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歲老紅軍王定國:西路軍戰友是她深藏的痛

2020-12-23 中國新聞周刊

(1981年11月,王定國(中)與紅四方面軍戰友劉瑞龍、江彤夫婦合影。圖/受訪者提供)

老紅軍王定國的西路軍情結

本刊記者/宋春丹

發於2020.6.22總第952期《中國新聞周刊》

母親王定國去世後,前來弔唁的人讓謝烈深受觸動。紅軍女將軍張琴秋的外孫劉秉宏在靈堂前痛哭流涕,謝烈從沒見他這樣哭過,把他扶出靈堂後,他又回去站著接著哭。

劉秉宏本來辦好了車證和手續,準備去參加原定於6月15日上午9點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的王定國遺體告別儀式,但因為北京疫情突變,除直系親屬外,其他人不能參加了。這讓劉秉宏以及眾多準備參加告別儀式的紅四方面軍、「河西走廊」紅軍、新疆「新兵營」以及西路軍等幾個群體的後代們都深感遺憾。

「西路軍後代對王定國的感情都非常深,因為她就像一面旗幟。」劉秉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又一次營救」

1980年5月,為撰寫《西路軍女戰士蒙難記》,甘肅省社科院研究員、後任蘭州西路軍研究會名譽會長的董漢河來到北京東皇城根街46號王定國的家中採訪。

窄小的客廳裡,有關謝覺哉的資料從地板摞到天花板。王定國耐心細緻地向董漢河講起當年西路軍兵敗後她如何被俘,又是如何反抗,咬敵人的手指。她騰出家裡的客房讓董漢河住下,讓他安心在北京採訪。

她還親自帶著董漢河,坐公交車到李卓然、劉瑞龍等原西路軍將領家中採訪。車上沒有座,67歲的王定國用手扶著車門口的立柱站著。董漢河想介紹一下她的身份請大家讓個座,被她阻止。她說她可以要車出行,但不願給公家添麻煩。

那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黨史研究還沒有在社會上受到重視。王定國給了董漢河1000塊錢,說:「現在都不重視黨史研究,你要好好幹!這是別人給我的潤筆費,我用不著,你拿去用。」

1983年秋,王定國和伍修權重訪甘肅,到西寧、銀川、蘭州以及河西走廊等地進行了近兩個月的實地調查,行程上千公裡。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伍修權擔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簡稱「八辦」)處長,曾和王定國並肩營救被俘和失散的西路軍戰士。

王定國一行到蘭州時,消息迅速傳開。她先後見到了數十位西路軍老戰士。大家都非常激動,有的抱頭痛哭,特別是被敵人活埋未死的女紅軍姚玉珍,抽泣得全身顫抖,哭得一句話也說不出。當地政府請他們吃飯,有人拿起筷子就哭了,說幾十年來沒到這樣的地方吃過飯。

馬玉鳳也隨母親安明秀參加了這次重聚。由於被俘過,安明秀在「文革」期間被打成「叛徒」,家人都受到牽連。

(1983年9月中旬,王定國到甘肅蘭州看望紅西路軍戰友。從左至右:李文英、安明秀之女馬玉鳳、向秀英、王定國、安明秀、張秀英。圖/受訪者提供)

馬玉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從小在西路軍老紅軍的圈子裡長大,加上自己當時被借調到財貿系統的「整黨辦」工作,對這個群體的冤屈和困難很了解。老人們聚在一起,只要談起過去的浴血奮戰和後來遭受的不公待遇,就會抱頭痛哭。

由蘭州市委黨史辦牽頭,在蘭州市友誼飯店11樓召開了座談會,邀請在蘭州的幾十位西路軍老紅軍參加。

王定國說:「姐妹們,我看你們來了!我其實和你們一樣,就是遇到了謝老,我的命運才不一樣了。我很想念你們,現在要來和你們見見面。」她讓大家有啥說啥。

老紅軍們紛紛哭著發言。馬玉鳳也代表母親發了言,說起西路軍老紅軍們在社會上備受歧視,沒有工作,街道瞧不起,民政救濟要不上,尤其是「西路軍流散紅軍」的稱謂讓人心寒。王定國聽後說:「大家提出的困難和問題,有機會我會向組織匯報。戰敗不能怪戰士們,那是指揮上的問題。」

回京後,伍修權和王定國給中央書記處和中央組織部寫了調查報告。報告說:「當初西路軍的失敗和他們的失散,是特定歷史情況造成的,不應由他們本人負責,他們有的曾戰鬥到最後一顆子彈,有的是上級命令他們『各尋生路』的。」報告建議,紅軍西徵的失敗不應該讓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士們去承擔,組織上應恢復他們的名譽和生活待遇。

不久,在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人的批示下,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文,對西路軍散失人員的安置辦法作出具體規定,為他們恢復政治名譽,發放《西路軍紅軍老戰士光榮證》,憑《優撫證》享受公費醫療,每月可領取15~45元不等的生活補助,爾後逐年提高。

在馬玉鳳家人看來,王定國此行是對西路軍老戰士的「又一次營救」。

但王定國最牽掛的劇團戰友、原西路軍九軍軍長孫玉清之妻陳淑娥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當年,王定國與陳淑娥都是紅西路軍「前進劇團」的成員。1936年12月5日,劇團奉命去慰問從古浪突圍出來的紅九軍,途中被馬步芳部隊包圍。劇團負責人大部分犧牲,餘下30多人被俘,王定國和陳淑娥都在其中。當時馬步芳用槍殺、活埋等手段殺害了大批紅軍戰俘,一片白色恐怖,但他認為「劇團有用,留著不殺」,強迫他們表演。

因相貌出眾,陳淑娥被馬步芳手下的馬元海看中,要納她為妾,當時已身懷有孕的她為了保住孩子同意了。不久後,孫玉清被馬家軍殺害。國共合作後,王定國被組織解救,於1937年9月底來到蘭州「八辦」工作。

西北解放後,陳淑娥帶著與孫玉清所生的兒子劉龍在蘭州艱難度日。由於當年沒有與孫玉清正式舉辦婚禮,她的身份長期在「反動軍閥姨太太」和「紅軍英烈遺孀」之間難以判定,劉龍也一直未被認定為烈士遺孤。每次政治運動,他們都會受到牽連。

1988年6月27日,董漢河在北京開完《西路軍女戰士蒙難記》作品討論會,去向王定國辭行。王定國說,青海省邀請她參加8月舉行的西路軍紀念館和孫玉清烈士雕像落成儀式,讓他回蘭州後問問陳淑娥去不去,如果陳淑娥去那她也去,如果陳淑娥不去她也不去了。董漢河轉達後,陳淑娥滿口答應。

8月13日下午,王定國到達西寧,和當地省市領導一起研究典禮事宜。會後,王定國告訴董漢河,青海方面有人說陳淑娥被俘後除了給馬元海當過姨太太外,還和別的反動軍官結過婚,她覺得可能不是真的,就是真的又怎麼樣?要是反過來,陳淑娥死了,孫玉清還活著,可能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她說:「女同志戰爭中被俘失貞,不是政治變節,不是恥辱,是受的委屈!有些人腦子裡的封建思想太嚴重了!」

陳淑娥和劉龍抵達青海後,王定國做陳淑娥的工作,勸她還是要體諒青海方面的安排。

8月15日上午,舉行了西路軍紀念館落成典禮。來賓們瞻仰完西路軍烈士墓後,陳淑娥才在兩個陪同者的攙扶下圍著墓轉了一圈。

下午又舉行了孫玉清雕像落成儀式。孫玉清生前沒有留下照片,其塑像是根據劉龍的樣子雕刻的,但劉龍卻沒能參加揭幕典禮。第二天才派車接陳淑娥一家人去參觀了紀念館和雕像。

當天,王定國半夜披衣到陳淑娥住處談了一晚上,然後告訴董漢河:「你和陳淑娥談一談,替她寫一份申訴書,如果青海不給解決,就讓甘肅解決。」

董漢河和陳淑娥談後,寫好申訴信,由王定國遞交給了甘肅省。她找到甘肅省民政廳領導,認為應該承認陳淑娥的革命烈屬身份,對方表示沒有結婚證無法證明,王定國說:「我和謝老就沒有結婚證,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套呢!我們講的是歷史,應該正視歷史,承認歷史。」

申訴信經時任甘肅省長陳光毅批示,陳淑娥很快拿到了500塊錢慰問金。烈屬證書也發放了,持證人是劉龍,還是隻字未提陳淑娥。王定國去陳淑娥家裡看她,把身上所有東西都送給她,兩手空空地回了家。

重訪「八辦」

2001年4月28日,是蘭州西路軍研究會成立的日子。剛到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工作三個月的朱永光一大早得到消息,王定國從北京抵達蘭州,讓他去機場迎接。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王定國。她個子嬌小,聲音洪亮有力,一下飛機就揮手唱起1937年剛到「八辦」時唱的紅歌。

蘭州「八辦」有兩處活動舊址。西安事變後,為營救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等地失散和被俘的西路軍戰士,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蘭州籌建紅軍聯絡處,地點設在南灘街54號。國共正式合作後,辦事處對外改名為「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並於1938年2月遷至孝友街32號。

朱永光帶王定國從一處舊址走到另一處。88歲高齡的她毫無疲態,坐在當年的炕上,一遍一遍地撫摸著炕的木沿子,抓著朱永光的手話當年。她說,營救回來的西路軍戰士就住在院子裡,有時能達100多人。

王定國講故事生動有趣。她講起1937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八辦」主任謝覺哉要她到外屋把《民國日報》和《西北日報》找給他,她來回拿了四次都不對。從那天起,謝覺哉每天擠時間,教目不識丁的她識字、學文化。

臨走時,她交待紀念館給當地的十幾個西路軍老紅軍每人發放100塊錢,紀念館當時財力有限而未做到,朱永光備感愧疚。後來,紀念館舉辦西路軍展覽,用捐款連續多年為老紅軍發放100塊補助,落實了王定國的囑託。

92歲重走長徵路

新中國成立後,王定國一度很久不敢回老家四川營山。她當初動員參軍的400多名婦女,在戰爭中全部犧牲。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她才決定回去看看。

她和當年的小夥伴見了面。兩人曾約好一起投奔紅軍,但因父母反對,對方沒有成行。那時的四川大山裡依然在用油燈,聊天中對方說起,聽說縣城裡有個電燈,晚上一拉屋子裡就亮,自己想去看看。從那時起,王定國萌生了常回老家、幫老區脫貧致富的念頭。

2004年5月,92歲的王定國開始重走長徵路。她去老區群眾家裡調研,把見聞寫成報告呈給中央。

第一站是嘉陵江。1935年3月底,紅四方面軍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戰役勝利,長徵拉開序幕。喜歡唱歌跳舞的王定國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前進劇團,隨軍參加長徵,翻越了5座雪山,過了3次草地,途中凍掉了一根腳趾。

「我清楚地記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們點燃了火把,長長的隊伍像火龍一樣,把天地照得通紅。」王定國在自己的自傳《後樂先憂斯世事》中寫道。

90多歲的王定國頭髮烏黑。她自己動手染頭髮,說革命戰士就是要有活力有精神。她還能唱出長徵路上的歌。

過草地時,樹皮、草根、皮帶、皮鞋都是紅軍的「糧食」,王定國所在的文工團編了一首打油詩四處傳唱:「牛皮鞋底六寸長,草地中間好乾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後分外香。兩寸拿來熬野菜,兩寸拿來做清湯;一菜一湯好花樣,留下兩寸戰友嘗。」

王定國還帶兒子重走了瀘定橋。她所在的紅四方面軍沒有走過瀘定橋,但隨紅一方面軍行動的謝覺哉走過。她在鋪著稀疏木板、有些搖晃的鐵索橋上走了一個來回,對兒子說:「你們父親長徵時已經50歲了,非常不容易。你們以後也要帶著你們的子女來這裡,感受父輩的不易。我90歲的雙腳也踏過了你們父親50歲時走過的足跡,我滿足了,可以告慰你們的父親了。」

1937年,王定國與謝覺哉在蘭州「八辦」結婚,婚後養育了7個子女。二子謝飛是著名導演,執導的《本命年》曾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王定國常常教導謝飛,要好好拍戲,別想著做官。

在家中客廳正中央的牆上,掛著謝覺哉的一幅照片,旁邊掛著一幅紅底金字的繡品,上面繡的是王定國寫的一段祝詞:「謝覺哉,自從我們在一起,不覺已近二十年,互相勉勵共患難,喜今共享勝利年,今逢你七旬大壽,我無限的歡欣,正當可愛的春天,正值祖國的建設年,花長好,月長圓,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祝你萬壽無疆,祝你青春長遠。定國,1953年5月15日。」

1971年,謝覺哉去世。按規定遺屬可繼續住原來的房子,王定國卻主動提出,自己有工作,是什麼級別就住什麼房子。她隨即遣散了秘書,退掉司機,搬出了帶院子的大房子。

99歲時,王定國還在植樹造林。被問及長壽秘訣,她說,自己一直記著謝覺哉生前常說的「養生之道」:當勤厭惰,宜成習慣;不急於成功,又不喧噪;心中經常滿足,勿生不平之念。

西路軍的王媽媽

王定國去世幾分鐘後,北京西路軍研究會會長胡濱江就接到了謝家的電話。胡濱江的父親、曾任解放軍總參謀部三部副部長的胡正先也是老紅軍、西路軍老戰士,今年103歲了。近十多年來,他每一年都要和自己的生死之交王定國見面,用力地握手,共憶往昔。

1970年代初,胡濱江第一次見到了王定國。她回憶,王定國非常有活力,最困難的時候工資不高,錢不夠用,她就在家後院的一片小空地上自己種菜,自己縫衣服。

(2015年,北京西路軍研究會會長胡濱江去王定國家中看望她。圖/受訪者提供)

王定國曾告訴胡濱江,自己對老紅軍感情最深,覺得有愧於他們,戰爭年代說革命勝利了就回去找他們,一晃多年過去才實踐諾言,如今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們找到。

胡濱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每次去河西走廊,王定國都要儘量多帶現金,把身上最後一分錢都塞到老紅軍手上,甚至把身上的衣服脫給他們。回家後,她總是會抹眼淚。

胡憶朝的父親、原湖北荊州軍分區副參謀長胡有貴也是西路軍老戰士。胡憶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過去他對西路軍的歷史知之甚少,很長裡,西路軍問題一直是黨史和軍史研究中的「禁區」。直到2000年父親去世後,胡憶朝查閱了大量資料後才了解了這段歷史。

胡有貴和王定國是從川陝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軍的戰友,1937年西路軍兵敗甘肅河西後王定國被俘,胡有貴等餘部437人被陳雲接往新疆,編入新兵營,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

胡憶朝說:「父親離開河西走廊後再也沒回去過,王媽媽等於也替父親了卻了心願。是王定國這些人的努力,使西路軍的歷史終於大白於天下,長期籠罩在西路軍頭上的錯誤結論得到糾正。」

每年王定國的生日,劉延淮、劉延東姐妹都會為她祝壽。謝覺哉的系列書出版後,王定國給劉延東送了一套,扉頁上寫著「贈延東」,劉延東要求加上「女兒」二字。

姐妹倆的父親劉瑞龍曾任紅四方面軍宣傳部長、西路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兵敗被俘後被關在敵人監獄,但身份沒有暴露。

當時王定國還在宗教界愛國人士高金城的福音堂醫院做護士,她所在的醫院中共地下黨支部與「八辦」配合,從事秘密營救工作。得知劉瑞龍化名「李」姓關在敵人的監獄裡,王定國等幾人來到甘肅張掖縣監獄探監。

王定國將十幾塊大洋塞到看守手裡,說家中有個姓李的舅舅失蹤了,想來看一下是不是在這裡,看守答應了。她從一個碗口大小的探視口大聲沉著地問,這裡面有姓李的嗎?他是我舅舅,有人看錯了人,把他抓到這裡來了。裡面的劉瑞龍心領神會,立刻拖著手銬腳鐐走了過來,雙方一眼認出了彼此。

王定國第二次探監時,劉瑞龍秘密傳遞出重要信息:關在這個監區的還有魏傳統、董光益、劉靜生、袁正明、徐宏才、張玉清、惠子明八位紅軍幹部。

由於這些寶貴的情報,經謝覺哉多次交涉,由朱德總司令指名要人,劉瑞龍等人被放回。解放後,劉瑞龍曾任農業部常務副部長。

1988年劉瑞龍去世後,王定國寫下一首小詩紀念戰友。其中寫道:輾轉張掖甥認舅,楚囚幾度共戚休。患難之交情常在,鞠躬盡瘁亦風流。

在央視「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評選」中,王定國也在候選名單之列。劉延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紅軍後代都尊稱她為王媽媽,我們不光要為她投票,還要為她拉票。」

晚年的王定國一直積極參加公益事業和社會活動,參與創建「中國文物學會」等。中國文物學會原會長彭卿雲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王定國對學會的支持全心全力,影響力不可低估。每當有重要活動,她一到場,總是掌聲熱烈,滿堂歡呼。

劉秉宏的外婆張琴秋曾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解放後是共和國第一代女部長(原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劉秉宏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最初接觸到王定國是在1978年。那時,王定國為張琴秋的平反問題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直到2000年以後,劉秉宏才開始真正了解外婆和王定國的故事。長徵過草地時,張琴秋讓身體虛弱的王定國騎上自己的馬,王定國不肯,張琴秋就讓她抓著馬尾巴走。西徵失敗後,張琴秋是敵人懸賞1000大洋追捕的紅軍高級將領,是王定國和戰友將她和一些沒有暴露身份的紅軍女幹部掩護進劇團,她才躲過一劫。

伍修權的女兒伍連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西路軍戰友一直是王定國老人心裡深藏不去的痛,她全心全意地為他們奔波,很不容易。「她活了108歲,長壽就是老天對她的最高獎賞。」

相關焦點

  • 健在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逝世 享年108歲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同志夫人、老紅軍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
  • 謝覺哉夫人、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逝世 享年108歲
    謝覺哉與王定國之子、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謝飛6月9日通過微博(@導演謝飛)發布消息,108歲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逝世。  微博說:今日(6月9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同志夫人、老紅軍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11點0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108歲。  王定國,1913年2月4日生,四川省營山縣人。15歲被賣作童養媳。1933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參加兩萬五千裡長徵,三過雪山草地。
  • 108歲女紅軍王定國的傳奇人生
    2020年6月9日上午11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往事依稀,歷歷在目,我與革命前輩王定國媽媽先後有過六次相見。2009年,我和張掖市黨史研究室的同志拜訪了老媽媽,她給我們講了許多她經歷的故事。後來,舅舅和楊克明等湊錢將她從夫家贖回,她回到母親身邊,幫助舅舅和楊克明等革命者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當楊克明等人在她家開會時,16歲的王定國和母親輪流替他們放風。她還幫地下黨組織送信、藏油印機等,為黨做秘密工作。後來,在楊克明、張靜波等共產黨人的引導和幫助下,她參加了農會工作。
  • 107歲老紅軍、「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夫人王定國逝世
    王定國 資料圖6月9日,記者從王定國之子謝飛等權威信源處獲悉,老紅軍、「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的夫人王定國於2020年6月9日上午逝世,享年107歲。1935年3月,王定國調入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前進劇團,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路,她的戰鬥方式就是一手拿著槍、一手拿著劇本。王老曾這樣回憶,「山高路險,道不好走,劇團走前面,當拉拉隊,大家看了我們唱歌、跳舞,忘了疲勞和艱苦,就走得快了。」1936年11月,西路軍向河西走廊挺進,王定國所在的劇團改稱為「紅西路軍前進劇團」,過黃河後劇團跟總部行動。
  • 頭條||【她閱讀•紅色故事】百歲紅軍王定國:追尋生命的火種
    百歲紅軍王定國:追尋生命的火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同志的夫人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在北京去世,享年107歲。謹以此篇紀念老紅軍王定國,回顧她傳奇般的人生。少舉紅纓投紅軍1913年,一個叫王乙香的女娃子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
  • 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北京病逝:長徵是她一生的自豪
    謝覺哉與王定國之子、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謝飛6月9日通過微博(@導演謝飛)發布消息,108歲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逝世。微博說:今日(6月9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同志夫人、老紅軍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11點0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108歲。
  • 【方志四川•特稿】親友回憶老紅軍王定國
    來源:官察室(ID:lzlwgcs)原標題:送別老紅軍王定國:親友向廉政瞭望·官察室回憶了這些事作者:許 然視覺:譚黎明 2020年6月15日上午9時,老紅軍王定國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殯儀館舉行。6月9日,108歲的老紅軍王定國因病逝世。
  • 永遠的懷念——記我與老紅軍王定國幾次難忘的交往(組圖)
    中紅網北京2020年9月7日電(王元慎)    今年6月9日,驚聞107歲的老紅軍、謝覺哉夫人王定國去世的噩耗,我心中十分悲痛。我與老人家相識了40年,交往不下20次,許多往事像過電影般閃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我與王老相識於1980年前後,當時她住在東皇城根一所普通的院子裡。
  • 王定國扶貧基金會赴甘調研 推動中醫藥振興
    基金會理事長、王定國之子謝飄,南開大學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定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人吳潤澤,紅軍西路軍研究工作委員會會長胡濱江、副會長謝烈,東方靈盾科技公司董事長劉延淮,天津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陳世忠、產業發展組組長穆彤以及中建二局和天津有關企業代表參加調研。
  • 老紅軍王定國在北京去世,享年107歲
    6月9日11時06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7歲。王定國1933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三過雪山草地的艱苦兩萬五千裡長徵。這是她內心篤信的長徵精神,她相信,長徵的前方就是光明。 腳趾被凍掉、右腿兩次受槍傷她仍堅持走完長徵路1913年,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20歲入黨,21歲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成為她一生永志難忘的記憶。
  • 老紅軍王定國逝世後,兩大「國字頭」學會發文悼念
    6月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王定國之子謝飛等權威信源處獲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同志夫人、老紅軍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
  • 【方志四川•特稿】三過草地的長徵女英雄王定國
    2020年6月9日上午,王定國同志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8歲。2020年6月15日,老紅軍王定國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上世紀50年代的王定國(圖片來源:人民畫報)新中國成立後,王定國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她也經歷了不少磨難。72歲,一起車禍使她脊椎受傷,75歲,癌症切除手術在她身上留下了30多釐米的疤痕,但是老人依然樂觀堅強。70歲後,王定國開始練習書法和繪畫。
  • 永遠的紅軍——懷念國管局幹部職工身邊的王定國大姐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謝覺哉同志遺孀、老紅軍,國管局離休幹部、我們身邊的老大姐王定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9日11時06分在北京溘然長逝,享年108歲。王定國同志逝世後,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 兩次全軍覆沒均生還老紅軍,兩任搭檔授中將他是大校,至今108歲
    另一支便是紅軍西路軍第五軍的高臺之戰。十分湊巧的是,這二次慘烈的戰鬥,有一位老紅軍,恰好在這二支部隊裡,經過徵戰,他的很多戰友和領導都壯烈犧牲,他卻奇怪般地生還,而且一直活動建國後,而今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108歲的他依然健在,他便是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的張力雄將軍。
  • 王定國,黨和人民軍隊製造的一個傳奇(組圖)
    2020年6月9日,108歲的王定國老媽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也許,她的人生像一首以高音組結束的歌,給世人留下的是激昂的盪氣迴腸。也許,這一組高音符將還會延續下去,甚至銘刻於中國歷史與社會的回音壁。
  • 百歲紅軍王定國最後的牽掛
    她最牽掛的事,是抗疫鬥爭和脫貧攻堅。」陪伴照顧王定國20多年的工作人員陽瓊仙,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6月9日上午11時6分,107歲的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逝世。春節前後,王定國從電視上知道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王媽媽一直很憂心,尤其掛念武漢人民。」
  • 王定國,一路走好……
    6月9日11時06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7歲。這是她內心篤信的長徵精神,她相信,長徵的前方就是光明。1腳趾被凍掉、右腿兩次受槍傷她仍堅持走完長徵路1913年,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20歲入黨,21歲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成為她一生永志難忘的記憶。王定國曾回憶說,自己是在歌聲中走完長徵的。
  • 走近百歲老紅軍,聆聽他們的生命之歌——永恆的軍禮
    健在的紅軍老戰士均在百歲左右,年齡較大的有107歲,年齡小的也有95歲。他們對廣大官兵的殷殷期盼和諄諄囑託,賦予年輕一代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這些百歲老紅軍曾經一次次歷盡艱難險阻,一次次突破生死絕境。作為世紀風雲的親歷者、見證者,他們的事跡裡深藏著一支軍隊的傳奇歷史,見證著一個國家的強大復興。歷史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
  • 鈕文新: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尊敬,悼念王定國——王媽媽
    一天,突然接到記者處魏春江處長的電話,說王定國——王媽媽要來四川參會,而且她會提前到,要和一位老朋友見面,並一起在四川走走。魏處長讓我全程陪同,照顧好老人家。成都火車站,我接到王媽媽,居然在普通的臥鋪車廂。「您為什麼沒要個軟臥?」我問。她說,「這樣挺好,睡一覺就到了。」看著這位矮矮小小的古稀老人,樸實的和一位普通大媽一樣。
  • 王定國同志逝世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服務司原正局長級幹部王定國同志,於2020年6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  王定國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王定國,1913年2月生於四川營山。1933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四川營山縣蘇維埃政府內務委員會主席、婦女部長。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1936年隨西路軍過黃河西徵。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