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和她的朋友」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亮相廣州

2020-12-2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

青藏高原上,一個隱蔽的洞穴裡,兩隻剛出生不久的雪豹寶寶好奇地盯著攝影師的鏡頭;兩隻露著心形白屁股、轉過頭機警地看著攝影師鏡頭的藏原羚,是青藏高原上的「顏值擔當」;自帶「喜感」的藏狐,在通過玩鬧練習捕獵技巧;新年的第一天,第一縷陽光把藏羚羊染成了金色;在遙遠的秦嶺的峭壁上,兩頭羚牛頭對著頭,鼻尖頂著鼻尖,似乎在互致問候……

▲影展現場

12月19日,在廣州萬菱匯必勝客餐廳「愛與守護——認識中國野生生物,一起保護,從必勝客開始」 暨「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必勝客家庭動物保護沙龍上,這些震撼人心的影像被展出。

▲藏羚羊雪豹圖

影展現場,照片的拍攝者、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與小朋友們分享了他是如何從一個愛鳥少年變成野生動物攝影師的經歷,還分享了一百多張珍貴的野生動物照片,更與小朋友們互動,了解他們與動物的有趣故事。活動現場,奚老師也談及了與必勝客合作初心:希望更多的孩子和家長可以在必勝客通過影展和家庭沙龍,更直觀生動的認識中國野生動物,拉近孩子與大自然的距離。

▲奚志農現場分享

自然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開端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是「野性中國」創始人,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實踐著用影像保護自然的信念。在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將鮮為人知的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並由此保護住了它們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導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被英國戶外雜誌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四十位自然攝影師之一,也是第一個在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獲獎的中國攝影師,還是目前唯一入選「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的中國攝影師。

觀看百餘張珍貴的野生動物照片,現場的小朋友對眼前的這個伯伯也十分好奇。在活動現場,奚志農也為小朋友們講述了他自己的經歷。他在雲南大理一個有山有水的古城長大,對自然的愛與親近卻是渾然天成。為了延續對自然的熱愛,他用多年的努力,成為了野生動物攝影師,並在2002年創立了中國首家自然保護影像公益機構「野性中國」。他們通過拍攝直觀、生動的紀錄片,希望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與熱愛。剛剛拍攝完成的《雪豹和她的朋友們》是「野性中國」團隊歷時五年、克服艱難險阻完成的一部紀錄片,也是「野性中國」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的重要成果。該片揭開了生活在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雪豹、還有伴隨著雪豹生活的其他物種,如藏狐、巖羊、馬麝、白唇鹿、猞猁、金雕、高山兀鷲等一系列物種的神秘面紗。

▲奚志農為好奇小朋友解答

奚志農表示,了解自然,是一切教育的開端。他相信,任何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有這樣的機會,有這樣的引導,讓他們對自然產生感情,產生愛,對他們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一個有愛的人,是不一樣的。父母要給孩子更多了解自然的機會。

萬物有靈且美,城市中也有野生動物

「它們太可愛了」,站在必勝客「愛與守護——認識中國野生生物,一起保護,從必勝客開始」 野生動物攝影首展前的小朋友們不斷發出感嘆。家長和小朋友們對野生動物的了解並不多,通過攝影展他們卻能感受到野生動物之間的情感和人類並沒有什麼不同。樹枝上玩耍的川金絲猴、學習捕獵技能的藏狐就像他們身邊的朋友一樣。

▲小朋友餵小雪豹

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們對必勝客和「野性中國」精心製作的攝影展首展導覽手冊和奚老師攝影圖冊都也很感興趣,都認真翻閱想去了解照片背後的故事。

▲小朋友看導覽手冊

不去野外,也能觀察到野生動物嗎?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中教學水平綜合實踐活動科學督導專家、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教育專家遊雲也出席了活動現場,她為大家講如何去發現、觀察城市裡的野生動物。遊雲表示,城市裡出生和長大的大部分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城市離野生動物很遠,其實不然。一年四季的清晨,我們身邊都能聽到10種以上的鳥鳴。只要留心觀察,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現大自然的繽紛炫目。

首展將持續三個月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也用自己的照片和畫,分享了他們與自己身邊的小動物那些有趣溫馨的小故事,他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和愛護之心深深的打動了老師和其他家庭。

▲小朋友分享自己和動物朋友的故事

從事野生動物保護這麼多年,奚志農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如今從上至下,從政府機構到普通群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都在不斷地提升,對小朋友們的自然教育也越來越重視。

▲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和奚志農合影

此次和必勝客的跨界合作,奚志農表示:「萬物有靈且美。比起說教,我更相信影像的力量。孩子天生喜歡動物,對自然也有天生的嚮往。必勝客擁有超過2000多家餐廳,一直致力於打造豐富的餐廳體驗,親子家庭是必勝客重要人群之一。這也是『野性中國』和必勝客合作,舉行全國攝影展和家庭沙龍的初衷。我們希望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們在必勝客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的同時也能在這裡認識中國的野生動物,認識到它們也是美麗中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更希望拉近孩子和大自然之間的距離,野生動物和孩子一樣,值得被理解和尊重,珍視和愛護。愛與守護,從必勝客開始。」

據悉,在廣州萬菱匯必勝客餐廳的 「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將持續三個月,相信可以吸引到對野生動物感興趣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前去觀展。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野性中國」與必勝客跨界聯合 「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
    12月19日,在廣州萬菱匯必勝客餐廳「愛與守護——認識中國野生生物,一起保護,從必勝客開始」 暨「雪豹和她的朋友」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首展親子家庭動物保護沙龍上,這些震撼人心的影像被展出。為了延續對自然的熱愛,他用多年的努力,成為了野生動物攝影師,並在2002年創立了中國首家自然保護影像公益機構「野性中國」。他們通過拍攝直觀、生動的紀錄片,希望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與熱愛。剛剛拍攝完成的《雪豹和她的朋友們》是「野性中國」團隊歷時五年、克服艱難險阻完成的一部紀錄片,也是「野性中國」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的重要成果。
  • 【生態玉樹】《最美中國第五季》:從牧民到雪豹「御用攝影師」
    《最美中國第五季》如期而至,該片已獲得了豆瓣開分8.7的好成績。在剛剛上線的第三集中,節目講述了藏族牧民次丁和達傑,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在其教導和幫助之下成為了優秀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用鏡頭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暖心故事。奚志農,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
  • 今天,相約昆明動物博物館 守護「雪域精靈」雪豹
    雪豹呈純白或菸灰色,深色斑點均勻分布全身,冰藍色的大眼睛尤為迷人,被稱為「雪域精靈」。由於棲息地、食物鏈生態、遭受捕殺等多種原因,自20世紀90年代雪豹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物種。至今,雪豹仍處於「瀕危」狀態,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保護這個稀有的「雪域精靈」,傳承生物多樣性。在2013年10月23日,全球12個雪豹分布國共同籤署了「比什凱克宣言」,聯合發布了《雪豹保護宣言》和《全球雪豹生態系統恢復計劃》(GSLEP),中國始終積極落實比什凱克會議精神,在全球雪豹保護上做出了表率。
  • 講述野生動物 《我們誕生在中國》實力圈粉
    棲息於四川竹林渴望長大和自由的大熊貓美美、隱居於雪域高原的勇敢媽媽雪豹達娃、攀緣於神農架的搗蛋鬼金絲猴淘淘……昨日下午,2019(第十五屆)四川電視節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影視作品展播展映活動在四川大學正式啟動,陸川執導的野生動物題材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成為首部展映影片,現場觀影的大學生齊齊成了這些可愛動物的真愛粉
  • 打豹英雄孫子成野生動物攝影師:每一張照片都是對生命的敬畏
    如今,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和平相處成為了時代的主題,保護野生動物,也成了牧民們共同遵循的理念,達傑和鄉裡的村民們不僅成為了生態管護員,而且轉型成了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下很多關於野生動物的珍貴照片。野外拍攝的過程中,他們還曾經多次救助受傷的雪豹,包括前些年轟動全國的10歲雪豹「凌雪太后」。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頻頻亮相央視《秘境之眼》欄目
    《秘境之眼—不被打擾的相逢》是中央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聯合推出的一檔以我國上萬個保護地布設的紅外相機和遠程攝像頭拍攝的珍貴野生動物視頻為素材,以原生態方式展現大自然的科普欄目,旨在呈現綠水青山中動物最原始的生存、生活狀態,將觀眾帶入祖國東西南北中,高山、密林、溼地
  • 臺灣|守護野生動物、棲地與河流 中國大陸重量級綠色人物訪臺交流熊貓
    「我要拍自由飛翔的鳥」,原本只想拍鳥的奚志農,隨著攝影工作深入獨龍江峽谷,見到動物被非法獵捕、棲地被破壞後,他將鏡頭轉向野生動物與棲地保護。「在中國,要做一個真正的自然攝影師,對大自然不顧一切的愛只是基礎。」畫面是藏羚羊的屍骨,奚志農說出一個攝影師面對慘烈景象,必須拍攝並留下紀錄時,心中強忍的憤怒。
  • 2018年「長隆杯」發現野生動物之美攝影大賽正式啟動
    廣州2018年8月28日電 /美通社/ -- 8月28日,由廣東省林業廳、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廣東省長隆動植物保護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18年「長隆杯」發現野生動物之美攝影大賽正式啟動,來自全國的100名攝影家和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參加了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舉行的大賽開鏡儀式。
  • 2016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佳作共賞
    2016年5月3日,雲上中國生態自然攝影訓練營
  • 追尋雪豹足跡 他用鏡頭記錄珍貴瞬間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沈志君攝影報導)穿上白色隱蔽服,戴上厚實的帽子,拿好攝影器材「長槍短炮」,12月20日,家住新疆博樂市的攝影愛好者沈志君早上8點多就駕車出門了。  近100公裡車程後,沈志君來到了位於溫泉縣哈日布呼鎮西南方向的別珍套山。海拔3000米的山上,山頂終年積雪,四處是裸巖和碎石,這是北山羊和雪豹的天堂,沈志君已是這裡的常客。
  • 獲野生動物攝影「奧斯卡」獎的李善元:自然生靈值得尊敬和保護
    他拿起相機,一頭扎進大山裡,從事野生動物攝影近十年,拍下了無數蓬勃而美好的生命。李善元想用照片告訴人們,「自然界的生靈是值得我們尊敬和保護的」。母愛是永恆的主題搬家的艾虎。 《蓄勢待發》(狐狸)。雪豹、豺、荒漠貓、植物、真菌、昆蟲,攝影師的作品向大眾展示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生物的多樣性。「大自然自身有恢復能力,只要有效控制住人類活動,野生動物生存空間就有保證,生態環境就能夠自我修復並逐步向好。」
  • 野生動物保護百餘年,影像記錄生命的力量
    威脅不僅來自人類過度捕獵、捕撈的直接傷害, 還來自人類在尋求自身發展過程中對陸地、海洋的開發利用帶來的棲息地喪失、環境汙染,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有意或無意造成的物種入侵……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擴張,野生動物在退卻和消亡。
  • 為了那些瀕危的野生動物,他想用攝影建一座諾亞方舟
    青少年時期,他就在維蘭德裡(法國中部地區Villandry)的森林裡觀察野生動物。 馬丁因為一本關於蜻蜓的書出名,之後決定全身心投入自然攝影中。馬丁出版了十幾本攝影書,包括《地球上的鳥類》、《地球上的蝴蝶》、《微距攝影》等。他的照片刊登在《地球》、《費加羅報》、《生命》、《國家地理》等各大雜誌上。
  • 《迷你世界》四周年和妮妮卡卡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吧,還有皮膚拿
    大家好,我是愛玩遊戲的馬虎熊,不知不覺迷你世界已經過去四年了,記得第一次接觸迷你世界還是朋友介紹我玩得,立刻被這精美的畫面所吸引,時光冉冉,小夥伴們也換上一個個嶄新的皮膚,但是帶領我們踏入迷你世界第一步的兩個好朋友,妮妮和卡卡卻一直默默的帶領著新的朋友探索這個世界。
  • 在夏爾西裡拍攝野生動物
    生態資源:這裡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賽加羚羊、北山羊、盤羊、棕熊、雪豹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餘種,約有陸棲類動物和鳥類300餘種,其中以賽加羚羊最為珍貴。過去,這裡由於長期處於中哈(原蘇聯)邊界爭議區,雙方均實行嚴格的軍事管制,基本無人類活動,
  • 《我們誕生在中國》裡的雪豹媽媽真的死了?導演陸川四年後首次解密
    「我們帶了整整四卡車的攝影器材過去,但最後並沒有動用那些特別複雜的拍攝手段,只是靜靜地用最簡單的鏡頭語言去記錄我們面前的世界。我們不希望攝影、導演出現在鏡頭前,而是希望能夠深深地藏在後面,讓觀眾最近距離感受到用膠片記錄下來的歷史和自然。」
  • 《我們誕生在中國》:感受動物世界的親情
    《我們誕生在中國》填補中國自然動物電影空白     作為在內地院線上映的首部「自然電影」,影片以3個中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家庭」——棲息於四川竹林的大熊貓丫丫、隱居於雪域高原的雪豹達娃、攀緣於神農架密林的金絲猴淘淘為主線,講述它們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為這個暑期檔帶來特別的感動。
  • 10月10日尋找珠峰雪豹—兩名青年保育科學家的奇妙旅程
    可能你也不了解提供這些照片的「珠峰雪豹保護中心」,想知道這個重大發現背後的故事。今年從耶魯畢業的小高,回國後通過CAPE Meetup舉行了一系列關於保護非洲象的分享活動,隨後他入職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帶領著平均年齡25歲的三人年輕小團隊在西藏珠峰保護區開展雪豹的研究和保護。經過數月的準備,長達23天艱苦的野外考察,雪豹保護中心成為全球首個在珠峰北坡拍攝到雪豹野外活動影像的機構。
  • 2018野生動物攝影大賽,很有意思的獎品
    我們2018年的野生動物攝影大賽正在運行。我們有超過2萬美元的獎品和在紐約市的獲獎者展覽!
  •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2020-11-18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