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砂鍋,叫個外賣可不能夠,
那些在塑料盒裡打包整齊的統統被稱為「粉絲湯」!
在小資看來,只有坐在熱熱鬧鬧的砂鍋店裡,看著老闆呼呼地開火燙菜,然後加辣油加咖喱粉,大口大口地嗦著粉絲,最後
吃得人兩耳發熱大呼過癮,才算是去吃了砂鍋呢~
這不,小資給你整理了南京這8家地地道道的砂鍋店,仔細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味道~
在中華門城堡下的黑皮砂鍋,每天下午五點開門,夜裡兩點關門,是
夜班工作者們選擇夜宵的好去處。
湯底是中華門黑皮砂鍋的靈魂,老闆用大骨等食材熬製的純正高湯,
鹹甜可口,再加上咖喱粉和胡椒粉的參與,更顯香氣。最值得稱讚的是它家的
三鮮砂鍋,牛肉、香腸和火腿腸是標配,吸飽了湯汁的粉絲綿軟,入口粉糯帶有一絲嚼勁,鹹鮮的味道在口腔中蔓延,順滑地滑入食道,
舒服又熨帖。
光是吃砂鍋覺得不過癮的話,還可以選擇它家
招牌的滷雞爪,滷得十分到位,
膠質緊實,口感滑彈勁道,越吃越香。
經過孫老闆
十幾年對湯底的調試,才最終呈現出一個讓嘴刁的南京人頗為滿意的砂鍋,跟著生意自然也是紅紅火火。
帶著咖喱味的湯底,是胖子砂鍋的特色。一勺咖喱粉入鍋,小火慢燉,待咖喱味完美地沁入粉絲、乾絲、鵪鶉蛋等配菜裡,整體的口味立馬豐盈起來~
而
澆頭也滷得恰到好處,牛肉和肥腸都是小資的最愛,牛肉燉得軟爛,絲毫不柴,肥腸處理得乾淨,入口軟嫩彈滑,肥而不膩。
南京秦虹小區美食第一塊招牌——老扁砂鍋。別看它名聲在外,但是位置真的不好找,藏在一塊老舊的牆體裡面。
老扁砂鍋最大的特色就是各式各樣的澆頭,牛腸、牛肚、牛雜、素雞、辣子雞.
足足有33種之多,主要是口味都很出色。小資最愛
紅燒牛肉砂鍋,因為它家牛肉塊的大小讓「康師傅」包裝袋上僅供參考的圖像成為了現實,每塊都是大塊頭,實力滿足了我們肉食族~
鍋內剩餘的各種食材相互滲透,溢出滿滿的香味,
連湯底都愈發鮮美可口,吃完整整一大碗砂鍋再喝點湯,整個身子都暖和了!
龍屋砂鍋隱匿在長樂路的一個角角落裡,非常難找,但是每天來吃砂鍋的人仍然絡繹不絕,甚至有人開著豪車也要來吃一碗,被貼了罰單也渾然不管。店裡位置很小,緊緊湊湊幾張桌子,所以在這裡吃砂鍋
講究速戰速決,畢竟後面還有一群人等著呢。
麻辣牛腸砂鍋剛出爐端上桌子,熱氣騰騰還滋啦滋啦冒著聲響,帶著有點鮮的熱氣一下子就撲進了胃裡,還未開吃,那股子熱乎勁兒就先上了頭。趁熱吃吧,牛腸入口麻辣入味,嚼勁十足但是很好咀嚼,接著喝一口湯再嗦一口粉,
湯汁混合著滷汁,簡直鮮到掉牙,而粉絲細軟,但吃起來卻非常有咬勁,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連連點頭~
南京人對富春砂鍋的評價意外一致:
它家老闆娘服務態度好差,但是砂鍋是真的好吃,下回還要來吃~這樣反常的操作在小資身上也同樣應驗,不過砂鍋好吃就行啦~
富春砂鍋點單率最高的一直是六鮮砂鍋,皮肚、木耳、香腸、肉絲、雞蛋、西紅柿、豆芽、海帶、乾絲、筍絲.滿滿一大鍋,毫不含糊。
裡面的
香腸最值得表揚,吃起來緊緻入味又不失嚼勁,搭配著軟筋的乾絲和脆滑的海帶,吃起來既過癮又解饞。還沒吃飽?那你算是來對地方了!富春砂鍋還有
鮮香入味的蒜泥花甲和種類齊全的各色炸串,一定讓你託著肚子才能離開。
連門頭都不曾擁有的
大方巷砂鍋,其實歲數很大!
從1993年至今已經走過了26個年頭。它家的砂鍋留給人印象一直是
咖喱味兒極重,感覺老闆只要抓起咖喱,就一點兒不想鬆手,甩起來往鍋裡放,以至於連
湯底都是金黃透亮的。好在
湯底是豬骨熬製的,入口仍能感受到豬骨湯的鮮美濃鬱。加配菜、加佐料、加澆頭,一份份熱氣騰騰的砂鍋就上桌了~
牛筋砂鍋值得一試,牛筋被燉得軟爛入味的同時,紅薯粉絲卻仍然韌性十足,可見其火候掌握地極好,等不及地大快朵頤一番後,只想大呼過癮!
寒風瑟瑟,你在金味慄子門口排隊排到還剩59個人的時候,而我已經在
強仔砂鍋吃完一份熱乎乎的砂鍋了~就在
金味慄子馬路對面的強仔砂鍋,也是寫到南京砂鍋不得不提的砂鍋店。
與其他幾家在湯底裡放咖喱的不同,強仔家的砂鍋可是
小清新的代表,牛骨慢熬做湯底,湯裡只放孜然。
來份
三鮮砂鍋再加一份滷鵪鶉蛋是標準搭配,看著香腸、乾絲、粉絲.在砂鍋裡不停翻滾著,徐徐升起的熱氣夾雜著食物的香氣,讓人食慾大開~多放辣油多放香菜,再來一瓶碳酸飲料簡直是重口星人的狂歡呀。
被小鄭酥燒餅和藍老大糖藕等名聲在外的網紅店包圍著,
侯記砂鍋的人氣不算很旺,但也是在老門東這裡開了6年的砂鍋店。
雞翅砂鍋是它家的一絕,雞翅尖滷得尤為到位,整塊放在口中,不到3秒就能把骨頭完全剔除,吃完還久久回味。而砂鍋裡也一應俱全,再加上
老闆自製的鍋巴,單吃香酥可口,泡在砂鍋裡,又別有風味,基本來吃砂鍋的都會捎上一份~
外賣的「砂鍋」,其實缺的不只是陶鍋,
更缺了滾燙的熱氣兒。
上桌時仍在沸騰的湯汁,被蒸汽模糊了的眼鏡,老闆貼心的一句「小心燙」,是
永遠無法被外賣所替代的參與感和幸福感。挑起滾燙的粉絲趕緊吸一口,熱意真切地流過四肢百骸,匯聚到心尖。
📝編輯 / 寶哥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需 要 轉 載 請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如何快速識別一個南京人?
親愛的樹,在南京秋天遇見你,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