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以來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保險業在降低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對家庭經濟穩定和企業持續發展的影響上,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中以騰訊旗下保險代理平臺微保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保險平臺表現尤為突出,在網際網路企業敏捷管理機制下,依託網際網路及線上業務優勢,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在短期內為公眾送去了保障,同時平臺業務量也迎來了逆勢增長。
保險投保疫情影響之下,公眾保險意識、保險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不同人群的投保行為又呈現出哪些特點?對此,騰訊微保聯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復旦發展研究院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發布了相關報告,針對疫情期間中國保險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利用微保平臺人身險數據作為剖析樣本,幫助行業及公眾正確認識疫情下中國保險業需求,力圖構建一幅真實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網際網路保險的需求圖景。
北京和廣東地區投保人數領跑全國
學界與業界觀點認為,大型公共衛生事件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保險需求。
疫情發生以來,保險需求也進入了爆發期。新增總投保用戶、反映潛在保險需求的小程序訪問量、年化健康保險保費不僅受疫情的發展同向波動,而且較2019年同期有了明顯增長。疫情提高了群眾的保險意識,並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潛在的保險需求。
從地域上來看,在疫情期間,保險需求與轉化率受經濟發達程度與保險市場發達程度影響較大。人均GDP越高的地區,保險需求增長及意識增長越劇烈。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人的地區,在疫情期間,保費增長更顯著。其中在北京和廣東兩地,無論是從新增投保用戶數的絕對值還是經過人口基數調整的新增投保用戶數來看,均在此次疫情期間領跑全國。
買保險成家庭頂梁柱們的「抗疫」優選
通過對不同地區微保投保用戶年齡的分析發現,疫情推高了網際網路保險的購買年齡,30歲以上人群的保險需求「大增長」,尤其是年齡集中於35歲至38歲的「80後」,穩居保險購買者的「C位」。
從上述投保人群畫像上看,「80後」開啟了保險「買買買」模式。「80後」已成為家庭頂梁柱,不但要擔負起贍養雙方老人的責任,還要承受撫養孩子的壓力。再加上疾病與其它意外風險發生概率的增長,家庭頂梁柱關係著整個家庭的幸福,而具備優秀風險規避能力的保險,正逐漸成為「80後」為家庭構築防火牆的優選項。
考慮到保障型產品在購買價格上會隨著被保險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加,「80後」此時購買保險,年繳費額相對較低,價格更易於接受。
同時,疫情也激發了女性為家人考慮和保護家庭的風險意識。整體上來,疫情發生前後,男女投保人數比例從2:1降為1:1,這顯示出疫情大幅刺激了女性的投保需求。
數據顯示,男女投保比例與為家人投保比例大致呈負向關係,家庭觀念更重的女性相較男性更傾向於為家人購買保險。考慮到父母的健康風險,很多女性會優先給父母購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