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四川日報》發布消息稱,中國共產黨黨員,老紅軍,四川省政協原副秘書長寇瓊波同志[享受省(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於6月19日在成都逝世,享年104歲。
寇瓊波系四川營山人,生於1916年10月,1933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寇瓊波歷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軍部特務隊戰士、班長,四軍十師二十九團三營營部通訊員,四軍軍醫院警衛排戰士、衛生隊班長、護士,四軍軍部譯電員,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旅部譯電員、股長,延安八路軍留守司令部、聯防司令部機要科股長,三八五旅旅部機要科科長,重慶中共代表團、四川省委機關譯電員,中央城市工作部機要秘書,中央統戰部秘書科科長、李維漢同志秘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第六辦副主任、自治區政協副秘書長,四川省政協副秘書長、省級統戰學習班領導小組副組長兼政工組組長等職務。1982年12月離職休養。
2016年,央視《英雄無名 功勳卓著卻隱姓埋名的「聽風者」》報導提到,他們是紅軍部隊中的千裡眼、順風耳,人數雖然不多,但作用堪比千軍萬馬。他們監聽國民黨軍動向,無數次破譯密電,為紅軍決策提供至關重要的參考,甚至還能用假電報讓敵軍聽從調遣。他們立下功勳無數,他們的名字和事跡卻鮮為人知。
報導提到,1931年,藉助電臺監聽優勢,加上決策得當以及戰士們驍勇善戰,從5月16日至31日紅軍共打了5次仗,仗仗取勝。初出茅廬的無線電通信部隊為勝利立了特殊的功勞。1933年,中革軍委決定授予王諍二級紅星獎章。隨著繳獲的電臺越來越多,各部隊陸續都有了自己的設備,但是無線電人才奇缺,急需創辦一所學校專門培養通訊兵。
這所通信學校就設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今天走近學校,在牆上仍能看到許多字跡和漫畫,它們是當年在此學習的戰士們留下的。當年朱德籤署的招生命令中規定,通訊學校選人的第一標準就是政治可靠。這些年輕戰士大多只念過小學,但是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無線電知識,還要掌握中文、英文、數學等基礎知識。寇瓊波1933年加入紅軍,當機要員時年僅17歲。
紅軍戰士寇瓊波說,密碼本子有3000多字,其中有些字還不認識,但也得一個字一個字學。
還有些戰士是在長徵途中學習的無線電通訊知識。秦華禮便是其中之一。他說,他們一邊打仗一邊學習。第一次見到外語什麼東西也不知道,大家就兩個人一個組,你學英語我學漢語。
從當年學員們的課程表上可以看到,他們當時的學業充實而有樂趣,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還有唱歌比賽、趣味比賽、演講比賽,業餘時間幫農民放牛、割草幹農活。這是他們戎馬生涯中為數不多的和平而快樂的日子,很快他們又將投入到殘酷的戰鬥中去。
從這所學校走出的2000多名學員,構成了紅軍中最為隱秘的聽風部隊。他們在日後的反圍剿、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戰功彪炳,但由於工作的保密性,外界對他們知之甚少。加入這支部隊的人,不少都更名改姓,他們發誓要保守黨和軍隊的秘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對於機要通訊人員來說,甚至連記憶都不屬於自己。老戰士寇瓊波說,他們對於經手的電報,「一個字都不能記住」。
同在2016年,寇瓊波在央視《說不完的長徵:生死翻越》節目中出鏡。報導提到,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的戰士在每人喝了一碗辣椒水後,開始向著夾金山進發。老紅軍寇瓊波回憶,他看到兩個人站在那裡,寇瓊波走上去說:「你還不走,站在這裡幹什麼?」結果一摸,人已經凍住了。歷經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翻過埡口。下山時,很多戰士興奮得向山下猛跑,或是坐在雪上往下滑。
作為紅四方面軍的一名戰士,寇瓊波此生攀登過的最高的雪山就是長徵時走過海拔5470米的黨嶺山。這座山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1936年2月,他在這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的第二天,寇瓊波和他的戰友們就開始翻越黨嶺山,那時候他們才意識到,之前翻過的夾金山並不算高。黨嶺山,他們走了整整兩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