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康生物頻繁併購陷業績困局:2019年淨利虧損5.65億元 子公司計提...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3月9日訊(記者 張潤琪)美康生物2015年上市後便頻繁併購,導致債務飆升,業績陷入困局。日前,美康生物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當年營收31.38億元,同比增長0.09%;淨利潤-5.65億元,同比減少334.37%。

此次虧損看似有些突然,歷年年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均為增長態勢,上述期間營收分別為10.55億元、18.05億元、31.35億元和23.54億元,同比增長54.44%、71.10%、21.32%和0.26%;淨利潤分別為1.77億元、2.14億元、2.41億元和2.05億元,同比增長10.06%、20.68%、4.99%和3.67%。

上述數據顯示,美康生物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雖然增長幅度明顯變緩,但還處於盈利狀態,為何2019年度淨利潤瞬間虧損超過5億元?

對此,美康生物解釋稱,公司2019年度經營虧損的原因主要系對子公司杭州倚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饒市新安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湧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計提了商譽減值。

對此,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美康生物董秘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出於多方面考慮,詳細事項無法通過電話表述,將在隨後公布的年報中詳細披露。

資料顯示,美康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科技新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的主要產品包括生化、POCT、血細胞、化學發光等領域。

美康生物在2019年度業績預告中提到,過去幾年,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產業併購,先後收購了浙江湧捷、上饒新安略、杭州倚天、Atherotech Inc 等企業,由此完成公司全產業鏈布局,但上述收購也形成了大額的商譽,預計本期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為7.57億元。

其中,美康生物預計對杭州倚天生物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為6.7億元。記者梳理發現,杭州倚天生物2019年上半年營收、淨利潤均出現下滑,其營收4.75億元,同比減少1.71%;淨利潤4008.97萬元,同比減少13.5%。另外,數據顯示,杭州倚天生物2018年度業績承諾8000萬元,實際完成約7584.3萬元。

除了杭州倚天生物,美康生物同樣對子公司上饒新安略、浙江湧捷、Atherotech Inc等商譽減值,預計本期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為8160萬元。不過,美康生物在業績快報中並未對上述公司減值情況做具體說明。對此,美康生物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在年報中披露。

相關焦點

  • 美康生物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損失致2019年虧損5.87億元 一季度實現...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日前,美康生物發布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33億元,而對前期收購杭州倚天、上饒新安略、伯明罕美康、浙江湧捷等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損失以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損失,導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約5.87億元。
  • 美康生物商譽減值7.76億致首虧 併購業績對賭失敗
    不同尋常的是,體外診斷企業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康生物」,300439.SZ),近日披露的業績卻格外「冰冷」。日前,美康生物發布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31.3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5.87億元,相比2018年下降382.94%。這是美康生物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
  • 寧波美康生物:併購業績對賭失敗,商譽減值7.76億致首虧
    不同尋常的是,體外診斷企業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康生物」,300439.SZ),近日披露的業績卻格外「冰冷」。日前,美康生物發布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31.3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5.87億元,相比2018年下降382.94%。這是美康生物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
  • 美康生物實控人鄒炳德擬套現8億元 公司去年虧損5.6億
    時間財經注意到,在去年業績虧損5.6億元的背景下,鄒炳德去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20萬元,對比2018年的78萬年薪,漲幅逾50%。虧損5.6億元美康生物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33億元,同比下降0.1%;淨利潤虧損5.6億元,上年同期為2.4億元。這也是美康生物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
  • 美康生物2019年虧損5.60億元 董事長鄒炳德薪酬120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4月30日消息,美康生物(300439)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33,447,697.27元,同比減少0.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9,912,183.23元,上年同期241,172,082.63
  • 公告匯總:智動力年淨利同比預增1772%-1802%
    太龍藥業同時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4200萬元到5000萬元,同比扭虧,上年同期虧損1.15億元。至純科技:2019年淨利預增245%至285% 控股股東擬減持股份至純科技(603690)1月21日晚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1.12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245%至285%。公司2019年完成併購,全資子公司波匯科技在電力電網、石油石化、城市綜合管廊等光纖傳感領域的業務有較大幅度增長。
  • 麥趣爾去年淨利下滑超918%,子公司新美心拖累業績
    對於業績虧損原因,麥趣爾稱主要因計提子公司浙江新美心商譽減值準備1.16億元所致。 2018年,麥趣爾實現營業收入6億元,同比增長3.56%,淨利潤-1.54億元,同比降低918.29%。麥趣爾稱,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仍然主要來自乳製品、烘焙食品和節日食品。
  • 美康生物實控人擬減持不超12% 套現約7億用於解除質押等
    該行業在今年疫情之下受到較高關注,不過美康生物上漲並不明顯,春節後至6月12日其股價漲幅為23%,整體處在震蕩狀態。其發布的業績情況也不太理想。根據美康生物發布的業績信息,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3億,同比下降0.1%;淨利潤-5.6億,上年同期為2.4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這也是美康生物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
  • 公告匯總:天神娛樂2018年度虧損75.22億元
    業績增長得益於子公司偉創自動化設備及天辰智能停車業務快速增長,且報告期內收到政府補助較多;公司其他板塊業績持續穩定增長。公司同時披露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盈3400萬元至3700萬元,同比增長203%至229%。
  • 34股2019年年報業績變臉 商譽減值仍是「殺手」
    公告顯示,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ST斯太下修業績,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7億元至1.9億元。而就在2個月前,公司剛剛發布預喜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盈利700萬元至1000萬元。下修幅度如此顯著,原因是什麼?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從月報累計數據看,36家A股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額超100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總額超2500億元,同比均呈上漲態勢。機構人士認為,投資收入是券商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來源,全年行業合併報表口徑盈利增速將高於月報數據。展望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是證券行業最大利好,投行大年加上衍生品擴容,有利於頭部券商加槓桿發展,差異化監管之下行業併購整合有望提速。
  • 吉藥控股修正2019年年報 兩家收購子公司業績變臉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5月26日,吉藥控股發布2019年年報更正公告,對遼寧美羅醫藥供應有限公司(簡稱「遼寧美羅」)、浙江亞利大膠丸有限公司(簡稱「浙江亞利大」)兩家收購公司的業績進行修正,修正前兩家公司業績均完成承諾,修正後均未完成。
  • 康恩貝、瑞康醫藥暴雷直擊 併購「大神」忽視了什麼?
    首次虧損 併購後遺症發威日前,康恩貝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億元至-2.9億元,同比下滑約125%至13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為-2.87億元至-3.77億元,同比下滑約138%至150%。
  • 瑞康醫藥「併購後遺症」:子公司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根據公司日前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352.58億元,比上年增長3.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28億元,比上年減少了220.31%。此外,年報還提及,瑞康醫藥2019年度對82個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為18.37億元。
  • 皇氏集團多元化失意:折價1.3億賣子止損,陷併購後遺症!
    ,扣非淨利下滑204%。 然而,在盛世驕陽一買一賣之間,公司淨虧1.3億元。 2015年7月,皇氏集團耗資7.8億元購買盛世驕陽全部股權,當時後者股權帳面價值僅2.3億元。除了溢價5.5億元,公司還使用募集資金8000萬元增資。 2015年度,盛世驕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47萬元,是當年公司淨利潤的43%。
  • 對周星馳電影公司計提減值5億至9.7億,新文化2020年再陷巨虧泥潭
    2021年1月29日,新文化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2.5億至17.5億。不僅虧損金額巨大,還是連續2年虧損(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9.48億)。很快,新文化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導致2020年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計提PDAL 等公司資產減值的合理性,以及公司是否利用計提減值來調節利潤等。
  • 盤點2019年淨利潤下降超過30%的公司,有10家超10倍
    11、ST銀億:淨利潤下滑938% ST銀億1月30日公告稱,預計2019年虧損48.5億元至59.5億元,上一年同期虧損5.73億元,淨利潤下滑938%。預計本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5億元至43億元。
  • 再次計提巨額商譽減值,萬達電影預計虧損超60億
    這家公司又因計提巨額商譽減值,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2月1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就萬達電影2020年計提商譽減值金額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提出質疑,同時要求萬達電影以列表形式補充披露計提商譽及計提減值準備的具體情況、原因及合理性。根據萬達電影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營收59-67億元,歸母淨虧損為61.5-69.5億元。
  • 富春股份:剝離虧損資產,出盡利空輕裝前行
    2016年,在網際網路人口高速增長的紅利之下,遊戲行業板塊成為市場焦點,各大巨頭頻繁出手,搶佔市場份額。騰訊以86億美元收購Supercell公司84.3%股權創下當年全國遊戲併購金額之最,動視暴雪以59億美元收購皇室戰爭遊戲開發公司King,巨人網絡攜手馬雲以44億美元收購Playtika。同時,各大A股上市公司也紛紛通過跨界併購的方式,插入遊戲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