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堅淨信。】
有一個菩薩叫「堅淨信」,這部經的當機眾就是堅淨信菩薩摩訶薩。
我們把它分開來講,詳細解釋。
你真正的起心叫「堅」,由外邊緣促成叫「淨」,「信」是明了了,了因叫信,(緣因叫因,緣了的叫因。)這是詳細分別了。
當你正信的心非常堅固,再假外邊的緣,緣能使你清淨。咱們心雖然發心很真,你的外緣好,外緣不好了,你這個心清淨不了。清淨心是一個因,還得緣促成,促成這個因成就。
不詳細分就是「堅淨信」,使我們的信心能夠堅固下來;遇到點環境就動搖了,遇到點環境就動搖了,不要動搖。
咱們三寶弟子相信三寶,那你得有個信心。咱們信心是有,還沒到堅固。咱們經常說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這個是建立虛妄的,不是真實的。
因為咱們心不知道一實境界,知都不知道,怎麼能證入?要想達到一實境界,一實境界是什麼境界?沒有境界的才叫一實境界,但有境界相就不是一實了。
同時自己有信心,能讓別人也有信心,自己信心堅固,讓一切眾生都能信心堅固,這才是堅淨信。
像我們在人生當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論哪位道友,當你沒有發菩提心的時候,順順噹噹的,發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是考驗。
這個大家都知道,不受魔不成佛,普通就這樣說的。因為你一發心,引起你的一切怨害,在自性當中就產生了障礙,(我們一般的說障礙就是業障,業障就是你過去所做的事,障礙你現在想發心修道。)每位道友都如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一直直至成佛,不論哪位菩薩、哪尊佛都發了很多大願。
還有,凡是不利於他人的、不度眾生的,不能成佛;你自了,自了只能做個阿羅漢。
所以佛教導我們,未成佛果,先結人緣,當你未成佛的時候,你先得結人緣,先得幫助別人,你光為自己,不肯幫助別人,就是不行菩薩道,想成佛的,沒有。
堅淨信菩薩他發菩提心、發大悲心,讓一切眾生也如是,因為他就這樣過來的,過去信心不堅定,現在他能堅定了,他經過了歷程。
像我們修道的人,你最初發心是誠懇的、真實的,當一個挫折、兩個挫折,你就穩不起了,道心就退了;乃至於行一般的修道者,障礙都如是。就是拜「佔察懺」也會遇障礙,不是你一發心就堅定的。
所以,堅淨信菩薩,從他的名字我們可以體會到淨信。
什麼是淨信呢?信我們自己是佛,不過有一樣,還沒開光呢!因為有惑業被障住了。
裝了藏開過光的佛,比肉身還真實。像釋迦牟尼佛的像供在寺上,一供七八百年,但是我們這個身體不曉得換了好多次了,所以沒那真實,往往我們這個真假是顛倒的。
大家想一想,你看祖父或者曾祖父的相片時,他早不在了,他那肉體是真的,相是假的。總不能說他這相片是真的,肉體是假的,人家會認為你顛倒了。其實他顛倒了!他的肉體早沒了,他的相片還在。
這個道理大家去悟悟吧!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你要被騙了,就沒法逃出這個圈子;你要真正明白了,騙不到你,門關上你還照樣出去。
我說這是有證明的,我們在青島佛學院,有個教古典文學的董老師,他信心很堅定,念佛念得很好。
有一次,他在屋裡一坐念佛,念著念著迷迷糊糊的念到外頭來了。一個同學叫他,跟他說話,話說完了,他自己很疑惑,怎麼到外頭來了?要進屋子,鑰匙丟在桌上哩,開不開門。
念著佛就出來了,沒屋子也沒身體,身體和屋子合了。我們老法師說:相應啦!
可惜他就麼一次,下次他就不靈了。為什麼呢?有作意故。
所以我們要從有作意達到無作意的念,要信我們就是佛,否則永遠成不了佛,這叫淨信。
這就是《華嚴》、《法華》等一切經論講到深處的緣起性空。一切本來都是空的,無障的,有障礙是你自己給自己做的。處處不自在,為什麼?因為迷了。
所以,以堅淨信菩薩為代表來當機請法,就是告訴我們對這一佔察法一定要堅定信心。可千萬不能當成了世間算命、批八字,因為沒有對治法。
要是人家算定你準死,那麼你可以跟他說準不死。佛法和任何法都不是定的,在我們佛教講,任何事物全在運動當中。
我和人抬槓說,這是恆星,那是恆星,其實有相的都不是恆星,沒有恆星。
只有一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合起來大家都是一個,跟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合起來都只有一個,什麼呢?一實境界,無境界的境界。堅淨信菩薩就能堅固這種信。
堅淨信菩薩跟講觀自在的名字一樣,這個名字,確有這麼一位菩薩,以他來請法。
古來稱讚諸大菩薩的時候,都是依他的德立名的,堅淨信菩薩堅固清淨的信心,永不退失,這是修得的。
他想讓一切眾生都像他一樣的,也得到堅固的信心,永遠不退,所以請求佛說。
因此,我們學這部經的時候,一定要學習堅淨信菩薩,使我們的信心堅定、清淨、無染。
頂禮大德夢參長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堅淨信菩薩
南無《佔察善惡業報經》
南無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夢參老和尚:你業障都不大,大了你就遇不著地藏王菩薩名號
富貴吉祥的秘訣,供養地藏菩薩,從失業拮据,到資財豐溢家庭安樂
夢參老和尚:念《地藏經》沒有恐怖感、沒有害怕感了
海濤法師:《地藏經》什麼時間都可以念
夢參老和尚:一心的念地藏菩薩聖號,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大智度論》中說:「一切諸布施中,法布施為最」,隨喜轉發給需要的人!
#地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