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國 資料圖
6月9日,記者從王定國之子謝飛等權威信源處獲悉,老紅軍、「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的夫人王定國於2020年6月9日上午逝世,享年107歲。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13的王定國此前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於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新中國成立後,王定國曾任最高法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9月獲評為「雙百」人物之一。
據《人民日報》2016年報導記載,王定國原名王乙香,191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的一個佃戶家庭。獲得自由後,王乙香改名王定國,配合農民協會四處宣傳放腳、剪髮、男女平等三件事,讓婦女勸男人不吸鴉片,動員婦女參加農民協會。
1933年10月,許世友率紅九軍解放營山,王定國參加了紅軍,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縣蘇維埃政權內務委員會主席、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營營長、川陝蘇區保衛局婦女連連長,為紅軍送彈藥、清剿土匪,拿過槍、上過戰場……
王定國清楚地記得走上革命道路的細節:「1933年12月,營山縣委在消水河地區召開黨代表大會期間,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記得那天晚上,縣蘇維埃組織部領導找到我,宣布我為中共正式黨員,無候補期。他們和我談了話,鼓勵我在今後的鬥爭中要更加堅強。入黨令我心緒萬千,心情激動,我感到自己終於有了依靠,有了人生的奮鬥目標。」
1935年3月,王定國調入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前進劇團,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路,她的戰鬥方式就是一手拿著槍、一手拿著劇本。王老曾這樣回憶,「山高路險,道不好走,劇團走前面,當拉拉隊,大家看了我們唱歌、跳舞,忘了疲勞和艱苦,就走得快了。」
1936年11月,西路軍向河西走廊挺進,王定國所在的劇團改稱為「紅西路軍前進劇團」,過黃河後劇團跟總部行動。1936年12月5日,劇團奉命慰問從古浪突圍出來的紅九軍,不料與馬步芳部隊遭遇,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劇團餘下的30多人被敵人抓入牢房。
1937年8月,黨中央在蘭州成立八路軍辦事處,全力營救被俘的西路軍官兵,王定國和戰友們被救出,當時擔任八路軍辦事處黨代表的是謝覺哉。
報導稱,等見到營救回來的紅軍官兵時,謝覺哉一下子認出了王定國。謝覺哉日記中曾記載,王定國就是在長徵途中替自己縫過羊毛衣的姑娘。經過「同志們關心,組織上安排」,1937年10月,兩位志同道合的戰友,在蘭州「八辦」簡陋狹小的平房裡,幸福地結成了革命家庭。
1971年6月15日,謝覺哉與世長辭。王定國在謝老走後的6年裡,先後整理、撰寫、出版了大量謝覺哉文獻,總文字量多達500萬字。1983年,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王定國參與籌建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她還關注林業發展,提出了我國造紙業應走林、漿、紙一體化等建議。
編輯:王蜀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