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過半,橫在教培行業面前的四條鴻溝

2020-12-23 教育經視

2020年,對教育從業者來說,是困難重重、不斷挑戰的一年。每天一睜眼,就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壓力。

尤其是增長乏力,現金流緊張,組織僵化和標準化複製難這四條鴻溝,更是在疫情之外"惡狠狠"地橫跨在教培企業面前。

一、增長乏力

今年教培行業的增長水平普遍下滑,曾經被期盼的"疫情後積壓式爆發"並沒有到來。

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調查顯示,超七成教培機構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期減少超30%,其中近一半線下教培機構同期營收跌幅將超過50%。

傳統的增長方式顯然無法支撐起業績期望,如果沒有明顯改變,這種情況在下半年或將持續。在這種情況下,渠道創新、OMO(線上線下結合發展)創新成為教培行業的增長關鍵。

就以現在很火的直播帶貨為例,在線下招生會無法舉辦的情況下,很多教培機構及時拓展線上業務,藉助教育saas服務商創客匠人搭建微信公眾號知識店鋪,以公益直播課的方式引流帶貨,常常一場直播就可以引流數萬人。

依託12億月活用戶的微信生態圈,很多入局線上的教培機構都順利打造了自己的超級私域流量池,不受疫情影響,繼續為學員提供教學服務,順利課消和招生,為自己在危機之中增添了一層抗風險能力。

二、現金流緊張

疫情之下,線下業務停擺,對於傳統教培機構來說,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無法正常課消,無法啟動招生,學員不斷流失,與此同時,房租、教師工資等花銷仍在源源不斷,很多機構甚至面臨資金鍊斷裂的窘境。

對現金流的擔憂直接體現在了融資市場。綜合市場數據顯示,今年1-5月行業融資88起,較去年同期減少46.67%,而機構現金流健康度一直是資本最為看重的其中一點。

三、組織僵化

疫情對教育公司的組織能力也是一次重要考驗。從面對疫情之初到現在,能否及時作出業務形態調整,直接決定著公司的生存能力。

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有51.2%機構轉型線上授課,22.8%機構嘗試線上服務,另外26%機構選擇原地等待。

結果很明顯,疫情的影響延續至今,停留在原地的機構並沒有等來他們期望的結果,一切並沒有恢復到去年疫情之前。事實上,疫情也僅僅只是線上化的一個催化劑,在線教育早已乘著時代的巨輪而來,躲是躲不過去的。

沒有創新的企業大多處在生死邊緣,而組織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才可以乘風破浪。

四、難以標準化複製

教培行業目前還處在高度分散的狀態,市場需求分散,供給分散。區域品牌難以跨地域成功,其痛點就在標準化複製能力上。

對於教培機構來說,師資是重中之重,但其存在難以標準化複製的問題,按照傳統線下模式,教室容量、老師精力都是限制,教師生產力難以擴大。

而疫情期間的被迫線上化反而解決了這個問題。

以視頻課舉例,教培機構可以將老師的一堂線下課錄製、剪輯好,上架到創客匠人知識店鋪中,老師只需要授課一次,錄製好的視頻就可以無限量售賣給學員,將知識價值最大化。

例如創客匠人協助搭建的【windy教你學英語】知識店鋪,其中的【一口氣搞定音標】課程,被超過22萬學員觀看學習。

增長乏力,現金流緊張,組織僵化和標準化複製難,是每一家教培機構都需要跨過的鴻溝。這背後的關鍵,總結起來也很簡單,就是需要企業懷抱新思想,升級新模式,擁有組織創新能力。

在線教育、直播帶貨、短視頻等眾多風口湧現,就看教培機構能否抓住新一波的流量紅利,實現線上線下深度結合,走出最適合自己的差異化增長之路。

相關焦點

  • 2020教培行業大事件一文速覽!
    來源:校長邦,作者:無限 編者按: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戰役,以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席捲大江南北,教育行業在動蕩之中度過了這無比特殊的一年。
  • 中金:教培行業競爭深化,OMO模式帶來新增量
    以好未來(TAL.US)和新東方(EDU.US)為首的頭部教培企業在獲客、運營、教研、教學到交付的各環節進行資本和人力的布局,通過線上和線下的融合降本增效,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學而思培優推出與線下同步的培優在線來擴大教學半徑;新東方在線旗下的東方優播結合線上小班課和線下招生來優化成本等。2020年OMO模式成為整個教培行業發展的主要探索方向,線上和線下相互探索破局的路徑。
  • 重慶教培行業報告:被外來巨頭裹挾的115億級潛在市場
    作為行業中人,我們總想為大家做點兒什麼,為此,我們啟動【全國教培行業調研項目】,從第三方視角出發,以城市為單位,通過實地調研、機構走訪、觀察剖析等形式,從當地教培行業發展環境、市場競爭、角色畫像、頭部企業調研、前景預測等角度,為你構建一座座鮮活的城市教培生態,希望能給教培行業中的你帶來啟發和思考。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重慶。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南昌教培行業報告:百萬學生存量,多方覬覦,誰會是最後贏家?
    從宏觀來看,教培行業全局數據已較豐富,但區域性數據尚不完整。為了區域數據豐富性,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南昌市是我們的第1站,我們走訪了當地20+家機構、10+所公立校周邊,與超過100位校長、校區負責人、學科負責人、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交流。
  • 冰與火之歌,七月教培機構出現兩極分化
    教培行業跟民辦行業一樣,我一直認為它最後有兩條路,要麼輝煌,要麼死亡。缺乏教育本身是最大的公益這麼一個基本的理念,我覺得它儘管有的時候可能是一門生意,但是你僅僅把它看成是生意,肯定是違反教培行業基本特點和規律的。
  • 華南教培再生變局:廣州明師教育被併購?疫情正加速行業整合
    華南教培再生變局:廣州明師教育被併購?疫情正加速行業整合 2020-08-26 18:22 明師教育 教培行業
  • 校寶在線聯合平安產險,推出教培行業定製保險——「安心保」
    校寶在線聯合平安產險,推出教培行業定製保險——「安心保」 作者:西瓜 發布時間: 2019-01-02 15:03
  • 教培行業恐再次變天?
    「望穿秋水」一詞形容今年的教培人再合適不過了!2020年初疫情爆發,機構被迫關門,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停擺。熬過2020就好了?2020年過去了,但疫情仍未消散!對於這種情況,不少校長都憂心忡忡,但經過了2020年的疫情,相信不少機構已經有了相應的備案,同時也更堅定了一個信念: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生源充足,機構的生命線就不會斷! 穩招生第一步:解析機構獲客成功與否的關隘在哪裡?
  • 冰與火之歌:教培行業2019十大事件
    文|王敏冰與火之歌,是回望教育培訓行業2019時,業界人士最常用到的一個詞。這一年,政策監管、資本趨冷,很多企業倒下,而教培行業上市潮仍在持續,16家企業登陸二級市場。叄 中公教育市值破千億元2019年9月24日,中公教育市值突破千億元,成為教培行業繼新東方好未來後第三大市值超千億元的教培機構。
  • 教培機構應該靠什麼驅動發展?
    作者: 張盼 Jacky 012020年去過15個城市,年關將至,總結一下較為特殊的這一年光景,分享一下自己近來的心得體會。所以我說一家可持續發展的教培機構一定是靠 商業模式(市場營銷)+教育服務(內容)來驅動的。02教學服務驅動型的機構大部分發展比較緩慢,以教學成果促招生,贏口碑。我們桃李邦團隊12月初賦能的金華這家校區,在金華東陽已經發展15年了,目前為止沒有市場&銷售部門,在當地巔峰時期將近萬名學員,可是這三四年市場佔有率逐漸下滑。
  • 教培小白投資指南:米德優教你如何避免教培加盟的那些坑!
    近些年來,教培行業的發展得益於中產階級的迅猛崛起,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新教改政策的落地又給教培行業吹了一股東風,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教培行業被譽為現在的朝陽行業。但現階段,各教培品牌的發展階段不同,企業連鎖管理技術的成熟度更是參差不齊,作為毫無教培行業經驗的加盟者,該如何選擇才能避免自己的投資資金打水漂?今天米德優就來教你如何規避教培行業的那些坑!「行業坑」:選對行業,才是基礎!
  • 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外來巨頭在邕城栽...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入教培行業,各類培訓機構呈爆發性增長,已經形成了多種辦學主體的市場格局。為了豐富區域性辦學數據,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組成區域深耕6人組,將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 2020教培併購大年:拼規模、拼速度、跨界
    隨著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這兩架馬車對於教育培訓行業影響,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整體趨勢向好,不過,2020年變數增多。多知根據IT桔子和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國內外教育行業併購案逾50起,國內教育行業併購案超15起,其中廝殺激烈的K12賽道仍是投資重點,此外,職業培訓、早教等賽道也同樣是投資熱點。
  • 校寶在線CEO張以弛:教培行業部分現金流困境需建立有效金融供應鏈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10月29日,在由教育產業服務平臺校寶在線主辦、支付寶協辦的2020 SEE 教育服務共建大會上,校寶在線董事長兼CEO張以弛表示,在目前教育行業中,部分機構存在預付款管理上的問題,但也有部分培訓行業的現金流困境是金融供應鏈的缺位造成的,教培行業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供應鏈
  • 新方向看教育: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市場,線下教培機構出路在哪?
    這家在中國長達十二年的老牌機構的倒閉引發了廣大用戶與同行的惋惜,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的出路在哪裡?迪士尼英語倒閉引發了眾多用戶與同行的不舍與惋惜,同時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國際品牌光環加身、廣獲好評的老牌機構為何也會面臨閉店離場?對與此同時仍在努力的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來說,出路在哪裡?
  • 西安教培報告:搖號政策後,小學段培訓市場內卷?
    >……這些行業內外的客觀原因或不可抗力,任何一條都能對教培行業造成打擊。教培市場分析一、教培市場:競爭「慘烈」且有「攪局者」,外來巨頭衝擊強勁走訪可得,當下的西安教培市場總體呈現3大特點:1.市場競爭「慘烈」近年來,西安家長的培訓意識不斷增強,據當地一些校長和行業內人士預估,「當前西安的孩子基本都補習,參培率達不到100%,
  • 後疫情時代,K12教培機構如何彎道超車?
    本文將解讀分析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給K12教培機構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及疫情之後這類機構如何彎道超車、線上教育產品未來會如何進化。希望對大家提升對K12教培行業的理解有所幫助。
  • 一位教培人的職場七年之癢|投稿
    來源:unsplash作者 | 王威翰發布 | 教培校長參考註:本文為教培行業從業者投稿,歡迎更多讀者投稿而在我看來教培本身就是關於「靈魂」的產業,不僅僅是因為千百年來對教師這種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樣簡單的描述,更是來自我對商業世界中眾多教培公司生死進退的觀察。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各位看官從「魂」與「魄」的全新視角剖析下我們身邊的教培行業公司這一獨特的「生命體」。當然,既然選擇了班門弄斧,也就是只能從我有限的職場經驗入手了。
  • 「教培坑」該由誰來填
    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監管部門有必要提前介入,把教培格式合同可能存在的問題講清楚,把培訓機構可能的貓膩指出來,用主動作為把「教培坑」一個個填平。另一方面,教育培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其中就包括「教培坑」亂象,讓很多家長不堪其擾,也嚴重影響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    這些年來,媒體報導了不少「教培坑」,其中一些問題屢經報導和整治,但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