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濱的難題:三盛控股頻觸質量「紅線」,雙千億徵程停滯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說將總部遷至上海,是三盛控股全國化的布局,那「雙千億」目標則將其追逐規模的「野心」顯露無遺。

誠如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所言,「沒有千億,未來在這個行業裡沒法坐在這兒。」

和旭輝、陽光城、正榮等幾家將總部遷至上海的「閩系房企」相比,三盛控股雖然看似一家「全國性房企」,但從城市布局和銷售規模來看,已經被頭部房企遠遠甩在了後面。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追逐規模的同時,三盛控股的速度與安全、品質與規模開始失衡,不僅債務風險逐漸顯現,而且全國多個項目頻繁出現違規現象。

「雙千億目標」:規模增長停滯

作為一家「閩系房企」,三盛集團成立於1988年,最初深耕於華南一帶。2008年開啟全國化布局,但長期以來,異地複製表現不溫不火。

隨著越來越多「閩系房企」完成全國化布局,並且躋身千億房企陣容,三盛控股提出了「三年雙千億」的目標。

2019年年初,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一改以往求穩的風格,提出要讓三盛集團地產板塊三年實現資產與銷售千億元。

當年9月,三盛控股將總部搬到上海,實行「福州上海雙總部」的戰略。

如今,「三年之約」已過大半,三盛控股的規模和增速都不盡如人意。今年上半年,三盛控股銷售額為146.1億元,同比增長0.55%;2019年銷售額361.2億元,同比增長3.2%。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三盛集團1-11月全口徑銷售金額為400.7億元,和去年同期341.3億相比,增長17.4%;權益金額為303.5億元,幾乎和去年持平。

顯然,林榮濱過於樂觀地預估了房地產行業的走勢。實際上,隨著房地產「黃金時代」的結束,衝擊千億的難度大大增加。

正如馮勁義所言,2014年大概10萬億元的市場衝到2019年16萬億元,只用了差不多5~6年時間,這也讓增長型的企業隨著市場在往上走。因此,他將「千億」稱為「理想目標」而非「軍令狀」。

三盛控股表示,下半年將通過運營效率、周轉速度的提升,奠定公司衝千億的保障,助推公司實現擴張衝規模的目標。

「三道紅線」壓身:債務風險凸顯

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後,已經鮮有房企仍將規模放在第一位。如果有的話,三盛控股絕對在列。

不過,三盛控股表示,即使公司把規模優先放在第一位,但保證安全尤其是現金流也同樣重要。

馮勁義對外指出,對於正處擴張期的三盛控股,規模與財務安全並非選擇題,而是必須兩邊平衡的必做題。

自2017年借殼「利福地產」登陸港股以來,三盛控股連年處於虧損的狀態。可以說是,規模尚未擴張,財務卻始終不怎麼安全。

2018年,三盛控股虧損急劇擴大,年內虧損同比2017年擴大2500倍至1.86億元。2019年上半年,三盛控股再度出現虧損,期內虧損約5339萬元,去年同期則為1951萬元。

得益於集團的資產注入,三盛控股2019年實現扭虧轉盈。財報顯示,2019年,三盛控股毛利約7.5億元,同比增長97%;淨利0.31億元,同比增長118.5%;每股基本盈利為15.70分,而2018年則為經重列每股基本虧損33.08分。

不過其債務壓力並沒有降低。Wind數據顯示,2017-2020年6月,三盛控股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5.64%、87.58%、93.58%、94.58%;淨負債率分別為128.07%、382.86%、492%、60.9%。

值得注意的是,橫亙在三盛控股頭上的難題不僅有業績和債務壓力,還有剛剛出臺的「三道紅線」。其中,「三道紅線」被稱為房企的金融「緊箍咒」。

依據 「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的標準。三盛控股的現金短債比已經「觸線」。

今年上半年,三盛控股的借款中,一年內到期的借款72.91億元,一年後到期的借款40.84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定期存款及受限制存款)19.46億元,現金短債比僅約為0.27。

在「三道紅線」的調控基調下,過往房企以槓桿撬動規模的擴張模式必然受限。上半年,三盛控股融資成本高達10.83%,同比增長1.03%,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高周轉的隱患:多項目涉嫌違規

和其他「閩系房企」如出一轍,為了追求速度與規模,三盛控股走上了高周轉的道路。

馮勁義曾多次強調周轉效率的重要性:「運營效率、周轉速度,是三盛未來能夠衝上千億非常大的一個保障,我們必須要走上高周轉的道路。」

在這樣的策略下,三盛控股開始「蒙眼狂奔」,多個項目各類違規現象層出不窮。

今年7月,濟南三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擅自以意向金及首付款的方式收取預訂款性質的費用被處罰。

在此之前,今年3月,三盛控股位於南京江寧濱江板塊的三盛&中北G54地塊因為違規施工被主管部門要求停工整改。

除了上述南京項目,三盛旗下的青島項目三盛國際海岸,日前也因物業費每平方米3.6元、垃圾卻堆成山被當地監管部門約談小區物業。此外,該項目還被業主投訴涉嫌虛假宣傳而引發關注。

實際上,三盛旗下項目此前更是接連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住建部等通報,引發市場關注。

2019年12月底,三盛控股旗下公司福州盛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發布違法廣告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項目福州市璞悅灣區因違法違規被住建部點名,成為該批次通報中唯一的房地產類案例。

除了項目頻繁出現違規和投訴情況,更令三盛控股尷尬的是,雖然去年將總部遷至上海,但截至目前上海市場仍是空白。

如此來看,無論是全國化布局,還是規模增長,三盛控股已經被其他「閩系房企」甩出了一條街。「三道紅線」之下,恐怕保障債務安全和項目品質才是林榮濱和三盛控股的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三盛集團「AB面」:衝擊雙千億 旗下項目頻觸違規紅線
    本報記者 方超 劉媛媛 上海報導 旗下項目屢觸違規紅線,志在衝擊雙千億的三盛集團似乎「失速」了。 值得關注的是,三盛集團旗下地產板塊上市平臺三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183.HK,以下簡稱「三盛控股」)在3月27日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稱,其錄得歸屬股東淨利潤6925萬元,而去年則為-1.45億元,也即三盛控股終於扭虧為盈。
  • 無房 | 劉鑾雄弟弟給三盛埋雷
    不過想歸想,利福地產就是個事實上的殼公司,2017年8月8日,林榮濱得手後將其改名為三盛控股(02183.HK),就馬不停蹄地進行了兩次資產注入,先後收購了福建平潭和濟南章丘兩個項目,超過30億元人民幣。還於2017年11月成功發行1.35億美元公司債券。這個龍頭綿延到今天變成了蛇尾。
  • 劉鑾鴻全面退出,利福地產(02183)迎來林榮濱時代
    交易完成之後,利福地產不再是利福國際附屬公司,財務業績亦不再綜合入帳後者,同時成為三盛投資的控股子公司。隨後利福地產亦正式公告宣布,4月13日下午1時其於港交所短暫停牌,以待根據收購守則刊發公告。據公告披露的信息,利福地產的買方為一間於英屬維京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林榮濱為該公司的最終實益擁有人,同時林榮濱還是福州三盛投資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總裁,三盛投資為國內成立的一家私人公司,主要從事物業發展。智通財經了解到,三盛投資的股東為福建澤盛投資諮詢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自然人程璇,兩者持股比例各為80%、20%,而澤盛投資又由林榮濱、程璇分別持有95%、5%的股權。
  •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
    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發自肺腑地說。多年來她積極支持三盛成立黨組織深切關懷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的建設以極致匠心支持企業黨建三盛集團執行董事、三盛控股總裁程璇程璇說,「三盛堅持黨員優先培養機制,近年來已有多位『盛創生』黨員成長為集團及各區域公司的骨幹、高層領導。」三盛集團2012年7月,三盛集團黨支部成立,2018年就正式升格為黨委。三盛現已擁有正式黨員180餘人,中高層的黨員就有36名。
  • 晉能控股動態:陽泉公司新年賀詞 邁入新徵程 共創新未來
    2021年犇騰而來,站在「十四五」開端,於回首中展望新徵程,在紀念裡憧憬美好未來。我謹代表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陽泉公司黨委向長期關心支持公司發展的各級領導、廣大用戶和社會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為公司發展拼搏奉獻的全體幹部職工及家屬、向始終心系企業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致以最親切的慰問和最誠摯的祝福!歷史的交匯點,也是轉折點。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三道紅線」下中小房企融資「生死劫」
    監管部門提出的「三道紅線」,對於信用評級較高、負債水平低的龍頭房企影響不大;而對於尚處於高槓桿、企圖快速擴張的中小房企卻是當頭棒喝。《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三盛控股(02183.HK)、錦藝集團、三巽集團等中小房企先後與萬向信託達成合作。其中,錦藝集團旗下廣安子惠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子惠置業」)還涉及股權融資,萬向信託因此獲得了41%的股權。
  • 利福地產(02183)要約截止 劉鑾鴻辭任董事會主席由林榮濱接任
    公告 利福地產(02183)要約截止 劉鑾鴻辭任董事會主席由林榮濱接任 2017年5月31日 19:22:35 智通財經網 利福地產(02183)發布公告,要約已於
  • 2020年蒙牛實現雙千億目標了嗎?
    如今2020年已經畫下了句號,那麼蒙牛實現它的「雙千億」目標了嗎?雙千億目標難實現?從蒙牛目前的完成情況來看,2018年其市值就已突破千億並穩居不下,但營收卻始終不甚樂觀。翻閱蒙牛近幾年財報可見,2018年和2019年營收均不足800億元,分別為689.77億元、790.30億元。
  • 「雙千億」愛上宜昌
    1引力強——開工引資「雙千億」機械手臂上下起伏,劃出優美的弧線,精準焊接、安裝,流水作業線前,工人對每一道工序進行復檢,一臺臺全新的汽車依次下線。用水、用電、用氣持續調整惠企價格,提升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大力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審批服務體系,全面推行多規合一、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驗合一、多證合一、多管合一。
  • *ST中昌:控股股東三盛宏業所持1.14億股被輪候凍結
    每經AI快訊,*ST中昌(SH 600242,收盤價:2.27元)1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的通知。三盛宏業持有的公司股份約1.14億股於2021年1月6日被司法凍結,凍結股份佔其持股比例為100%。
  • 宋志平:獨立性和信息真實性是公司治理紅線中的紅線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題:《宋志平:獨立性和信息真實性是公司治理紅線中的紅線》作者 宋志平(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上市公司治理這些年不斷改進,不僅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全社會的公司的治理水平。
  • 三盛·汝悅銘著怎麼樣 三盛·汝悅銘著地址
    煙臺三盛·汝悅銘著售樓諮詢電話:未知煙臺三盛·汝悅銘著是煙臺芝罘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三盛·汝悅銘著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三盛·汝悅銘著周邊配套設施包含:項目自建幼兒園、煙臺一中(規劃中)芝罘中學(規劃中)煙臺十中(規劃中)南通路小學(規劃中)、九零七醫院、海港醫院、煙臺中醫院、業達醫院、振華商廈、九田國際水產品批發市場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三盛·汝悅銘著具有品牌地產等特色,比較值得投資。該項目交房的時候就帶裝修了,雖然是簡裝,但是還是省時省力了不少。
  • 腳踩兩道紅線,三兄弟創業,領地控股能否越過「千億」之坎?
    突入其來的疫情、「三道紅線」的管理理念,都讓房地產開發商們壓力倍增。在此背景下,一家百億規模的四川房企勇猛赴港,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第一次的申請結果以「失效」告終,在「失效」後的第三天,公司迅速再次遞表。功夫不負有心人。
  • 旭輝控股CEO林峰:「三道紅線」並未改變房地產行業趨勢
    新京報訊 「房地產行業本來就應該精益求精,『三道紅線』的出臺只是強化了趨勢,並沒有改變任何趨勢。」12月20日,在中經聯盟第12屆年會上,旭輝控股CEO林峰如是說。林峰同時指出,房企現在應回歸本質,回歸到產品和服務上來。
  • 三道紅線生死:綠城、中南置地、華夏幸福、中梁控股和奧園集團等五...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 國際投行研究報告據華創證券的統計數據,前30強房企中,觸及兩條紅線的房企有五家,分別為綠城、中南置地、華夏幸福、中梁控股和奧園集團;11家房企則只觸及一條紅線。「三道紅線」融資新規開始試點央行和住房城鄉建設部8月20日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通過三道負債率相關的紅線將房企分為四類進行監管。據官方媒體報導,12家重點房企參加了此次會議並納入試點,且方案將於明年1月1日起向全行業推行該規則。
  • 腳踩三道紅線、金融暴雷、資金鍊緊張…拿什麼拯救綠地?
    文|風財訊 編者按: 當年與宇宙房企萬科爭雄的綠地,停滯在了2014年行業排名第一的高光時刻。特別是2019年來,綠地先後經歷了樓盤質量投訴、「哭女一刀」事件、武漢綠地中心停工風波……各種質疑也紛至沓來。 種種遭遇也清晰地展現在資本市場數據中,自2015年借殼上市,綠地從當初市值突破3100億,到如今的不到800億,市值蒸發了近2400億,套牢人無數。
  • 三盛LOGO正式煥新,企業品牌全面升級
    9月16日,三盛集團品牌煥新升級為「San-Sum三盛」,帶著優雅咖色調的品牌形象標識和品牌微網站,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全「新」出發。  (三盛集團全新品牌LOGO設計解讀)  新版LOGO設計簡約直觀 與國際接軌  新LOGO整體沿用上一代LOGO的核心視覺,中文字體「三盛」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纖細化,同時在中文字「三盛」前加上英文字體「San-Sum」,英文字體進行了加粗,中文字體「三盛」和英文字體「San-Sum」整體比例保持一致
  • 蒙牛痴迷於「雙千億」背後的隱患
    蒙牛的雙千億目標已成了其沉重的包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蒙牛不惜慌不擇路瘋狂併購,因此留下很大內憂外患。文丨佳桐編輯丨西貝兩年前,世界盃期間蒙牛請梅西代言廣告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不幸的是,蒙牛的雙千億目標已成了其沉重的包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蒙牛不惜慌不擇路瘋狂併購,因此留下很大內憂外患。1痴迷於雙千億目標蒙牛「千億目標」之宣傳口號,早已響徹雲霄,最關鍵的是2020年就要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