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尼採,為何因一匹馬發瘋了

2021-02-08 歷史冷知識

尼採,原名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1844年~1900年),被譽為19世紀最後一位大哲學家,唯意志論哲學的集大成者,《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尼採

尼採的一生非常傳奇,他五歲的時候,父親因腦部疾病而去世,又過了兩年,尼採唯一的弟弟也去世了,尼採的母親帶著小尼採和尼採的奶奶生活在了一起,尼採還有兩個姑姑,終身未婚,因此尼採小時候是在女人堆裡長大的。

小時候和青年時代的尼採生活非常幸福,他的奶奶、母親、姑姑都非常疼愛他,給了他非常多的關愛,小尼採也擁有異於常人的智商,無論是什麼知識,一學就會,所以除了文學之外,尼採的音樂造詣也很高。

華格納

1868年,24歲的尼採剛剛畢業就被著名的音樂家華格納推薦到瑞士的巴塞爾大學當教授,這個巴塞爾大學相當於現在的哈佛大學。在巴塞爾大學期間,尼採開始系統整理他的哲學理論,創作了《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等名著。

30歲之前的尼採可以說是風光無限,然而到了30歲之後,尼採仿佛受到了命運的詛咒,他的作品因為晦澀難懂,突然就不受歡迎了,連出版社都拒絕出版,之後又經歷了失戀的打擊,而且自己還患上了嚴重的偏頭痛,整日整夜地睡不著。

尼採名言

但是尼採仍然心存希望,那就是寫完他一生中最看重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是一本傾注了尼採一生哲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尼採在這本書中闡述了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意志論」,然而這本書由於銷量太差,被出版社給退回了。

尼採覺得是不是因為這本書太深奧,沒人看懂呢?於是尼採專門寫了幾本專著,來解釋這本書,但是仍然沒有人買。1889年,尼採終於承受不住壓力,在義大利的都靈發瘋了。

尼採晚年

據說當時的尼採在逛大街,在義大利城市都靈一個廣場上,尼採看到一個馬夫在瘋狂抽打一匹拉車的老馬。他衝上前去,抱著馬的脖子痛哭失聲。高喊著:「我的兄弟,你受苦了!」隨後徹底陷入了癲狂。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尼採因一匹馬而發瘋」。

那麼尼採為什麼會因為一匹馬而發瘋呢?這就要涉及到尼採的哲學理論了。也許是受到了佛教的輪迴思想影響,尼採認為,世間萬物都處於「無限輪迴」當中,但是尼採哲學的「無限輪迴」和佛教的「六道輪迴」不一樣。

尼採

尼採哲學的「無限輪迴」是永遠困在一種狀態中無限輪迴,舉個例子,你是一個窮人,那麼你生生世世都是窮人,永無翻身之日,或者你是一個富人,你生生世世都富有,這種無法改變的命運經歷多了,即使多少的美好也都會變成噩夢。

所以,正因為命運無法改變,當尼採看到一匹馬被抽打後,他才會表現得如此痛苦,因為按照他的理論,這匹馬已經被抽打了無數次,而馬兒只能默默的承受苦難,永遠無法改變。

命運

但是尼採的核心思想並不是強調宿命論,在他的思想深處還埋藏著一個亮點,那就是命運雖然無法改變,但意志可以改變,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不變的命運,才是人真正解脫的關鍵。比如說,一個貧窮的人,他可以在自怨自艾中一生碌碌無為,也可以去享受富人享受不到的純天然美景,讓自己過得更舒適。

但是,所謂「善醫人者不能自醫」,儘管尼採知道自己哲學的深處蘊含著光明和希望,但是卻開導不了他自己,所以尼採的後半生是痛苦不堪的。1900年8月25日,這位大哲學家在魏瑪因肺炎去世,此時他已經發瘋將近10年,享年55歲。

希特勒

值得欣慰的是,當尼採死後,他的書居然成了暢銷書,幾十年後,一個不得志的小畫家偶然間看到了尼採的大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備受鼓舞,1933年他當上了德國總理,1939年他發動了世界大戰,他就是希特勒。

很多人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一本擁有魔力的書,很多意志消沉的人看過之後都會充滿鬥志,但尼採的本意從來不是讓人變成希特勒那樣的惡魔,而是教導人們如何用意志戰勝命運。

相關焦點

  • 從康德到尼採,哲學家真的是不適合結婚的物種嗎?
    在很多人心中, 孑然一身、與書籍相伴的哲學家們,似乎是離愛情最遙遠的一群人。康德終身未婚、尼採愛過一次後就瘋了、疑似狂躁症的叔本華等一大票哲學家,紛紛刻畫了哲學與愛情格格不入的悲情畫面。就連結過婚的蘇格拉底也說:「娶到一個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個壞妻子,你會成為哲學家。」哲學家的確有很多方面超越了普通人,又有著讓人難以理解的一面。
  •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
    偉大哲學家尼採筆下的「男人與女人」尼採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真誠思考生命的意義,一位個性鮮明哲學家。在1886年到1887年《善與惡的彼岸》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二本書本對於「男人和女人」深刻見解。
  • 尼採:所謂「哲學家」
    ——培根所謂哲學家,就是那種專心一意體驗凡人所不能理解的事物,並耳濡目染、聆聽疑惑、希望、做夢的那群人。哲學家的那些「奇怪的想法」,經常要遭受到外界的攻擊,而他們對於外界這些無情的攻擊——卻處之泰然,仿佛那些不過是鳥鳴一般。他們是那種多愁善感,對於任何小事都會咆哮、呻吟、心碎、傷心。哲學家——噢!就是常常從自己心中隱居起來,偶爾也害怕自己的人。
  • 哲學家推介(一):養生學大師尼採
    尼採是那種雄赳赳氣昂昂的雞湯,不論是你的人生態度是拼搏進取還是偏安一隅都適合服用(麻木不仁除外)。
  • 尼採迷信,薩特自戀,叔本華不孝,哲學家們都有哪些「黑歷史」?
    這本書裡面講了八個近代西方最特別的哲學家:盧梭、叔本華、尼採、羅素、維根斯坦、海德格爾、薩特和福科,這些都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但作者將這些平時在我們眼裡嚴肅高冷、充滿智慧光環的哲學家還原成了普通人,他們的思想無疑是偉大的,而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他們大多數童年不幸,他們性格暴躁,脾氣古怪;他們也貪圖美色,甚至還勾引別人的妻子,他們感情生活大部分也都一塌糊塗;他們也經常表裡不一
  • 哲學家尼採、海德格爾、薩特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嗎?
    以及加裡·考克斯(Gary Cox)撰寫的《如何成為一個存在主義者》(Lessons in Stoicism ),這是一本真正的「自助書」,書中按照尼採(Nietsche)、薩特(Startre)、加繆(Camus)和其他偉大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所提出的存在主義原則為人們提供了清晰的生活建議。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同樣作為現代人,不止是休謨和穆勒,馬克思和尼採也都研習過《名哲言行錄》。事實上,馬克思和尼採二十多歲時都曾詳細研究過該部著作,並據此撰寫過學術文章。相比之下,今天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者,甚至職業哲學家都對第歐根尼·拉爾修及其描述的眾多古代哲學家一無所知。在許多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學校中,經典課程基本已被取消。
  • 尼採給我們的啟示
    尼採名言為什麼人會痛苦,為什麼社會化程度越高的人越是痛苦。思索的尼採尼採是一個我不熟悉的人,曾經一度以為他是一個自大狂,但是他有一個故事深深感動了我。晚年的一天,尼採從街上走過,看到一個馬夫用皮鞭狠狠抽打一匹馬,尼採撲上去抱住馬頭,痛苦流涕。
  •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 :對尼採的評價
    尼採是一個「意欲超越自我並因而走向毀滅的人」——如查拉圖斯特拉所說。那可怕的孤獨,以及這位孤獨者針對統治千年的舊有價值而展開的鬥爭所造成的令人窒息的壓力,使他精疲力竭並最終讓他沉迷於更為愜意的精神錯亂之中。在發瘋的兩年之前,尼採在一封信中寫道:「要是我知道應該怎樣對你解釋我的孤獨感那就好了!在活人中間還不如在死人那裡更能找到志同道合者。這真是難以言表得可怕啊。」
  • 尼採的秘密檔案
    ——腓特烈·尼採1889年1月3日,在義大利都靈的廣場上,尼採神志不清地抱住一匹被馬夫鞭打的馬的脖子,從此開始發瘋。還是他的房東大衛·費諾發現這位哲學家躺在廣場上,將他帶回家。那天晚上,尼採又唱又叫,還猛彈鋼琴,吵得每個人無法入眠。他畫了一系列瘋狂的明信片,大部分被都靈的郵局沒收。
  • 木心:尼採是我精神上的情人
    哲學家中最任性是尼採。……尼採有哈姆雷特的一面,也有堂吉訶德的一面,我偏愛他哈姆雷特的一面,常笑他堂吉訶德的一面。現在讀尼採看來是太難了——很多人是在讀他堂吉訶德的一面。尼採瘋狂,就是一個沒有喝過酒的酒神。……現代藝術中,好多好多是含有尼採的酒神精神的,但嚴重異化了酒神精神。……你懂的話,邊看,邊知道哪些是酒神精神,哪些是酒瓶精神、酒鬼精神。
  • 尼採語錄
    ——尼採11、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尼採12、 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尼採 《查特拉斯如是說》13、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尼採24、 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會再製造出一個理想的地獄。 ——尼採25、 「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尼採26、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尼採 《尼採遺稿選》27、 你的良知在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
  • 精選|尼採名言
    在尼採的成長過程中,虔誠的清教徒母親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他後來終生保持著清教徒的本色,猶如石雕一般純樸。  10歲時他就讀於南堡文科中學,對文學與音樂極感興趣。14歲時,進入普夫達中學,這個學校課程都是古典的,訓練很嚴格,出了很多偉人,如詩人和劇作家Novalis,語言學家和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Schlegel,以及哲學家和愛國者費希特。
  • 尼採關於女人的10句「狠毒」名言
    尼採的這10句名言,真的讓女人恨透了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叔本華十分輕視女人,哲學家、思想家尼採將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哲學老師」。尼採對女人的態度,也深受叔本華的影響。但是我實在想不出,為何尼採那麼輕視和討厭女人?本文在此引用的尼採關於女人的名言,僅供大家探討,不代表我同意尼採的觀點。你同意或者不同意尼採的觀點,可以評論留言。
  • :記吳增定老師《尼採哲學研究》
    而十年後重講尼採,吳老師又將從怎樣的角度切入?我很期待。二、……事實證明,講尼採的吳老師是要用「錘子」打破人的一切期待的。他口口聲聲吐槽著尼採的政治不正確,自身卻儼然踐行著這位未來哲學家所提出的主人道德。老師不止一次地開玩笑說:「如果課上的言論得罪了哪位同學,千萬要記住這是尼採說的,不是我說的啊!
  • 莎樂美與尼採
    弗羅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頗為圓熟,她先給莎樂美寄去尼採的新著《悲劇的誕生》,然後又寫了一封長信講述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筆下,尼採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獨立不羈,他劍鋒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師華格納無地自容,大有亞裡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和憨勁。然而,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卻萍蹤浪跡,孤身漂泊,而且與病魔長年周旋。
  • 尼採 | 虛無主義的威力與無能
    結了婚的哲學家應該去演喜劇。我是當今第一位哲學家,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甚至可以說,我是位於前後兩千年之間的一位具有某種決定性意義和命運的人。我在和迄今為止所有被人們所崇拜和所熱愛的東西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在這場戰鬥中,我自己也明顯地變了,變成了一座地獄,變成了某種被掩蓋的東西。人們如果專門出去尋找它,也是再也找不到了。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文字實錄已經老師審閱名師介紹:孫周興老師,哲學家,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讀者閱讀海德格爾和尼採的哲學著作,有一個人永遠繞不過去,這個人就是同濟大學的哲學教授孫周興老師。所謂自由精神,是尼採從駱駝、獅子、嬰孩的「精神三變」之後的創造性精神,而「其他哲學家」指的是傳統的哲學家,也就是所謂的「柏拉圖主義者」。第二個命題,「世界解釋」和「世界說明」之間的明確區分,表明尼採雖然氣質狂野,但用詞的標準是非常審慎而準確的。「解釋」和「說明」的爭論,後來成為20世紀人文科學的持久爭論,尤其在解釋學-哲學的路線上。
  • 讀書尼採《權力意志》
    這些遺稿最初並不受到人們的青睞,但二十世紀初,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馬塞爾等哲學家紛紛致力於研究尼採極其學說,尤其海德格爾著《尼採》兩大卷,專論《權力意志》中的思想,尼採這一時期的成就才受到了應有的重視。  雖然尼採在自己的筆記中提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只是作為他哲學的前廳,但不幸的是,他真正的哲學大廈還未建成,他就中道崩殂了。
  • 尼採這本書出版時,整個學術界都被激怒了.
    >作為一個哲學家,尼採當時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生命意義的解釋,二是現代文化的批判。按照尼採自己後來的說明,這是一本為「藝術家的一種例外類型」寫的書,這種藝術家「兼有分析和反省的能力」,同時又「受過音樂洗禮,一開始就被共同而又珍貴的藝術體驗聯結起來」,因而是「藝術上血緣相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