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又二分之一 我們都聽過他的歌,卻遺忘了他這個人

2021-02-20 一天一首好民謠


最喜歡的導演費德裡科·費裡尼有一部經典的電影作品《八又二分之一》,一直為費裡尼的擁躉們所津津樂道,後來才發現在臺灣有一張同名的專輯,只不過用的是《8又二分之一》。

如果不是在電臺隨機聽到那首《回家的路》,我幾乎也要忘記還有李壽全這麼個人了。一首特別耐聽的歌,漂泊在外的人聽了應該都會被打動,這首歌巧合的是居然還是沈慶和李壽全共同的作品。

▲李壽全

看不到的家是那麼美

找不到的路是告別

讓我牽你的手走一回

回到最初那場夢的曠野

——李壽全&沈慶·《回家的路》

提到臺灣老一代的歌手,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那些,羅大佑、蘇芮、潘越雲、齊豫、娃娃、甄妮等大名鼎鼎的音樂人,大家可能還會想起相對小眾但是也成就卓著的李建復、張清芳等,好像就是不太會想到李壽全這個普普通通的名字。雖然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作為音樂製作人,他的優秀作品都相當多,也許是因為太低調了吧,而且唱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所以不太被大家記住。

很多年後,在那些沾染著歲月風塵氣息的老歌裡偶爾撿到幾首,不經意被打動,才想起臺灣樂壇還有這麼樣一個人。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悽涼」

——這歌詞大家應該不太陌生,只不過都是聽齊秦和蔡琴的版本比較多,卻忽略了它其實是李壽全的作品,就收錄在1986年的《8又二分之一》這張專輯裡。而大家最熟悉的傳唱度最高的《明天會更好》也是由李壽全製作,不過大家能記住的歌曲的作詞人還是羅大佑、張艾嘉、詹宏志這些名氣更大的。

撇開專輯先不談,李壽全作為一個幕後的製作人,其實對音樂做出的貢獻相當大,而且在音樂上開創的一些先河比羅大佑還早些。他的作品風格非常鮮明,作為製作人為每個歌手創作的歌曲都會量身定做,是王傑的歌就是王傑的歌,是潘越雲的就是潘越雲的,一唱出就會成為流行經典。王力宏早期的很多專輯也出自他之手。聽音樂的文藝青年們津津樂道的艾敬那張《Made in China》也是他的傑作。鄧麗君的遺作專輯竟也是他製作。

也許有一種音樂人註定就是默默無聞的存在著,他的名字總是隱於那些成名的歌手和無比經典的作品之後,只有那些關注音樂製作人的聽眾可能才會覺得他的名字也是閃閃發亮的,不遜色於那些紅了的歌手。

▲李建復·《龍的傳人》

當年他剛入行就為李建複製作了《龍的傳人》,成了李建復的代表作;潘越雲憑藉著他製作的《天天天藍》,開始在歌壇獨樹一幟;《搭錯車》原聲帶拿下了當年金馬獎,在臺灣百大唱片榜上僅次於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排在第二,主題曲到今天還是人們傳唱的經典;《一樣的月光》和黑衣成就了獨樹一幟的蘇芮……他還一手挖掘了王傑和王力宏,為他們製作出很多經典作品。在臺灣百佳唱片榜裡面,李壽全的名字隱身在眾多經典的唱片中,那麼低調,卻分量十足。

不得不承認,在臺灣早期的民歌運動的年代,音樂的發展是非常純粹和蓬勃的。像李壽全一樣潛心做音樂的代表人物還有很多。在那個年代,大家都能用一個比較理想化的方式去做音樂,大環境的包容度也很好,對音樂的發展都充滿了希望。

▲李建復&陶曉清&李壽全

李壽全自己回憶起來也說那是一個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所有的人都看著未來是一片大好。你有想法就有機會做,因為所有人都是新的,所有的環境都允許有新的出來不像現在,現在大家看唱片賣誰去,唱片都沒有人買了。大家對做音樂已經沒有那個固執的夢了。

在八十年代的音樂圈,李壽全顯得有點不同,那是一個民謠和民歌盛行的年代,李壽全的歌有一點傷感,唯一的一張專輯唱的也是小人物的心聲,比如在《殘缺的角落》這首歌中,就有這樣的歌詞:

「讓我為你吹奏一種生活,幸運的你不曾經歷過,不需要同情也不要施捨,殘缺的我也有生命的歌。」

侯孝賢的電影很多也是小人物的故事,也許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電影會用李壽全的歌的原因吧。他那張《8又二分之一》專輯裡可圈可點的歌實在不少。那首《佔領西門町》尤其棒,很多年前聽正是在侯孝賢的電影裡,只是當時根本不知道。

《8又二分之一》今天聽來依然經典,並不過時。這是唱給流浪人群的一張專輯,在專輯文案上,有這樣的話:「總是念著什麼時候才停止流浪,事實上,人生就是流浪。被過去趕著逃,被未來牽著跑。」

當大家都在歌唱主旋律或者把音樂的基調定的更高的階段,李壽全用音樂講述了小人物的心聲和感言。沒有那麼唯美動人,很現實,灰色的基調,但是不完全是消極頹喪的調子。

專輯裡的其他歌,也是有追問,有迷惘,有自我鼓勵。在《加州的彩虹》裡也有關於青春的點滴和流浪的夢想。一張算不上精緻和豐富的專輯,靜靜聽來卻特別打動人,不張揚,李壽全在自己的作品裡非常懂得克制,奉獻了非常質樸、真實的情感,有青春的感性,也有思忖的理性。正像費裡尼那部同名的電影一樣,帶給人很多的思考。

聽了太多喧囂、跋扈的歌,有時真的應該讓自己在不經意間邂逅下李壽全這樣的歌手,這樣不過時的歌聲。雖然今天他已經很少再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沉寂許久,但幸好還有舊作可以供人回味。 

文 | 夢醒 首發公號<musictea>

·晚安·

相關焦點

  • 《我要的不多》與《8又二分之一》
    作為外省人的後代,袁瓊瓊用文字記錄了她尋常的生活:她的父親、她的母親、她的弟妹,還有眷村,她成長的地方。都是些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在她的筆端下,卻有了許多生活的氣息,沒有大段渲染性的文字,卻依然可以讓人感動,印象深刻的有《兩個父親》及《痛與傷》這兩篇。其實袁瓊瓊筆下有關於「眷村」這個題材的作品還有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 詹宏志:回憶李壽全的《8又二分之一》
    製作人是幕後工作者,並不一定是站在臺前的人,但我們做為他的朋友,卻很希望他站到臺前,因為如果你有機會聽過他臺上的演唱,你會恨不得全世界都有機會聽見。 李壽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因為他製作的蘇芮專輯《一樣的月光》剛剛出版,已經把全臺灣音樂排行都打掛,我們已經全知道他了。
  • 「極目遠望,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改變臺灣音樂史的《8 又二分之一》
    這年李壽全三十一歲。長髮披肩,一臉大鬍子,走在路上往往引人側目。不過《8 又二分之一》封面並沒有放他的肖像,而是阮義忠拍的清晨的衡陽路。這幅街頭風景,恰恰象徵那些歌裡故事搬演的舞臺。這兩首歌,都展現了此前流行歌曲少見的,更世故的城市人生:劃根火柴,在你看不見自己的時候點支香菸,看它能支持多久的寂寞啊.沏一壺茶,在被遺忘的人生角落餘味總是冰冷苦澀,品嘗世事的起起落落因為《未來的未來》,才讓李壽全動念創作《8又二分之一》這張專輯。
  • 聽過《月亮之上》的人都欠他一首歌的時間
    《月亮之上》的人都欠他一首歌的時間。一首歌,即便歷經將近20年的滄桑變化,即便已經有鳳凰傳奇的版本珠玉在前,他說,我要推出來。因為這是在我心裡反覆確認過的,是每個在都市漂泊的人耳邊都曾經聽得到的呼喚,是一段不斷迴響的旋律。人生就是這樣,但每個人應該追問自己曾經最迫切的嚮往是什麼,曾經仰望的是什麼,你可曾到達你的遠方!
  • 老歌時光︱李壽全《八又二分之一》
    而他本人只出過一張《八又二分之一》的原創專輯,很出色的有人文價值的作品,入選臺灣百佳唱片第24位。其中的《張三的歌》傳唱至今。關於《張三的歌》,創作者是李壽全的好友張子石,他並非是音樂工作者,只是他把自己的故事感受寫在這首歌裡,那個時候,張子石帶著兩個孩子去美國尋生計,但是美國並沒有給他預想的美好生活,顛沛流離中,前妻離開了他,自己生活沒著落,又得了癌症。
  • 二分之一的他
    編輯推薦1.人氣COSER、微博大V、跨界作者天水三千首部出版作《二分之一的他》(
  • 皮克斯用《二分之一的魔法》揮灑了百分之百的愛!
    事實上對於皮克斯而言,這次的動畫與以往任何一部都大不相同,因為疫情,《二分之一的魔法》得到了皮克斯動畫近年來最特殊的待遇——開畫不到一個月就上線了數字平臺,同時這也是第一部沒有約翰·拉塞特的皮克斯作品,他的離開對這個作品乃至整個皮克斯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所以很多網友都在懷疑這部動畫能否保持以往的高水準,二分之一的魔法是不是在說皮克斯自己
  • 《二分之一的魔法》:續航二分之一的幸福
    這部影片依然保持著皮克斯動畫精良的製作水平,在帶給人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延續了令人深思的主題。也許它沒有上一步作品《尋夢環遊記》中對死亡的深刻剖析,但在驚奇魔幻的尋父之旅中它也滲透出一種對幸福的別樣理解。掃去落塵,用愛裝點,續航二分之一的幸福。二分之一,正是影片中魔法世界的最大亮點。
  • 李宗盛:喜歡他的人可能很少,但是聽過他歌的人一定很多
    李宗盛:喜歡他的人可能很少,但是聽過他歌的人一定很多我一直都在想李宗盛,到底是給他一個什麼樣的定位?教父?或者說是全民偶像,或者說是超級創作者。其實我想說的是李宗盛,就是一個寫歌兒的,不過他是把自己的經歷給寫到了歌裡。所以可能喜歡他的人很少甚至說是沒有幾個但是,肯定有很多的人都聽過他的歌。因為他的歌流傳度真的是太廣了。
  • 兒童節溫情電影推介《二分之一的魔法》
    這個電影的中文翻譯也是非常好《二分之一的魔法》非常貼切。整片都圍繞著二分之一,這個核心的關鍵詞來展開的。身體被復原一半的父親,父親病逝後一半單親家庭,魔法遺傳天賦只有一半的兄弟,還有半魔法的世界觀。故事世界背景設定也非常有意思,二分之一的魔法加上二分之一 現代科技。有點搞笑又寓意深刻,現代技術完勝傳統魔法,裡面的角色都是長翅膀精靈、魔法師、獨角獸、火龍等等,都遺忘了自己種族最基本的原始技能,精靈不會飛,人馬能跑、魔法師用不了魔法。雖然現代技術方便了大眾生活,不能遺失自我,不能忘記生活本源,應傳承和保留傳統文化。現代和傳統相結合才是完整的一。
  • 老師,一減二分之一等於幾?
    如果是上小學的侄女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首先拿出一個大大的紅富士蘋果擺在她面前,告訴她這個蘋果就代表「1」。然後我會以閃電般的速度一刀把它切兩半,然後笑眯眯的問她:假如我拿走其中的一半,就還剩一半對吧,這「一半」指的就是二分之一。所以一減二分之一就等於二分之一。然後我倆就坐在一起開心的吃掉二分之一的紅富士大蘋果。
  • 音樂才子-高進:14億人都聽過他寫的歌
    單單說起高進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歌聲你一定不陌生01.《懷念青春》演唱:劉剛 詞曲:高進 顧名思義,這首歌是以懷念青春為主題,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不同的風景,有甜,有苦,有酸,相同的是我們都有一個被無限懷念的青春。
  • 他的歌讓聽過的人心酸,雖然歌詞平凡卻有無限韻味,他是李宗盛
    他的歌讓聽過的人心酸,雖然歌詞平凡卻有無限韻味,他是李宗盛每個人都應該是喜歡聽歌的,因為在他們深深喜歡聽的每一首歌當中總會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在華語影壇中有不少歌手的歌總有著這樣的特點,有的人喜歡聽他們充滿故事的嗓音,有的人痴迷於非常美麗的歌詞,而小編今天就想推薦一個非常優秀的唱作人,小編深深的相信大部分的歌單裡都會有上一兩首李宗盛的歌吧。
  • 這個歌星你不認識,但是他的歌你絕對聽過
    範逸臣,這個名字是很陌生的。但當我打開他的專輯慢慢聽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好多歌我都聽過。2002年,範逸臣唱《我的野蠻女友》主題曲「I Believe」出道。「I Believe當我在你家門口下雨了你看了也會難過…」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對於這首歌肯定很熟悉。(暴露年齡時刻)範逸臣總共出了八張專輯,同時憑藉《國境之南》獲得金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 他的歌每個人都聽過,走紅之路卻很艱辛
    他的歌每個人都聽過,走紅之路卻很艱辛2018年初的時候,李聖傑出現在湖南衛視《歌手》的舞臺上面,老實說粉絲們的內心裏面都在歡呼。李聖傑的歌曲真是唱的好聽,這個不可多得的抒情男嗓音俘獲了多少人的心。他的歌曲《痴心絕對》幾乎每個人都聽過,被網友們視為備胎金曲榜第一名。可是這些年來,他卻始終是紅不起來,讓歌迷們操碎了心。
  • 陳道明談周杰倫:很慚愧我沒聽過他的歌,但他很厲害,也很用功!
    陳道明談周杰倫:很慚愧我沒聽過他的歌,但他很厲害,也很用功!陳道明當年和周杰倫在《刺陵》中有過合作,這部片子中還有林志玲。當年這兩位正當紅,事業也是如日中天。有記者採訪陳道明,問陳道明聽過周杰倫的歌嗎?看過林志玲的什麼作品,陳道明是這樣回答的:我跟周杰倫也說過這個問題,我說我沒聽過你的歌。特別慚愧一支都沒聽過,還有林志玲演的《赤壁》,我也挺對不起的,這個我也沒看過。之前大家都說林志玲是花瓶,周杰倫的臺詞聽不清。有人就說我怎麼跑過去跟他們演戲去了?
  • 二一添作五?史上歌名最長的5首歌,你聽過一首,就算你贏!
    每首歌都帶著自己的特殊意義被演繹了出來。除了歌詞朗朗上口之外,歌名其實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今天就帶大家盤點歌名最長的歌曲,看你是否聽過?一如既往的以歌名作為了「前奏」,在聽到中間部分的時候:「我們帶著他的精選集還帶著隨身聽,一個人用一隻耳機塞在我的左耳和你的右耳,聽著他的歌往他的住處找去」俗套的生活畫面感不自覺呈現了出來,在整首歌曲的結尾處,還恰逢時宜的製造了一個小彩蛋。不禁讓很多人感嘆作曲陳綺貞的文採。
  • 22歲的他就能寫那麼多好聽的歌!很多人聽過它的歌卻不知道他真名
    「我跌跌撞撞奔向你,你也不能一個人離去…」 這首《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你一定在網路上聽過,一句畫面感十足的副歌,配上歌手一把動情的煙嗓,很難想像,這樣「有故事」的聲音是來自一位98年出生的男孩,他名為隔壁老樊!
  • 李宗盛把他當偶像,齊秦翻唱他的《張三的歌》,他卻說:歌好不好,30年後再說
    齊爸爸覺得娛樂圈太複雜,不同意齊豫留在這個行業,所以齊豫決定出國讀書。1979年,李壽全退伍,正好看到新格唱片在招考製作人。本來要進銀行工作的李壽全,轉頭報名參加考試,順利過關。在新格,他結緣武俠小說臉的李建復,第一項工作就是為李建複製作專輯《龍的傳人》。李壽全沒有接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音樂基礎全來自念書時聽過的五六千張英文唱片。受其影響,他想把清新的民歌改一改,將校園民歌流行化。
  • 二分之一的夢想
    她是上世紀80年代的小孩,父母生她的時候,計劃生育政策剛剛提倡不久,所以,那批小孩裡,獨生子女居多。而她,偏偏就有一個比自己小六歲的弟弟。周日,大院裡的孩子都由父母領著去公園,她卻只能待在家裡。弟弟年齡小,父母都圍著他轉了,哪裡輪得上自己。她很委屈,很快,這委屈便轉成了一股怒氣,小小年紀的她便對父母發火,說,為什麼非給我要個弟弟,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