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不好,去了才知道!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談自己喜歡中國的十件事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紐約10月18日電(記者楊士龍)「唯有親見中國,才能真正了解這個獨特的國家。」這是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喬希·塞利格結緣中國30年的感悟。

  塞利格在美國影視製作界十分活躍,他曾10次榮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艾美獎。他1999年創立「小飛機製作」工作室,以兒童動畫製作聞名,辦公地點在紐約曼哈頓島南端的歷史街區。

  ▲ 資料圖片:喬希·塞利格(右)與中國桌球教練打球。圖由受訪者提供

  塞利格上世紀90年代首次到訪中國,參與美國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芝麻街」的項目。他說,這次中國之行是對自己的啟示,「我第一次意識到,西方文化只是生活和藝術的一種形式,而中國文化則提供了另一種同樣具有感染力的形式」。

  如今,塞利格每年都會去中國出差,與許多傳媒公司、玩具公司、主題樂園合作。「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聯合出品了不少優秀動畫節目,如與「奧飛娛樂」合作的《超級飛俠》、與「優揚傳媒」合作的《豆小鴨》等,後者在美國迪士尼少兒頻道和中國央視播放。

  ▲ 資料圖片:「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優揚傳媒」聯合出品的動畫節目《豆小鴨》海報。圖由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中美關係遭遇「逆流」,塞利格對此頗為嘆息。他不贊成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並認為來美國的中國人相對於中國人口規模而言並不多,去過中國的美國人更少,雙方有必要多加強交流、加深理解。

  近日,塞利格在美國《動漫雜誌》發表了《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一文,其靈感源於與朋友的一次對話。這個朋友很少旅行,聽到的關於中國的消息大多是負面的,他決定為朋友寫下五個自己愛上中國的理由。不知不覺中,他的清單上寫下了十件事。塞利格希望和動畫界的同事們分享這個清單,並藉此機會鼓勵人們去中國看看。

  那麼,是哪十件事讓塞利格對中國情有獨鍾呢?

  被塞利格排在第一位的是「信任」。他最初不理解,明明就能遠程開會,為什麼中國同事卻希望他飛14個小時到中國開會呢?「我現在懂了,你無法在網上進行眼神交流,你需要坐在他們對面,需要與他們共進晚餐……唯有這樣才能建立信任,唯有信任才能確保長久的商業關係。」

  第二是「耐心」。塞利格說自己曾是個急性子,每件事都想儘快完成。「中國教會我,等待是一件好事。在等待的過程中,你能真正了解同事、新的公司或機會……隨著時間循序漸進而來的東西更持久,任何真正的價值都需要時間來實現。」

  ▲ 喬希·塞利格近照。圖由受訪者提供

  第三是「謙虛」。塞利格發現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很謙虛,鮮有中國人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就。他為此詢問了來自哈爾濱的妻子。妻子告訴他:「雖然個人成就對中國人來說很重要,但我們希望這些成就也能對我們的家庭、社區、國家和世界有所幫助。」

  第四是「紀律」。塞利格說,中國人的專注和決心是自己從未在其他地方體驗過的。他們在幾十年裡將自己的國家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們迅速且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傳播。「當中國人立志要做成某件事時,他們會非常努力且機智地去做,通常都能取得成功。」

  ▲ 資料圖片:「小飛機製作」與中方夥伴「奧飛娛樂」聯合出品的動畫節目《超級飛俠》海報。圖由受訪者提供

  第五是「進步」。從教育到法治再到尊重智慧財產權,中國的一切都在迅速進步。「毫無疑問,我認為中國正在逐步走向更加開放的社會,國際商業標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這樣,小飛機、迪士尼、樂高和環球影業還會進入中國嗎?」

  第六是「出行」。在塞利格看來,中國的基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中國的高鐵運行迅速而準時。中國的橋梁是現代建築奇蹟。中國的地鐵一塵不染。」他還特別提到,由已故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令人驚嘆的藝術品」。

  ▲ 《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原文配圖,顯示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第七是「扶貧」。他說,過去幾十年,中國有幾億人擺脫了貧困,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多。「正如在紐約的一位中國記者最近跟我說的那樣:『有些人認為中國人想佔領全世界。但我們並沒有這個想法。我們只想確保養活並照顧好十四億中國人。』」

  第八是「敬老」。談到中國人的尊老愛幼,塞利格說:「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鎮,都可以看到老人們在公園裡放風箏、唱歌、自豪地談論他們的晚輩。」相比之下,許多國家的老人大多生活在養老院,與家庭聯繫很少。中國的敬老文化對社會產生了強大而正面的影響。

  第九是「安全」。塞利格表示,他在中國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感到更安全,中國幾乎見不到街頭犯罪、槍枝暴力或非法使用毒品。他在紐約慢跑時必須一直保持警惕,而在中國則能盡情享受日出。

  第十是「創新」。談到這一點,塞利格提起他在北京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798藝術區。「那裡有許多畫廊和咖啡館,牆壁上的塗鴉與在邁阿密溫伍德牆上的塗鴉一樣極富藝術氣息。」他還說,自己合作過的中國團隊,從編劇、導演、設計師到動畫師,跟他認識的歐美同行一樣極富才華且與時俱進。

  塞利格最後說,在這個充斥著網絡噪音、曲解和錯誤信息的時代,自己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個人的、直接的」經歷。「以我過去30年的經歷,中國令人印象深刻。我並不是說中國是完美的——沒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但我想說的是,中國是一個偉大且值得我們尊敬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好不好,去了才知道!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
    這是美國著名電視製片人喬希·塞利格結緣中國30年的感悟。塞利格在美國影視製作界十分活躍,他曾10次榮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艾美獎。他1999年創立「小飛機製作」工作室,以兒童動畫製作聞名,辦公地點在紐約曼哈頓島南端的歷史街區。資料圖片:喬希·塞利格(右)與中國桌球教練打球。
  • 從《中國好聲音》到《中國新歌聲》,你需要知道這三件事
    「需要知道啥?改名字了?」別急,聽我一一道來。第一件事:暑假來了!該幹點啥?「來就來唄,葛優癱啊!」「NO!暑假來了,看《中國新歌聲》啊!」《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打造的一檔專業音樂評論節目,一共有四季,從2012年開始,每到7月中旬左右就開始播放。因為版權問題後改名《中國新歌聲》,目前《中國新歌聲》播出過一季,收視依舊不錯!而矚目的第二季於今年7月14日晚回歸!可以說,這節目也是伴隨我們長大了(暴露年齡了,我今年才18)。第二件事:改名字後有啥不同?這一季有啥看點?
  • 著名電視製作人曹志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到訪期間,與著名電視製作人、觀正影視董事長曹志雄先生進行了會談交流,雙方就電視和網際網路欄目助推城市品牌的相關話題進行了研討。獲「第五屆中國電視滿意度衛視文教類電視節目評選十佳欄目」。但曹志雄先生堅持自己的判斷,最終《我是演說家》作為「中國首檔原創新銳語言競技類真人秀節目」,以其難得的原創精神在當前潮水般湧現的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節目通過「選手質量優質化、明星評委多樣化、現場對抗戲劇化」三大特點保證了節目的整體看點,對當下現實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地討論,由平民草根來展現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展現語言的力量。
  • 陳思誠談美國拍片:美國一名群演費用是中國的10倍
    一部電影可以讓觀眾看向中國,一部電影讓中國走向世界。青年導演陳思誠前不久曾在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中談到自己的「留洋」經歷。兩年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曾組織了包括陳思誠在內的多位青年導演去美國學習。陳思誠表示,那一年真的是受益匪淺。「美國比中國更早地進入到純市場領域的電影體系,在這次學習中,我是學習到了像派拉蒙這些公司如何進行對電影包裝和宣發的。
  • 羅玉鳳去了美國為何依舊是底層?在中國都過不好去美國一樣過不好
    離開中國的羅玉鳳,之前一直在自己的微博:給我們營造一個去美國就能過上好生活,就會擁有好的人生的「正能量」。2015年羅玉鳳還成了鳳凰網的主筆。羅玉鳳原本以為去美國就能改變自己命運,沒想到她命運不僅沒改變,她現在也沒法回中國。她說了中國那麼多不好,她做了那麼多讓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她完全把自己當成所謂的美國人,只是美國依舊不接納她。美國需要的是底層打工者,需要的是各種廉價勞動力,需要各種勞工為自己國民服務,唯獨不缺美國公民。
  • 生於上海,卻將183件中國文物捐給美國,說不相信中國能保護好
    為了家藏古蹟的安危,翁萬戈不得不坐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隻身飛去異國他鄉。而那批珍貴的文物,也被翁萬戈再三囑託的交到了航空公司的手中,跟他一起滑過兩千多米的高空,來到另一個國度。 享譽國內,為人稱頌 暫避美國讓上百件珍貴遺蹟免受戰爭摧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全。
  • 孟凡耀:中國槓槓的影視製片人
    媽祖》、《血誓》、《野鴨子2》、《鐵血紅安》、《東方戰場》等數十部影視作品。2000年擔任電視連續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策劃、製片人、監製兼音樂編輯,該劇獲第14屆全軍「金星獎」一等獎,第20屆全國大眾電視「金鷹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第22屆全國電視「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創「重播率之最」。2001年擔任40集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執行製片人。該劇的出世,起到了引領並促進中國武俠劇的發展。
  • 用十件事讀懂中國電影的2016
    在2016年超過440億的票房背後,我們列舉了和電影產業有關的十件大事,值得被大家記住。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才是市場本來的樣子,觀眾對中國電影並沒有那麼渴望。3月爆發的《葉問3》虛假票房事件後,票補戛然而止,一夜間將中國電影和中國觀眾消費能力「打回原形」。因為瘋狂的票補讓近兩年的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偽爆款」,今年反而是「返璞歸真」。不得不說,今年電影票房整體遇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影片的總體質量不如去年,缺乏現象級大片拉動、高品質類型片不足。
  • 《讓世界愛上中國節》欄目組節目製片人劉宴筠擔任《星光大道》評委
    本報訊(記者)在央視《星光大道》最新一期節目評委席上,出現了《讓世界愛上中國節》欄目組節目製片人劉宴筠的身影。記者獲悉,《讓世界愛上中國節》欄目組節目製片人劉宴筠日前受央視《星光大道》欄目組邀請,與著名青年歌唱家家劉和剛,著名相聲演員苗阜、著名歌手演員周豔泓、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楊光,等人一同擔任《星光大道》周賽評委。劉宴筠表示,當晚選手們表現的非常出色,個個身懷絕技,實力相當,讓在場的觀眾及評委們讚嘆不已。
  • 直播倒計時,聽央視著名製片人王陽分享: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今晚19:00,第四期名師講堂將在「博朗匯」知識店鋪開啟直播,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編輯部製片人王陽老師。,他參與了中國近17年來所有重大歷史性事件的直播報導工作。其新聞作品先後獲得"中國新聞獎"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五一新聞獎"等獎項。作為一名具有人文關懷的優秀新聞工作者,王陽老師的分享總是會剖析一個個或令人捧腹、或催人淚下、或引人深思的新聞案例,讓聽者真情流露。聽王陽老師的課程深受感染的觀眾王陽老師講的每一個故事都能觸及聽眾內心深處的共鳴。
  • 關於Kadinja,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法國前衛金屬核神團Kadinja新專輯中國巡演一觸即發,但關於Kadinja有十件事你必須了解了之後,才算得上是他們的真樂迷!
  • 中國著名音樂製作人-石焱
    石 焱 簡 介石焱,原名石磊,黑龍江省巴彥縣西集鎮人,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我國著名音樂人、作曲家、影視製片人,共創作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
  • 中國電視呼喚新聞主播
    直到1951年11月18日,《現在請看》節目第一次播出,默羅才真正開始在電視觀眾面前展示他獨特的個性風格和表達方式。默羅的另外一個頗具風格的節目是著名的訪談節目《面對面》,默羅先後邀請了500多位嘉賓,在他平和的發問下,和觀眾一起去追究並思考生活中被忽略的問題。我們必須看到,此時的默羅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主播,他更象是一名新聞節目主持人。
  • 樊綱:全球化不會終結中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大會以「洞覺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 大會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做了《全球化下的「危與機」》主題演講。樊綱表示,有人想和中國脫鉤,但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在不斷加大,最近這幾個月出口快速大幅反彈。
  • 《陽光燦爛的日子》你不知道的13件事
    而電影背後的花絮趣聞也相當精彩,關於《陽光燦爛的日子》你不知道的13件事,讓我們一起重溫燒荒草的味道。1、馬丁·斯科塞斯鼓勵姜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後來法國片商讓·路易看完片後在給姜文的信裡寫道:「洗澡的那場戲太好了。我肯定女觀眾會喜歡,使得我們終於看到了『美』男子。」不過剛開始這點苦對演員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影片中看似陽光燦爛的酷暑其實有3/2是在氣溫十度以下的秋冬季節拍攝的。馬小軍冒著傾盆大雨找米蘭表白那場戲竟然是在北京1月份零下十幾度的氣候下拍攝的!
  • 關於老友記,60件你不知道的事
    來源:海報美劇,版權歸屬於原作者據說,老友記的六個人要重聚了~首先,這並不是《老友記》的特別集,而是為了紀念美國著名電視導演James Burrows拍攝的第1000集電視劇而製作的特別節目,形式上會很像《周六夜現場》40周年的2小時特集。
  • 梁歡:我不信中國綜藝從業者,喜歡自己的反智節目
    大部分網友把討論的重點放在梁歡的姿態上——梁歡是否用自己的好惡去詆毀馬東和大張偉,以致於引發網友站隊和相互對罵。12月10日,這期節目上線已經10天,梁歡還在糾結這件事。他和一個臺灣社會學博士打了五個多小時的電話,一直反思如何能讓節目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 2015中國電視好演員揭曉圓滿落幕
    2015《中國電視好演員》評選活動旨在提升中國電視演員的道德修養、職業素養、社會涵養等整體素質,在行業內評選出「好人• 好戲• 好演員」,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  《中國電視好演員》評選活動從舉薦成員、評選程序到揭曉辦法,都秉承公開、公正、客觀的原則,經過業界十六位表演藝術家、八位導演藝術家、六位製片人、兩位編劇聯合舉薦,共計推薦出152位候選演員。
  • 中國空氣最好的城市,去了才知道身體好不好,宜遊宜居卻不溫不火
    這是海口多年連續排行該榜前列,海口空氣好,但凡去過的人都深有體會。作為海南的省會,海口是海南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這裡地處海南島北部,瀕臨瓊州海峽,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也是海南自貿港核心城市,是一座風光旖旎的熱帶濱海城市。
  • 租借嫁衣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每一個女孩都對自己的婚禮有過很多美好的幻想,當幻想成真——婚禮到來的時候,誰都希望在這一生一次的時刻能以完美的形象示人。可是,有時好事多磨,由於新娘在婚禮上太過激動或是忙於接待親友,致使妝容、造型出現小狀況,這時,新娘們該如何應付這些突發情況,臨陣不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