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桐花書館,感受幸福路上的夢裡張莊

2020-12-23 豫事中原

提及蘭考,會想起好幹部焦裕祿,這是小時候的記憶,那時候還不知道蘭考在開封,屬於開封市!第二次對蘭考的印象,可能會停留在高中那會,班上有個來自蘭考的男生,一看挺樸實的。

如今再來到蘭考,是由於對「夢裡張莊」期待!走在張莊的道路上完全感覺無法文字裡描述的貧困與苦難。九曲黃河在河南蘭考拐了最後一道彎,這裡曾是大沙窩、大風口,沙丘遍布、土壤貧瘠。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群眾抗爭、拼搏和奮鬥,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在張莊最讓我驚喜的一個叫做「桐花書館」的地方,美極了!說實話,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期待!走在乾淨的道路上,向前看去,那一片茂密樹林中的小屋便是桐花書館。

桐花書館是在老房子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閒下來的村民經常到這裡閱讀圖書。書館的標識設計感十足,且極具美感。走進古樸雅致的書院,輕輕推開書館的木門,映入眼帘的是室內別致的設計和許多的書籍。在這幽靜的環境中,拿出一本書,坐在書桌旁邊靜靜品讀,這是多麼的愜意呀!

如今「桐花書院」可知名啦!「既有『村味』又有品位,我們的『桐花書館』可是網紅打卡點哩!」當地的領導介紹說。早在2017年,村裡在三戶閒置院落的基礎上,請專業團隊進行設計,建成了300多平方米、藏書10000餘冊的「桐花書館」,村民閒暇時可以來這裡閱讀,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學習,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

脫貧後的張莊村更注重精神家園的建設,在老房子的基礎上改造的桐花書館是中國鄉村第一個院落式圖書館。別具風格的「桐花書館」,加上張莊戲院裡的生動活動,真的是帶給張莊的老百姓更多的幸福生活,這種幸福不僅是生活上,或許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與愜意。感概!祝福!(攝影多木的林子)

相關焦點

  • 夢裡張莊為何找到了幸福路?來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尋找答案吧
    還原張莊脫貧致富奮鬥歷程 尋找幸福路《張莊之問》以張莊村黨員幹部、扶貧工作隊等為主線,講述了張莊村的歷史、貧困過往、脫貧過程及脫貧後的現狀,展現了張莊村黨員幹部群眾傳承焦裕祿精神,依靠勤勞智慧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鬥歷程。
  • 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蘭考張莊首發
    12月18日,經過數月的密集採訪、翔實整理,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河南蘭考張莊村首發,並簡單舉行了讀者見面會。《張莊之問》作者為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劉先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張莊之問》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莊村時發出的「張莊之問」為引子,以張莊村黨員幹部、扶貧工作隊等為主線,講述了張莊村的歷史、貧困過往、脫貧過程及脫貧後的現狀,展現了張莊村黨員幹部群眾傳承焦裕祿精神,依靠勤勞智慧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鬥歷程。
  • 蘭考夢裡張莊影視籤約河南衛視少兒春晚蘭考縣區運營中心
    「立少年志 鑄強國夢」2021河南衛視少兒春晚蘭考縣區運營中心正式啟動!2020年10月26日,2021河南衛視少兒春晚蘭考縣運營中心啟動授牌儀式在河南衛視少兒春晚組委會隆重舉行.參加籤約儀式的嘉賓有:2021河南衛視少兒春晚組委會主任張衛星先生,欄目組總編輯王應強先生,欄目組藝術統籌霍丁輝先生,河南夢裡張莊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 席慕蓉:桐花
    四月廿四日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岡。不知道何處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說出這十年二十年間種種無端的憂愁。林間潔淨清新,山巒守口如瓶,沒有人肯告訴我那即將要來臨的盛放與凋零。四月廿五日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崗。
  • 戴文弢:桐花香水
    ——題記校園裡有幾顆百年梧桐,這樹一直都在這裡,沒有人過問它的歷史,它把一切都藏在了年輪中。這些樹向來是學校裡的鎮校之寶,清潔阿姨每過一會兒就來看一看有無落葉。學生們對樹無太大的了解,只是覺得賞心悅目,可以乘涼。泡桐樹春有新生枝丫,夏有淺紫桐花,秋有黃綠桐葉,冬有燕雀築巢。
  • 今夜,你又一次走進我的夢裡!
    寶貝,我愛你,這一路走來,我的最大收穫是有你真好,我想你,今夜,你註定又要走進我的夢裡,在那一方,只屬於你我兩個人的世界裡,你和我滿眼都是暖暖的感覺,在我的夢裡,花開不敗,有你的家溫暖如春,有你的世界註定永遠都是美,我的夢裡,你我依偎在一起相視嬉笑,我們肩並肩手牽著手相依相隨不分離,在夢裡,你手捧著我給你採來的花,芬芳馥鬱的花香,瀰漫著你的周圍
  • 美文共賞|桐花
    由此前去,只記得雪白的花蔭下,有一條不容你走到盡頭的小路,有這世間一切遲來的,卻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桐花落盡,林中卻仍留有花落時輕柔的聲音。       走回到長長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誰印證這一種乍喜乍悲的憂傷。       周遭無限沉寂的冷漠,每一棵樹木都退回到原來的角落。
  • 如東好聲音•第2期︱金建平:《四月桐花五月雪》
    更要緊的是,油桐樹都生的極高,大多十米開外,而桐花又都開在樹梢上,花萼底部還叢生著一片薄毯似的綠葉,因此滿樹潔白的桐花是只可隔山遠眺,而無法樹下細玩的。因此,桐花的美,並不在於枝頭的婀娜,而是落花的曼妙。古人總愛把枝頭的桐花比作棲息的白鷺,一陣山風吹來,真如一群白鳥振翮,靈動也壯觀。
  • 【美文】油桐油桐油桐花
    隨著吉他、貝斯和架子鼓的節奏,粗狂而詼諧的歌聲,掀起觀眾對桐花的回憶和呼喚,這便是「桐花祭」的文化衝擊力,喚醒了臺灣客家對桐花的集體記憶,激起觀眾爆滿的掌聲和笑聲。我聽這首搖滾曲的時候,正是臺灣五月桐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雪白,臺灣客家叫它「五月雪」。那麼多的油桐樹,山腳、山腰、山脊,屋前屋後,層層疊疊,在駘蕩的春風裡,像淺白的浪花翻湧。
  • 嘉合消防公益講座在蘭考張莊小學舉行
    12月11日上午,嘉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合智能」)相關工作人員一行走進河南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小學,給那裡的師生帶去了消防安全相關知識。活動當天上午10點左右,嘉合智能消防公益講座正式開始,由來自嘉合智能的培訓經理王亞利女士為張莊小學二年級一班進行講座。
  • 林草科普|遇見桐花美 又聞桐油香
    儘管昨日輝煌不再,如今其花仍為老鄉美,果入百姓心,油潤鄉村夢。 油桐樹,中國特有重要木本油料樹種,又稱三年桐、桐油樹、桐子樹。大戟科,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枝條粗壯,無毛;葉片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花雌雄同株,與葉片同時開放或先葉開放,花瓣白色,基部橙紅色,有同色的射出條紋,倒卵形;核果球形或扁球形,果皮平滑,先端稍尖。
  • 桐花祭|在臺灣苗慄·共赴桐花藍海的邀約
    滿地白雪般的桐花,曾經被苗慄人嫌棄而掃於路邊,以免滑倒。讓我們在這桐花如雪的季節,前往北臺灣,去感受桐花,山林之美,感受人文風華。臺中國家歌劇院得天獨厚,在這完美建築之內,有三座專業劇場以及一個多功能空間「角落沙龍」;如果再加上藍天白雲下的廣場、戶外劇場、與屋頂的空中花園,歌劇院可說從裡到外、從地面到屋頂,都是魅力的舞臺。目前是臺中地標性建築,更有文創空間可供參觀。
  • 溫州這些地方下「桐花雪」了,紛飛帶來一陣香風!太美了~
    以下文章來源於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作者浙遊君 詩畫浙江文旅資訊「浙遊君」出沒,浙裡隨你行 —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誠意出品你看過桐花飛雪嗎?沿著小逕行走,蜿蜒的青石板路上被朵朵白花覆蓋,碧綠的水色映入眼中,耳畔傳來風聲、水聲、鳥聲,頗具詩情畫意。圖源@雁蕩山旅遊不止是「桐花雪」,雁蕩山的初夏還有一種色彩,那就是「紫色妖姬」。在靈峰景區旁邊,有一條馬鞭草圍成的網紅「浪漫之路」,走入其中,仿佛踏進一片紫色的海洋。
  •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清明時節十二首桐花詩詞欣賞
    桐花作為「三節」(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期間典型的物候,「三節」的政治儀式、宴樂遊春、祭祀思念等社會習俗構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內涵;桐花傲立枝頭、俯視眾「花」,但開在春夏遞變之際,是春之「壓尾」、餞行者,是春逝的預示,桐花也因此與文人的落寞寡合以及高士的自愜自洽情懷相契合;唐宋時期,「桐花鳳」之說流行,「桐花鳳」與桐花的關係也被賦予了祥瑞、愛情等比喻意義;如今桐花也被賦予了「情竇初開」的花語。
  • 朗誦:幸福,一直在路上
    前行的路上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和石頭,而是心。看起來,是路鋪展在我們眼前,實際上,是心撲騰在路上。深一腳淺一腳,歡喜在路上,曲折在路上,幸福在路上。走在微風習習的小路上,用心聆聽美感受美。坐在花紅柳綠的小園內,聽孩童銀鈴般的笑聲,看青年情侶手挽著手,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原來美就在身邊,像花一樣綻放,像雨一般清新,走過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帶給我們的芬芳;走過陰霾,感受生命給予我們的無限魅力。原來美一直在我們的心裡。歲月無涯的荒野裡,看芳菲滿庭,楊柳輕舞,一縷微瀾的溫柔遙對山川。聲聲輕喚,繽紛一眉輕漾的風情。
  • 你是青鳥我是燈塔,我們有一座幸福的島|青書館
    梅特林克將青鳥寫成幸福的象徵。登島者就是青鳥,收穫豐盛的芽籽。」幾個月前,就在剛結束的這個學期伊始,青書館以這樣的開頭向復旦學子發布了館員招募貼。這是一家實體書店,坐落在復旦大學北苑生活區,由復旦學子自主運營。5位團隊核心運營成員外,14位研究生以勤工助學的方式參與書店工作。學生們希望,青書館能成為「青年閱讀」的品牌。
  • 文青的福利,旅行路上也有安靜的文化海洋,國內6家美麗的書館
    這回就淺談幾個著文青範,以靜養心的國內最美書館。南京的名片之一,先鋒書店。一家與時俱進的書店,很會通過轉型來改造自己,適應時代,融合當下的娛樂元素,甚至配有放映室,每天為前來的讀者播放一部電影。在他們多遠的創新中,創造文化價值的同時,也兼顧收入,穩固運營。位於北京,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
  • 四月,聽見桐花綻放的聲音
    愛在桐花紛飛時又到一年油桐花開的季節,苗慄三義崩山下,卓也小屋園區間,雪白的桐花如約綻放,民宿主人卓銘榜身著藍布衫流連其間。這情境似曾相識哪裡見過?自然天成穀倉民宿女主人鄭美淑和卓銘榜大哥一樣熱愛鄉間,他們想讓來到卓也小屋的朋友,能夠回歸臺灣六七十年代的鄉村生活,在三義崩山下的山林之中感受靜謐、美好和輕鬆。
  • 想你的時候,你就走進了我夢裡
    這是你的情意,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你,是你的囈語,讓我失去了多少夜的夢香,你知道我在想你嗎?想念你時,我將化作如水的月光,將思念灑在你窗欞上。你遠方的城市,啊,能感覺得到我對你的思念嗎,我對你的愛嗎?
  • 幸福,一直就在路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一直在幸福裡尋找,一直在幸福裡跋涉。我們總是一味的追尋,忘記停下腳步,去更好的體味生活。其實,只要我們不退卻,幸福抬頭可見,而且已經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