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隻深沉的獅子)
最近在看金尚的《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有實用的療愈童年創傷的方法,之前沒怎麼看過這方面的書,也不知道其他的書都怎麼樣,但感覺這本書還不錯。
這本書的作者叫金尚,本名李紅豔,是一個溫暖而洞見的心理學專家,國家首批認證心理督導師,曾經著有《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滾蛋吧!抑鬱君》,這本《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是今年4月份出的,目前豆瓣評分8.4分。
在書中,她利用案例加理論的方式,向我們科普了原生家庭和代際創傷的定義,範圍,類型,影響等,並提出許多獨特的療愈觀點和方法,比如面對父母帶來的創傷,不必原諒不必和解,可以採用虛擬愛之療及內在關係療法。
今天我們來試試書中的方法。
1
最近《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凌霄和子秋的原生家庭,讓我們唏噓。
先說凌霄。
媽媽出門,把凌霄和妹妹所在了家裡,凌霄照顧妹妹,餵妹妹吃核桃,結果不小心卡住了嗓子,凌霄在鐵門裡面用力搖晃,喊叫,只希望有人來救妹妹,可惜那天下大暴雨,稀裡譁啦根本沒有人聽到,最後妹妹在他面前活活噎死了。
妹妹的去世,媽媽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暴躁,動不動就跟父親凌和平吵架,父親理解媽媽無法接受妹妹的離去,一直採用忍讓和包容的態度。凌霄看到父母要吵架,就跑到樓道上假裝看書。
媽媽過不去這個坎,隨著時間的累積最後上升到不僅不管凌霄,還當著爸爸的面對他打罵,說是他把妹妹給害死的。爸爸看不過去就給了媽媽一巴掌,最後兩人選擇了離婚。媽媽提著行李,當著凌霄的面離去,還說把他送給尖尖當哥哥。
在這個故事中,原生態家庭帶給凌霄的心理創傷是很深的,比如我們看他的性格:內向,敏感,不願向人敞開心扉,「成天一副死樣子」,脾氣還很大,這都是原生態家庭帶給他心理創傷。
再說子秋。
媽媽和李爸相親,相完就把子秋丟給了李爸,讓人感覺好像是在相爸爸。二十幾年對子秋不管不問的,子秋常常有種被拋棄的感覺;而他的父親趙光華,在他成長的十幾年裡,也從來都沒有出現過。賜予他生命的兩個人讓他來到了這個世上,卻對他不管不問的,這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
後來李爸收留了他,這種缺乏安全感依然存在,並且伴隨著他的成長,這也是心理的一種創傷。
那麼,這種心理創傷到底能不能改變呢?
2
首先我們分析下心理創傷對子秋和凌霄的影響。
金尚在《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中提到過,所謂的「心理創傷」,就是創傷事件,不一定就會導致創傷性結果,因為人類有一種心靈自愈的本能。然而卻有10%-15%的人在經歷創傷事件後,會變成真正的創傷性結果,也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心理創傷發生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重大變故,比如被遺棄,失明等;還有一種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正常體驗。
先說子秋,因為子秋比較簡單,他是被媽媽遺棄的,屬於現實生活發生重大變故,所以它屬於簡單型創傷,這種創傷只要他媽媽出現,還是很容易被治癒的。
但凌霄就不同了,他屬於複合型創傷。妹妹的死跟他有關,媽媽的易怒,敏感,以及對他的指責,拋棄,以及媽媽出了車禍後,在新加坡對他的第二次傷害,所以凌霄的心理創傷相較於子秋來說更為複雜,也更為嚴重。
或許童年的凌霄,心理創傷被李爸和尖尖治癒了一些,但在新加坡,媽媽給他的第二次心理創傷並沒有治癒。長時間的心理創傷無處修補,最後得了抑鬱症,這也就是我們看到他吃抑鬱症藥的原因。
其實凌霄這樣挺危險的,如果他不能及時治療這種心理創傷,繼續留在新加坡,未來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婚姻生活,甚至會傳承到下一代。
3
那麼,凌霄該如何作出改變呢?按照老師教的方法,我們來試著操作一下。
首先,找到讓他受傷的那個「內在小孩」(註:「內在小孩「其實就是小時候受傷的凌霄。)
如何找呢?
老師說了:冥想。跟著舒緩的音樂時光倒流,如果感覺到無助,悲傷,自責....那就說明「內在的小孩」找到了,凌霄可以想像著自己牽著小時候的自己的手,安慰它,擁抱它,然後嘗試跟小時候的自己說幾句悄悄話。
如果這個「內在小孩」抗拒凌霄,就說明凌霄已經忽略他很久了,如果他對凌霄感到陌生,不信任,不願跟凌霄靠近,那凌霄就遠遠地看著他就好了。
其次,發現受傷的內在小孩。凌霄可以做這些:
1.回憶曾經跟父母發生的真實的,不愉快的場景
2.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爸爸媽媽的負面性格特點
3.思考自己在原生態家庭中擔任的特定角色和隱形任務
4.寫下爸爸媽媽經常對他說的一些不舒服的話
5.在紙上寫上爸爸媽媽關係不好的地方
6.檢視自己的負面想法
最後,直面受傷的「內在小孩」
如果「內在的小孩」情緒失控,覺得不安,恐懼,悲傷......凌霄可以站在旁邊給他安慰,並告訴他「不要害怕,不要悲傷,我就在站在你身邊,陪伴著你。」
如果內在的小孩迷路了,他可以擁抱「內在小孩」,因為擁抱本身就有療愈的功能。
現在終於知道凌霄為什麼說尖尖就是他的「心藥」了,因為每次他們都會在凌霄受傷的時候,把他叫到家裡去,用好吃的食物和微笑療慰著他受傷的心靈,他們讓他感受到了愛和安全感,這其實也是在「和解」凌霄心中的「內在小孩」。
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只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與「內在小孩」和解,放過自己,幸福快樂的面對每一天。(End)
作者介紹:一隻深沉的獅子,喜歡讀書,寫作,愛好思考。(註: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