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總是不捨得丟掉剩菜剩飯,總是第二天加熱後或者是連續加熱好幾天後,將它們吃完才罷休,這種行為是不健康的。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親戚朋友聚會也越來越多,美食自是少不了,那麼問題也就來了,這剩菜剩飯該怎麼解決呢?有人說剩菜剩飯會致癌,不能吃。家家都難免會有剩菜,吃?擔心影響肝臟健康。不吃?又浪費可惜。營養專家給你答案。
有研究顯示,如果把一盤新做好的菜不經過翻動就放冰箱裡,亞硝酸鹽的含量在第二天只是從 3 mg/kg 升高到 7 mg/kg 而已,遠低於國家標準。
這麼說的話,人們吃剩菜剩飯導致致癌的可能性這麼低,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隨意的吃剩菜剩飯了呢?
這是不可以的,因剩菜剩飯中亞硝酸鹽的產生主要與飯菜中的細菌活動有關,食物因保存不當亦會對身體有潛在肝臟有威脅,所以剩菜剩飯會不知不覺給肝增加負擔,不可多吃,不吃最好。
肝病出現和日常飲食養肝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工作的白領都很難做到,要維護肝臟健康不妨多吃這2種食物,養肝效果非常不錯。
1、枳椇子
枳椇子名字聽起來有點拗口,也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它,枳椇子中所含有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
枳椇子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能幫助身體補充養分。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能幫助擴充人體的血容量,枳椇子通常要與其它葛根搭配,同時還能夠減輕枳椇子自身的毒性,有益於身體健康。
《本草拾遺》:「木蜜樹生南方,呼白石木,枝、葉俱甜。嫩葉可生啖,味如蜜。老枝細破,煎汁成蜜,倍甜,止渴解煩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枳椇味甘、性平、無毒,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同蜂蜜由此可見,李時珍對此的重視。
2、葛根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腎病科劉文軍說
葛根是野葛與甘葛藤的根,稱為葛條的根。是中國南方一些省區的一種常用食材,其味甘涼可口,常作煲湯之用。
野生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胺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有「千年人參」之美譽。
《本草綱目》記載:葛根是一種植物,氣平、味甘在我國葛根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其花、根、粉均是歷代,在古代更是一種食材,由此可見葛根的地位舉足輕重。
3、桑葚
早在兩千多年前,桑椹已是我國皇帝御用的佳品,,因此,桑椹被稱為「民間聖果」。現代研究發現,桑椹富含多種活性物質、維生素,18種胺基酸、白藜蘆醇、花青素、礦物質等成份。
其營養價值是蘋果的5倍,葡萄的4倍,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最佳果品」。
以上這幾款食材有什麼聯繫呢?
長期以來,中醫在運用枳椇、葛根時發現,單獨使用枳椇、葛根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斷改良
最終研製出了以枳椇、葛根、桑葚、人參、甘草、茯苓、菊花、佛手、薄荷、山藥等23種食材熬製出的【枳椇葛根膏】。
這20幾味食材各有益處,按照配方組合在一起使用。
【枳椇葛根膏】由葛根、枳椇子、桑葚、山藥、蓮子、茯苓等23種食材精心研製而成。
膏方採用64倍原料反覆煎煮提取 ,把所有食材經過12小時浸泡、3道提取、4次濃縮
把食材有效成分幾乎全部提取出來,煉製的目的是針對原材料的精華反覆濃縮成膏滋,從而達到高度濃縮,把精華鎖在膏滋裡。
一瓶膏方需要大量食材來熬製,每一勺都是高倍濃縮的營養。
這樣熬煉出來的枳椇葛根膏,膏體醇正粘稠,可衝飲,亦可直接入口,膏滋潤唇,粘稠,一拉成絲,輕鬆易吸收。
但千萬不能在賺錢的路上,丟了生活,甚至健康,健康的身體才是每個人奮鬥的最終目的。
肝不好是真的對生活影響很大,即使是肝現在還沒出現大的問題,只是有些不好,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參考資料
【1】2015-12-22 健康時報網《有些肝損傷是不可逆的,別等傷了才後悔!這 8 個傷肝兇手要小心!》
【2】王淑靜,張晴,王立屏,魏永巨. 牛蒡苷與牛蒡苷元的螢光性質及中藥牛蒡子中牛蒡苷的螢光法測定. 《 分析測試學報 》 , 2014
【3】徐朝暉. RAPD法結合TLC鑑別中藥牛蒡子及其混淆品. 《 中草藥 》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