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無疑是極具文學價值,《西遊記》這部小說在其中的譏諷了佛道兩家,是極為光怪陸離的一本,還有一個是其他三部小說具備的特點,就是詼諧,這是中國古典小說比較缺乏的一個特點,值得一提的是《西遊記》在明朝是禁書。至於說到《西遊記》裡的冷知識真不少。而且前後有很多銜接不上,我們在這裡要說的是小說《西遊記》而不是電視劇《西遊記》。
龍王的名字不準:龍在西遊記裡地位較低。龍肝鳳髓是玉帝的家常菜,在第三回裡猴哥搶人家龍王定海神針的時候,四海龍王的大名是: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待五百年後,猴哥收復小白龍的時候,小白龍他爹就是西海龍王敖閏,再往後就掉個了,吳承恩給弄混了,就成了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小白龍一定在罵,爹還能隨便換。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設定不準:這顯然也不靠譜,完全是因人設事,猴哥九九八十一難,向天庭求助11次(八戒一次),天庭主動幫忙1次。向觀音菩薩求助7次,觀世音主動幫忙1次。向如來求助3次,如來主動幫忙1次。猴哥來回時間不短,唐僧在妖精那裡起碼幾個月了,妖精堅持不吃唐僧很怪異。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設定,七仙女是天天和董永見面,對於董永是一年一次,想想還是王母疼閨女,董永一年的精力都給七仙女了。實際上七仙女很幸福。
寶器威力不定:彌勒佛的敲磬童子和太上老君的青牛誰厲害,具體來說,黃眉老佛的人種袋和青牛精的金剛琢到底誰哪個威力大,金剛琢不是只有套東西這一個技能,幾乎是無所不能,萬物可套。不套人,而人種袋可罩人,兩個法寶如果同時發動誰厲害,是矛與盾,還是金剛琢勝人種袋。
玉帝的地位高於如來:孫悟空真正大鬧天宮的時候,只是打到南天門,被王靈官堵在門外。玉帝被驚動的時候,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如來聽旨以後則是:如來聞詔,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由此看出玉帝高於如來。
八戒的釘耙才是神兵:實際是猴哥的定海神針鐵不過是個儀器,二師兄的九齒釘耙才是神兵利刃,九齒釘鈀全名又叫上寶沁金鈀,重五千零四十八斤,是太上老君親自製作。在玉華國的時候,青獅精盜寶偷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的兵器宴請八方,辦「釘耙宴」。而且挑擔子的是八戒,而不是沙悟淨。師徒四人裡有錢人是八戒,在耳朵眼兒裡藏了私房錢,後來被猴哥沒收。
其他比較冷僻的是:鐵扇公主是一個得道女仙,牛魔王是入贅玉面公主家。芭蕉扇是鐵扇公主的,不是牛魔王的。牛魔王要把猴哥吞下去化作大便餵狗是真心話,愛妾死於悟空之手,兒子被「拐」,媳婦被調戲。是個男人都受不了。
猴哥是童子身:四聖試禪心中,老太太問誰願意入贅此間,行者說道:「我從小不曉得幹那般事,教那個姓豬在這裡吧。但悟空的初吻卻給了金鼻白老鼠精道:「別人都自在睡覺,你還念經怎麼?」行者道:「許下的,如何不念?」女子摟住,與他親個嘴道:「我與你到後面耍耍去。」猴哥的初吻竟在毫無心理準備下被人強佔了。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