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紅軍——懷念國管局幹部職工身邊的王定國大姐

2020-12-28 中國機關後勤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謝覺哉同志遺孀、老紅軍,國管局離休幹部、我們身邊的老大姐王定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9日11時06分在北京溘然長逝,享年108歲。王定國同志逝世後,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國管局黨組和廣大幹部職工沉痛萬分,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對王定國同志逝世廣泛關注,紛紛發布消息、刊載文章,深切緬懷這位百歲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光輝事跡。

王定國同志(來源:人民網)

她對黨的忠誠信念幾十年不移,對黨的革命事業奮鬥不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紅色基因: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

王定國同志1913年2月4日出生於四川營山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的王定國就參加了早期革命活動,1931年加入了當地農民協會,而農民協會的秘密聯絡站就設在她的家中,她常常作為秘密交通員傳遞情報。從那時候起,革命火種在王定國心中越燒越旺,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也越發堅定。1936年,王定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營山縣蘇維埃政府內務委員會主席、婦女部長。1935年3月,王定國進入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前進劇團,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路。

王定國同志戎裝照(來源:央廣網)

老紅軍告訴我們,什麼叫對黨忠心。部隊行軍時,劇團一定要在隊伍前頭趕路;休整時,他們還得回過頭來慰問演出,經常是從隊頭一直演到隊尾。這支紅色的文藝輕騎兵,比別人多走了一倍的路程,王定國一手拿著槍、一手拿著劇本,在極其惡劣的環境和非常簡陋的條件下,用墨汁畫眉毛、用紅紙當口紅,用歌聲和快板,鼓舞大家克服困難、煥發鬥志。

老紅軍告訴我們,什麼叫戰友同心。王定國三次穿越草地。過草地時,樹皮、草根、皮帶、皮鞋都成了紅軍戰士的「糧食」,如何把牛皮鞋底製作成「美味佳餚」?王定國所在劇團編了一首打油詩四處傳唱,「牛皮鞋底六寸長,草地中間好乾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後分外香。兩寸拿來熬野菜,兩寸拿來做清湯;一菜一湯好花樣,留下兩寸戰友嘗」。長徵路途艱苦,劇團豐富多彩的演出成了鼓舞士氣的「強心針」。

老紅軍告訴我們,什麼叫必勝決心。翻越雪山時,氣候異常寒冷,一早醒來,王定國發現自己的腳趾凍僵了,拿手一摸,腳趾竟然一下子就斷了。那根腳趾永遠留在了雪山上,王定國也因此被稱為「九趾女紅軍」。

幾十年來,王定國最喜歡穿灰色軍裝、最喜歡戴八角軍帽,最喜歡寫「長徵萬歲」。「只要是宣傳紅軍、宣傳長徵,我必須去!要把這些故事告訴所有人,讓一代又一代人繼承發揚長徵精神」,她一遍遍向年輕人講述著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的故事,講述著革命先烈流血犧牲、艱苦創業的英勇事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當代青年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006年,王定國應邀參加國管局慶祝建黨八十五周年新老黨員和團員青年座談會(來源:國管局)

2006年,王大姐已經94歲高齡,仍然精神矍鑠、饒有興致地參加國管局慶祝建黨85周年新老黨員和團員青年座談會,回顧長徵和參加革命的親身經歷,對青年幹部職工寄予殷切希望,「希望國管局青年同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做一個好公民,在機關當一個好幹部,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2016年,國管局舉辦「長徵精神放光芒」主題歌會王定國親自書寫書法作品「長徵萬歲」勉勵年輕一代(來源:國管局)

2011年,99歲的王定國參加國管局慶祝建黨90周年歌詠大會(來源:國管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2011年,王定國身著戎裝與國管局幹部職工在國管局慶祝建黨90周年歌詠大會上,齊聲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火熱的歲月,激蕩的歌聲,年近百歲的王定國大姐縱然已經跟不上節奏、即便聲音已然十分微弱,但她依然努力挺直腰板、聚精會神,臺下觀眾看到此景掌聲陣陣,淚花朵朵……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追求和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一直激勵國管局幹部職工走好長徵路,奮進新時代。

紅色徵途:革命理想矢志不渝

王定國的一生波瀾壯闊、貢獻卓著。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她是一名英勇的戰士。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新時期、走進新時代,她是一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

謝覺哉與王定國同志合影(來源:新華社)

1971年謝覺哉同志與世長辭,在整理出版了謝覺哉的日記、文章、詩歌后,王定國把所有兒女召集回來當眾宣布:「多年來,我一直照顧你們和你們的父親,從現在開始,我要去做我應該做的事了。」她所說的「我應該做的事」,就是為共產主義事業繼續奮鬥。

2011年,王定國在四川植樹(來源:新華社)

夕陽未必遜晨曦,老紅軍開始了新長徵。耄耋之年的王定國四處奔波,每年去外地考察的時間超過100天。她關心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和老齡工作,參與籌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促成了《中國老年法》的頒布;她重走長徵路,使長徵精神得以重拾,喚醒了人們的心靈;她關心祖國綠化事業發展,考察黃河生態,親自在長江邊植樹造林;她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參與發起組建中國文物學會、中國長城學會,為保護中國珍貴文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她積極投入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活動,走遍大半個中國,呼籲社會為失足青少年回到社會創造就業機會……

2013年,王定國參加中央國家機關迎國慶老同志筆會(來源:國管局)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同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和堅強後盾,國管局黨組高度重視老同志工作,切實搞好服務保障、創造良好條件,讓老同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黨的系列學習教育活動中,王定國始終積極參加國管局組織的離退休幹部學習活動,主動作為、發揮餘熱。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王定國一直關心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立了王定國扶貧基金會,助力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產業扶貧、教育文化扶貧工作。她專門將返鄉沿途情況寫成調研報告,呈報中央。她說,「飲水思源不忘甘泉,老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要切實解決老區貧困,廣泛宣傳革命精神。」

王定國書畫集和詩集(來源:國管局)

王定國離休後開始學習書畫,這一學,就堅持了20多年,形成了諸多藝術性很強、精神內涵豐富的優秀作品,國管局將其作品整理成冊,刊印出版。王老的書畫集、詩集,充分展現了她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反映了她克服困難、孜孜不倦的強大意志,起到了很好的典範作用。

2009年,王定國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來源:國管局)

2009年9月11日,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召開,王定國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10月,李寶榮同志向王定國送交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章(來源:國管局)

偉大勝利千秋頌,歷史功勳向未來。2016年10月份,國管局局長、黨組書記李寶榮代表全局幹部職工到家中親切看望王定國,向她送交了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紀念章。2019年國慶前夕,局領導專門到醫院,向王定國送交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紅色精神: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永生

最可貴的堅持不是經歷磨難,而是保持初心。王定國在近9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葆有共產黨人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謝覺哉去世後,按照規定遺屬可以繼續住原來的房子,王定國卻主動找到組織,搬出了帶院子的大房子。

王定國時刻關懷革命老區、心繫人民群眾,當得知家鄉四川省營山縣安化鄉爬山村發生特大型山體滑坡的消息後,十分著急,委託家屬向家鄉人民捐贈人民幣30萬元,為災區群眾重建家園奉獻一片愛心,激勵著當地村民發揚革命精神,重建美好家園。

2010年,王定國參觀幫扶小學,受到師生熱烈歡迎(來源:長沙晚報)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向災區捐款2000元、2008年汶川地震向災區捐款5000元、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向災區捐款1000元、甘肅舟曲泥石流向災區捐款1000元,王定國專門委託子女將捐款送到國管局離退休幹部局,她說:「我老了,不能為災區人民出什麼力,捐點錢幫幫那裡受災的人們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王定國一直很擔憂,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會專門拿出時間收看新聞,關注全國特別是湖北武漢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3月份,王定國委託家屬向國管局離退休幹部局黨委繳納了1000元捐款,為全國人民的抗「疫」鬥爭盡一份力。

斯人已逝,許多在王定國身邊工作的同志回想起她的生前樣貌和昔日場景,講述起她的革命故事和貢獻,一位真正的共產主義者的形象很真切地浮現在眼前。國管局離退休幹部職工通過撰寫回憶文章、書寫詩詞、微信群交流、電話悼念等多種形式,紛紛追憶與王定國大姐共同經歷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深切表達對王定國大姐的思念和緬懷。服務司幹部職工驚嘆於王定國傳奇豐富的一生,又為所展現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所感動。房地產管理司的黨員幹部學習她堅定不移跟黨走的革命精神、面對艱險不彎腰的頑強鬥志。北戴河接待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她的樂觀與熱情記憶深刻,每次見到她,她都十分關心員工甚至是實習學生的吃、住和工作情況。

王定國自傳《後樂先憂斯世事》(來源:國管局)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這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寫照,正如王定國的自傳《後樂先憂斯世事》中所寫道,「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要每時每刻和群眾站在一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李寶榮同志指出,希望國管局全體黨員幹部,特別是廣大青年黨員和團員青年,認真學習老黨員、老前輩身上的優秀品質,發揚國管局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老前輩、老領導、老同志們為榜樣,不斷學習本領,提高綜合素質;紮實勤奮工作,提高工作能力;立足本職崗位,養成過硬作風,為推動新時代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我清楚地記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們點燃了火把,長長的隊伍像火龍一樣,把天地照得通紅……我一直在尋找這生命的火種。」這是王定國永遠難忘的一幕,也是她一生的追求。歷經百年風雨,從黑暗奮鬥到光明,那一顆尋找生命火種的初心,從未改變。

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老紅軍、老大姐王定國,國管局幹部職工永遠懷念您!您一路走好!

(執筆人:許劍銘、馬煜鈞,部分內容及圖片摘自權威媒體及國管局政務網站)

來源:國管局官網

編輯:唐棣

審核:胡江南

相關焦點

  • 108歲女紅軍王定國的傳奇人生
    後來,舅舅和楊克明等湊錢將她從夫家贖回,她回到母親身邊,幫助舅舅和楊克明等革命者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當楊克明等人在她家開會時,16歲的王定國和母親輪流替他們放風。她還幫地下黨組織送信、藏油印機等,為黨做秘密工作。後來,在楊克明、張靜波等共產黨人的引導和幫助下,她參加了農會工作。
  • 頭條||【她閱讀•紅色故事】百歲紅軍王定國:追尋生命的火種
    百歲紅軍王定國:追尋生命的火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同志的夫人王定國因病於2020年6月9日上午在北京去世,享年107歲。謹以此篇紀念老紅軍王定國,回顧她傳奇般的人生。少舉紅纓投紅軍1913年,一個叫王乙香的女娃子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
  • 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北京病逝:長徵是她一生的自豪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13的王定國此前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王定國正在河邊洗衣服,一位留著八字鬍的紅軍向她走過來:「小同志,要過雪山了,請你幫幫忙,把兩件衣服合起來,中間裝上羊毛,我要穿它過雪山。」王定國爽快地答應了,老同志還自我介紹說:「我叫謝覺哉,就住這山坡上,是一方面軍幹部休養連的。」第二天王定國便將縫好的衣服送過去,老同志讚嘆不已,臨別時還叮囑她「多準備一些辣椒,爬雪山可以禦寒」。
  • 謝覺哉夫人、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逝世 享年108歲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13的王定國此前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王定國正在河邊洗衣服,一位留著八字鬍的紅軍向她走過來:「小同志,要過雪山了,請你幫幫忙,把兩件衣服合起來,中間裝上羊毛,我要穿它過雪山。」王定國爽快地答應了,老同志還自我介紹說:「我叫謝覺哉,就住這山坡上,是一方面軍幹部休養連的。」  第二天王定國便將縫好的衣服送過去,老同志讚嘆不已,臨別時還叮囑她「多準備一些辣椒,爬雪山可以禦寒」。
  • 永遠的懷念——記我與老紅軍王定國幾次難忘的交往(組圖)
    一年秋末,我與幾位機關幹部來到王定國家,為她家抬煤,準備過冬取暖,當時她還不足七十歲,只見身材瘦小的她跑前跑後,操著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熱情地招呼大家喝茶。出於對謝老及這位三過草地老紅軍的敬重及對黨史研究的濃厚興趣,1983年初,我對她進行了採訪。    當年2月11日,《北京晚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我撰寫的《勤學、守己、能群—謝覺哉留給青年的話》一文。
  • 百歲紅軍王定國最後的牽掛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題:百歲紅軍王定國最後的牽掛新華社記者梅常偉、琚振華「王媽媽沒有留下遺囑,也沒向組織提任何要求。陪伴照顧王定國20多年的工作人員陽瓊仙,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6月9日上午11時6分,107歲的老紅軍王定國因病在北京逝世。春節前後,王定國從電視上知道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王媽媽一直很憂心,尤其掛念武漢人民。」
  • 【方志四川•特稿】三過草地的長徵女英雄王定國
    1947年,王定國、謝覺哉與4個子女在山西後甘泉(圖片來源:新華社)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央內務部機要科科長,最高人民法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正局級幹部。2020年6月12日營山最美家庭之百歲老紅軍王定國:修身齊家 大愛無疆一生尋找生命火種的人——懷念永遠的紅軍王定國邢華琪蒼穹總是群星閃爍。那些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那些融入歷史不朽的精神,他們是交相輝映的星辰。
  • 健在最年長女紅軍王定國逝世 享年108歲
    澎湃新聞記者 鄭朝淵 實習生 靳佳 編輯 楊丹 素材來源 相關人士 責任編輯:周琦王定國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13的王定國此前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於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新中國成立後,王定國曾任最高法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9月獲評為「雙百」人物之一。
  • 【方志四川•特稿】親友回憶老紅軍王定國
    出生於1913年的王定國曾三過草地、走完萬裡長徵,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謝覺哉的革命伴侶,也是中國長城學會、中國文物協會、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等機構的發起人。百歲紅軍王定國九趾紅軍:還能為國家做點啥?
  • 108歲老紅軍王定國:西路軍戰友是她深藏的痛
    紅軍女將軍張琴秋的外孫劉秉宏在靈堂前痛哭流涕,謝烈從沒見他這樣哭過,把他扶出靈堂後,他又回去站著接著哭。劉秉宏本來辦好了車證和手續,準備去參加原定於6月15日上午9點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的王定國遺體告別儀式,但因為北京疫情突變,除直系親屬外,其他人不能參加了。
  • 王定國,黨和人民軍隊製造的一個傳奇(組圖)
    2020年6月9日,108歲的王定國老媽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也許,她的人生像一首以高音組結束的歌,給世人留下的是激昂的盪氣迴腸。也許,這一組高音符將還會延續下去,甚至銘刻於中國歷史與社會的回音壁。
  • 107歲老紅軍、「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夫人王定國逝世
    王定國 資料圖6月9日,記者從王定國之子謝飛等權威信源處獲悉,老紅軍、「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的夫人王定國於2020年6月9日上午逝世,享年107歲。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13的王定國此前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於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新中國成立後,王定國曾任最高法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9月獲評為「雙百」人物之一。據《人民日報》2016年報導記載,王定國原名王乙香,191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的一個佃戶家庭。
  • 王定國同志逝世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服務司原正局長級幹部王定國同志,於2020年6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  王定國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王定國,1913年2月生於四川營山。1933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四川營山縣蘇維埃政府內務委員會主席、婦女部長。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1936年隨西路軍過黃河西徵。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王定國扶貧基金會赴甘調研 推動中醫藥振興
    基金會理事長、王定國之子謝飄,南開大學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定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人吳潤澤,紅軍西路軍研究工作委員會會長胡濱江、副會長謝烈,東方靈盾科技公司董事長劉延淮,天津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陳世忠、產業發展組組長穆彤以及中建二局和天津有關企業代表參加調研。
  • 城中區環衛所組織黨員幹部職工觀看紅色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大會師》
    城中區環衛所組織黨員幹部職工觀看紅色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大會師》 信息來源:城中區環衛所 發布日期:2020-11-27 09:15 【字體:大中小】 (城中區環衛所訊  通訊員蔣媛攝影報導)為重溫紅色歲月、傳承革命精神,提高我所黨員幹部職工的愛國主義意識,2020年11月25日下午城中區環衛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幹部職工觀看紅色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大會師》,共47人參加了觀影活動。
  • 【永遠的晉綏】懷念晉綏好女兒—任玉潔大姐
    任玉潔大姐是經過戰爭考驗的晉綏兒女,一生勤勉工作,低調做人,是晉綏兒女的優秀代表。 永遠懷念任玉潔大姐!
  • 直擊綦江洪水:「棒棒」王定國徒步3小時敲鑼警示路人
    今(22)日下午6點,綦江文昌宮社區志願者王定國還守在彩虹橋旁的濱江路上。「有需要一喊,我馬上就可以到位。」王定國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早上一碗麵還沒吃完,就接到社區電話集合抗洪,他一整天就在濱江路上開展志願服務。
  • 王定國,一路走好……
    1腳趾被凍掉、右腿兩次受槍傷她仍堅持走完長徵路1913年,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20歲入黨,21歲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成為她一生永志難忘的記憶。王定國曾回憶說,自己是在歌聲中走完長徵的。當時,王定國在紅四方面軍的前進劇團,主要負責劇團演出的道具和演員化妝。部隊行軍時,劇團要在隊伍前頭趕路。休息時,劇團得回過頭來進行慰問演出,從隊頭一直演到隊尾。因此,劇團要比別人多走一倍的路。長徵路上,飢餓使王定國骨瘦如柴,當時她的體重還不到25公斤。就是這樣,王定國共翻越了5座大雪山,走了3遍草地。在一次翻越雪山的時候,她的一根腳趾凍掉了。
  • 回憶與六位紅軍媽媽的相聚,感悟驚世駭俗的美麗
    「我今天請在京的劉英等六位紅軍媽媽聚會,想請你一起參加!」電話是徐海東大將的女兒徐文惠打來的,語氣因興奮而急促,我的耳膜被衝撞的電波震得嗡嗡響。聽說要與這些傳奇的紅軍媽媽一起聚會,一種觸摸歷史,穿越時空,學習風範的新聞敏感油然而生。我對徐阿姨說:「恭敬不如從命,我一定準時到達!」文中所述的6位紅軍媽媽與徐海東女兒徐文惠在一起。
  • 鈕文新: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尊敬,悼念王定國——王媽媽
    文|鈕文新6月16日,王定國——王媽媽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因為特殊情況沒能前往弔唁,於是寫下這篇文章,一來紓解心中遺憾,二來表達心中對王媽媽那份抹不去尊敬,以寄託哀思。一天,突然接到記者處魏春江處長的電話,說王定國——王媽媽要來四川參會,而且她會提前到,要和一位老朋友見面,並一起在四川走走。魏處長讓我全程陪同,照顧好老人家。成都火車站,我接到王媽媽,居然在普通的臥鋪車廂。「您為什麼沒要個軟臥?」我問。她說,「這樣挺好,睡一覺就到了。」看著這位矮矮小小的古稀老人,樸實的和一位普通大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