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眾號:澳大利亞地平線攝影俱樂部
微信號:gh_113c52478d19
辭舊歲,迎新春。令人難以忘懷的2020年即將過去,野生動物攝影論壇在此獻上2020年年終賀歲專輯。 野生動物攝影論壇成立於2020年中。這一年,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國人民生命財產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嚴重損失。國際國內旅遊受阻,出行困難重重。然而,野生動物攝影人熱愛大自然、熱愛攝影藝術的初心不變!野生動物攝影論壇乘著傑夫老師在澳洲地平線網絡大講堂的超大型講座的東風誕生了!在難以群體活動的困境之中,為廣大影友開闢了一方樂土,生機勃勃,交流活躍,佳作紛呈,和諧健康,不斷發展壯大。 野生動物攝影人在病毒面前不是退縮,而是勇往直前!8月初,傑夫老師在肯亞開放國門的當天就逆行而上,進入東非大草原,戰鬥至今,碩果纍纍。二月底,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僅存的華人攝影團是我們澳洲地平線攝影俱樂部的隊伍。中國、澳洲疫情緩解,無數攝影人又開始在國內出行拍攝。美國、加拿大等國影友也在堅持自己的創作活動。…… 在不平凡的2020年,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面對災難和困苦,我們之間傳遞的永遠是關懷,友誼和親情!大家仍然創作出很多佳作,請看這個專輯展現出的2020年野生動物攝影成果吧! 論壇影友每人僅以一幅今年的新作投稿。專輯匯集了86幅,絕大部分都是上乘之作,是集體的奉獻。由於這次不是精品集,而是賀歲片,要能夠體現出論壇整體風貌,所以,也收錄了個別有缺陷或有可以改進之處的作品。特此說明。A01 傑夫-Love
作品名: Love
攝影師名: 傑夫
動物名: 獵豹
相機: Nikon D6
鏡頭: Nikon 180-400mm f/4E TC1.4 FL ED VR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6.7
快門: 1/1600s
ISO: 3600
拍攝過程: 在馬賽馬拉跟蹤拍攝獵豹葵麗的幼崽「戲精」和媽媽的互動,由於獵豹幼崽太小,我不想靠的太近,就在180-400鏡頭上再加一個1.4增倍鏡,在600mm焦段拍的。
2020年是一個充滿了災難,分裂,混亂,恐懼,擔憂,未知的非常負面的一年。我覺得這也是我們最需要關懷,愛和親情,友情,珍惜我們身邊擁有的親人的一年。
這個小豹子微笑著擁抱媽媽的場景上了「人物(People)」雜誌,是因為我們需要這樣在陰霾中的一縷溫暖的陽光,原文標題:」微笑的小豹擁抱媽媽」。
我覺得這是2020年我的最能打動自己的一張野生動物攝影作品。
後期思路: 陰天拍攝,原片過曝一檔,是為了把小豹子身上的暗部細節展現清晰。後期基本就是減曝光半檔,增加色階把小豹子身上的細節打亮。用低對比度表現場景的柔和影調。
A02 Phillip chang-天上人間
作品名:天上人間
攝影師名:Phillip Chang
動物名:火烈鳥
相機:Canon 1DX2
鏡頭:Canon 70-2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0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2000s
ISO: 250
拍攝過程:航拍具有飛行速度快,穩定性差,場景變化無常的特點。所以必須眼疾手快,準確機內構圖,神速確定正確參數,心中有圖,眼觀六路!此作品是2020年2月與傑夫老弟同機拍攝,該作品刊登在英國泰晤士報及英國每日快報!
後期思路:1DX2作品尺寸小,故用Topaz Gigapixel AI擴充尺寸,Photoshop調節對此度,Nik細節提取,傑夫降噪流程出圖!
A03 謝大才-呵護
作品名: 呵護
攝影師名: 影藝無際
動物名: 河馬
相機: Canon 5D4
鏡頭: 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158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320s
ISO: 3200
拍攝經過:幸運遇到河馬媽媽在撫摸剛出生十多天的小寶貝,立馬拍下了這一瞬間。拍攝野生動物一定要眼捷手快才能拍到精彩鏡頭。
後期思路: 前期拍攝曝光參數設置合理十分重要。曝光精準,後期製作就十分簡單,只是調一下色階,色彩平衡及飽和度即可。
A04 Yun Wang-南極鸕鷀餵食
作品名: 南極鸕鷀餵食
攝影師名: Yun Wang
動物名: 南極鸕鷀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200-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39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800
EV: +1
拍攝過程: 南極鸕鷀在南極的夏季繁殖, 2月份拍攝時已長到半大。它們餵雛的方法是把魚貯藏於粗大的食管內,在餵食時,親鳥張開嘴,雛鳥伸嘴入親鳥的咽部,在親鳥的口腔內啄食半消化的魚肉。
後期思路: 稍稍提亮頭部,柔化背景,降低羽毛等暗部的對比度,加強紋理。
A05 李明學-蕩鞦韆
作品名: 蕩鞦韆
攝影師名: 李明學 Frank 馬來西亞沙巴
動物名: 婆羅洲紅毛猩猩
相機: SONY a7r4
鏡頭: Sony FE 200-600 mm
拍攝參數:
焦段: 459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320s
ISO: 1600
拍攝過程: 今年7月份,我在沙巴的丹儂谷熱帶雨林保護區內拍攝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隻雌性紅毛猩猩抓住兩根從樹冠層垂下來的藤條,準備藉助藤條從一棵矮樹轉移到另一棵更高的果樹,我馬上按下快門,連拍下她使用藤條當鞦韆蕩過去的全過程。不可思議的行為!
為什麼這張照片是我今年拍攝的最喜歡的照片?這張照片是我今年拍攝的最獨特的照片,捕捉到以前從來沒有記錄過的野生紅毛猩猩用兩根藤條,像蕩鞦韆一樣,進行樹間轉移的行為,這是充分證明紅毛猩猩智商超群的最好的證據。
後期思路: 做了一點白平衡的調整,加了紅毛猩猩的色彩飽和度和亮度,降低了綠色樹葉的亮度,讓紅毛猩猩作為主體更加突出,用Topaz Denoise AI 去噪加一點銳化。
A06 可人-你好,朋友!
作品名: 你好,朋友!
攝影師名: 可人
動物名: 剪尾王霸鶲 Scissor-tailed Flycatcher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100-400mm+1.4X
拍攝參數:
焦段:56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1600
ISO: 1250
EV: +0.67
拍攝過程: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出行,反而將家邊的鳥兒好好發掘拍攝了一下。在我常拍攝的家邊湖,今年有幸看到好幾對兒剪尾王霸鶲。可惜它們非常警覺,離得遠,拍到的片子都不夠清晰。這是唯一一次它朝著我飛跳而來,越來越近。我於是蹲下來,拍下了它似乎在與我打招呼的瞬間。剪尾側飛的片兒很多,這樣像蛙跳,有些funny的片子很少見。此片不僅在1X發表,還被編輯推送了1X Facebook 和 Twitter。
後期思路: 大幅裁剪突出表情,略降高光,Topaz Denoise 降噪,加強對比和飽和度,出片。
A07 夏耘-初次見面
作品名: 初次見面
攝影師名: 夏耘
動物名: 冠頂秋沙鴨
相機: Canon R5
鏡頭: Can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3200s
ISO: 800
拍攝過程: 離家不遠池塘裡的秋沙鴨。右邊戴白帽的是男生,它對女生說:「你若不嫌我有拖油瓶,咱們就約吧?「 女孩說:「好,我們一起過新年吧!「
後期思路: 按照傑夫流程,前期向右曝光,用AI軟體降噪處理,鈍化背景,整體調節。
A08 談鐵璋-又逮到一條
作品名: 又逮到一條
攝影師名: 談鐵璋
動物名: 黃嘴琵鷺(學名Platalea flavipes)
相機: Canon 7D2
鏡頭: 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2000s
ISO: 200
拍攝過程: 黃嘴琵鷺(學名Platalea flavipes)是一種琵鷺。它們分布在澳洲東南部,基本上只有在澳洲才能見到它,很少會在其它地方出現。
琵鷺又長又寬的喙,典型覓食方式是將張開的喙伸入水裡左右擺動,這樣,喙的寬度提高了碰觸到魚的概率。琵鷺主要通過觸覺而非視覺來覓食,所以可以用(屙金溺銀)來形容它們的生存了。
由於它們生性機警畏人,而且以小魚為主食,想拍到捕魚出水的鏡頭並不容yuan易。我用半幅機,實際焦段是640mm才抓拍到的。
後期思路: 進行剪裁,突出主題。降低了白色羽毛的亮度,提髙了總體亮度。
A09 田大俠-撐死我了
作品名: 撐死我了
攝影師名: 田大俠
動物名: 澳洲迎賓燕 (welcome SwalIow)
相機: Canon 7D2
鏡頭: Sigma15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83mm
光圈: f/9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1250
拍攝過程: 春天(10月)的雪梨正是燕子的哺育期。小燕子離了窩但飛不遠,常常站在水邊的小木樁上等父母來餵食。燕媽媽貼著水面抓來大量小飛蟲、蚊子等給孩子當食物,一天要餵無數次。小燕子滿嘴是食物,都快被撐壞了,心急的媽媽還在飛來飛去餵個不停。
燕子飛得很快,方向也不固定。要想得到較高清晰度,只能是提高快門速度和使用較小光圈。架機連拍,終於抓拍到了幾張動態的餵食圖。
後期思路: 後期除剪裁和適當的基本調整外,主要是背景降噪和對燕子腹部高光部分進行處理以找回更多細節。
A10 Yuan Su-抓緊了
作品名: 抓緊了
攝影師名: Yuan Su
動物名: 白頭鷹
相機: Sony a9m2
鏡頭: Sony FE 600mm F4 GM OSS
拍攝參數:
焦段: 84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500s
ISO: 400
EV: +0.3
拍攝過程: 馬裡蘭 Conowingo Dam 是冬天白頭鷹聚集的地方。我們從印州開車近十個小時到達那裡。2020年12月8日上午十點左右光線很好,遠遠看到白頭鷹在空中盤旋,緊緊跟蹤將鷹抓魚的全部過程都拍攝了下來,挑選出精彩的一張。
後期思路: 光線好構圖也不錯,沒有太多的後期,做了適當的裁剪突出鷹和魚的眼睛,最後用 Topaz DeNoise AI 降噪。
A11 向陽-哺育
作品名: 哺育
攝影師名: 向陽
動物名: 戴勝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8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8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800s
ISO: 1600
拍攝過程: 疫情期間,在家附近的公園發現有戴勝育雛。想拍一張親鳥和雛鳥羽冠都打開的餵食鏡頭,為更好的展示戴勝羽冠,選擇側逆光下午拍攝。連續拍了三個下午,終於拍到了這張,還有些不滿意。第四天去的時候,拍到的就是雛鳥離巢的照片了。
後期思路:做適當的裁剪,略提高色彩飽和度,應用Topaz DeNoise AI 降噪。
A12 維度-搶魚
作品名:搶魚
攝影師名:維度
動物名:白頭鷹(Bald eagle)
相機:Canon 1DX3
鏡頭:Canon 600mm F4 III +1.4X
拍攝參數:
焦段: 84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2000s
ISO: 4000
拍攝過程:2020年感恩節期間攝於馬裡蘭Conowingo Fisherman's Park。拍攝時是一個陰天的清晨,光線還比較昏暗。拍攝此片之前試了一下向右曝光,發現低光下白頭鷹頭部仍然過曝,於是把曝光補償調回零。剛調好,就出現了老鷹抓魚和搶魚的場景,抓拍到了幾張。這一張是幾張搶魚片子中構圖較好的一張,比較喜歡兩隻鷹在互動過程中的表情和空中姿態。
後期思路:由於陰天清晨光線昏暗,白頭鷹頭部曝光充足而深色身體部分欠曝。以Topaz降噪,用LightRoom壓低高亮區、補償陰暗區,適量提升色彩飽和度,並降低背景反差以突出主體白頭鷹。
A13 JZUO-飛躍
作品名:飛躍
攝影師名:JZUO
動物名:火烈鳥
相機:Canon 5DSR
鏡頭:Canon 70-2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70 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2000s
ISO: 800
拍攝過程:2020年2月在傑夫老師指導下於非洲麥加底湖航拍。選擇形狀特異,鹽晶突出但色彩並不豐富的場景做黑白素材,機內構圖。
後期思路:傑夫流程除噪,壓暗湖面。Topaz Detail 3提取鹽晶細節兩次。Nik Silver Efex 轉黑白。調整對比度和亮度。局部細節調整。
A14 Tiger-虎嘯
作品名: 虎嘯
攝影師名: Tiger
動物名: 火烈鳥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70-200mm F2.8
拍攝參數:
焦段: 12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2000s
ISO: 560
EV: -0.33
拍攝過程: 今年二月和Phillip老師、JZUO老師同團,在傑夫老師的帶領下航拍於肯亞麥加底湖。我們這一航次看見水面花紋很大,但比較亂,不好構圖,盤旋中我發現有一個局部的圖案像虎頭,正好和我的網名契合,待火烈鳥飛經這一處,我按下了快門。
後期思路: 按傑夫老師教授的方法,用曲線壓暗背景,突出花紋紋理,用Topaz降噪,再用Nik調色。
A15 Judy-紫風鈴-分我吃一口吧!
作品名:分我吃一口吧!
攝影師名:Judy-紫風鈴
動物名:鸕鷀
相機:Canon 1DX2
鏡頭:Canon 500mm F4+1.4X
拍攝參數:
焦段: 70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1600s
ISO: 400
拍攝過程:每年冬天家附近的這個湖都會放魚供人們釣魚娛樂,也引來很多的魚類終結者-鸕鷀爭先恐後抓魚吃,常常還會搶到大打出手,非常精彩。這張就是它們搶魚過程中的拍到的一張。作品被Solentnews 發表在Instagram。
後期思路:ACR調整色溫,對比,Topaz降噪,Photoshop 加銳, 裁圖。
A16 鷹影-優雅
作品名:優雅
攝影師名:鷹影
動物名:小白鷺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600 mm
光圈: f/5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64
拍攝過程:這個月初,去洛杉磯植物園拍沙秋鴨時,發現一隻小白鷺展姿在漂浮的木上,她美麗的姿態吸引了我,於是就留下了它美麗的倩影。
後期思路:簡單的剪裁圖,壓暗湖面和背景;PS調節對比度;Nik局部細節提取,傑夫流程出圖。
A17 毅梅-愛心
作品名:愛心
攝影師名:毅梅
動物名:小白鷺
相機:Canon 5D4
鏡頭: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1250s
ISO: 640
拍攝過程:正是Egret mating, 一對Egret 躲在剛搭建好的愛巢。
後期思路:背景比較亂,主要是壓暗背景突出主體。
A18 時針-摘採歸來
作品名:摘採歸來
攝影師名:時針
動物名:牛背鷺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2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38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1000s
ISO: 250
拍攝過程:2020年期間, 在公園裡遇到正在採摘樹枝準備築巢的牛背鷺。大概建巢心切,它摘的樹枝過長几次都沒能成功飛起,看它反覆嘗試只能耐心等待,約7-8分鐘才終於等到它口銜樹枝騰空而起,我抓住時機連續拍攝,最後選出這張以藍色天空為背景,雙翅展開透出光影,飛翔姿態優美的作品投稿。
後期思路:由於拍攝在陽光充足的早晨,所以無需過多調整,少許降低了對比度,參考傑夫流程去噪,裁剪完成後期。
A19 姜長庚-今天我休息
作品名:今天我休息
攝影師名:姜長庚
動物名:雄獅
相機:Canon 70D
鏡頭:Sigma 60-600mm F4.5-6.3
拍攝參數:
焦段:600mm
光圈:f/9
快門速度:1/2000s
lSO: 1600
EV: -0.33
拍攝過程:
我們在車上,看到一隻雄獅正在睡覺,而且睡很香,雄獅的頭髮非常漂亮。我就拍下了這一瞬間,用600mm焦段、70D機身等效於960mm長鏡頭拍攝。
A20 Jinjin Xie-共餐
作品名: 共餐
攝影師名: Jinjin Xie
動物名: 白尾鹿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100-400mm+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6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1/1000s
ISO: 2000
EV: -0.33
拍攝過程: 2020年8月的一天早晨,我在後山的山腳下徒步,忽然發現坡下有一隻母鹿帶著一隻小鹿在吃草。怕嚇到它們不敢靠近,在鏡頭上加了1.4X。等了一會兒小鹿就去吃奶了,這時母鹿就開始吃小鹿的大便,這個場景很觸動我,媽媽給孩子吃最好的,自己吃它們最差的東西,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母愛都是一樣的。
後期思路: 因為拍攝於陽光充足的早晨,所以沒有做過多調整。用Lightroom,調高光,陰影,降一點色溫和裁剪圖。用Topaz AI 去噪點。
A21 Jining Han-嫵媚
作品名: 嫵媚
攝影師名: Jining Han
動物名: 沙丘鶴
相機: Nikon D500
鏡頭: Nikon 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5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4000s
ISO: 640
拍攝過程: 2020年11月28日拍攝於印第安納州的jasper pulaski fish and wildlife area. 拍攝時為了不打擾鶴群,待在車裡等待。沙丘鶴吃飽喝足後經常會有娛樂活動,不是相互追逐就是將玉米茬拋向空中。我看到鶴群後等了近半個小時,才等到一隻鶴上躥下跳活躍了幾分鐘。
後期思路: 後期最重要的是將這隻鶴單獨裁剪出來,以突出它的優美舞姿。色溫、明亮和對比度都有所調整。鶴本身做了銳化,背景略微虛化,進一步突出主體。
A22 Ben-追光
作品名: 追光
攝影師名: Ben
動物名: 沙丘鶴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200-400mm F4L EXT 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19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30s
ISO: 200
拍攝過程: 2020年12月初於印第安納州的jasper pulaski fish and wildlife area 附近的玉米地。
早上帶著全家6點到拍攝點(玉米地) 等待睡醒的第一批鶴群。 為了不打擾來吃早飯的鶴群,一般會遠離公路,不抗腳架,扛著機器躲在一棵樹下。拍攝時,滿天烏雲,本以為沒戲,卻等來了短暫、美妙的2分鐘早霞。
後期思路: LR +Topaz 突出色彩。 後期改動很小。
A23 Willi Xiang-恩愛
作品名: 恩愛
攝影師名: Willi Xiang
動物名: Mississippi Kite
相機: Sony a9
鏡頭: 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588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2000
EV: +0.7
拍攝過程: 今年五月,在每天散步的湖邊,發現一對像鷹一樣的大鳥,查了一下,名叫:Mississippi Kite 密西西比灰鳶(念yuan) ,是一種中型猛禽,壽命11年。
灰鳶主要以昆蟲為食,包括蟋蟀,蝗蟲,也吃鼠類,青蛙,蛇等小型動物。灰鳶是一夫一妻制。在到達繁殖地點之前的遷移路途中結對而行。 從此,散步改成背著相機去觀鳥。這對夫妻灰鳶站在樹枝的最高處,妻子不是梳理羽毛,就是放下像白內障一樣的目簾小憩。夫君則用銳利的目光觀察,不時起飛,在空中捕獲獵物,然後送到妻子那裡共享。觀察了一個多月,看到什麼是「丈夫捕獵養家,妻子貌美如花」。希望明年還能看到它們。
後期思路: 剪裁,降噪。彩色轉黑白。
A24 老劉(鳥叔)-冬日戀歌
作品名:冬日戀歌
攝影師名:老劉(鳥叔)
動物名:黑鸛
相機:SONY a9
鏡頭: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541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800s
ISO: 200
EV: -0.3
拍攝過程:今年年初,由北方遷徙過來的幾隻黑鸛停留在河南省魯山縣的小河附近,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和兩位鳥友立即驅車600多公裡去拍攝。我們進入隱蔽的拍攝棚。天氣時而陰霾,時而閃現一點陽光。當有陽光的照射才能顯現黑鸛身上的金屬光澤。不久趁著一縷陽光抓拍到一對恩愛的黑鸛在小河淺水區覓食的場景。
後期思路:稍加裁剪,黑鸛眼部及部分身體調亮,背景高光略調暗一些。最後去除噪點,並增加一點銳度和飽和度。
A25 Hongyang-金風玉露一相逢
作品名:金風玉露一相逢
攝影師名:Hongyang
動物名:美洲鶴(Whooping Crane)
相機:Canon 1DX2
鏡頭:Canon 400mm F4+1.4X
拍攝參數:
焦段:56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2000s
ISO:400
EV: +0.33
拍攝過程:美洲鶴是北美特有的瀕危物種,經半個世紀的拯救,現在全球一共也只有800多隻,其中只有500多只是純野生的。我從2005年第一次見到時開始關注美洲鶴,一直到2018年底才有機會在德州最南端的Aransas野生動物保護區拍到它們。接連驅車往返千裡去了三次,今年元旦期間又去了一次,這次偶然碰到它們在求偶跳舞,拍到各種姿態的舞蹈鏡頭。美洲鶴的求偶舞蹈千姿百態,優雅和勁爆都有,但這一張是我最喜歡的。
後期思路:由於是新手,當時對參數的設置還停留在向右曝光的階段,這一張白色羽毛處實際上過曝了,原以為廢了。後在梅老師的指導下,用brush一點點刷出了一些細節。然後調色和剪裁。雖然ISO只有400,還是走了一下Topaz自動去噪。
A26 小鳥窗口-精準投餵
作品名: 精準投餵
攝影師名: 小鳥窗口
動物名: 戴勝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100-400mm+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6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1250s
ISO: 3200
EV: +1
拍攝過程: 疫情中的5月,上海郊區森林公園。得知戴勝育雛消息的時候,一窩小雛已經飛走兩隻了,拍過的老師們說最後一隻這兩天也將飛走。我匆匆趕去,遲到者就只能在攝影大軍邊緣席地而坐,仰拍。這樣反而躲開了樹洞周圍茂密的樹葉。對樹洞手動對焦,握遙控器守候拍攝。
後期思路: 剪裁方型突出主題,適當壓暗天空高光,提亮鳥和樹洞陰影,添加明亮溫暖濾鏡,降噪加銳。
A27 Nancy Xu-時裝秀
作品名: 時裝秀
攝影師名: Nancy Xu
動物名: 孔雀
相機: Sony a9
鏡頭: 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00mm
光圈: f/9
快門速度: 1/1250s
ISO: 5000
拍攝過程: 4月的洛杉磯疫情嚴重,在當地唯一開放的植物園裡野生孔雀正值交配期,以前拍的都是開屏的標準照,今年想有點新意,經過多天的觀察,抓拍到這隻正在休息的孔雀,姿態就像T臺上的時裝模特。
後期思路: 壓暗背景的植物以突出主體,簡潔畫面;羽毛做適度柔焦,增加朦朧和美感;傑夫流程降噪及銳化。
A28 Louise Xie-玩耍
作品名: 玩耍
攝影師名: Louise Xie
動物名: Brown Bears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14mm
光圈: f/5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320
拍攝過程: 今年8月去Alaska看熊抓魚。感覺熊抓魚的片子看到的很多,就拍了不少它們嬉戲玩耍的片子。
A29 李敏-起飛
作品名: 起飛
攝影師名: 李敏(水百合Lilian Li)
動物名: 短耳鴞
相機: Sony a9m2
鏡頭: Sony 600mm F4+2.0X
拍攝參數:
焦段:600x2=120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1250s
ISO: 12800
EV: +0.7
拍攝過程: 疫情期間11月的溫哥華,雨季中偶爾放晴,趕到離家近一個小時車程的三角洲時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三腳架上架起超長大炮,我緊盯著停在草叢中東張西望的短耳鴞,等著它起飛。它還真是不負期望地朝著我的鏡頭撲來,雖然我喜出望外,卻也嚇了一跳,我以為它看上了我的相機。噠噠噠,我打了一串,因為鏡頭焦段過長,後面得了一串的爆框片,只有逆光起飛時的幾張片較為滿意。因為傍晚逆光,我曝光+0.7, ISO12800。
後期思路: 我使用了ACR, Topaz插件, 應用傑夫流程2.0處理全圖。
A30 李克智-愛
作品名: 愛
攝影師名: 李克智
動物名: 燕鷗
相機: Canon 90D
鏡頭: Canon 4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7.1
快門速度: 1/1200s
ISO: 1000
拍攝過程:今年5月4日路過銀川黃河邊的小湖,看到有人拍攝燕鷗,當時我只帶了佳能90D和400/5.6的鏡頭,由於距離問題,有些出框。
後期思路: 由於畫面太滿,無法裁剪,只是壓暗了背景和燕鷗足下的木樁,調亮了小魚。
A31 花生米-畫意藏馬雞
作品名: 畫意藏馬雞
攝影師名: 花生米
動物名: 藏馬雞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300mm F2.8
拍攝參數:
焦段: 300mm
光圈: f/4
快門速度: 1/800s
ISO: 800
EV: +0.33
拍攝過程: 今年11月26日拍於西藏雄色寺,一隻藏馬雞突然上到突出的石頭上,遠方背景五彩斑斕,我抓住機會,拍了幾張。
後期思路: 簡單調了色調和明暗,智能降噪。
A32 雲中鶴影-忙碌的小蜜蜂
作品名: 忙碌的小蜜蜂
攝影師名: 雲中鶴影—初鳴
動物名: 東方蜜蜂
相機: Canon 7D2
鏡頭: Tamron 90mm F2.8微距鏡頭
拍攝參數:
焦段: 90mm
光圈: f/11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5000
拍攝過程: 因剛入手微距鏡頭,就到離家不遠的公園去拍昆蟲。正值茶梅花盛開的時候,有很多蜜蜂在採花粉。正好是拍微距的題材,於是就拍了好幾張。拍攝方式採用側光和側逆光,使得蜜蜂身體上的絨毛產生反射光。
後期思路: 因為蜜蜂的色彩相對單一,而花的顏色就要求鮮豔一點,使得蜜蜂與花卉在色彩上形成對比。
A33 菲舍婕-媽媽的吻
作品名:媽媽的吻
攝影師名:菲舍婕(Jie Fischer)
動物名:獵豹
相機:Nikon D5
鏡頭:Nikon 250-56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56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320
EV: +0.33
拍攝過程:九月非洲還在疫情中, 我和另一位攝影師一起在傑夫老師指導下拍攝拍下的畫面。清早發現著獵豹母子三個,小貓科動物非常活躍,一直在玩耍,累了就跑到樹根上休息。我一直希望拍到它們互動圖片,這是連拍裡的其中一張。野生動物攝影就是要抓住機會拍下令人感動的瞬間。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我希望傳遞給大家:無論在哪裡,世界都有愛!
後期思路:利用ACR, PS,Topaz等軟體,降噪,加鋭,突出主題。
A34 俞達-跳躍冠軍
作品名: 跳躍冠軍
攝影師名: 俞達
動物名: 紅袋鼠 Red Kangaroo
相機: Sony RX10 IV
鏡頭: Sony 24-600mm F2.4-4.0
拍攝參數:
焦段: 219.76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800s
ISO: 400
拍攝過程:2020年11月30日在 澳洲Mungo National Park (蒙哥國家公園)拍攝日出歸途中,清晨時分正是袋鼠出沒頻繁的時候,土路兩邊灌木中它們在吃著早餐,為了不驚動它們,我們關了發動機,靜靜地觀察。袋鼠揮著美麗的長尾巴跳躍著前進的姿態十分吸引人,抓住這一瞬間拍下了這幅照片。
(成年雄性袋鼠可跳躍約10米遠,3米高)
後期思路: ACR 和Photoshop 調整了構圖和色彩,Topaz DeNoise AI降 噪,以突出紅袋鼠的顏色和跳躍的動作, Topaz sharpen AI使畫面更清晰。
A35 大蝦-吉象如意
作品名: 吉象如意
攝影師名: 大蝦
動物名: 非洲象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250-55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55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1400
EV: +1.33
拍攝過程: 2020年1月,在傑夫老師指導下拍攝非洲象群。黃昏時分,看到其中兩頭有單挑跡象,遂拉長鏡頭,抓拍了這張特寫。借物抒情,辭舊迎新。
後期思路: 按照傑夫老師教授的方法,Topaz降噪,Nik Silver Efex 轉黑白,鈍化提亮背景,剪裁。
A36 劉英-高傲自大
作品名: 高傲自大
攝影師名: Karin 劉英
動物名: 蜥蜴(Painted Dragon)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70-200mm F2.8L
拍攝參數:
焦段: 120mm
光圈: f/10
快門速度: 1/250s
ISO: 100
拍攝過程: 2020年11月底來到澳洲的Mungo 國家公園,主要是看其特殊的地貌。在返回途中,走在棧道上,突然發現約3米處有一隻小蜥蜴,橘紅色的頭部,藍底白色斑點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在陽光下額外的明顯。我們立刻停下腳步,一動不動。注視許久後,大概它覺得沒有危險,開始移動,四處走動,不時揚起頭,翹起右腳,展示那華麗的外衣,高傲自大,充滿自信。我拿起相機迅速捕捉這一瞬間。其實在它的身上還留有新的傷口。
後期思路: Topaz降噪,稍剪裁。為突出身體的紋理,適當提亮,增加飽和度,銳化。
A37 Sheila Xu-終於讓我遇到了你
作品名: 終於讓我遇到了你
攝影師名: Sheila Xu
動物名: 麗彩鵐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200-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500mm
光圈: f/10
快門速度: 1/800s
ISO: 800
EV: +1
拍攝過程: 2020 年春天, 早晚總能看到雄性麗彩鵐在枝頭高歌, 卻極少看到雌鳥回應。終於有一天, 雌鳥大大方方的飛到了路上, 雄鳥無以言表的快樂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其舞姿中。
後期思路: Topaz降噪,鈍化背景,剪裁。
A38 Anna-國鳥之威
作品名: 國鳥之威
攝影師名: Anna
動物名: 白頭海雕 (亦稱白頭鷹)
相機: Nikon D5
鏡頭: Nikon 600mm F4 +1.4X
拍攝參數:
焦段: 85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360
拍攝過程: 2020年11月中旬,攝於馬裡蘭Conowing Dam。 拍攝多張,但最喜歡這幅。拍攝時光線很好,老鷹向下俯衝時的瞬間,英姿威武,威風凜凜,令人震撼。
後期思路: 由於光線好,沒有做太多的後期。用ACR 和Photoshop,調對比度和裁圖。
A39 linda yu-本是同根生
作品名: 本是同根生
攝影師名: linda yu
動物名: 袋鼠 Kangaroo
相機: Canon 7D2
鏡頭: 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320s
ISO: 1600
EV: -0.33
拍攝過程: 2020年12月12日,我在距離雪梨400多公裡的一個鄉村拍日出時,看到遠處有一群袋鼠,就開始注意並把鏡頭轉向它們。突然,看到它們中的兩個大打出手,於是按動了快門。記錄下這一幕。
後期思路: 除了用PS作基本調整以突出主體外,還使用Topaz AI降噪。
A40 Michael Liang-先聲奪人
作品名:先聲奪人
攝影師名:Michael Liang
動物名:Welcome swallow
拍攝參數:
相機:Nikon D500
鏡頭:Nikon 200-500mm F5.6
焦段:405mm(相當於)
光圈:f/5.6
快門速度:1/2500s
ISO: 1250
拍攝過程:兩隻成年的迎燕為了一個湖邊憩息的樁柱,發生了激烈的爭奪戰,先佔領者不畏居高臨下的來襲者,堅決不肯讓位,並且強烈的怒吼,頗顯先入為主的底氣。
後期思路:在LR裡面調整光影,並用Topaz DeNoise AI 降噪,適當降低背景的雜色和細化羽毛的質感。
A41 ganlanshu-中華鳳頭燕鷗
作品名:中華鳳頭燕鷗
攝影師名: ganlanshu
動物名: 中華鳳頭燕鷗
相 機: Canon 1DX2
鏡 頭:Canon 8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800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1600s
ISO : 250
拍攝過程:攝於2020年9月16日午後的山東日照濱海灣。遠遠地望見幾支木樁上的小白點兒。我們趟著水,扛著設備,慢慢地一點點靠近。終於看清了傳說中的神鳥--5隻中華鳳頭燕鷗。安裝就緒立即開拍。完成了這一輪拍攝,潮水已經沒過膝蓋。
後期思路: 在ACR中減曝光, 減高光, 加亮暗部,減對比度。稍加自然飽和度。在PS裡用Topaz DeNoise AI降噪。裁剪,銳化。
A42 小小鳥-蜓戀花
作品名:蜓戀花
攝影師名:小小鳥
相機:Canon 5D4
鏡頭:Sigma 15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46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250s
ISO: 100
拍攝過程:悠悠荷花池,蜻蜓停落蓮蓬,前面荷葉虛化掩映,若隱若現下更增加了薄如面紗一般的意境美!
後期思路:在LR裡面調整後,在PS裡做了背景虛化,色彩光影的調節,並且增加了蜻蜓的銳化。
A43 Dinglu-快樂的長頸鹿
作品名:快樂的長頸鹿
攝影師名:Dinglu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70-200 mm F2.8
拍攝參數:
焦段:185 mm
光圈:f/2.8
快門速度:1/1600s
ISO: 220
EV: +0.33
拍攝過程:2020年因為疫情不得不禁足於家中,天天盼著能像以往一樣,自由自在地行走於天地之間。這是跟隨傑夫老師在非洲拍片時,被眼前自由奔跑的長頸鹿所打動,感觸很深,恰好應和了內心之嚮往。在老師指導下,拍下此片。
後期思路:使用ACR, PS, NIK 軟體及 Topaz AI 減噪工具,依照傑夫流程,調光,除噪,強化主體,並調整顏色。
A44 何方攝影-黃昏戀歌
作品名: 黃昏戀歌
攝影師名: 何方攝影
動物名: 白鷺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4
快門速度: 1/640s
ISO: 200
EV: +0.33
拍攝過程: 初冬時節,廣東梅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成千上萬鷺鳥到這裡棲息。在梅州城區梅江河上成群結隊的白鷺在抓泥鰍吃。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17點20分,我選擇了正逆光的方向,傍晚的夕陽打在梅江河上,同時灑滿白鷺抓泥鰍相爭的現場,形成霞光映襯的麗景。
後期思路: 用PS軟體打開RAW格式拍攝的文件,調整還原了夕陽的黃、紅色光影,將對比度、暗部稍微的提升了點點。
A45 祝華-激情一刻
作品名: 激情一刻
攝影師名: 祝華
動物名: 慄喉蜂虎
相機: Sony a9
鏡頭: Sony 400mm F2.8+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60mm
光圈: f/4.5
快門: 1/640s
ISO: 500
拍攝過程: 拍攝於福建泉州。
後期思路: 用Photoshop稍微拉了一下銳度,裁剪後用了Topaz降噪。
A46 John Jiang-蝙蝠喝水
作品名: 蝙蝠喝水
攝影師名: John Jiang
動物名: 蝙蝠
相機: Canon 1DX3
鏡頭: Canon 4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4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6400
EV: +1
拍攝過程: 拍攝於雪梨公園,2020/12/08 19時天氣悶熱,是蝙蝠喝水時間段。我前後觀察一個多月,拍攝了近萬張,挑選這一張。因為傍晚光線弱,拍攝距離大約70-100米,蝙蝠的顏色與背景差距不大,飛行速度快,因此對焦比較困難,很有挑戰性。
後期思路: 適當裁剪,調整明暗,Topaz DeNoise AI降噪,Topaz Sharpen AI銳化。
A47 RockyOcean-小紅狐
作品名: 小紅狐
攝影師名: Rockyocean
動物名: 紅狐-Red Fox
相機: Canon 7D2
鏡頭: Canon 100-400 mm II
拍攝參數:
焦段: 360 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000s
ISO: 4000
拍攝過程: 2020年6月22日一早開車去我們的射擊場,準備拍攝日出時分的紅狐一家。因為靶場近9點才會有人,因此日出時分成為小紅狐盡情玩耍的最佳時刻。那天的光線非常好,小紅狐一度接近到距我3米左右的地方。
後期思路: 因為距離近,光線好,前期畫質底子不錯。因此後期只做基本調整,主要突出暖色和皮毛的細節,畫面左右翻轉了一下,力求與通常的觀看習慣保持一致。
A48 Dora Liang-無從下口
作品名: 無從下口
攝影師名: Dora Liang
動物名: 棕脅秋沙鴨
相機: Sony a7r4
鏡頭: 600mm F4+1.4X
拍攝參數:
焦段: 84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400
EV: -2.70
拍攝過程: 秋沙鴨抓龍蝦成了近期的大熱,當鴨子抓起龍蝦時不慎跌落,而龍蝦一躍而起,展開雙鉗子示武,鴨子得不償失,一副無奈的表情。
後期思路: 在ACR和PS做了適當裁剪及調整光色,局部銳化,Topaz AI降噪。
A49 Susan Liu-飛翔的小潛鴨
作名:飛翔的小潛鴨
攝影師名:Susan Liu
動物名:Lesser Scaup斑背潛鴨
相機:Nikon D500
鏡頭:Nikon 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75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 1/5000s
ISO: 400
拍攝過程:秋天來臨,各類的鴨群回到溫暖的海邊。清晨它們會聚集在河渠裡,在清爽的淡水中覓食戲水。捕捉到了小潛鴨起飛的瞬間。
後期思路: ACR基本調整、剪裁。Topaz AI 降噪。
A50 Lawrence Lu-撲食
作品名: 撲食
攝影師名: Lawrence Lu
動物名: Forster’s Tern和小魚Minnow
相機: Sony a9m2
鏡頭: Sony 200-600mm F5.6-6.3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7.1
快門速度: 1/3200s
ISO: 640
拍攝過程: 拍攝時間:2020/08/08。燕鷗在每年六月到八月期間會大量棲息在南加拿大的很多海灘。我們有幸能夠近距離看到它們爭相捕食小魚的精彩場面。燕鷗捕食的時候速度極快。它們從高空對準小魚直接扎入水中,將魚一口叼住、浮出水面起飛,然後在遠處空中將魚吞下。有時魚叼的方向不對使它們無法將魚一口吞下。這種情況下,它們一般會將魚在空中拋出,然後再在空中將魚接住來轉換魚的方向!這應該是燕鷗抓魚最精彩也最難捕捉的場面。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逐漸了解了燕鷗的一些捕食習性。對它們何時準備跳扎,何時叼魚出水起飛、拋魚有了更多地了解,拍攝成功率也隨之增加。這張拍攝時燕鷗很少見地在離出水很近的地方將魚拋出,正要撲上去接魚。畫面中燕鷗出水濺起的水花四散飛舞,也給這一場面增彩不少。
後期思路: 後期在Photoshop中做了簡單的剪裁,去噪,少許銳化和光色調整。
A51蔣雄一- 新生命的誕生
作品名:新生命的誕生
攝影師名:蔣雄一
動物名:角馬
相機:Nikon Z6
鏡頭:Nikon 200-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 26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320s
ISO: 360
EV: -1
拍攝過程:2020年2月再次踏上非洲大草原,角馬新生代的出生是我們追尋的目標。在百萬數量級的角馬群之中苦苦循跡探尋待產媽媽,幾天之後的一個清晨,我們終於拍攝到了一個新生命來到世間。這是一個十分溫馨而欣喜的場面。在這個不尋常的2020年,生命顯得格外珍貴。
後期思路:應用常規方法增強照片的效果之外,特意增強背景的飽和度,綠色小草,黃色小花,烘託新生命的到來。
A52 Youmans Hsiong-向陽飛
作品名: 向陽飛
攝影師名: Youmans Hsiong
鳥名:白天鵝
相機: Sony a9m2
鏡頭: Sony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22
快門速度: 1/30s
ISO: 50
拍攝過程: 清晨4:30開車出發去舊金山北部一個有天鵝的湖泊,天亮前半小時到達拍攝。湖面有霧,天也睛,太陽升起來後,天鵝開始活動了。除了拍霧蒙蒙的天鵝湖之外,我也喜歡拍攝飛版的天鵝美姿。拍攝清晰飛版的鳥片很多,最近喜歡拍攝有動感的糊片。因此嘗試慢門拍攝,儘管成功率很低,但是也有我喜歡的圖片。
後期思路:後期不用降噪,但是作了些增強虛影的效果。在PS圖層作了曲線調整,包括通道圖層。稍微裁剪了一些右邊空間。
A53 Helen Jiang-亮劍
作品名: 亮劍
攝影師名: Helen Jiang
動物名: 貓頭鷹 Owl
相機: Canon 5D4
鏡頭: Tamron 15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50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800s
ISO: 4000
拍攝過程: 拍攝時間:2020/10/5。貓頭鷹晝伏夜出,很難見上一面。得知世紀公園裡有貓頭鷹幼鳥,就趕緊去相見。那時叢林裡光線已偏暗,所以ISO用得高。幸好一縷陽光穿過樹葉打在貓頭鷹的身上,它低頭斜睨,又伸出爪子好似「亮劍」,陽光正好落在爪子上,猶如舞檯燈光效果,為貓頭鷹增加了動態趣味,我趕緊抓取這一瞬間。
後期思路:LR 裁剪,基本調整。Photoshop 進一步調整以突出主體,尤其是眼和爪子,Topaz降噪,USM銳化。最後在TK Action 裡做進一步銳化輸出。
A54 姚志紅-暴風雪中的野牛
作品名: 暴風雪中的野牛
攝影師名: YZH-姚志紅
動物名: 野牛
相機: Sony a7r3
鏡頭: 24-105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51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 1/15s
ISO: 100
拍攝過程: 今年1月在美國黃石公園大暴風雪中,一群野牛迎雪邊走邊尋覓著食物,用慢門表現風雪的絲狀,以襯託著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後期思路: 簡單做了後期,適當加強一點對比度突出風雪,並提亮一些局部。
A55 Lynn Lin-回眸
作品名: 回眸
攝影師名:Lynn Lin
動物名:Tern (燕鷗)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60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 1/3200s
ISO: 250
EV: -0.67
拍攝過程:那天在海邊拍燕鷗抓魚, 正在拍著, 忽然聽見頭頂有燕鷗叫, 抬頭一看, 兩隻燕鷗正在靠近, 於是趕緊抓拍。回去在電腦上看片子, 看到照片中兩隻飛舞的燕鷗, 心頭一動, 忽然就想起了那句話: 佛前求了五百年, 換來這一世與你的回眸。
後期思路:Camera Raw 和Photoshop,做了剪裁,Topaz 降噪,簡單調整對比度和亮度,背景降了一點飽和度。
A56 Julia Wen- Getting water
作品名: Getting water
攝影師名: Julia Wen
動物名: Grey-Headed Flying Fox
相機: Nikon D 850
鏡頭: Nikon 3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3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000s
ISO: 2500
拍攝過程:攝於2020-01-14 。因全球變暖,雪梨叢林大火,乾旱無雨,給蝙蝠帶來了額外的壓力。落日前極度炎熱,它們飛抵湖面取水,當蝙蝠擦著水面快速起降時激起水花。側逆光拍攝,落日前的弱光透過蝙蝠的薄翼呈現淡紅色,蠻好看的紋理。 拍攝時選擇背景純淨,水面反光較弱的樹影區域。 由於它們取水時速度極快, 方向不固定,點水而飛,即使高速連拍,出片率也低,數千張挑不出幾張。
後期思路:ACR壓暗高光,主體色彩飽和度略微提高。裁剪,降噪,銳化。
A57 馬琳-你不能獨食!
作品名: 你不能獨食!
攝影師名: 馬琳
動物名: 鷺鳥
相機: Canon 7D
鏡頭: Sigma 5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50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500s
ISO: 200
拍攝過程: 中午珠江退潮,鷺鳥在河灘覓食,一隻鷺鳥抓到一條魚,但魚太大了吞不下,很多鷺鳥馬上圍了上來,其中一隻飛撲過來:你不能獨食!
後期思路: 調色階,加銳度,適當裁剪。
A58 Simon Wong-獵鼠行動
作品名:獵鼠行動
攝影師:Simon Wong
動物名:雪鴞
相機:Nikon D5
鏡頭:Nikon 400mm F2.8
拍攝參數:
焦段:400mm
光圈:f/9
快門速度:1/1600s
ISO:320
拍攝過程:一月,加拿大CA的中部真的非常之冷,零下三十度的低溫,加上風凍的效應,體感溫度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的效應。在這樣的低溫條件下拍照,對人和照相機都是一個好大的考驗。雪鴞每年冬天都會由更寒冷的北極地區飛來加拿大CA過冬,遼闊的麥田,有大量的田鼠,為它們越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後期思路: 用ACR進行了初步的調整,然後Photoshop 中用NIK collection 作了色調對比調整,局部作了提亮和加銳。
A59 Esmond 羅-迎著曙光
作品名:迎著曙光
攝影師:Esmond 羅
動物名: 倉鴞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50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1250s
ISO: 180
拍攝過程:倉鴞的生活習性通常是在傍晚和夜晚出來活動。不過,當雛鳥在剛開始學習獨立捕食的初期,長鳥會利用清晨,地鼠比較頻繁出洞的這個時段進行示範教導。今年由於疫情的緣故,我們哪裡都去不了。還好,倉鴞媽媽帶著它的BB如期而至。經過幾天的觀察,對於它們的飛行路徑有所了解,選擇好機位,等候了三個清晨,拍出了這張照片。
後期思路:剪裁、銳化、降噪。
A60 刀單-哦豁
作品名:哦豁
攝影師名: 刀單
動物名: 紅嘴鷗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000s
ISO: 800
EV: -0.33
拍攝過程:一個半小時車程,來到大湖邊的方畝水塘,只見紅嘴鷗翻飛。不時有鷗對著水中遊動的魚俯衝。鏡頭對著入水濺起的水花,伺服對焦高速連拍。鷗抓住魚躍出水面,在飛行中把魚吞食。這條魚從鷗口中滑脫,哦豁,一聲嘆息。(也有說是拋投以調整便於吞食)
後期思路:ACR調對比。Topaz AI降噪。銳化。裁剪構圖。
A61 悠然-跟著媽媽走
作品名: 跟著媽媽走
攝影師: 悠然
動物名: 北極熊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500mm F4 +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00mm
光圈: f/9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200
EV: +0.33
拍攝過程:每年2-3月份,北極熊媽媽都會帶著出生3-4個月的熊寶寶從冬眠4、5個月的洞穴裡出來,走去最近的海灣尋找食物。此片拍於2月22日,當天天氣晴朗,體感溫度零下60度左右,熊媽媽向前走,兩小熊有些怕,縮在媽媽的腳邊,觀望著前方。
後期思路: 裁剪、降噪、轉黑白、Topaz AI 銳化。
A62 婕思敏-聚精會神
作品名: 聚精會神
攝影師名: 婕思敏
動物名: 北美赤狐
相機: Canon 1DX
鏡頭: Can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16000
拍攝過程: 我喜歡拍狐狸,曾拍過冬天雪地裡和春天裡撲捉老鼠的小狐狸。在今秋的一個傍晚,我正在多倫多的一家公園裡拍小動物,突然見到這隻狐狸聚精會神地盯住小松鼠,匍匐前進, 靜悄悄地接近,生怕驚動它。我趕緊調轉鏡頭拍下了這一瞬間。都說狐狸狡黠,我看那是生存之道。
後期思路:Topaz降噪,裁剪,銳化。
A63 LIN SANQI-追
作品名: 追
攝影師名: LIN SANQI
動物名: 白鷺和夜鷺(Egretta garzetta Nycticorax nycticorax)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180-400mm f/4E TC1.4 FL ED VR
拍攝參數:
焦段:55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2000s
ISO:1100
拍攝過程: 今年四月拍攝完朱䴉的歸途中,傍晚在河邊巧遇幾隻白鷺、爭搶一隻夜鷺剛到口的一條泥鰍。於是我的相機立刻上了腳架,開始了一陣「 猛攝 」 ……。夜鷺寡不敵眾,到嘴邊的美食被一隻白鷺奪走,於是奮起直追, 可是白鷺還是把泥鰍給吞食了。夜鷺只能罷休,徒勞而歸。自然界的法則就是這樣,強者永遠是勝利者。
後期思路: 進行了裁剪和適當提高了亮度。
A64 張燕-翱翔
作品名: 翱翔
攝影師名: 張燕
動物名: Barn owl (倉鴞)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Tamron 15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29
快門速度: 1/20s
ISO: 80
EV: +1
拍攝過程:聽說San Francisco某個地方的一個小山丘出現了幾隻猴臉鷹,臉是心形的,飛姿漂亮,顏值超高。看到朋友們的美片,心裡痒痒的,心動不如行動,說走就走,冒著生命危險飛去了San Francisco。運氣還不錯,去了兩天,它天天出現(聽當地的攝友說他來了十次只看到三次)。第一天儘管是陰天,但看到它已經很滿足了,拍了很多不錯的片子:呆的,側飛的,正面飛來的... 但是大師說過沒光的片子就是廢片 所以有片無光很遺憾,第二天決定再去一次。人品不錯,猴臉鷹不僅露面,還擺出各種姿勢,大顯身手。光也很給力,半個多小時盡情拍攝,拍片拍到手軟。打完飛版,想起大師說過清晰飛版的最高境界是糊版,趕緊調整參數慢門追焦拍糊版,儘管成功率很低,但是這張拉絲光線,夢幻翅膀,頭部清晰的片子是我的最愛。
攝友贈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打鳥故,兩者皆可拋。
後期思路: 後期調的不多,銳化眼睛,Topaz 降噪。
A65 傑生-飛行的海鮮
作品名:飛行的海鮮
攝影師名:傑生
動物名:魚鶚
相機:Nikon D850
鏡頭:Nikon 600mm F4+1.4X
拍攝參數:
焦段:8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 1/2500s
ISO: 360
拍攝過程:風和日麗,與鳥友相約拍鶚,等了幾小時,終於拍到魚鶚捕魚。只見它盤旋空中,鎖定目標一紮入水,可惜背向我出水。魚鶚飛到對面小島休息,遇到兩隻烏鴉準備群毆打劫,只得攜魚飛回叢林。飛行途中被我拍到,鮮魚在爪下流血,它看起來吃飽了,可能是要餵育鷹仔吧。
後期思路:ACR 調整對比度、亮度、色調,Topaz 降噪, Photoshop 剪裁以突出主體和動感,適當加銳。
A66 羅明-同風而起
作品名: 同風而起
攝影師名: 羅明
動物名: 沙丘鶴
相機: Canon 5D4
鏡頭: Canon 100-400mm+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2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500
拍攝過程: 秋未冬初,成群結隊的沙丘鶴從北往南,長途跋涉飛往美國南部和墨西哥越冬。視氣候變化和食物的充足狀況,遷涉中的沙丘鶴會在幾個中西部州停留數日,短暫休整並補充營養。十月底我們來到威州的野生動保護地拍攝正在這裡休整的沙丘鶴。這張是從上午的拍攝中選出。我喜歡乾淨的背景和騰飛姿勢。沙丘鶴的起飛動作雖不及猛禽的威武剛勁,但也頗有些騰空而起,扶搖直上的大鵬韻味。遺憾的是當我們下午返回原地,打算再拍夕照下覓食返回沙丘鶴時,夕陽如約而至,但鳥們卻無一返回,想已繼續南遷了。
後期思路: 用LR 和PS 微調色溫,剪裁,頭部加銳,保留翅端微糊以求增加動感。
A67 淡凱嵐-媽媽的背上
作品名: 媽媽的背上
攝影師名: 淡凱嵐
動物名: 天鵝寶寶
相機: Canon 5D4
鏡頭: Canon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250s
ISO: 300
拍攝過程: 兩隻天鵝寶寶懶洋洋地躺在媽媽背上曬太陽。我們被母愛與寶寶萌萌的樣子深深地打動。
後期思路: 剪裁,降噪,微調高光陰影。
A68 宮正-旭陽雙鶴
作品名:旭陽雙鶴
攝影者:宮正
動物名:白鶴
相機:Canon 5D3
鏡頭:Canon 500mm F4.5
拍攝參數:
焦段:500mm
光圈:f/4.5
快門速度:1/1000s
ISO: 400
拍攝過程: 白鶴,學名西伯利亞鶴,屬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全球現存不足4000羽,繁殖地在西伯利亞北部的北極圈內,鄱陽湖是主要的越冬地。今年氣候反常,鄱陽湖水位高,餌料馬來眼子菜和苦草等受淹,鶴群被迫轉向農田採食藕節和稻穀。
今年因防疫在青島市內小區宅居近一年,未能拍攝野生動物,12月中旬剛剛回到南昌,應影友之約在12月19日早晨赴鄱陽湖畔的餘干縣康山鄉去拍攝白鶴。鶴群在大約150米開外,融在早晨薄霧之中。習性改變,處境堪憂。
偶見二隻成年白鶴飛過,可惜未能穿越旭日。
後期思路: 照片僅作剪裁,略微加銳,未做其他後期處理。
A69 阿信-一家三口
作品名: 一家三口
攝影師名: 阿信
動物名: 白額燕鷗 Little Tern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500mm F4+1.4X
拍攝參數:
焦段: 70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1000s
ISO: 160
拍攝經過:白額燕鷗在我身處的新南威爾斯州是瀕危鳥類,數量最低時估計只有幾百隻。它們近二十年來穩定的在一個沙灘上繁殖,得到了當地愛好者和政府的保護。今年是它們繁殖狀況最好的一年,一早4點出門趕在天亮時拍攝到了親鳥哺育幼鳥的情景,等到8點以後,幼鳥就會躲在父母身下,不怎麼活動了。
後期思路: 白平衡調整顏色,加銳突出主題。
A70 六叔-前路
作品名: 前路
攝影師名: 六叔
動物名: 黑翅長腳鷸
相機: Sony a7r3
鏡頭: 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500s
ISO: 640
拍攝過程: 黑翅長腳的幼鳥出生不久,就開始在離父母不遠的範圍內自我覓食。
後期思路:近年來澳洲和亞馬遜森林大火,動植物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傷害,新冠病毒又嚴重地挑戰著人類社會,歲晚新年之際,人心惶惶,再無以往節日色彩,故簡單裁剪,除去顏色,製成黑白。
A71 James Cai-回家
作品名: 回家
攝影師名: James Cai
動物名: 藍鷺blue heron
相機: Sony a7r4
鏡頭: 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1200s
ISO: 250
拍攝過程: 春天是藍鷺最忙的季節,築巢,hatching小雞,finding 食物。這張是剛剛外面捕獵回家的情景。
後期思路:調整白平衡,局部加銳。
A72 趙美娟-晨光下捕魚
作品名: 晨光下捕魚
攝影師名: 趙美娟 Jodie
動物名: 藍鷺 Blue Heron
相機: NIKON D750
鏡頭: NIKON 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3200s
ISO: 280
拍攝過程: 我和攝影小夥伴們一起,趁著天還沒亮,踏著晨霧昏暗的路,悄悄地走進了秋後的荷塘。把相機安設好,耐心等待著目標的出現。終於藍鷺飛來了,牠盯著水面,我們盯著牠,靜靜的都不敢喘一口氣,手按著快門,當看到牠猛然插入水裡叼魚的時候,我們一輪狂掃,快門聲就像機關槍似的。牠飽歺一頓,我們收穫滿滿,最開心的還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了收穫的喜悅。
後期思路:重新構圖,調整亮部,陰影,清晰度,降噪。
A73 MayHu-寬容
作品名: 寬容
攝影師名: MayHu
動物名: 黃喉蜂虎
相機: Canon 1DX3
鏡頭: 600mm F4 III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1250
EV: +0.67
拍攝過程: 今年7月中國的疫情剛剛好轉,我就和好友遠赴新疆尋鳥。黃喉蜂虎在新疆野外不難找,但它們正午時分才比較活躍,可惜沒有拍到早晨好光線。
喜歡原因:「我總愛發脾氣,你總在我吵得最兇時閉嘴不言拍打翅膀轉圈逗我笑」——朋友們看到這張圖片,紛紛編出不同版本的故事,很是開心。
後期思路: ACR 調整、突出主體故事性,Topaz 降噪、銳化。
A74 馮堅-窺
作品名: 窺
攝影師名: 馮堅
動物名: 螳螂
相機: Canon 5D4
鏡頭: 180mm
拍攝參數:
焦段: 180mm
光圈: f/3.5
快門速度: 1/200s
ISO: 250
拍攝經過:江南的夏天,是荷花盛放的季節。疫情期間,減少了外出,在家附近的荷花池塘尋找拍攝的機會。一天早晨正好發現一隻小螳螂在蘆葦葉上爬行時,我馬上架好三腳架準備拍攝,此刻小螳螂似乎發現了什麼,轉頭看向相機時,我按下了快門,彼此的凝視成為永恆的瞬間。
後期思路: 前期拍攝曝光參數設置比較合理,後期製作只是微調一下了銳化、色彩平衡及飽和度。
A75 Sherry Huang-想
作品名: 想
攝影師名: Sherry Huang
動物名: Barred owl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Nikon 200-5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500mm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90s
ISO: 4000
拍攝經過:疫情期間,與鳥為友。夏天的一個早晨,去了湖邊,這個優雅的小貓太可愛了,它好像若有所思。
後期思路:做了提亮,加細,變黑白。
A76 金亮-多看了你一眼
作品名: 多看了你一眼
攝影師名: 金亮
動物名: Snowy Owl
相機: Canon R5
鏡頭: Canon 600mm+1.4X
拍攝參數:
焦段: 840mm
光圈: f/6.3
快門速度: 1/80s
ISO: 6400
拍攝經過: 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長島海灘,找到了雪鴞已是中午了,可愛的雪鴞正閉目養神,耐心等待足有五個小時,日落後它終於醒了飛到百米外一沙丘,鳥的位置很理想,我在短時間內找好機位,此時天光色彩格外美麗,捨棄飛版降低快門速度。
後期思路: 暗部提亮,除噪。
A77 Alu Chen-哥倆好
作品名: 哥倆好
攝影師名: Alu Chen
動物名: 天鵝寶寶
相機: Canon 70D
鏡頭: Canon 70-2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08mm
光圈: f/7.1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2000
拍攝過程: 五月份正是動物禽類發情生育的季節。大湖邊天鵝媽媽生了4隻小寶寶,毛絨絨的,非常可愛。我特別想拍到天鵝媽媽背著寶寶戲水的鏡頭,去尋了好幾次,終於看到天鵝媽媽張開翅膀,4隻胖嘟嘟的天鵝寶寶爬到媽媽的背上遊向對岸。我緊按快門拍了很多張。這是其中的一張,我很喜歡,2隻小天鵝表情豐富,有故事。
後期思路: 在ACR和NIK裡做了調整和裁剪,突出2隻小天鵝,Topaz 降噪、銳化。
A78 Cherry Lin-餵食
作品名: 餵食
攝影師名: Cherry Lin
動物名: 金圖企鵝 Gentoo Penguin
相機: Nikon D850
鏡頭: Sigma 15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170mm
光圈: f/5
快門速度: 1/1600s
ISO: 400
拍攝過程: 今年2月在南極登陸時拍攝的。企鵝媽媽從海裡捕到磷蝦,上岸後張開嘴,讓小企鵝伸到嘴裡取食。據悉小企鵝從破売出生到換毛結束需要60天的時間,其間大約要吃掉60斤的磷蝦。企鵝父母每天最起碼要下海捕食五個小時以上來餵養它們。
後期思路: 調整了對比度,柔化背景。
A79 李洪玉-穿越冰川
作品名: 穿越冰川
攝影師名: 李洪玉
動物名: 金圖企鵝 Gentoo Penguin
相機: Sony a9
鏡頭: Sony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206mm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2500s
ISO: 800
拍攝過程: 今年1月在南極登陸時拍攝的。 一隊企鵝捕食後回營地,跟拍他們從半山腰到坡頂。
後期思路: 提亮企鵝頭部,加強紋理,銳化。
A80 影子-海勤-鵟鷹開屏
作品名:鵟鷹開屏
攝攝影師名:影子-海勤
動物名:大鵟鷹
相機:Nikon D6
鏡頭:Nikon 400mm F2.8
拍攝參數:
焦段:40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1250s
ISO: 640
拍攝過程:12月初赴內蒙陳巴爾虎旗,原計劃重點拍攝雪鴞,守候幾小時不見雪鴞,後巧遇這生性好戰的大鵟鷹在覓鼠,急速調轉鏡頭,對大鵟不同的姿態按下快門…
後期思路:PS微調,裁剪、清晰度、降噪等。
A81 落基山之鷹-繁殖期鳥護巢策略
作品名:繁殖期鳥護巢策略
攝攝影師名:落基山之鷹
動物名:反嘴鷸
相機:Nikon D750
鏡頭:Nikon 200-500mm F5.6
拍攝參數:
焦段:50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1600s
ISO: 200
拍攝過程:在濱海月島調查鳥的繁殖情況,在沙灘上,突然飛起一隻反嘴鷸,圍著我鳴叫著,忽高忽低這是為了保護幼鳥或巢穴,引誘闖入者遠離巢穴的策略。
後期思路:簡單調整對比度,清晰度。
A82 劉凱旋-驚魂
作品名: 驚魂
攝影師名: 劉凱旋
動物名: 小白葉猴
相機: Canon 1DX
鏡頭: Canon 600mm F4
拍攝參數:
焦段: 600mm
光圈: f/4
快門: 1/1600s
ISO: 640
拍攝經過: 專程到廣西崇左自然保護區拍攝白葉猴。在拍攝期間正好有一隻大猴帶著幾隻小猴,這時大猴懷裡抱一隻小猴先跳躍懸崖,嚇得三隻小猴大叫:不要丟下我們!我抓住拍攝時機,拍下了這三隻小猴驚魂的一刻。
後期:做了簡單調整和剪裁。
A83 老牛-秋風勁、鶴南飛
作品名: 秋風勁、鶴南飛
攝影師名: 老牛
動物名: 沙丘鶴 Sandhill Crane
相機: Canon 1DX2
鏡頭: Canon 200-400mm F4 EXT 1.4X
拍攝參數:
焦段: 560mm
光圈: f/7.1
快門速度: 1/15s
ISO: 160
EV: -0.33
拍攝過程: 遷徙習性的沙丘鶴,每年下雪之前,都會經過離家2小時車程的一個自然保護區,疫情也沒影響。那天西北風凌厲,路邊的樹東倒西歪。為了強調疾風、南飛的氛圍和意境,採用了慢門。
後期思路: 轉黑白;裁剪,突出中心的飛鶴和傾斜的樹枝。
A84 林志東-對望
作品名: 對望
攝影師: 林志東
動物名: 灰背鶇
相機: Panasonic Lumix G9
鏡頭: 100-400mm
拍攝參數:
焦段: 400mm
光圈: f/6.3
快門: 1/250s
ISO: 3200
拍攝經過:春節回肇慶探親時在星湖牌坊廣場拍攝的。當時聽到林子裡有動靜,躡手躡腳走進去,看到了這隻灰背鶇,就停下來等待合適的拍攝時機。看到它轉身正對著我,就舉鏡連拍,恰巧有一刻它歪著腦袋,仿佛在與我對望。
後期思路:做了簡單調整和剪裁。覺得方型構圖更突顯對望的感覺。
A85 張潔心-母與子
作品名: 母與子
攝影師: 張潔心
動物名: 德州鱷魚
相機: Sony a9
鏡頭: Sony 200-600mm
拍攝參數:
焦段:200mm
光圈: f/6.3
快門: 1/1000s
ISO: 6400
拍攝經過:Galveston 野生動物保護區,夕陽下,野鴨鳥池枯枝裡看到一家鱷魚,媽媽和九隻小鱷魚正在移動。
後期思路:做了簡單剪裁。
A86 張光啟-向前,向前,向前!
作品名:向前,向前,向前!
攝影師名:張光啟
動物名:獅子
相機:Canon 5D4
鏡頭:Canon 70-200mm F2.8 II
拍攝參數:
焦段:70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500s
ISO:2000
拍攝過程: 2020年2月17日在肯亞馬賽馬拉拍攝。清晨,看到一隊大小獅子排得整整齊齊在前進。急急忙忙拍下這個鏡頭。
後期思路: 為了突出主體,做了一些剪裁,對角線構圖。主體增加紋理和清晰度。背景略微壓暗和鈍化處理。最後用Topaz DeNoise AI降噪。
正如最後一幅作品的標題:向前,向前,向前!
充滿陽光和希望的2021年即將到來。讓我們昂首闊步,奮勇前進吧!
恭祝野生動物攝影論壇全體影友,恭祝關注和支持我們的所有老師、朋友及親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安康幸福!
發布的內容所有權歸屬原作者。澳大利亞一號傳媒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代表同意原作者的觀點和立場。部分內容經網絡轉載,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