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
季羨林曾說過:「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深有感觸。
為他人著想看似是一個利他的行為,可深究起來,這是一個共贏的結果。
01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請一個瞎子朋友吃飯,酒過三巡之後天已經黑了,於是瞎子向他的朋友告辭。
朋友見狀,給他的瞎子朋友點了一盞燈籠,瞎子說:「我本來就看不見,你還給我點燈,這不是故意羞辱我嗎?」
主人解釋道:「正是因為你看不見,所以我才給你點這個燈籠。你看不見,可別人看得見,你點個燈籠,這樣別人在走路的時候就不會撞到你了。」
盲人恍然大悟,原來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付出,可有時若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就會明白很多自己看不見的東西。
02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以為為他人著想,就是不顧自己的感受,一心一意考慮別人。
其實不然,為他人著想的前提,是先方便自己。只有先方便自己,才能有心思去考慮別人。
小王是公認懂得為別人著想的人。
同事聚會,會考慮到每個人的口味;有人策劃來不及交,她會幫忙一起做;看到有人在休息,會自覺把手機的聲音關小聲;平常拿外賣,她會幫忙在忙的同事一起拿。
但這並不代表她是一個老好人。大家都知道她有自己的原則。
她不會犧牲自己的便利去幫助別人,更不會因為為別人著想而虧待了自己。
她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可以做,為他人著想是美德,但並不代表可以損害自己的利益。
同事之間不僅沒有因此疏遠她,反而很認同她的觀點。小王遇到困難的時候,同事們也很樂意幫助她。
03
前幾年,寧波的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坐飛機,因為擔心孩子在飛機上吵鬧會影響乘客,所以她給每位乘客都發了糖果和耳塞,希望可以減少他們的困擾。
其中的卡片這樣寫道:
「你好!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這不是我第一次出門旅行了,可是獨自帶我的媽媽還是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畢竟飛機氣壓變化會讓我感到很煩躁。在公共場合打擾別人的可不是好孩子,我會盡力保持安靜的。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此事一經發文,便引起了大家的點讚,懂得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的人真的是太受歡迎了。
因為他們懂得顧慮別人的感受,能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的想法,這樣的人,不僅會得到好運,更會在這世上走得長遠。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個善良、大氣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你一個微笑的動作,一次甜蜜的微笑,都會給人帶來溫暖。
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才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