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交往的時候
一旦別人因為信任你
而對你傾訴了一些個人隱私的時候
懂得守口如瓶是一條基本的底線
作者:實用菌
來源:實用心理學(ID:watchgold)
「當你考慮到要保護一個人,那你才有可能作為那個人的依靠。」
前幾日,有一位朋友給我們留言說,自己有一次把非常隱私的事情對一位好友說了,結果沒想到那位好友轉眼就告訴了別人。她知道後氣的渾身發抖,感覺就像背後被捅了刀子一樣,真後悔結交那位朋友。
其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你把自己的心裡話,或者一些小秘密告訴身邊的朋友時,對方會信誓旦旦的說:「我保證不告訴別人!」但是沒幾天你就發現,那些本屬於自己的隱私已經變成一種公開的秘密。
為什麼有的人會熱衷於傳播別人的秘密呢?
有的人天生就很難守住秘密
有的人在和別人說話、聊天的時候總是說話很隨意,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包括別人的秘密。
我們經常把這樣情況稱之為不過腦子,這其實也側面揭示我們的表達機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般來說,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我們的自動思維會根據外在的情況自動的觸發很多的想法,以及要表達的內容,這個過程一般是我們的意識控制不了的。我們的意識可以控制的是,把你腦海中出現的那些想法和話語選擇一些合適的說出來。
越是嚴謹和靠譜的人,在這個選擇話語的過程中越嚴格,控制力越強。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在這方面的自控力就很弱,於是就會出現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情況。這樣的人並不是不知道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很多時候他們也為自己「大嘴巴」的行為而感到自責和內疚,但是,由於自控力弱,他們往往是等話已經說出口才反應過來,但是再想控制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面對這種類型的人,要想讓他們守住你的秘密,唯一的辦法是不告訴他們你的秘密。
洩露他人秘密,有時候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便利和好處
心理學家尼克爾·普裡厄說:「把別人的秘密洩露出去,引起聽者的注意,在一瞬間洩密者會獲得一種存在感。」
我們做事情也好,與人交往也好,最終都會歸結到對自我的評價和認定上。那些讓我們感覺「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受歡迎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因而就會不由自主的去追逐。
當你把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對別人說了以後,別人會你格外的關注,然後和你不停的討論。這時,他人積極的傾聽和全身心的關注,會讓分享的人體驗到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正是這樣的一種體驗,讓很多人難以控制自己想要洩密的衝動。
洩露他人秘密對一個人的「獎賞」不僅限於感受上的,有時候它還有利於一個人結交更多的朋友。
之前我們探討過自我表露的話題,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出關於ta自己的一些隱私和秘密的時候,會有利於加深兩個人之間的信任感,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其實,有時候洩露別人的秘密也能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
「這個秘密別人都不知道,我只告訴你。」
傾聽的人在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時,會認為對方把自己當成了信任的人,或者至少是看重的人,因而也有利於增進兩個人的關係。
當然,這樣的一種做法犧牲的是當事人的隱私,因而是一種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行為。
洩露他人秘密造成的傷害
傷害當事人的自尊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人都有兩個自我:
一個是公開的自我,
另一個是隱私的自我。
公開的自我就是我們想要別人看到的那個自我,又叫展現的自我,屬於一個人的公開形象。而隱私的自我是自己在自省的過程中所相信的自己,相對於展現的自我,隱私的自我包含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方面,比如自己的一個不光彩的經歷,或者不被多數人所認同的觀念和想法。
洩露他人的隱私和秘密,等於就是把別人隱私的自我強行的變成了公開的自我,這會嚴重打擊一個人的自尊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人際關係的損壞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隱私未經自己的允許就被散播出去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被傷害和被「出賣」的感覺,對散播自己隱私的人的信任感會蕩然無存。即使兩個人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內心的距離也會不可避免的拉大。
此外,如果這些擴散的信息會涉及到其他人的話,也會影響當事人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這很可能將問題引向難以控制的局面。
鑑於這些影響,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一旦別人因為信任你而對你傾訴了一些個人隱私的時候,懂得守口如瓶是一條基本的底線。
雖然幫別人守住秘密對有些人來說也是一種挑戰,需要克制自己的本能衝動,但是人際關係中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需要用理智,用自控力來約束我們的本能和衝動的,這也是我們贏得更多友誼和親密關係必經之路。
所以,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值得信賴的呢?我特別欣賞這樣一句話:
「當一個人即便和朋友吵架,吵到要絕交的程度,也不會把對方見不得人的東西都說出來時,這個人就是值得信賴的人。」
-end-
本文已獲實用心理學(ID:watchgold)授權發布,簡介:最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每天學一點,讓你懂得自己,懂他人心理,生活回歸快樂幸福。還有心理老師在線解答心理問題哦。
原標題:《優秀的人,懂得守口如瓶》
圖丨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