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謝丹銘:用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丨MEET2021

2021-02-08 量子位
編輯部 整理自 MEET 2021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AI技術,究竟能在哪些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

這是視頻行業面對AI浪潮,交出的一份答卷:

素材智能檢索、老電影修復、音色克隆、虛擬動漫偶像……

愛奇藝將最前沿的AI技術,落地到視頻創作、內容分發中去,真正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

在MEET 2021智能未來大會現場,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表示:

用AI結合科技與藝術,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量子位對謝丹銘的演講進行了編輯整理。

關於MEET 智能未來大會:MEET大會是由量子位主辦的智能科技領域頂級商業峰會,致力於探討前沿科技技術的落地與行業應用。本次大會現場有李開復等20餘位行業頂級大咖分享,500餘名行業觀眾參與,超過150萬網友在線收看直播。包括新華社、搜狐科技、澎湃新聞、封面新聞等數十家主流媒體在內紛紛報導,線上總曝光量累計超過2000萬。

演講要點

這場疫情,極大地提升了技術、尤其是智能技術在產業中的重要性。

目前,國內有上萬部需要被拯救、保護的膠帶電影。如果利用AI修復,就可以省去80%的繁複工作。

愛奇藝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一個素材庫,讓他們不再需要去盜版網站找視頻素材。

我們希望降低廣告對用戶的打擾程度,讓廣告也能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手段。

通過AI,將科技與藝術進行結合,就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用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

(以下為謝丹銘演講分享全文)

疫情加速視頻創作智能化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智能時代的內容創作與消費」。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多數產業遭遇較大衝擊,呈現出一個或深或淺的「V」字型走勢。

演講之前,孟鴻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愛奇藝和視頻行業,應該會是疫情的受益者?

其實不然。

如大家所見,年初由於疫情,很多人在家辦公,加之寒假,我們的消費指數飆升得很高。

但在這之後,上下遊和合作夥伴受到疫情衝擊,我們也難以獨善其身。在疫情期間,由於很多片子無法拍攝,出現了內容供給跟不上、廣告預算大幅減少的情況。

經過思考,我們試著將內容創作搬到線上,實現了一個雲錄製系統。

此後,我們利用AR、MR等XR技術,實現了虛擬製作,相當於搭建一個虛擬的棚,在棚裡進行電影、電視劇拍攝。

我們還利用智能化技術,提升了廣告投放效率,減少了預算損失。

這場疫情,極大地提升了技術、尤其是智能技術在產業中的重要性。

目前,愛奇藝打造的智能平臺,主要用於服務兩部分人群:一部分是上遊的內容創作者,另一部分是用戶消費者。

其中,內容創作者主要分為三類。

一類是傳統的長視頻創作者,包括導演、演員和後期製作人員,他們主要創作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及兒童動畫片等類型的作品。

另兩類則分別是短視頻、小視頻創作者,包括許多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創作者。

那麼,如何服務這些內容創作者?

以綜藝節目為例,愛奇藝最早投入、使用了一個大型AI綜藝創作系統,名為「愛創媒資系統」。

在綜藝錄製現場,通常會有五六十個、甚至上百個(固定或移動的)攝像頭同時進行拍攝,產生大量錄製素材。

這些素材的數量,是普通視頻素材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手動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但如果用AI來處理這些素材,例如進行時間對齊,就能提升10倍左右的效率。

而利用AI,還能智能化地給素材片段打標籤,如用AI識別音頻中的演員臺詞、進行語義理解,讓導演、後期製作人員能快速檢索到想要的片段。

這些素材中,也有許多待刪減部分,如模糊片段、黑鏡和噪音廢片,也都能用AI快速識別、處理。

事實上,最後的視頻成片,並非綜藝現場的原始記錄,而是一種藝術創作。過程中,素材檢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除此之外,AI還能被用於視頻審核、商務植入和視頻宣發中。

例如,視頻製作時,要求某一角色不能露出鬍子、紋身,那麼我們利用AI,就能快速找到這些不符合要求的內容。

在商務植入時,也能利用AI可以快速地計算植入時長。

至於宣發階段,也能用AI製作宣傳和預告片。

例如,用AI學習視頻幀的圖案,並快速產出各種各樣的宣發視頻、預告片段。

用AI修復老電影、製作動漫

而在電影創作上,愛奇藝也做了一個名為ZoomAI的視頻增強技術。

這是一個AI功能包,能完成去噪、前景提亮、超解析度、插幀等視頻優化算法。

上個月,我們還和廈門大學的人文學院成立了一個聯合實驗室,專門修復像《小兵張嘎》這樣的老電影。

現在,國內還有上萬部這樣的膠帶電影,需要被拯救、保護,如果利用AI修復,可以減少80%的工作,剩下的20%再交由廈大的同學,一幀幀手動審核修復。

目前,愛奇藝也已經「出海」,將業務延伸到了海外。

但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歐洲,語言都呈現碎片化特點,在不同的地區,可能出現多種不同的語言。

例如,僅東南亞一個地區,就有印尼語、馬來語、泰語等多種語言。

如果要做一部視頻的海外配音,就需要找各個角色的、不同語言的配音演員,成本會非常高。

因此,我們構建了一個AI音色庫,利用Voice Conversion(語音轉換)來配音,只需要給每個角色找一個「演員」,就能完成所有視頻的配音。

相對來說,TTS(語音合成)無法準確表達語氣、語調,但Voice Conversion卻能用另外一種音色,將情緒很好地表達出來。

電影之外,還有一個相對龐大、有前景的產業,就是動漫。

在中國,大概有4億的二次元人群。

我們調研發現,動漫產業的創作者,基本還是在用PS等傳統工具進行創作。

過程中會先畫出線框、再完成上色,其中光是上色階段,就佔據工作量的40%~50%。

用AI工具,能幫創作者提升不少效率。

例如,讓創作者指定一種風格,比如「賽璐璐」。利用風格遷移,AI立刻就能完成「賽璐璐」風格的線稿上色。

如果涉及AI沒有學過的風格,也可以先手動給關鍵幀上色,再利用特徵遷移,將上色風格遷移到其他幀中。

這些操作,能讓線稿上色效率提升80%左右。

上面這些AI操作,是針對傳統、製作精良的動漫設計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名為輕動漫或者動態漫的動漫類型。

這種動漫,可以理解為給漫畫加了一點動效,讓人物能夠走動、說話。

現在,輕動漫在網上的傳播量非常大,我們也已經能利用AI,製作這種動漫。

只需要用AI對動漫人物進行面部識別,再做唇形驅動,就能讓人物的嘴巴動起來,接近人工製作的效果。

此外,愛奇藝今年還推出了跨次元新星的虛偶選秀節目。

其中,左邊的「小滿」是虛擬手語主播,右邊的「小又」,則是虛擬節目主持。

利用TTS和Voice Conversion合成聲音、加上唇形和表情驅動合成口型,就能讓她們開口「說話」。

「小又」上線後非常受用戶歡迎,節目的播放量也有所提升。

如何用AI創作UGC作品

我們分析發現,UGC創作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首先,用戶會想出一個創意,圍繞創意搜集一些素材,根據素材尋找合適的背景樂,最後在剪輯工具中完成視頻創作。

每個階段,我們都能用AI幫助創作者減少一定的工作量。

比如,愛奇藝有許多明星的「粉絲視頻」,即粉絲創作的視頻。

要想製作這樣的視頻,只需要利用我們的「一鍵成片」功能,就能用AI分析一部明星出演的電影,並在10秒內創作關於這個明星的短視頻。

像易烊千璽的粉絲,只需要選擇「易烊千璽」,再選中他出演的電影《少年的你》,點上背景音樂,就能完成粉絲視頻的創作。

這種視頻,也叫「舔屏向」視頻,其中「舔屏」,指喜愛某個明星到想要舔手機屏幕的程度。

當然,愛奇藝還給內容創作者提供了一個素材庫,不再需要去盜版網站找視頻素材。

我們在隨刻創作APP的素材庫裡,利用AI對站內的長視頻進行內容理解,並打好了人物、動作、場景等標籤。

創作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素材,加進自己的作品中。

此外,APP也能根據創作的視頻內容,智能推薦較匹配的背景音樂。當然,還可以用TTS來配音、或是用ASR給視頻填充字幕等。

有了AI,看視頻變得更簡單

對於用戶消費者,我們則希望用智能技術,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

例如,用智能搜索、推薦算法,讓用戶快速找到喜歡的內容。

同時,我們也希望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感覺,例如,在視覺和聽覺上,給用戶以高清、流暢的體驗感。

此外,我們還想給用戶提供更自然、好玩的互動場景。

目前,用戶已經能通過語音和手勢,對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電視等各種電子設備上的愛奇藝APP進行操作,交互變得更加自然。

但愛奇藝APP覆蓋的設備,還包括VR頭盔、家庭娛樂設施及車載APP等,其中,有些設備無法很好地用鍵鼠、觸控進行輸入。

因此,我們做了一個Home AI的語音交互平臺,可以做語音識別。

不僅如此,這個平臺還能識別音色,根據音色來推薦內容。

例如,根據音色年齡(老人、年輕人或小孩),平臺能給你推薦相關的視頻。

同時,平臺還可以做一些智能搜索,如根據知識圖譜,進行劇情智能問答。

還有一個受小朋友歡迎的功能,即用AI克隆家長的音色、來製作朗讀繪本。

除此之外,AI還能被用於我們的拍攝APP中,包括AI美顏、美妝等。

利用這些功能、加上AI的人臉識別技術,我們做了許多有意思的創新,例如一些小遊戲。

這是《青春有你》的虞書欣同學,示範的一個「吃雞腿」小遊戲,用到了五官、輪廓識別的AI技術。

當她沒吃到雞腿時,AI就會在她的輪廓上套個黑帽子。

除了這些技術以外,AI還能幫我們「智能查詢」視頻中的信息。

例如,看視頻時,用戶想知道其中某個演員叫什麼、飾演過什麼電影,或是想知道視頻的背景音樂、想了解一段臺詞的涵義。

因此,我們做了一個叫「奇觀」的智能識別平臺,不僅能識別視頻中的演員、背景音樂,還能查到臺詞的意思。

去年,「奇觀」還實現了「卡通識別」功能,像《小豬佩奇》裡的豬爸爸、豬媽媽,都能識別出來。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張海報,還可以用愛奇藝的AR掃一掃,來識別明星。

用AI,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在愛奇藝,廣告不僅是一個變現的手段,也是一種可以消費的內容。

我們希望,廣告能夠降低對用戶的打擾,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一個手段。

針對廣告的個性化、精準化,我們今年也做了不少工作。

我們對愛奇藝的站內長視頻進行了精準分析,做了兩三千組標籤,包括人物、場景、動作、行為和轉場景等。

這樣,客戶在投放廣告時,我們就可以根據他需要的場景,來進行定向投放。

例如,某個視頻中出現了購物場景,我們就可以給用戶投放一個電商廣告,來降低對用戶的幹擾、增加客戶投放效率。

當然,還有叫做「Video In」的廣告,也可以用AI來識別場景,看哪些點位可以用來投放。

例如,想要植入某種藥物廣告。通過AI,我們識別到視頻中有一張桌子,就可以把這瓶藥放上去。

或是識別到視頻中有一堵牆,也可以在上面放一個廣告框、貼上廣告。

這種原生植入的廣告類型,同樣受客戶喜歡。

此外,愛奇藝還會直播一些如足球、網球等體育節目,我們會對其中的直播流進行實時分析。

如果出現了「高能」場景,如足球進球、或是網球得分,我們也會及時插播廣告。

這些在精彩時刻推出的廣告,效果很好。因為這種場景下,觀眾的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

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利用AI,為廣告做不同的個性化海報。

針對用戶的特性,我們能讓AI生成各種風格的海報,針對性地進行分發,能極大程度上提高用戶的點擊率。

剛剛提到的這些用戶創作、廣告消費的AI功能,只是愛奇藝這個「智能板圖」中的一部分。

在視頻製作方面,我們也上線了劇本分析、流量預測等功能,至於內容剪輯,也包括智能拆條、智能混剪等AI工具。

在後臺中,涉及AI的應用就更多了,包括AI翻譯、審核等工具,都是各大視頻網站的標配。

我們希望通過AI,將科技與藝術進行結合,來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最後,我用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演講:創意讓夢想綻放,科技讓快樂簡單。

這句話,不僅是愛奇藝的使命,也是我們做AI的同學的夢想和目標。

謝謝大家!

(最後,如果想回看大會全程,請點擊閱讀原文)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籤約帳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一鍵三連「分享」、「點讚」和「在看」

科技前沿進展日日相見~

相關焦點

  • 愛奇藝謝丹銘: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丨MEET2021
    編輯部 整理自 MEET 2021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AI技術,究竟能在哪些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這是視頻行業面對AI浪潮,交出的一份答卷:素材智能檢索、老電影修復、音色克隆、虛擬動漫偶像……愛奇藝將最前沿的AI技術,落地到視頻創作、內容分發中去,真正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
  • 愛奇藝謝丹銘:用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
    這是視頻行業面對AI浪潮,交出的一份答卷:素材智能檢索、老電影修復、音色克隆、虛擬動漫偶像……愛奇藝將最前沿的AI技術,落地到視頻創作、內容分發中去,真正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在MEET 2021智能未來大會現場,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表示:用AI結合科技與藝術,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 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李開復、崔寶秋、清華唐傑,AI大佬聊了啥?
    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在大會現場分享了愛奇藝在內容創作與消費方面的智能化應用。受到疫情的影響,智能技術在內容產業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內容的創作是否能搬到線上?廣告預算減少的情況下,如何讓投放效率變得更高?謝丹銘談到,愛奇藝的智能化應用主要服務於兩部分人,一部分是上遊的內容創作者,一部分是用戶消費者。
  • 李開復談20年後的AI,崔寶秋論開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
    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在大會現場分享了愛奇藝在內容創作與消費方面的智能化應用。受到疫情的影響,智能技術在內容產業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內容的創作是否能搬到線上?廣告預算減少的情況下,如何讓投放效率變得更高?謝丹銘談到,愛奇藝的智能化應用主要服務於兩部分人,一部分是上遊的內容創作者,一部分是用戶消費者。
  • 愛奇藝與廈門大學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 人工與AI結合探索高效高...
    在「影視教育與產業發展高端論壇」上,愛奇藝聯合廈門大學正式宣布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廈門大學副校長葉世滿,北京電影學院副書記、副校長、教授胡智鋒,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等嘉賓共同出席揭牌儀式。愛奇藝與廈門大學集成雙方優勢專長,共同探索AI與人工相結合的電影修複方法論,有望推進電影修復效率與品質平衡的全新標準。
  • 戴口罩的這一年,AI產業如何「重啟、重塑、重構」?
    愛奇藝謝丹銘:用AI讓創作者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簡單快樂愛奇藝副總裁謝丹銘,在大會現場分享了愛奇藝在內容創作與消費方面的智能化應用。謝丹銘談到,愛奇藝的智能化應用主要服務於兩部分人,一部分是上遊的內容創作者,一部分是用戶消費者。面向內容創作者,愛奇藝基於AI實現了一個大型綜藝製作系統,愛創媒資系統:能自動給素材打標籤;自動給多個攝像機拍攝的素材按時間做對齊;另外,還有自動審片功能,快速找到不合規內容,快速計算適合的商務植入時間……大大提高綜藝後期製作的效率。
  • 愛奇藝APP短視頻板塊「劃啦」上線,AI助力提高視頻生產效率
    近日,愛奇藝APP正式上線原創短視頻種草產品——「劃啦」,通過短視頻的形式為用戶個性化推薦精品內容,力求解決當用戶打開視頻平臺時,面對海量劇集陷入「選擇困難」的困境。據悉,「劃啦」的短視頻內容來源不僅有與愛奇藝IP相關的電視劇、電影、綜藝、動漫、紀錄片、以及通過AI剪輯二次創作產生的精彩片段,還結合了愛奇藝號引入的優秀創作者產出精品視頻。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愛奇藝iJOY悅享會發布200+優質內容 為品牌打造護城河
    龔宇表示:「影視分眾時代已經來臨,愛奇藝所秉持創新與品質兼具的內容創作理念,以及科技創新正在持續提升內容分發和製作效率,改變視頻平臺的商業模式,D2C(Direct-to-Consumer)模式已經成為長視頻未來長期發展的清晰方向。」
  • 極客公園丨《中國新說唱》口碑炸裂背後 AI 如何撐起一檔爆款綜藝
    引入智能扒詞功能之後,愛奇藝副總裁葉濤表示,「在聽打字幕方面,原來基本上一個小時的節目,製作人員需要 5 到 10 個小時的先聽打,然後再花 1.5 到 2 個小時的核對,完成這項工作。現在 AI 可以實現智能聽打字幕,目前這項工作只需要人力花 1.5 到 2 小時的核對,效率大幅提升。」據了解,這個智能聽打字幕功能正是應用了 ASR(語音識別技術)。
  • YouTube模式背後:愛奇藝「隨刻」靠什麼打動創作者?
    原標題:YouTube模式背後:愛奇藝「隨刻」靠什麼打動創作者? 來源:PingWest品玩德國人Duke可能沒有想到,自己和中文網際網路產生連接,竟然是因為一檔綜藝節目。對於和隨刻的合作,Duke表示非常滿意,因為反應類視頻的特殊性,往往和IP關係密不可分,而恰恰愛奇藝能夠提供這樣的條件,「大熱的IP不僅會為我們這些視頻創作者提供高質的內容,還會為我們提供獲得贊助的機會。」在隨刻,和Duke一樣受益於愛奇藝原創IP內容,並且得到平臺快速成長起來的創作者不在少數。
  • 愛奇藝會員漲價無礙,也請同步提升服務質量
    休整兩天終於緩過勁來,驚喜的遇到了不搞價格套路的愛奇藝。愛奇藝說這一次我們簡單一點,你們也不用算了,直接漲價!  在愛奇藝宣布漲價後,我接受了《中國吉林網》等媒體採訪,談了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在我看來,隨著各類綜合運營成本的上升,愛奇藝漲價本無可厚非,但漲價的用時也請提升用戶服務質量,優化內容視聽體驗,用戶才會來持續使用你的產品和服務,否則漲價會適得其反。  以下是我接受媒體採訪的部分觀點和後續的分析整理。
  • 一鍵識別演員、音樂、臺詞……AI升維用戶觀看體驗 愛奇藝奇觀使用...
    感興趣的演員一鍵識別資料,好聽的背景音樂一鍵識別,不懂的臺詞知識一鍵識別……愛奇藝通過原創功能「奇觀」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視頻娛樂交互方式——過往需要跳轉至其他應用中查詢的信息,如今只需在看視頻的同時「奇觀一下」即簡單可得。
  • 愛奇藝副總裁劉文峰:愛奇藝布局智能娛樂生態以技術優勢帶動視頻價值提升
    作為中國高品質視頻娛樂服務提供者,愛奇藝在不斷發展與完善娛樂生態產業鏈的同時,積極布局創新技術領域,進一步提升娛樂內容的科技體驗感,引領泛娛樂全產業生態良性發展。整合雲服務創新雲存儲技術 打造高效視頻服務體驗在視頻行業中,技術體驗往往通過娛樂內容釋放其價值,愛奇藝率先開啟智能存儲服務,不斷以技術驅動內容新體驗。基於成本控制,智能存儲數據將有效提高存儲效率。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發布新年第一封信:2021四大維度為創作者賦能
    為此,在2021年,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提出從四個方向出發,聚焦內容供應鏈的上下遊服務。首先在工具層面上,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剪輯工具包,為數百萬創作者進一步提高創作效率和質量助力。當下視頻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用戶願意花時間在視頻內容消費上。對創作者來說,視頻內容的紅利期還在繼續發酵,如何抓住這一機會窗口,就需要用技術、產品上的創新來提質增效。
  • 愛奇藝VIP會員的飛輪轉動:打造「無限場景」會員場
    在北京做自由撰稿人的阿偉同時也是一個影評寫手,用愛奇藝VIP會員優惠卷點上一杯星巴克的免費咖啡,一邊看電影一邊寫文章,忙碌之餘不乏一絲愜意。其實,KK、小寶、阿偉...在他們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成為愛奇藝VIP會員,隨之在各自生活中和不同場景下,都開始享受愛奇藝VIP會員帶來的各種便利服務逾驚喜福利。
  • 愛奇藝紀錄片分帳規則全面升級 為內容創作者搭建專業的商業模式
    近日,為鼓勵創作者創作更多優質內容,助力紀錄片行業的發展,愛奇藝紀錄片對分帳合作規則進行了全面升級。升級後的愛奇藝紀錄片分帳模式分為會員分帳和普通分帳兩種,其中會員分帳模式的收益提升至50%。愛奇藝紀錄片對「自製+招商+會員分帳」分帳合作創新模式的探索,為紀錄片產業打造更加優質的發展土壤,為加速商業變現提供市場參考價值。
  • 愛奇藝《中國新說唱》開播,用AI賦能綜藝節目
    此外,在打造節目IP品牌的基礎上,愛奇藝還將推動獨立授權業務的合作,通過與品牌合作夥伴建立商品聯合開發、營銷的深入合作,加深節目品牌與用戶的情感聯繫,進一步提升IP價值影響力。 愛奇藝在內容發行業務的營收值得注意,2018年Q1財報顯示,愛奇藝在此業務的營收為2.667億元人民幣(約合4250萬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44%, 這一業務的增長主要是來源於愛奇藝向外部合作夥伴授權幾部重要電視劇節目所推動。
  • 《中國新說唱》口碑炸裂背後,AI 如何撐起一檔爆款綜藝
    引入智能扒詞功能之後,愛奇藝副總裁葉濤表示,「在聽打字幕方面,原來基本上一個小時的節目,製作人員需要 5 到 10 個小時的先聽打,然後再花 1.5 到 2 個小時的核對,完成這項工作。現在 AI 可以實現智能聽打字幕,目前這項工作只需要人力花 1.5 到 2 小時的核對,效率大幅提升。」據了解,這個智能聽打字幕功能正是應用了 ASR(語音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