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川驚現史前病毒,全球變暖真的會打開潘朵拉魔盒嗎?

2020-12-23 濤濤隨記

2020年對於人類而言記憶並不那麼好,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月了,很多人都希望趕緊過完這一年,迎接嶄新的2021年,希望新的一年當中不再有這麼悲痛的記憶。不過不可改變的是2020年已經成為人類抗議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回顧新冠發現到現在其實並沒有確切的知道他到底來自於哪裡,最初人們將病因都歸結為蝙蝠身上,也讓蝙蝠背了很長時間的鍋。野生動物更是成為人類懷疑的重災區,而後有人懷疑會不會是遠古病毒。

遠古病毒,顧名思義,正是存在於數萬年前的病毒種類,它隨著冰川或者冰河世紀的到來。隱藏在這些寒冷的地表之下,一旦氣溫升高,這些病毒會隨著冰川融化或者海平面上升重現於世。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永凍土融化的情況,並找到一個史前秘密,最終發現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躁動不安。科專家們發現的就是一塊三萬年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具有炭疽的病毒,這種病毒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這樣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如果永久凍土層不斷融化的話,這種史前文明將會長期的生存,並對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種病毒一旦有復甦的可能,就會威脅到人類以及地球上的生物。這對於人類而言將是一種多麼可怕的存在。

曾在三十多年前西伯利亞的永凍層中,一隻馴鹿就因感染炭疽桿菌而死亡,它的屍體就被凍結在薄冰層之下,直到2015年因為氣溫升高,凍結的屍體融化暴露在戶外,炭疽桿菌也復活了,導致經過馴鹿附近的許多動物感染了病毒而死亡,少數人也感染炭疽桿菌所,因此這個事件才引起了科學界對永凍土病毒的關注。

有人說這些病毒為何能存過數萬年之久?其實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科學原理,病毒和細菌有著根本的區別。細菌是一個有意識的生物,它的目的是與宿主共存,從宿主那裡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他不會具有很大的攻擊性,可是病毒就不一樣了。他是只有蛋白質的怪異物體,都稱不上生命體,但他的意識是佔有宿主而不是和宿主共存。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他的生命形式僅存在於進入宿主細胞,然後不斷地進行複製,再複製,直至細胞死亡或者被宿主消滅。病毒離開宿主後不存在新陳代謝,也不存在任何生命體徵。只要溫度適宜,保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內心完整,他就能存活萬年,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只要你不把它消滅,它就會把你消滅。

現在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的冰川速度加快,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正在靠近人類。這段時間,濤濤查了查關於冰川融化的數據簡直是觸目驚心。不僅僅是這些極地生物失去了家園那麼簡單。一支由來自丹麥和英國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歷史圖像和其他大量資料計算。從二十世紀以來,格陵蘭島三大冰川損失的冰量發現雅各布港冰川在1880年至2012年之間融化了超過1.5萬億噸冰。而康克魯斯瓦格冰川和赫爾海姆冰川在1900年至2012年之間分別損失了1.4萬億噸和310億噸冰,而且速度比先前預測的快了三到四倍,而其中暴露出一個問題,正是病毒。

縱觀人類歷史上出現的病毒危機,我們就該知道人類遇到病毒時是多麼的無可奈何,他們就像是人類的剋星一樣,他們很了解人類的身體結構,但人類對它們的生命結構非常陌生,人類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了解他們的生命結構,最終研發出預防他們的疫苗。在上世紀末,美國生物學家在格陵蘭島附近深度達到一千八百多米的冰層內部發現了西紅柿葉病毒。這種病毒結構非常穩定,他們的DNA在冰層以下已經沉睡了12萬年之久,依然能被儀器檢測到,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遠古的病毒遺留下的蹤跡。生物學家還聲明,不管是在西伯利亞發現的永凍土病毒還是這個西紅柿葉病毒都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但是別的病毒就不一定了。

從進入新世紀開始,病毒這個詞已和人類關係開始越來越緊密了。我們不知道環境的破壞和冰川融化到底會帶來什麼,但你知道的,一旦這些病毒出現,人類根本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地球上還有多少像南極古老冰川的冰蓋下面那樣的人類尚未接觸的地區,那些地區又有多少史前病毒了?更何況還有那些六七千米深的海洋。假如說把地球北半球不計,南半球六七千米深的海洋隨處可見,人類目前對海洋的直接接觸僅僅在海洋海水深度幾百米以上的海水區域,那些廣闊六七千米深的水域,幾乎佔了海洋面積的三分之二之多的水域。

正是海洋中廣闊的人類未觸及的廣闊的地區,在海洋中這麼遼闊的地區,誰也不敢保證不存在像南極冰川下面那樣史前病毒,更沒有保證這樣的史前,病毒不會隨著潮汐等衝上海岸禍及人類社會。人們由於之前未接觸過這樣的病毒,一旦這樣的病毒泛濫,人們往往不知道他們來自海洋深處,不了解他們的本來面目。當然,科學家們確實已經考慮到這件事情,從上個世紀開始就不斷取樣研究冰川裡的微生物。1999年的西紅柿葉病毒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病毒基因組痕跡,對人類威脅不大。

2014年三月,科學家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種1.5微米長的巨型病毒,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被觀察到。其生存的年代正是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三萬多年前,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西伯利亞闊口罐病毒。而這些病毒的發現,科學家們認為在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現的新型病毒或許是導致三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滅絕的最主要原因。後又在2004年一支有法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組成的考古隊。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永久凍土中發掘出幾具死於三百多年前的冰凍木乃伊。

他們對保存最完好的一具進行解剖時發現死者肺部有出血痕跡。鑑於這種症狀經常在天花患者身上出現,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發現這具木乃伊的確攜帶天花病毒的基因片段,但這種三百多年前的天花病毒和目前存在的天花病毒類型不同。科學家認為這個流行於17世紀的天花病毒可能是現代天花病毒的祖先,也就是說就流傳於古代的天花病毒很有可能是一種遠古病毒,只是現代通過技術已經完全掌握了疫苗技術才徹底消滅。但古代時期他就如同今天的伊波拉病毒一樣,一旦傳播存活機率很小,天花病毒更是被古代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比戰爭更恐怖。

因此對這一切,我們怎能不擔憂?永久凍土中的病原體造成的危險本質上是不可知適的。因此更加應該對這一方面引起重視。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沒有誰是真正的孤島,森林,天空,大海,人類,一切動物都緊緊地連接在一起。藍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而想要永遠將他們封印在凍土層中。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南極冰川不融化。可這種可能只能基於人類停止汙染,恢復生態。可從目前地球的全球變暖趨勢來看,難度很高。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留下你的看法,我是濤濤隨記,喜歡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分享一下,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下去,最終導致死亡的也許不是洪水海嘯?人類命運...
    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的危害有很多,比如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融化。但是還有一種潛在的威脅,就是會釋放出地球上的眾多「惡魔」。 有科學家統計,南極消融以後,全球海平面會上漲60到100米。數據表明,目前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上其它地區的2-3倍,21世紀或許將成為北極地區115000年來最溫暖的世紀。
  • 冰川時代要捲土重來嗎?遠古病毒死而復生,霍金生前預言或成真!
    冰川時代要捲土重來嗎?遠古病毒死而復生,霍金生前預言或成真!2020年的開始就像一個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裡面裝滿了天災、人禍和瘟疫。新冠病毒更是肆意全球,儘管在非典時期我們也曾和類似的病毒交過手,但僅僅因為其中一些病毒的結構不同,我們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好在疫情正在逐步好轉,但我們會一直這樣幸運嗎?很多人認為這些事情毫無關聯,然而就像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一樣,一連串的事情接踵而至,由於全球變暖,南極洲的溫度更是首次超多過20攝氏度,冰川正在超出10的速度融化甚至有些雪變成血紅色。
  • 因全球變暖,南極冰川下出現「新物種」,科學家又喜又悲!
    因全球變暖,南極冰川下出現「新物種」,科學家又喜又悲!人類自認為對地球已經了解夠深,其實真正了解的只是皮毛。地球上仍有很多人類尚未踏足的領域,例如高聳的山峰、神秘莫測的深海等,它們內部危機四伏,使人類不敢靠近。因為這些無法抵達的地方,才被冠以神秘的色彩。
  • 南極冰川大幅度崩裂?北極凍土融化現巨型病毒?更大的災難可能正在發生...
    還有近幾年受到廣泛關注的松島冰川,它位於南極洲西部,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與中國河南省面積相當,是世界上萎縮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其融化的冰量約佔南極洲冰損失的 25%。近15年來,松島冰川以每年1米的速度變薄,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大的貢獻者,也是「南極的軟肋」。
  • 南極「高燒」20℃,凍土現遠古病毒,世界還好嗎?
    南極、北極與青藏高原一起並稱「地球三極」,南北極被氣候變暖折騰了一番之後,青藏高原似乎也難以獨善其身。1月7日發表在bioRxiv的論文稱,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古老病毒存在證據,其中28種是新病毒。該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冰川縮小,並可能釋放被冰封了數萬乃至數十萬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除了病毒,凍土層下還掩埋著這些東西!
    有人說北極的凍土層就像是「潘多拉魔盒」,如今它正一點點的被打開,各種氣候災害遍布整個世界。隨著全球變暖形勢的不斷加劇,北極永凍層也開始了融化的趨勢,其實凍土層融化所帶來的後果遠非海平面升高這麼簡單,很多科學家認為它的可怕之處還是在於所掩埋的東西。
  • 南極大陸也失守了!36人感染新冠病毒,冰川融化或成潛在威脅
    馬上就要到2021年了,新冠病毒也在全球肆虐快長達一年之久了。一般來說,新冠病毒在人多且沒有預防措施的地方傳播的比較快,但近日一個消息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討論,即地球的最後一片淨土—南極也出現了新冠病毒。南極除了科考站之外是沒有人類居住的,被稱為是最安全的地方,可為何會出現新冠病毒呢?其實還是和人類的活動有關。
  • 南極一片血紅,北極甲烷爆發,珠峰冰川長草:留給人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20.75℃……這還是那個年平均氣溫-25℃的南極嗎?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大氣中碳含量不斷飆升,地球氣候持續變暖,任何新的記錄可能都不會持續太久。 全球變暖導致甲烷釋放,甲烷釋放又會加速全球變暖,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一旦甲烷隱患控制不住,全球的氣候都要跟著遭殃!
  • 南極溫度破20度?若是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人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了,夏季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冬季的降雪也不如原來多;除了人類經常生活的區域外,還有人類不經常去到的地方也遭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例如:南極。說起南極,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極寒之地,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一些特別耐寒的動物,比如企鵝。
  • 原來南極冰川是被可愛的小企鵝萌化的
    大家都知道全球變暖,南北極冰川融化時當今世界的一個熱點話題。人們都認為是因為近百年來工業化速度加快,化石能源的使用,碳排放量的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融化。不僅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了我們人類的家園,也讓南北極企鵝和北極熊以及其他生物失去了家園。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動物屍體,珠峰長草!地球真的開始倒計時了?
    封存的永凍層就像是一個潘多拉魔盒,我們不知道裡面裝的究竟是什麼,但是我們知道一旦打開它,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其實也許根本不用等這個潘多拉魔盒完全打開,因為我們現在身邊已經出現了很多來自大自然的警告。由於永久凍土裡封存了大量的碳,因此凍土解凍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如果有一天這些大量的碳釋放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帽帶企鵝數量明顯下降
    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是有記載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十年。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受氣溫影響最大的地方之一。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南極有一種企鵝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在這裡,南極科考隊隊員利用點數器、無人機等設備,數出帽帶企鵝的每一位成員。他們想知道,象島上的帽帶企鵝是否像南極其他地方一樣,數量正在逐漸減少。
  • 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加速消融,飢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俄媒稱,近來冰川消融,垃圾也成了飢餓的北極熊的食物來源。 說實在的,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根本不只和北極熊的生存問題,它還會帶來很多和人類生存有關的問題
  • 今年的南極為什麼格外的恐怖?
    導致了我們全球氣溫相繼的上升。並且,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亞山林大火導致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漲,氧氣濃度降低。使得全球氣溫也處於上升的趨勢。氣溫破紀錄也正是因為人類的保護不周跟這場大火,讓原本應是極寒之地的南極洲,氣溫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點——20.75℃。
  • 蝗災蔓延,冰川融化,病毒橫行:2020年,大自然的絕地反撲,也許無人倖免……
    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20攝氏度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類再也不用羨慕企鵝了。如果想去南極觀光,你隨時可以背起背包說走就走。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鬥爭尚未結束,自然界也悄悄出手了。
  • 全球更糟!瑞士冰川崩塌,阿爾卑斯山被蓋...
    全球變暖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瑞士人給冰川「蓋被子」# 南極的冰川, 五年內將有1.5萬億噸冰融化。 北極再過20年, 或將完全處於無冰狀態。 ……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不同的是,極地冰蓋和冰川融化會引起海平面上升、擾亂全球氣候系統,迫使生活在兩地的動植物開始做出生存改變。當然人類活動也不免受到影響。 地球兩極的冰王國 從迷人的野生動物到令人驚嘆的崎嶇景觀,極地到處都充滿了壯觀的體驗。北極和南極都是白雪覆蓋的地區,它們一起構成了地球的寒帶。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打破歷史最高紀錄,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
    南極冰川在加速融化「氣候變暖」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美國科學家布羅克在197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來,布羅克表示地球平均氣溫在不斷的上升,人類要注意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並且他指出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人類向大氣層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增強,從而引發氣候變暖這個問題。
  • 南極溫度不升反降,每10年下降0.1℃,全球變暖都是杞人憂天?
    在過去的100多年以來,地球上大部分區域一直在穩步變暖,我們一直認為這是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然而根據NASA冰橋行動項目組的檢測數據,在2009年到2015年期間南極地區整體溫度在下降。
  • 南極出現紅色雪,青藏高原現28種病毒,科學家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
    而這些病毒在冰川融化之後是否會對人類產生影響呢?無論是什麼原因所導致,地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科學界的共識。 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長期的遙感及地面觀測顯示:過去約30年間,青藏高原及其相鄰地區的冰川面積由5.3萬平方公裡縮減至4.5萬平方公裡,退縮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