這產品好,就會產生傳播,產品做得不好,再好的推廣策略都留不住用戶,更加不會讓用戶主動性傳播產品。所以目前來說,我們的推廣策略主要還是把產品做好,做好之後,很多東西自然會傳播出去,例如「微信」這個產品,不需要怎麼去推廣,自然而然成為了主流的社交軟體。我們注重產品和口碑化策略。
提問5:現在很多APP面臨用戶忠誠度問題,很多APP被打開過一次,就卸載了,下載量大,但留存率低,您怎麼看待這問題?
馮劍榮:目前工具類應用使用頻率不像社交類軟體這麼高,也很多應用出現留存率低的問題,甚至有些一陣風就過去了,不再回來了。我們產品面對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有強需求的用戶群。留存率方面,我們現在做得不錯,例如我們《順歷》這個產品,留存率達到了行業水平以上。我們的產品除了內容方面不斷去豐富和專業之外,也會向平臺化去發展,一旦成為平臺化,活躍度會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我們的內容不會只是表面的,未來我們會從深入到淺出再到深入淺出,例如某對新人需要結婚,不會說簡單的從日曆上看到宜嫁娶這麼簡單,還會結合夫妻、雙方父母等相關信息結合提供更準確的服務,這也是我們的延伸服務。
從用戶體驗上,我們也會做得非常精緻,讓用戶非常方面的去選擇自己需要的服務,例如搬家,只要選擇搬家就會出現最近適合搬家的日子等信息,用戶可以很簡單選擇方面自己的日子辦事,而不需要你一天一天日曆去翻。我們的目標是內容和體驗都做到極致。
提問6:說回整個行業,馮總您從天涯回到靈機文化,是不是覺得移動領域趨勢不可逆?
不可逆轉是必然的,畢竟移動用戶量飛速發展,現在已經有數據可以看到移動端用戶已經超越PC端用戶。當然,PC閱讀不會消失。就像手機和電腦的硬體關係,只能說手機只是佔用了原來PC的時間,他們並不是誰取代誰,而是應用環境不一樣。
不管你在哪裡,天涯就在那裡。感謝天涯,感恩968,同是天涯大家庭的成員,珍惜相逢的情誼。找人,找夥伴,找資源,就在天涯人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