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5月26日,吉藥控股發布2019年年報更正公告,對遼寧美羅醫藥供應有限公司(簡稱「遼寧美羅」)、浙江亞利大膠丸有限公司(簡稱「浙江亞利大」)兩家收購公司的業績進行修正,修正前兩家公司業績均完成承諾,修正後均未完成。尤其是浙江亞利大,業績承諾完成率從修正前的106.17%大幅修正為27.96%。
據此前2019年年報中的數據顯示,遼寧美羅實現的淨利潤為414.76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103.69%。浙江亞利大實現的淨利潤為2123.34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106.17%。
而修正後的業績顯示,兩家子公司均未完成業績承諾,其中,遼寧美羅實現的扣非淨利潤為422.49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修正為96.02%。浙江亞利大實現扣非淨利潤為838.74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修正為27.96%,修正幅度較大。對於上述差錯的原因,吉藥控股稱是公司經辦人員失誤。
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初商譽餘額合計8.54億元,其中金寶藥業2.86億元、遼寧美羅2179.30萬元、浙江亞利大2.10億元、遠大康華(北京)139.33萬元、長春普華製藥3.35億元;報告期末,公司對收購金寶藥業形成商譽計提全額減值準備、對收購浙江亞利大形成商譽計提1.91億元。
浙江亞利大是吉藥控股2018年收購的企業,據公司當時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決定終止收購釣魚臺醫藥集團吉林天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而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浙江亞利大100%股權,交易作價為2.3億元,並將對其增資3000萬元,增資主要用於後者補充流動資金、完成植物膠囊等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線再升級。
浙江亞利大從事藥用空心膠囊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藥用明膠加輔料製成的明膠空心膠囊,「亞利大膠丸」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在收購之時,浙江亞利大實際控制人王平平承諾,公司未來三年利潤分別為2000萬元、3000萬元和4200萬元,這主要是受益於公司新增的100億粒明膠空心膠囊項目將於2018年下半年陸續投產,產能預計將逐步釋放。吉藥控股認為,明膠空心膠囊為典型的下遊驅動型行業,下遊的醫藥製造行業和保健品行業每年對高品質的明膠空心膠囊的需求將呈持續增長趨勢。
但是,浙江亞利大的業績並未按照吉藥控股的預期發展。深交所對吉藥控股發出的2019年年報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補充說明2019年對收購浙江亞利大形成商譽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前期收購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潛在可能導致公司對其利益傾斜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尚未披露的重要安排、協議或約定,是否存在對相關方利益輸送的情形、前期作出的項目估值報告是否存在虛假記載或誤導性陳述。
吉藥控股在回覆中否認存在深交所質疑的利益傾斜等情形。吉藥控股解釋,浙江亞利大新廠區全自動化生產線是2018年10月份投入使用,其2018年度銷售形勢向好,並完成了業績承諾指標,但由於其前期投入資金較大,造成其2019年自身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出現嚴重緊張。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資產負債率高達73.42%,短期借款期末餘額4600萬元;而吉藥控股由於2018年完成新增併購項目導致使用資金較大,2019年受銀行抽貸、斷貸等事項影響,未能對浙江亞利大生產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給予及時補充,致使浙江亞利大銷售市場全年存在斷貨的情況,很多銷售訂單無法按時生產或無法接單,最終導致2019年度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2019年,吉藥控股實現營收10.66億元,同比增長13.11%,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72億元,同比下滑917.78%。4月30日,吉藥控股還曾就2019年經審計業績與2019年業績快報存在差異致歉。與2019年業績快報相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額擴大5.39億元。
5月26日午間,吉藥控股發布公告顯示,因上述差異未及時修正,公司直至5月6日才致歉,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其發出監管函,要求公司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再次發生。
編輯 王鹿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