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孤兒!」這是《錦繡南歌》開頭,刺殺任務失敗後,躲在慈幼院裡養傷的驪歌,第一次向旁人介紹了自已的身世。#和喜歡的演員獨處#
正如她所說的那般,十八年來以復仇之名,和一群小姐妹,被師傅圈養成朱雀盟的殺手,快意恩仇,此生只有一個目的-報仇。
如果不是遇見她的家人,她的娘親、爹爹,如果不是遇見她今生的至愛,彭城王,或許作為殺手的她,局面應是另一番灑脫的景象。
至少不會殘忍到,讓她在嘗盡這人世間最美好的親情、愛情後,又被無情地被從身邊奪走,最後乃至與自已的生命。
對於驪歌最後的結局,很多人都存在質疑,都不願去相信她是否真的死去?
關於這個問題,卻是讓人費解難耐。但是劇中結局卻是讓人匪夷所思,俠女沈驪歌到底魂歸何處?
當所有的幕後操縱者都一一伏法,驪歌家中父兄、大嫂也因為這朝堂的殘酷鬥爭,被算計得丟了性命。本以為驪歌一家在歷經這種種劫難後,所有的悲痛到此應該會煙消雲散,大結局該是圓滿的。
誰知王尚書的認罪書上,卻揭露了驪歌朱雀盟殺手的身份。雖然,在整個事件中,她是最大的受害者,同時在整個政治的鬥爭中,也是一直幫助著彭城王拔亂反正的功臣。
但是在皇權面前,在世人口誅筆伐的清明面前,再大的功又抵不了她不被世俗眼中清譽所接受的殺手身份。更何況她還嫁作監政彭城王為妃,皇家顏面何在?
因此,在種種的不利因素的推波助瀾下,皇帝一道聖旨便要奪了她的命。
原來,從出生那一刻起,驪歌的命便不由她。
因為仇恨報復,從小便被師傅擄走,離開親娘家人,失去天倫之樂,小小年齡便被灌下仇恨的種子,此生只為一個目的,只為報仇。作為一名殺手每天舞刀弄劍,行走江湖。
第一次刺殺任務的失敗,失去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驪歌悲痛萬分,心中的仇恨又添了一筆,也因為仇恨讓她更加堅強。
如果,不是遇見了娘親,心如磐石的她會更灑脫。可親情的召喚讓她一點一點的改變,一點一點的溫暖。
因為娘親的愛,家人的暖,讓驪歌越來越有人情味,越來越不像一個殺手,而更像沈家的大小姐。
人一旦有了眷戀,便會留戀。殺手一旦有了感情,便會走入死穴。而驪歌,正是從一個不知情的冷豔殺手,漸漸變成了一個貼心的女兒,暖心的姐姐,動人的愛人。
在這場親情與愛情的歷練裡,起初的驪歌是幸福的。無論遇到什麼事,心中有愛,便現成全。
如果說尋回家人,獲得愛情,是老天對她的獎賞,到不知說是老天,對這個孤苦無依了十八年的女子的補償。
該得到的一件不會少,但是,該失去的同樣也躲不過。幸福總是短暫的,來得有多美,去的就會有多快、多痛。
好不容易尋回的親人,認回的爹爹、大哥,就這樣一個個在她眼前死去。最後,卻因為自已曾經殺手的身份,連唯一的愛人彭城王,也都要失去。
對這樣一個可憐人,到底還要有多狠?
因為仇恨,她來到了娘親、彭城王的身邊,最後卻因為愛,卻又不得不離開。成全,是驪歌作為女兒、妻子,最後所能為家人和愛人所能做的最後的一件事了。
即便萬般不舍,但是皇命難違,天命難違。為了所愛的人,驪歌只能如此。
好像從一開始,驪歌便一直在失去,生命中所遇之人,皆為過客。而自已也如這個事件中的過客般,只是匆匆一幕而已。
正如,在劇中開頭她介紹自已的那般,她是個孤兒,也終是個孤兒,哪來的自然回到哪裡去,那些短暫的過往,再流連往返也終究不屬於她。
而「驪歌」,隨她喜愛的梨花般,終究消失在與彭城王相愛的梨花樹下。
一別三年後,梨花又開了,當初她帶走的紅風玲又掛回在梨樹上。而院子裡的餐桌上,菜還是那個帶著驪妃專屬的熟悉味道,鹹鹹的,終究是忘不了……
- End -
喜歡文字的人一定不會孤單,喜歡閱讀的人,人生不會太差~
一個樂於分享的人,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
你好!我是@芝麻香開門!長按文末點讚不鬆手,一鍵三連,下期文章更精彩!
文章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