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西部旱碼頭,如何走活脫貧棋?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報導

2021-01-09 每日甘肅

西部旱碼頭,如何走活脫貧棋

——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報導

本報記者 王軍

核心提要

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總面積8169平方公裡,境內川塬區、高寒陰溼區、乾旱山區大體各佔1/3。有回、漢、東鄉等3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59%,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8個縣市均為深度貧困縣,是典型的貧中之貧。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凝聚脫貧攻堅力量、培育富民產業、激發內生動力?臨夏州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抓手,積極補齊基礎短板,大力拓展致富門路,走活脫貧攻堅一盤棋。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一首曾經的流行歌曲,唱出大西北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黃沙漫天。

積石山田園風光。

廈門市思明區幫扶建成的臨夏縣布鞋培訓基地內,先鋒鄉群眾正在學習布鞋加工技能。

積石山縣寨子溝鄉曹姚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在村民家中了解情況。

近日,走進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站在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的山梁上,展現在記者面前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布楞溝流域綠意盎然,寬闊的水泥路像玉帶般纏繞在山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紅磚灰瓦房坐落山間……

布楞溝村,曾是東鄉縣一個偏遠特困村。村裡的羊腸小道晴通雨阻,吃水要人背畜馱,往返十幾公裡,全村都是坡耕地,靠天吃飯,十年九旱……貧困面高達96%。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沿著陡峭的山路來到布楞溝村,入戶慰問老黨員和困難群眾。總書記囑託,要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

殷殷關切鼓足致富信心。如今,水、電、路都通了,山也綠了,通過發展旱作農業、林果業和畜牧養殖業,布楞溝村在該縣偏遠特困村中率先脫貧。

類似布楞溝村發生山鄉巨變的村,在臨夏州還有很多。昔日的絲路明珠、西部旱碼頭,正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和勇氣,走活脫貧攻堅一盤棋。

強支部

2018年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189個,優化提升村黨組織824個。兩年來,通過「七個一批」調整村幹部864名、儲備後備力量4181人,變一盤散沙為幹群齊心

雨後的永靖縣陳井鎮瞿家莊村,一片忙碌:大型的百合冷庫由於下雨落下了工期,正在加緊施工;為了20多噸的百合訂單,村民們不分白天黑夜加工包裝……

瞿家莊村因為百合產業走上了脫貧路,成了名副其實的「百合村」,而這裡更出名的是「百合支部」。村民們說,村黨支部和百姓「百事」都能合得來,所以稱「百合支部」。

瞿家莊村的梯田都在海拔2300-2500米之間,屬於二陰山區,最適宜百合生長。經過一番調研,村黨支部把脫貧的目光盯在了百合產業上。但由於缺乏資金,沒有強有力的種植、管理、銷售作支撐,大家心裡沒底。為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村黨支部一班人積極落實省州一系列扶持產業發展政策,引資金,請專家,跑銷路。

許多村民還清晰記得,當時村裡請了教科學種地、產品銷售的老師,縣上還要補助1萬元的扶持資金,大家就下定了種百合的決心。

村黨支部書記瞿學保介紹,2018年,瞿家莊村百合產值超過700萬元,戶均2萬元以上。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臨夏州以提升組織力、強化政治功能為主線,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築牢脫貧攻堅戰鬥堡壘。

整頓提升「橋頭堡」。堅持「抓兩頭帶中間」,臨夏州紮實開展村「兩委」班子集中整治、農村矛盾問題大排查村級組織大整頓,2018年整頓轉化軟弱渙散村189個,優化提升村黨組織824個。

東鄉縣河灘鎮祁楊村,曾是一個軟弱渙散的問題村。村裡基礎設施差,壞了沒人管;矛盾層出不窮,上訪事件常有;沒有健康文體活動,賭博現象時有發生。有群眾說,「村組織將就將就,我們村水秀山秀村不秀。」新一屆黨支部班子上任後,首先建立健全制度,規範開展「三會一課」,班子成員科學分工,作風建設越抓越緊。村黨支部戰鬥力、凝聚力明顯增強,鼓勵村民培育優質花椒苗木發展支柱產業,組建6支群眾性文化娛樂團隊……經過4年努力,祁楊村貧困發生率由26.7%降至2.99%,成了鎮內公認的先進文明村。

選優配強「領頭雁」。針對村幹部學歷不高、能力不足等問題,臨夏州採取選拔配備一批、調整撤換一批、擇優派任一批、幫帶培養一批、發現儲備一批、教育培訓一批、激勵表彰一批的「七個一批」綜合措施,大力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

和政縣針對「村幹部工作能力弱」等20項具體問題,建立「一村一策」整改方案和整改臺帳,全面整頓提升;臨夏縣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逐村逐人分析研判,2018年以來對78名不在狀態、不勝任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

兩年來,全州調整撤換村幹部864名,儲備村級後備力量4181人。一大批有幹勁、會幹事、正派公道的村黨組織帶頭人,正帶領各族群眾一道謀發展、忙致富。

臨夏州總人口220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佔59%。多年來,臨夏州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吸鐵石的作用,凝聚各民族脫貧攻堅強大力量。

臨夏縣掌子溝鄉達沙村黨支部書記馬?回憶,他剛接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因貧困導致村裡許多家庭不和睦、鄰裡不和諧,還存在著回、漢、東鄉族群眾之間互不來往的現象。「集體幹件事情比登天還難。」

「作為民族地區的村級黨組織,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馬?時刻不忘提醒自己和村黨支部一班人。他們總是不失時機地做群眾工作,逐戶走訪談心,公心調處矛盾,先行先試發展養殖……

如今,達沙村裡有人結婚,大家不分民族互相賀喜,蓋房子互相幫工;村裡人在外地開的30多家小型牛肉麵館中,不少是回族、東鄉族人合開的;還有幾個回族和漢族人在合夥跑運輸。村黨支部的努力,讓全村各民族群眾深切感受到「各民族兄弟親如一家比什麼都重要」。「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村裡的黨支部」,也成了達沙村的流行語。

建「三鏈」

深化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三鏈」建設,建農民合作社4355個;「生態旅遊+扶貧」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變高原風景為脫貧資本

位於臨夏縣北塬鎮東南部的錢家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群眾主要靠種植養殖和外出打工維持生計,村級經濟發展緩慢,「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拔窮根,還得靠產業。」錢家村黨組織一班人觀念一致。可產業怎麼搞?從哪裡下手?

一籌莫展之際,市縣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吹來。他們搶抓北塬塬頭綜合開發的機遇,培育壯大布鞋加工、蔬菜種植等富民產業,探索「支部+協會+農戶」的發展方式。目前,村上初步建立起了林果、藥材、花卉、高原蔬菜為一體的集約化種植模式,錢家村成為臨夏縣「北塬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樣板村。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就是產業培育和群眾增收。」臨夏州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經逐步破題,探索出了符合臨夏實際的產業發展路子。」

臨夏州強化產業扶貧政治引領,深化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三鏈」建設,大力推廣「支部+合作社」「支部+扶貧車間」等模式,鼓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領辦創辦產業合作社、扶貧車間。近兩年來,建立農民合作社4355個,高原樹莓、中藥材、百合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建成扶貧車間134個,貧困戶在家門口每月就能掙到2000元左右。

產業發展有了主心骨,山村變化日新月異。

今年五一小長假,永靖縣太極鎮大川村遊人如織。「以前我們這個地方道路泥泥窩窩,遊客也不怎麼來。現在,旅遊旺季一天的收入能有6000元。」經營了十多年農家樂的孔德學,目睹了堪稱「孤島」的大川村,變成了如今的鄉村旅遊勝地。

太極鎮黨委書記趙金平介紹,大川村位於太極島景區內,自然風光優美,村黨支部精心謀劃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全面改造村裡的硬體設施,帶領群眾充分利用黃河沿岸、魚塘水池、田園風光等資源優勢,初步形成了「生態觀光—荷塘垂釣—紅棗採摘—農耕體驗」產業鏈,旅遊年收入達1100多萬元。

臨夏州曾為古絲綢之路南道要衝、唐蕃古道重鎮、茶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碼頭」的美譽,歷史文化悠久、民族風情濃鬱、旅遊資源富集,全州共有各類旅遊景區、景點107處。

怎樣將資源變為資本,「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臨夏州堅持綠色發展、生態發展理念,始終把生態保護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將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提出打造旅遊首位產業的思路舉措,力爭到2020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百億元的目標。

劉家峽國際滑翔營地、茶馬古市民俗風情旅遊街……隨著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域旅遊蓬勃興起,臨夏州正在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各縣市生態旅遊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崛地而起,探索出一條「生態旅遊+扶貧」的路子。康樂縣以旅遊產業為引領,以肉牛、勞務、育苗、中藥材產業為支撐,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臨夏市以花為媒,全力打造賞花遊,相繼推出歷史人文遊、生態度假遊……目前,全州共有旅遊專業村14個、農家樂790多戶,帶動2.1萬多人就業。

以德扶貧

堅持參與式扶貧,每月召開村民知情大會,怎麼幹由群眾來決定;推行「兩戶見面會」,脫貧戶為貧困戶講經驗、教方法,變被動輸血為自我造血

4年來全市累計減貧5605戶2326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3555元,較2013年增長1.7倍。臨夏市以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成為臨夏州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成績的背後,是「以德扶貧」這個法寶。

臨夏市在走訪調研中發現,部分貧困家庭存在子女不孝、家庭不睦問題,個別貧困群眾有不思進取、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等現象。南龍鎮張王家村的「懶漢」王來玉,守著破落不堪的家和3畝玉米地,哪怕閒得曬太陽,也不肯走出去闖一闖。

經過科學分析,臨夏市委梳理歸納了「失德致貧」的13種表象,提出「以德扶貧」理念,量身訂製幫扶方案。全市4000多名幹部職工,進村入戶,與貧困戶建立「親情」聯繫制度,在感情交流中鼓勁打氣,通過貼心服務排憂解難。開展文藝匯演、評選「最美家庭」、建立道德「紅黑榜」等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目前,全市累計摸排「因失德致貧返貧」貧困戶487戶629人,已有473戶613人實現脫貧。

在村裡的組織下,王來玉免費參加了電焊工技能培訓,成功找到工作,每天能賺80元錢。有了工作的王來玉,思想活了,人也更勤快,藉助扶貧貸款在自家地裡種起了樹苗。如今,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小兩口正盤算多攢點錢還完貸款,再把院子拾掇一下。

要脫貧,就得鼓起精氣神。針對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幹部幹、群眾看」的現狀,臨夏州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並重,幫助群眾拔思想窮根、學致富技能,激發內生動力。「以德扶貧」理念迅速走紅的同時,村民知情大會、「兩戶見面會」等方式被全面推行。

為解決貧困群眾不會或不願參與的問題,臨夏州堅持參與式扶貧方式,完善貧困群眾選擇、參與、管理和監督機制,要求村黨支部每月召開村民知情大會,宣傳黨的政策,通報村級事務,聽取群眾意見。2018年以來,召開村民知情大會1.3萬場次,參與群眾28.4萬人,徵集意見5700多條,做到「幹什麼由群眾說了算,怎麼幹由群眾來決定」。

臨夏州紮實推進精神扶貧工程,推行「兩戶見面會」,組織脫貧戶「面對面」為貧困戶講經驗、教方法,提振脫貧致富信心;開展「知恩、感恩、報恩」主題教育,宣講黨中央關心關懷和農村發展變化,引導群眾以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通過村民知情大會和『兩戶見面會』,村裡群眾思想有了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根本變化,真正起到了精神扶貧的作用。」積石山縣柳溝鄉陽山村黨支部書記安福雄說,陽山村每年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貧困面從2013年的62.87%下降到1.9%,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5220元。

在達沙村,自從有了「四類人」的比喻,人人爭相「走起來」「跑起來」。村黨支部對即將脫貧的「走的人」,有強烈致富意願、但缺乏資金技術的「站的人」,沒有目標、等待觀望的「坐的人」,消極懶惰、吃政策飯的「躺的人」區別對待,精準施策。

村黨支部書記馬?說:「我們就是要教育引導『走的人跑起來、站的人走起來、坐的人站起來、躺的人坐起來』,循序漸進,階梯發展,共同脫貧。」

「親切的話語,微笑的臉龐,諄諄的囑託響耳旁,世世代代誰曾想,窮山鄉變成幸福莊……」近期,進京展演的花兒劇《布塄溝的春天》,還原了催人奮進的攻堅歷程,唱響了一曲感恩共產黨、攜手奔小康的新時代讚歌。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由臨夏州委組織部提供)

相關焦點

  •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技能成就夢想 產業孕育希望
    nodeId=122   掃一掃 看視頻  8月初,28歲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大嶺村村民馬玉強來到東鄉職業技術學校  今年疫情期間,馬玉強沒能外出打工,正好拉麵技師班開班,又不收任何費用,他立刻報了名。  拉麵技師班老師馬光林有40年拉麵經驗,有一手拉麵的好技藝。馬玉強學習很刻苦,20多天學會了拉麵手藝。  「結業後我要去朋友的拉麵館當拉麵師,收入比一般工人好得多,同時學習餐廳經營方法,將來自己開個拉麵店。」馬玉強對未來充滿信心。
  • 乘勢而上啟新程 砥礪前行譜新篇——訪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書記郭鶴立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乘勢而上啟新程 砥礪前行譜新篇——訪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書記郭鶴立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日前,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就臨夏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謀劃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極限挑戰寶藏行》走進甘肅臨夏,虞書欣夜市擺攤
    結束雲南站的旅程後,雷佳音、嶽雲鵬、賈乃亮、任嘉倫將開啟他們全新的甘肅之旅。本期節目中,他們還迎來了The9成員虞書欣和演員袁弘的驚喜加盟。六位新老成員將一邊體驗臨夏回族自治州脫貧攻堅、振興經濟的歷程,一邊助力當地脫貧。 香菇、土豆、金銀花都是臨夏發展特色農業、帶動貧困農民戶創收的重點扶貧產業。
  • 甘肅民俗文化:走進臨夏回族自治州,聽當地人口中的「甘肅花兒」
    一種口頭文學形式當地人眼中甘肅「花兒」的類別這種濃重的抒情性再加上演唱所用的臨夏方言,給人親切的感覺和濃鬱的地方氣息當地人告訴我,「甘肅花兒」根據不同的唱詞和曲調分「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兩大類,儘管都是在臨夏地區,他們依舊有著很多不同。不同長度的字數,不同的調子,不同的比興和表達情感的方式,都是造成他們差異的原因。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臨夏這些好玩的地方,你去過幾個?
    胡廷珍烈士紀念館現已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為武警甘肅總隊紅色教育基地、甘肅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地址: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三塬鎮377縣道西山公路黃家大山1號////////3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劉家峽水庫上遊,永靖縣西南寺溝峽黃河北岸。在南北長2公裡的陡峭峻險的紅砂巖懸崖上,石窟神龕鱗次櫛比,棧道凌空,雄偉壯觀,是甘肅三大石窟、我國五大石窟之一。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實錄...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黃河上遊、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兩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成立於1956年11月,總面積8169平方公裡,轄1市7縣、124個鄉鎮、7個街道辦、1116個行政村、80個社區,戶籍人口243萬。州內有回、漢、東鄉、保安、撒拉等42個民族,東鄉族和保安族是以臨夏為主要聚居區的甘肅特有少數民族。
  • 《極限挑戰寶藏行》極挑團搭建「寶藏夜市」巧妙打通臨夏農產品新銷路
    雷佳音、嶽雲鵬、賈乃亮、任嘉倫、袁弘、虞書欣來到甘肅臨夏,不僅搭建了「極限寶藏夜市」,還挖掘出「寶藏農產品」的新吃法,兩者的結合巧妙打通臨夏農產品的新銷路,為當地脫貧攻堅輸入重要能量。最終,極挑團獲得了來自全國各地一百位遊客的實名認可。歷經一晚上的夜市「帶貨」體驗,雷佳音更是有感而發,呼籲道:「希望這期節目播出去以後,觀眾朋友能記得有臨夏這個地方,然後看到這麼多產品,大家多關注多幫這裡的人扶貧,我們的意義就達到了。」
  • 中新網:甘肅永靖水天一色 遊客黃土塬樂享「水上時光」
    中新網:甘肅永靖水天一色 遊客黃土塬樂享「水上時光」 2020-05-11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地方行」甘肅就業扶貧:扶上馬送一程 脫貧路上永不回頭
    央廣網臨夏9月23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我丈夫是20號,我是21號。」雖然已經過去4個月,但馬祖力哈對自己和丈夫報名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招工時的序號依然記得清清楚楚,這對他們來說,是改變生活的一個重要拐點。
  • 甘肅臨夏興起冰雪經濟:引客體驗滑雪 感受優美雪景
    馮志軍 攝中新網蘭州12月20日電(記者馮志軍楊豔敏)近年來,擁有「春遲秋早,冬長夏短」高原氣候特徵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冰雪經濟悄然興起。連日來,除絡繹不絕的周邊民眾利用周末前往臨夏州和政縣法臺山景區松鳴巖國際滑雪場「玩雪」外,還吸引來自全國各地34支代表隊伍百餘選手,角逐4個項目的冠軍。圖為滑雪愛好者與賽事參與者「同臺競技」。
  • 連雲港海鮮碼頭一般去哪裡買海鮮
    連雲港海鮮碼頭一般去哪裡買海鮮,目前公司已形成一隻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為公司未來擴展業務打下堅實基礎。連雲港海鮮碼頭一般去哪裡買海鮮, 6月14日,第屆WGDC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北鬥不只在天上,北鬥還在漁船上。
  • 華僑城集團與臨夏州籤訂合作協議 助力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
    12月17日,華僑城集團與臨夏回族自治州(下稱「臨夏州」)州委、州政府,臨夏州永靖縣縣委、縣政府在臨夏州臨夏市舉行華僑城集團助力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籤約儀式。
  • 一個「音樂教育扶貧」行動與97個甘肅臨夏孩子的故事
    ▲崔雲蒙(右)、尤雁訪(中)和梁沁玲(左)參加央視錄製作為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童聲合唱的貧困學子代表,她們與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小團員們匯合後,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少兒頻道「銀河之聲——2021新年童聲合唱特別節目
  • 「走出甘肅,看看大海」——一位東鄉族女孩的廈門心願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攝  新華社蘭州12月2日電 題:「走出甘肅,看看大海」——一位東鄉族女孩的廈門心願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老師,這題我會!」在三甲集鎮火炬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上,一個留著齊劉海、眼神中透露出堅毅的女孩舉著手,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女孩叫馬梅,是一位東鄉族女孩。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勇擔扶貧使命 助力臨夏創「三甲」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羅超)一批又一批「一院人」,自東南沿海到西部,足跡遍布甘肅、西藏、寧夏、新疆,接力走過一段又一段健康扶貧攻堅路,將先進的技術、理念移植到當地,切實提升幫扶地區醫療技術水平,踐行醫者初心,彰顯大愛。日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傳來喜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口支援的臨夏州人民醫院接受「三甲」評審,並獲得評審專家的好評。
  • 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公布 含318川藏線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國家旅遊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的通知,通知稱,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認定318川藏線等十條線路為中國「西部行」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川藏線上的風景:玉曲河從遠處雪山緩緩流下。
  • 《極限挑戰寶藏行》圓滿收官 極挑團用「挑戰」見證脫貧攻堅實效
    「寶藏行」歷時57天,歷經新疆喀什、巴楚、葉城,雲南寧蒗、香格裡拉,甘肅臨夏、甘南,西藏日喀則、江孜、定日、拉孜等地,前後共有15位嘉賓傾情參與。甘肅站,極挑團前往甘加秘境未被開發的旅遊路線,進行峽谷探險尋寶活動。一路上,極挑團打卡拍照、偶遇野生土撥鼠和小羊羔,直觀展現甘加秘境的美好「奇遇」;西藏站,極挑團則通過挑戰登上珠峰大本營的形式,通過屏幕帶觀眾領略珠峰的壯麗風光,為三區三州旅遊扶貧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極限挑戰寶藏行》進甘肅  接替楊超越的虞書欣太作崩壞口碑
    都說「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最新一期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來到了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袁弘和虞書欣新鮮加盟,與雷佳音、賈乃亮、嶽雲鵬、任嘉倫一起,共同開啟了一天的「農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