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這是他的相聲帝國

2021-02-07 聆塵啊

如今的相聲界,最火的團體無疑是德雲社。如今的德雲社,無疑是最鼎盛的時刻。曾一手創建德雲社,歷經風雨的郭德綱,在這幾年,名氣愈來愈大,終不負他,前期的那般努力。

郭德綱的從事相聲這一行業的經歷之苦難,不異於馬雲創建阿里巴巴。在他的眾多經歷中,還屬曾在安徽衛視玻璃房時的經歷,尤為讓人心塞。

當年郭德綱參加安徽衛視的主持人副咖選拔,但是他和其他候選人比起來並不佔優勢,於是安徽臺給他出了個考試題目,就是櫥窗生存48小時。如果通過考試,郭德綱便有資格在安徽臺的一檔綜藝節目裡擔任副咖主持人,就如同陳漢典在《康熙》裡的角色;如果不能通過,那麼就被淘汰。

後來他雖然通過了這項考驗,但是他的工作職位卻很不佳。當時安徽衛視的《超級大贏家》主打主持人是周群和李斌,郭德綱的身份就類似主角邊上的小丑角色,反正什麼出醜的、譁眾取寵的事都是郭德綱去做。

這一段時間,不可謂不是郭德綱的黑暗時刻。在後來,郭德綱曾說過的一句話可以很好地詮釋他以前的經歷。

後來,郭德綱成名後,也回過安徽衛視幾次,但這時是以嘉賓的身份回去的,而曾經那些直呼他為郭德綱的人也開始稱呼他為郭老師,真正是人生如戲。

雖然郭德綱真正能火起來,是因為遇到了命中的貴人,但如果他沒有之前那般拼搏努力的話,那個他命中的貴人,又怎能會看中他,收他為徒。這世上本就殘忍,你以為有繁星點綴的夜空很好看,孰不知那只是蒼天為了遮掩它本是一片不毛之地的外衣而已。

好人難當,壞人囂張,這世上所有的不如意,所有的懼怕,只是因為,你還太弱小而已。做人當像郭德綱,敢低頭,敢拼搏,敢認輸,但。不服輸。如此,你遲早也會如他一般,於這世間,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帝國。

相關焦點

  • 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郭德綱
    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上面一段話是摘自某段子郭德綱的自述,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當紅的相聲團體,德雲社的「老大」郭德綱。在說郭德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相聲這個傳統的曲藝傳承的歷史。很多人說郭德綱處事圓滑,八面玲瓏,但了解他的人都會明白,「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這句話的背後承載了他的不易與辛酸,只有當一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之後,才會明白所謂的圓滑,事故,所為的只是生存下去而已。當一個人連生存的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時候,你去跟他談論高雅,欣賞崑曲,只能被罵這人有病。
  • 郭德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窗前明月光,我叫郭德綱」,老郭的幽默風趣式相聲演繹形式使他近些年是賺足了名聲和門票,很多人喜歡他相聲,不遠千裡也要趕飛機去當面聽一場,而小編這幾年也是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睡前聽一段才睡的香。但是郭德綱這一路走來,可真應了他那句,「我這40年,活了別人兩輩子」和林志穎相比,兩人都是73年出生的,一個活成了
  • 大俗大雅郭德綱:在人生至暗時刻裡,夢見百萬雄兵
    鼻子一酸,眼淚就忍不住譁譁地流了下來,那時候相聲這門藝術,似乎看不到希望,而郭德綱本人,當時也似乎完全沒有希望,前途看過去,人生那是一片渺茫,看不到光亮,也沒有退路,只能繼續堅持著走下去,跌跌撞撞,不顧一切,不死不休。
  • 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帶不火京劇,郭德綱:相聲和京劇的表演不一樣
    文/假聊相聲相聲能從電視上再度重回到茶館和劇場,也就是大家認為的相聲能再度振興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郭德綱和德雲社。「那一夜,我曾夢見百萬雄兵」現在德雲社欣欣向榮,前景無限,大概就是郭德綱曾夢到過得百萬雄兵吧?在得到「百萬雄兵」之後,郭德綱其他的小心思又出來了。郭德綱在公眾面前不止一次說過,他最愛的是「評書,京劇和相聲」。
  • 7歲學藝,15歲進京,32歲大火,47歲郭德綱如何打造相聲帝國
    郭德綱上臺後開玩笑說:「你要好好聽相聲,上廁所必須跟我打招呼,今天動起手來你跑不了,我後臺人比你多。」 隻身一人,倍感孤獨,每天晚上,只有郭德綱的相聲給予他慰藉。 成名之後,郭德綱一直把自己定位在普通相聲演員上,他說從來沒想過憑一己之力拯救整個頹廢的相聲行業。
  • 郭德綱如何用一己之力復興相聲?網友:不成功天理難容
    郭德綱將身家盡數託付於朋友,然後輾轉各處借了4000元錢。「我還會說相聲,總不至於餓死。」彼時仍對主流相聲界心嚮往之的郭德綱,租住在大興遠郊的一間磚瓦房內。昏暗逼仄的房間只有一張小床,那也是他的書桌、飯桌。
  • 相聲大師郭德綱:苦熬終於看見了花團錦簇,知道了彩燈佳話
    我很討厭那種不知道什麼情況就勸你要大度的人,這種人要離他遠一點,雷劈的時候會連累你。你被扎了一刀,這還流血呢,他上來說,這都不叫事,你要堅強起來。你死不死啊?,原本想通過找文工團的朋友介紹說相聲的機會,結果沒有一個人搭理他,後來因為相當窮連基本的旅館都住不起,所以無奈又回到了天津,在1955年,由於生活所迫破,郭德綱第三次進入北京,前兩次的無功而返讓郭德綱基本放棄,整個人已經認命了,曾坦言:只要有人肯收留我,我也就塌下心來給人當狗了,抹上紅嘴巴穿上西裝,就這樣了。
  • 有人問:相聲是不是要完了,馬季說出一句話,讓郭德綱難以忘懷
    但過了沒一會兒,這人又轉回這個話題,繼續追問:「馬先生您倒是給說說,這相聲是不是要完了?現在明顯就走下坡路了。到底相聲是不是就沒路可走了」?馬季先生憋了半天,憋出這麼一句話:「至少現在還有郭德綱」。曾經有人問馬季「為什麼別人都批評郭德綱,而你不批評呢?」馬季回答「我年紀大了,不去嫉妒別人」。言外之意也是說那些主流相聲人,對郭德綱是嫉妒的。馬季不愧為一代相聲大師,他能不幫徒弟姜昆,而幫郭德綱,可見他是有多愛惜相聲和有才華的郭德綱。
  • 郭德綱于謙王惠三人屬相促成申子辰三合局
    乾造:壬子 癸丑 甲寅 丁卯(個人推斷)排大運:大運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要說二十六歲之後的郭德綱,人生的確開始有了起色,2000年庚辰年,于謙於大爺,張文順張老爺子,他們開始搭檔合作講相聲。如果說捧哏的臻於化境的狀態,也就是于謙了。庚辰年,也是郭德綱名利兩全的流年。庚金為官,辰土為財。時來運轉巧遇貴人。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就是貴人扶持。
  • 郭德綱一腔孤勇立德雲大旗 眾弟子前僕後繼顯德雲風尚
    可天不遂人願 「我第三次進北京的目的就是同流合汙啊,就是懇求你們收留我,但凡有一個有文化的人,讓他來,留在手底當個馬仔,就認投了呀,生生是他們把我逼出來的」蘇秦有句話 使我有洛陽兩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
  • 郭德綱心酸史:我願意給你當狗,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
    這句話來形容郭德綱我想是最好不過了。郭德綱曾說過一句話: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我,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了。郭德綱有一句話:是條好狗也得上北京來叫喚叫喚,也曾用「三進北京」來形容過自己的過去,在早年的相聲演員都有著飛黃騰達的夢,這一類人都會選擇前往北京。
  • 郭德綱為什麼越長越有氣質了?以前明明是個「小黑胖子」啊
    如今的郭德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尤其是近些年,德雲社在他的帶領下也是蒸蒸日上。現在郭德綱已經沒有前兩年那麼能折騰了,演出少了,接的節目也少了。他把重心都放在培養徒弟上面了。雖然人家自己不承認,但是其實誰都知道他的相聲造詣是夠格大師的!
  • 從被猴耍到德雲掌門,從草根藝人到相聲大腕,郭德綱經歷了什麼?
    提起郭德綱,無人不知他是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對相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時的他,也是相聲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郭德綱是如何到了這一步。後來,郭德綱回憶這段日子時說:"聲聲感嘆,步步血淚。"2003年,郭德綱曾參加過一檔綜藝,挑戰在鬧市櫥窗裡生活48小時,,期間還必須配合觀眾表演節目。
  • 詩意藏在人生中,這一首詩形容大器晚成的相聲大咖,貼切到位
    提起相聲,最近這些年風生水起,有模有樣,一改以往的頹勢,大有振興的勢頭,這就不得不說郭德綱和德雲社。郭老師的相聲成名經歷和故事,波瀾曲折,坎坷艱辛,但好在憑藉他厚積薄發的實力最終紅遍了相聲、主持和戲劇各個行業中,作為他的資深聽眾和粉絲,衷心祝願郭老師和德雲社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 看《德雲鬥笑社》,有感郭德綱心路歷程
    於是那個在新世紀把相聲這門藝術推向一個巔峰的「小黑胖子」再次展現他的經濟頭腦。最後我們看到了德雲社和原《極限挑戰》總導演嚴敏團隊共同合作打造的《德雲鬥笑社》。 對於德郭德綱來說他又全面收穫了。因為這本就是個一箭三雕的好事兒。第一、能為德雲社帶來收入,讓整個團隊繼續運營下去,讓員工們、學員們、徒弟們有錢掙。第二、通過現在正當紅的嶽雲鵬、孟鶴堂、秦霄賢等徒弟帶動一些尚未大火的徒弟,讓他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第三、通過淘汰機制,順勢把一些正在嶄露頭角的相聲演員推到鏡頭前。
  • 郭德綱《過得剛好》:「裝三分痴呆防死,留七分正經謀生。」
    對於習慣了電影院、劇院的人來說,聽相聲的小臺子、小板凳還有瓜子茶等等,總有點「復古」得不像現代。我記得在一次採訪中,郭德綱說很多人恨他,恨他把相聲救活了。郭德綱就只說了一句話:「沒關係啊,你們該打招呼打招呼,這是他跟我的事,不是你跟他的事。」這是「我跟他的事」,這種界限分明的處事態度,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 黃健翔暗笑郭德綱:恭喜被有關部門認為過長,給你頒布限長令!
    經常有相聲同行僱幾個人,帶著大墨鏡捂著大帽子,拿個板凳拿支筆坐在臺下,專門記錄郭德綱的相聲段子內容,找出可以上綱上線的事,然後去向有關單位舉報,郭德綱哪哪又犯錯。至於「反三俗」的事情,那都還算是小兒科的事兒。為什麼郭德綱會得到相聲界同行如此同仇敵愾的痛恨?郭德剛在《過得剛好》一書裡說道:「無非就是動了人家碗裡的奶酪而已。
  • 草根出生的郭德綱:如何打造如此龐大的相聲帝國
    電視對於一個相聲演員來說,既是幸運,也是不幸。說他幸運,因為這是打開知名度的捷徑,說他不幸,因為電視都是錄播的,這個工具決定了演員很難及時的得到觀眾的反饋,知道怎樣才能夠get到觀眾的笑點。所有從電視起家的相聲演員,慢慢都會脫離了群眾,陷入到一種自娛自樂的自嗨狀態,這是非常致命的。
  • 王惠:14歲紅遍天津,在郭德綱無名時下嫁,因郭麒麟12年不生孩子
    提起相聲,可能大家都會想起郭德綱,很多人也認為是郭德綱拯救了中國相聲。而如今看似風光無限的郭德綱,其實成名之路相當艱難,一路辛酸淚。而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裡,都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郭德綱的第二任妻子——王惠。王惠與郭德綱相識相知相愛王惠早年出生在天津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學習鼓曲,14歲就紅遍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