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張藝謀導演為拍攝一部真實的扶貧電影。
不選用專業演員,而是到山區去選擇最真實的平民老百姓做演員。
因為鄉下人的質樸和真誠是最可以打動觀眾的。
而且電影主要反饋的就是貧困山區孩子們的教育問題。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一個都不能少》。
電影大致內容講述的是一個貧困山區裡留守兒童上學的故事。
為了讓留守兒童可以進入學堂上課,村長為他們找了一個支教老師。
可惜老師因為家中老母親生病,需要回家探望。
整個學校就只有這一個老師,他走了,學生就沒有辦法進學校上課。
為此村長找了一個稍微年長一些,學過一點知識的女娃給孩子教課。
這個女老師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她在接受這項任務時,答應前任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而這個女老師的扮演者魏敏芝本身就是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
張藝謀為這部戲選擇演員的時候,吩咐副導演到河北鄉下挑選演員。
當時副導演在村口看到了一對放豬的姐妹。
他一眼就看上了長相稍微漂亮一點的姐姐,就走過去跟姐妹二人說話。
想讓姐姐表演一個節目,姐姐因為害羞,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表演。
趕緊躲在妹妹魏敏芝身後,魏敏芝為保護姐姐挺身而出,稱自己可以表演。
魏敏芝表演唱歌,雖然每一句都不在調上,但是她膽子很大。
而且一點都不吝嗇表演,還非常有責任心,身為妹妹在遇到「危險」主動站出來保護姐姐。
她的勇氣讓副導演非常欽佩,回去和張藝謀導演商議之後。
沒過幾天劇組的人就再次回到村子,並找到魏敏芝的家中。
和她的父親商議之後,將她帶回去拍戲。
張藝謀也非常看好這個勇敢的女孩子,就這樣將主角確定下來。
電影開拍之後,因為拍攝地點在貧困山區,他們居住的環境很差。
在拍戲過程中也遇到很多難題,畢竟找來的演員都不是專業的,很多戲份都要拍好幾次。
當時魏敏這還是一個小孩子,一度接受不了,想要中途撂挑子。
經過張藝謀導演的勸說之後,堅持把這部戲拍完,順利完成工作。
《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上映之後收穫大量好評。
曾經的養豬娃魏敏芝因為「替姐姐演戲」而一夜成名。
成名之後,魏敏芝便喜歡上了演員這個行業,心裡有了做演員的夢。
想要繼續留在演藝圈發展,但是張藝謀卻及時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張藝謀覺得她年紀還小,未來有無限可能,應該好好學習。
等成年之後再決定自己要從事哪個行業。
接受了張藝謀的建議,魏敏芝繼續回到家鄉,好好學習。
但是她卻沒有放棄做演員的夢,而是更努力的學習,想要考取電影學院。
高中畢業時,她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安外國語學院影視傳媒學院的編導系。
但是因為家庭條件差,父母沒有能力供她上學,四處借錢才湊足學費。
大學期間,魏敏芝通過努力成為一名校報記者,鍛鍊自己的口才,還經常上鏡。
她在鏡頭前的表現落落大方,受到了校領導的讚揚。
不僅如此,她還參加了學校與電視臺聯合出品的影視作品。
作為一名實習導演參與拍攝,畢業之後她還到國外繼續深造。
並在國外認識到了一名知名編劇,兩人在國外結婚生子,共同打拼事業。
在國外生活多年,魏敏芝通過一步步努力讓自己從養豬娃變成國際導演。
之後她與老公商量回國發展,立志要為國家影視行業作出貢獻。
魏敏芝終於靠自己的努力,飛上枝頭變鳳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