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整個影視行業進入寒冬時期,眾多網影人都在探討網絡電影如何「過冬「,焦灼等待著新時機。而愛奇藝「雲騰計劃」首部上線的影片《道師爺》僅上映一周便累計分帳突破一千萬,以佼佼者的身份遙遙領先。在逆流中實力向上的信風影業,再次走進公眾視野。網影幫記者有幸採訪到信風影業三位掌舵人其中的兩位:何小川和崔走召,聽他們講述在「寒冬」之際如何製作出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作品。
「我們拍片子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儘可能讓觀眾從頭看到尾,不要讓他們覺得太累,而是要以一種輕鬆、開心、快樂、好玩兒的心情看完一部電影」。信風影業的製片人何小川這樣評價團隊拍電影的精髓。
東北人與生俱來的熱情與幽默,是信風的主色彩。說起信風影業三位掌舵人的開創史,何小川說道,「最初想做這件事,只是因為自己喜歡看電影,看到很多質量良莠不齊的電影,便動了自己拍電影的心思。」於是,和編劇崔走召、導演劉軒狄的一拍即合,「三劍客」的第一部影片《怪談祥雲寺》應運而生。
影片一部接著一部,每一部新作品都有自己的使命,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儘可能彌補前一部作品的遺憾。有趣的是,「三劍客「的長時間磨合沒有摩擦與爭吵,反而卻更加離不開彼此。「我們公司三位掌舵人的配合真的是相當默契,崔老師能夠有效地把控劇本,劉導總能發掘每一部作品的亮點,何總則能在滿足導演和編劇老師需求的基礎之上很好的控制成本。這是信風整個團隊對三位掌舵人的評價。團隊和諧的默契,節省了影片製作的成本,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大家瞭然於心。就這樣一直走來,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作品。
網絡大電影邁向精品化時代,由於受制於製作成本,仍存有某些局限。信風影業則在不斷前行,在三位掌舵人的帶領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包括編劇、攝影、剪輯、調色、特效、音樂、發行等多個製作團隊的大型網絡影視製作公司,信風在不斷完善產業鏈的同時,亦在加強每一個環節質量的保障。
以崔走召的編劇團隊為例,「這次雲騰計劃一經公布,團隊裡的年輕人立刻去熟讀這一批IP作品,小傢伙們討論開會,然後選出哪一個是可以改編的,哪一個有商業點,我們再從中挑選出來適合我們做且擁有市場的作品。」有了一群人的頭腦風暴,踏踏實實地做好「案頭「工作。編劇崔走召也希望能更多發掘一些網絡大電影中的藍海。
除了必不可少的「案頭「工作,信風影業所做的每一部作品都會有一首屬於這部影片的主題曲,「這些東西同行裡可以說是很少見的,因為它成本高、回報小,我們其實不把電影當做一件商品,而是把它當做一件作品,覺得它必須要有一個屬於它的主題曲才更加完整,就好像多年以前香港的老電影,每一部都有一首經典的歌曲,現在聽來還是回味無窮。」這是一群影視從業者的匠心,亦是他們的堅持。
堅持之下,也包含著絕不能糊弄觀眾的理念。觀眾的眼睛是最毒的。在《道師爺》第二個故事裡面有一個唱戲小姑娘,幾個唱戲的鏡頭不扎眼,但是背後卻是十足的功夫。小姑娘本身就是京劇演員,從排練開始,數十年舞臺經驗的戲曲老師就在現場指導。雖然這種專業的表演,有演員完全可以模仿,也可以後期配音,但一部電影你做的是否用心,觀眾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加入戲曲的內容,也是信風希望能夠以一種影視化的形式給現代的年輕人傳遞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
信風影業以拍攝玄幻題材的影片被大家所熟知,像這樣的題材今後還會再觸及。而對於編劇崔走召而言,文藝片將會是他下一個目標。「我現在正在寫一個文藝片,今年年底我們還會拍一個比較傳統的,一個能夠沉澱下來、接地氣的電影,不希望有太多的商業元素,只是想單純去講好一個故事。」
「崔老師本身是寫小說的作家出身,他可能更擅長一些比較長篇的東西,他會有自己的宏觀世界,而這些不是一部影片能夠表達完整的。我非常支持崔老師現在寫的文藝片,我們要生活、要迎合市場,我認為一個不賺錢的公司是不負責任的,但是我不希望別人覺得我們信風只會拍玄幻影片,我們要轉型這是一定的。」製片人何小川這麼聊起崔老師的文藝片。畢竟,大局是一個製片人都需要考量的因素。
對於信風影業整個團體來說,接下來大的方向或許會觸碰一些劇集的內容。談及信風影業接下來的拍攝計劃,編劇崔走召告訴我們,導演劉軒狄正在拍攝愛奇藝「雲騰計劃」的另一部作品《五行相術》,預計這部拍攝完,還會拍攝今年最重要的一部懸疑盜墓作品《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接下來還會有《伏妖白魚鎮2》、《東海龍棺》、《青衣道士》、《降龍羅漢》、《降妖功德簿》、《法海》等等。
走進信風,年輕、活力、朝氣、蓬勃,堅持著做好內容的初心,凝結成了信風大family。我們期待這個大family持續向市場輸出更好的作品,也期待他們越走越遠。無論市場風向如何發生變化,優質內容創作者永遠不會淘汰。
-END-
【網際網路影視產業第一垂直融媒體】
創立於2014年,2015年4月正式運營
國內第一家服務於網劇·網大·網綜的媒體平臺
入駐平臺
微信公號 |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網易媒體| 新浪微博
百度百家 | 搜狐媒體 | 一點資訊 | UC訂閱 | 天天快報
聯繫我們
微信:15311861708 電話:010-5715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