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天意,天要剝奪我的人性,我就要殺天。」
紂王子受
在秦時明月之後,玄機又花重金打造了一部史詩巨作,那就是動漫《武庚紀》。《武庚紀》雖然把背景設在了商周興替之際,但是卻並沒有沿用《封神演義》的故事情節,相反,他完全打破了傳統神魔小說的設定,別出心裁的用另一種角度詮釋了這段洪荒時代的故事。
在《武庚紀》中,紂王不再是無道昏君,而是一個敢於反抗天神權威,為自由而戰的人類英雄,而周武王,則成為了神靈的走狗,所謂武王伐紂,有道伐無道的故事,完全是一則精心編造的謊言。
對傳統神話的顛覆
我們對於商周這段歷史的印象多來自於明朝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目前歷史考據出的商周歷史與封神演義所說的大相逕庭,說武庚紀不符合歷史的純粹是自取其辱。),在演義中,紂王是典型的無道之昏君,他寵信妲己,殺害忠良,濫用民力,終使得自己眾叛親離,落得個自焚而死的下場。而武王,則被塑造為一個順應天意的仁德之君。而在武庚紀中,這一切全部都被顛覆。
(妲己在武庚紀中是一個因同情人類而背叛天的神族,她與紂王一起生下了武庚)
在傳統神話中,天和諸位神靈一直被塑造為公平正義的化身,上天會懲罰無道的昏君,會將天命承繼給有德之人。在中國古代的價值觀中,凡是能登上帝位的必然就是順應天道的仁義之人,正是因為他出色的德行才獲得了上天的青睞。在這個語境中,天是絕對正義的,在武庚紀裡,天對於人類卻不是正義的,天想的只有復活自己心愛的白龍,而對於人類的死活絲毫不在意,在他的眼裡,人類不過是一群愚不可及,可以隨便玩弄的「猴子」。
天奴役人類為天挖掘一種稀有的礦石,這種礦石可以復活天死去的情人白龍,因此,每當商朝的新王登基時,天都會派出神使命令商王侵略其他部族,為天捕抓足夠的奴隸,而作為回報,天將用神力維持商王的統治。
(冷酷而無情的「天」)
無數代的商王在天的威懾下,都默默忍受著神族的傲慢與無禮,他們不斷為神靈發動戰爭,抓捕奴隸,而他們自己的子民也飽受戰亂之苦。到了紂王子受當政時,他終於不願忍受了。子受拒絕了神使,拒絕再為神族提供奴隸,被拒絕的天因而勃然大怒,他隨即派出神靈扶植了周部族的武王,希望他能登上王位,繼續維持神族在人間的統治。
在朝歌城外,紂王與曾被天擊敗的不死鳥融為一天,與諸位神靈和天本身展開了殊死搏鬥,即使被折磨的痛苦萬分,紂王也不願屈服,面對著天的嘲諷,他大聲喊道:「什麼是天意,天要剝奪我的人性,我就要殺天」。
紂王子受,代表了人類的不屈以及嚮往自由的精神,通過這一逆天之戰,連敵對的周族都表現出了些許敬意,從紂王的身上,那些看似柔弱的凡人看到了人的勇氣,人的不屈以及神靈的暴虐。紂王雖死,但他的精神卻已經在萬千凡人心中種下了反抗的種族。紂王與反叛的神靈妲己所生的兒子武庚,之所以能在之後擁有強大的號召力,與紂王的強大感召力對於人性的喚醒密不可分。
對「已知歷史」的質疑
《武庚紀》顛覆性的劇情向我們拋出了一個極為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已知的歷史是否是正確的,他是否可能被歪曲,而真正的英雄會不會就在這勝利者書寫的篇章中被徹底埋沒。
就拿商周歷史來說,目前史學家考據出的結果與詩經中周人的自述和封神演義的情節都大相逕庭。
實情僅僅是一段部族兼併而已,當時紂王率領商族主力去徵伐東夷,周武王趁機率領周族軍隊從背後偷襲,由於事發突然,紂王被武王徹底擊敗。武王由此建立了周朝,充其量只是一個部族間的械鬥,跟仁義道德,天下大義一點邊都沾不上。
(商周時期還是蠻荒時期,圖為商人抓捕奴隸)
但是周人奪權後,立即對歷史進行了美化,在詩經中,紂王被描述成了無道昏君。但實際上,根據考證,紂王的很多行為只是商人習以為常的習俗,跟他是否殘暴毫無關係。商人是一個與周人習俗截然相反的民族,商人性文化豐富,熱情奔放,周人則十分保守,重禮儀。商人愛商業,愛奢靡,周人則事農業,尚節儉。多為的酒池肉林和紂王生活的淫亂,不過是整個商民族習俗的反映,與紂王本身無關。
(酒池肉林復原圖)
再比如比幹之死,現在史學界傾向於比幹是自願作為人牲獻祭被神靈的,而要獻祭則必須挖出心臟,商人認為活人獻祭是對神靈最大的尊重,因此,前來獻祭的人地位越高貴,神靈越愉悅。周人視此為殘暴,但這只不過是習俗罷了,與紂王無道更是不搭邊。這就好比在清朝女人都得綁小腳,一個父親按照習俗同樣讓他的女兒綁了小腳,你能因此說這個父親是獸父嗎?考慮一個人的德行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看,而不能以另外或現今的眼光去評判,否則就會出現極為荒謬的結果。
由此可見,周代商的歷史更多是商周兩個民族間文化的衝突,而絕不是有道伐無道的故事。春秋之後中國人對於這段歷史的認知,幾乎都是因為周人一面之詞導致的錯誤認識,甚至在現在還深入人心。
《武庚紀》顛覆傳統敘事的目的或許就在於此,而再引申一下,我們所知道的歷史就一定是正確的嗎?俗話說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或許真相終會揭曉,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假象是可以蒙蔽所有人的。就好比在朝鮮,所有的歷史書都在說金日成天下無敵,將美國打的屁滾尿流,而中國只是輔助;都在說偉大領袖在人民忍飢挨餓時和人民同甘共苦,但是身為局外人的我們,明顯知道這一切都是胡扯,但是在朝鮮人眼裡,這卻是唯一的事實。至於我們自己,想必我不多說大家也都明白。
03
—
國漫的又一希望
雖然《武庚紀》現在只完成了第一季30集,但是在這短短的30集中,《武庚紀》已經顯現出了他的深度,除了前面說的,對已有的「歷史」進行懷疑外,另外一個就是對於人性的探討。
武庚和哪吒性格的轉變就很好體現了這一點,武庚和哪吒都曾是趾高氣揚,瞧不起下層百姓的驕橫富二代,但是兩者因為種種原因在體會到下層人民飢餓難耐的生活後,都開始改邪歸正,這就涉及到了人類的同理心的問題。
而相信隨著劇情的展開,類似深刻的討論只會越來越多,雖然《武庚紀》如此精彩離不開原作漫畫的深度和邏輯,但是玄機優良的美工也功不可沒。玄機對於原作漫畫的人物進行了適合今日青年審美的改進,使得人物在不失去本色的情況下美化了許多,讓人賞心悅目。絢麗的畫面配上有深度的劇情,相信《武庚紀》一定會成為多年難遇的佳作。國漫加油!
(武庚紀動漫對個別漫畫人物形象進行了美化,以適應審美,比如說長大後的哪吒)
相關文章:秦時明月:跌落神壇的往昔神作,國漫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