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2020-12-24 人民網

開欄的話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繪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壯麗新畫卷,我國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闊。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本報今起推出「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專欄,回訪一年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途中、召開座談會期間,同總書記面對面交流的幹部群眾,反映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採取的措施辦法和取得的進展成效,展現我國經濟率先復甦、持續向好形勢,體現我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空間和強大韌性。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逐夢深藍;嫦娥五號九天攬月,築夢蒼穹;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跨入世界前列……

創新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新產業快速增長,新業態增勢良好,新產品廣受青睞,高技術製造業支撐作用凸顯,經濟活力進一步迸發,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0.015毫米!「手撕鋼」薄度極限再次突破。

今年8月,在此前0.02毫米厚度的基礎上,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實現了0.015毫米「手撕鋼」的量產,這比普通A4紙厚度的1/4還要更薄一些。

「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這批新產品,就是在總書記的勉勵下攻關出來的,可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公司經理王天翔自豪地說。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光亮機組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凝望,一條條薄如紙頁的亮銀色箔材,正隨著開卷機向高溫退火爐裡緩緩傳送。這種超薄精密不鏽帶鋼,由於可以輕易撕開,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對於當時的場景,王天翔至今歷歷在目。

總書記拿起一片「手撕鋼」仔細察看,用手指輕輕扭折了一下,不禁稱讚:「工藝確實好,就像錫紙一樣薄,百鍊鋼做成了繞指柔。」

「太鋼是山西乃至全國在鋼鐵製造領域一個很重要的企業,對山西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轉型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產車間門口,習近平總書記同圍攏過來的職工代表親切交流,「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高端製造業科技創新上不斷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位造業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讓我們在創新發展上鼓足了勁,一刻不敢懈怠!」王天翔說,「手撕鋼」研發團隊經過3個月的努力,創新研發了新的生產工藝,配置了更高性能的輥系,在世界領先的基礎上再次突破極限,將厚度降到了0.015毫米。

說起企業變化,王天翔感慨萬千:「現在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今年即便在疫情影響下,主動找上門合作的訂單仍在成倍增長。」

太鋼的轉型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

「隨著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發展的戰略意義,並且特別指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在生產車間,企業員工們紛紛圍攏過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主創新是我當前最重視的,也是黨中央最重視的事情。企業要發展,產業要升級,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都要靠自主創新。現在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難免遇到競爭和種種挑戰壓力,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這些話說到了我們的心坎裡。」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第一季度是負增長,但很快產銷量就開始上揚,截至9月份實現利潤10億多元。「其中的關鍵就是靠技術自立自強,有高技術就有高質量,高質量帶動高效益。」據介紹,企業90%以上的設備是自主研發,其中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和氧化鋁陶瓷基片,分別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75%和55%。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回暖。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1—10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今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提出,「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抓住新機遇,關鍵在科技創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聽到這個好消息,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激動萬分:「量子研究取得新突破,我們更要圍繞量子做好產業化建設,讓創新館成為匯集創新要素的平臺。」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參觀了安徽創新館,對安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取得積極進展表示肯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江淮大地創新熱潮湧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為代表的十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類腦科學、質子醫療高端裝備、氫燃料電池等一批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業化成果不斷湧現。

抓住新機遇,努力化危為機。

隆冬時節,走進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裝配廠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擰扳手、裝尾燈……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輛卡車組裝出廠。「訂單排得滿滿當當!」陝汽控股黨委書記袁宏明說,「今年1—10月,陝汽取得了建廠以來的最好成績,累計產銷各類汽車19.85萬輛,同比增長28%;總產值783億元,同比增長17%。」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陝汽控股實地調研,對他們克服疫情影響創產銷歷史新高表示讚賞,並從陝汽集團談到了陝西的發展:「陝西地處西部地區,在新時代也要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既要抓住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又要化危為機,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積極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袁宏明告訴記者,今年11月11日,陝汽推出了可實現無人駕駛的全新技術產品平臺德龍X6000,標誌著國內高端重卡在智能化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通過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平臺,陝汽拿到國內第一張重卡自動駕駛牌照,這也將牽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曉光表示,陝西正瞄準國家和本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積極建設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形成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的創新先導區,打造全國科技創新的增長極。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對「十四五」時期科技事業的發展提出殷殷期望。

「總書記和大家面對面,科學家代表暢所欲言。總書記聽得非常認真,還多次與科學家互動,現場氣氛輕鬆、熱烈,很有感染力!」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總書記對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的重視,更讓我印象深刻。搞好原創性的前沿基礎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頂尖人才。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極大增強了我們吸引培養頂尖科技人才、做好原創研究的信心。」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

這讓施一公和同事們的勁頭更足了,西湖大學實驗室的燈光,經常到深夜才逐漸熄滅。儘管創辦不到3年,西湖大學已吸引140名世界一流科學家擔任博士生導師,在讀博士研究生608名,博士後近200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生命科學領域的相關科學家加班加點、夜以繼日攻關,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周強實驗室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為開發藥物和疫苗奠定了基礎;郭天南實驗室發現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血液中特有的分子改變,有助於實現精準診斷重症患者。

關於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明確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前不久,一場跨越700公裡的遠程遙控作業令人眼界大開。

「開始作業!左轉,右轉……」10月29日,在湖南省「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建設推進會長沙經開區會場,分處湖南、廣東兩地的旋挖鑽機和遙控艙,通過5G網絡實現跨省連接,旋挖鑽機在遙控艙的操控下,成功實現了精確施工。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清華告訴記者,這是山河智能裝備全球首創的5G智能旋挖鑽機,操作手可以遠在千裡之外完成工作,將有助於工程行業進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總書記的囑託更加堅定了我們堅持創新的信心。」何清華說,今年前三季度,山河智能投入研發經費1.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9.22%。研發為企業贏得先機,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放眼全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近年來穩步增加。2019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基礎研究佔比首次突破6%;企業研發經費也比2018年增長11.1%,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達68.5%。創新基礎越來越實,第一動力更加澎湃。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本報記者馮華、趙永新、吳月輝、丁怡婷、谷業凱、劉鑫焱、賀林平、李剛、徐靖、龔仕建、何勇、孫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7日 01 版)

相關焦點

  • 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一年來,在大江南北考察調研時,在國內國際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生態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念茲在茲,統籌全局,擘畫長遠。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原標題: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 ...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立足「十四五」 沿江地區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趙亞玲 魏林娜攝  從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前不久總書記視察我省南通、揚州等地,不到5年時光,江蘇八百裡揚子江,迎來脫胎換骨的巨變。  沿江地區一直是我省發展的「主引擎」。立足「十四五」,沿江地區還需緊扣國家戰略、緊扣開啟現代化、緊扣全省發展優化布局,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張進財:勇當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企業家更好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
  • 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_國內新聞_新聞...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託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 常德高新區:創新驅動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思想為魂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常德高新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質量發展的系列講話精神,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交上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 【地評線】南方網評:創新站「C位」驅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需要第一動力的強大驅動,始終不渝地把「第一動力」挺在前面,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王昌林: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我有兩個方面的體會:一是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眼下,世界各國都加大了對科技革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科技創新的成果大規模湧現,以往的技術瓶頸被逐個攻破,技術變革對各個產業體系、世界經濟發展方式和遊戲規則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改革提質效 轉型促發展 擘畫臨商銀行高質量創新發展新局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馮善鵬 臨沂報導臨商銀行新一屆黨委成立以來,以黨建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支持實體經濟為己任,以改革轉型為抓手,全行發展指標跨越增長,質量效益顯著改善,監管指標全面向好,品牌形象持續提升,
  • 「高質量發展」廣東加減法
    報告在設定經濟增長目標的同時,強調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將創新視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廣東將繼續推進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在製造強省、優化現代服務業和壯大數字經濟等方面發力。
  • 航空工業上電: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上電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聚焦技術發展內驅推動企業發展,在探索組織變革創新、推進核心專業技術突破、加強技術預先研究、強化人才引育上下功夫、做文章,助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躍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步新成就。五年來,上電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經濟效益逐年提升,主要經濟指標持續穩步增長,在中航電子11家上市企業中排名第一。
  • 這次會議,將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這是意義非凡的高光時刻——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這是逐夢未來的重要裡程碑——在「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之際,中國將推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八盤耀金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引領新材料...
    十九大報告明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所在
  • 以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時代廣州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
    這是廣州紀檢監察機關大力推行鼓勵實名舉報工作創新的生動體現,也是近年來廣州紀檢監察機關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身處改革開放前沿,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是廣州紀檢監察機關的鮮明底色。特別是2018年以來,伴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進程,廣州市區兩級監委掛牌成立,開啟了廣州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