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原名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1844年~1900年),被譽為19世紀最後一位大哲學家,唯意志論哲學的集大成者,《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尼採的一生非常傳奇,他五歲的時候,父親因腦部疾病而去世,又過了兩年,尼採唯一的弟弟也去世了,尼採的母親帶著小尼採和尼採的奶奶生活在了一起,尼採還有兩個姑姑,終身未婚,因此尼採小時候是在女人堆裡長大的。
小時候和青年時代的尼採生活非常幸福,他的奶奶、母親、姑姑都非常疼愛他,給了他非常多的關愛,小尼採也擁有異於常人的智商,無論是什麼知識,一學就會,所以除了文學之外,尼採的音樂造詣也很高。
1868年,24歲的尼採剛剛畢業就被著名的音樂家華格納推薦到瑞士的巴塞爾大學當教授,這個巴塞爾大學相當於現在的哈佛大學。在巴塞爾大學期間,尼採開始系統整理他的哲學理論,創作了《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等名著。
30歲之前的尼採可以說是風光無限,然而到了30歲之後,尼採仿佛受到了命運的詛咒,他的作品因為晦澀難懂,突然就不受歡迎了,連出版社都拒絕出版,之後又經歷了失戀的打擊,而且自己還患上了嚴重的偏頭痛,整日整夜地睡不著。
但是尼採仍然心存希望,那就是寫完他一生中最看重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是一本傾注了尼採一生哲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尼採在這本書中闡述了他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意志論」,然而這本書由於銷量太差,被出版社給退回了。
尼採覺得是不是因為這本書太深奧,沒人看懂呢?於是尼採專門寫了幾本專著,來解釋這本書,但是仍然沒有人買。1889年,尼採終於承受不住壓力,在義大利的都靈發瘋了。
據說當時的尼採在逛大街,在義大利城市都靈一個廣場上,尼採看到一個馬夫在瘋狂抽打一匹拉車的老馬。他衝上前去,抱著馬的脖子痛哭失聲。高喊著:「我的兄弟,你受苦了!」隨後徹底陷入了癲狂。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尼採因一匹馬而發瘋」。
那麼尼採為什麼會因為一匹馬而發瘋呢?這就要涉及到尼採的哲學理論了。也許是受到了佛教的輪迴思想影響,尼採認為,世間萬物都處於「無限輪迴」當中,但是尼採哲學的「無限輪迴」和佛教的「六道輪迴」不一樣。
尼採哲學的「無限輪迴」是永遠困在一種狀態中無限輪迴,舉個例子,你是一個窮人,那麼你生生世世都是窮人,永無翻身之日,或者你是一個富人,你生生世世都富有,這種無法改變的命運經歷多了,即使多少的美好也都會變成噩夢。
所以,正因為命運無法改變,當尼採看到一匹馬被抽打後,他才會表現得如此痛苦,因為按照他的理論,這匹馬已經被抽打了無數次,而馬兒只能默默的承受苦難,永遠無法改變。
但是尼採的核心思想並不是強調宿命論,在他的思想深處還埋藏著一個亮點,那就是命運雖然無法改變,但意志可以改變,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不變的命運,才是人真正解脫的關鍵。比如說,一個貧窮的人,他可以在自怨自艾中一生碌碌無為,也可以去享受富人享受不到的純天然美景,讓自己過得更舒適。
但是,所謂「善醫人者不能自醫」,儘管尼採知道自己哲學的深處蘊含著光明和希望,但是卻開導不了他自己,所以尼採的後半生是痛苦不堪的。1900年8月25日,這位大哲學家在魏瑪因肺炎去世,此時他已經發瘋將近10年,享年55歲。
值得欣慰的是,當尼採死後,他的書居然成了暢銷書,幾十年後,一個不得志的小畫家偶然間看到了尼採的大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備受鼓舞,1933年他當上了德國總理,1939年他發動了世界大戰,他就是希特勒。
很多人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一本擁有魔力的書,很多意志消沉的人看過之後都會充滿鬥志,但尼採的本意從來不是讓人變成希特勒那樣的惡魔,而是教導人們如何用意志戰勝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