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集團多元化失意:折價1.3億賣子止損,陷併購後遺症!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8月31日,業界知名新媒體《斑馬消費》對外發布一篇標題為《皇氏集團多元化失意:折價1.3億賣子止損,陷併購後遺症》的深度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社會公眾的關注。


據《斑馬消費》撰文:拍電影、搞信息服務,甚至在幼兒教育領域插上一腿,就是沒能好好賣自家的水牛奶,皇氏集團業績不是一般的差。

今年上半年報顯示,皇氏集團營業收入10億元,同比微增1%;扣非淨利潤-7862.75萬元,同比下滑204.72%。

業績大變臉,歸咎於在4年前開始大躍進式多元化戰略,尤其是影視公司盛世驕陽的拖累。

為及時止損,皇氏集團在6月份將盛世驕陽以7.3億元賤賣給寧波智蓮,公司控股股東黃嘉棣甚至不惜借款1.6億元給接盤方。


高買低賣影視公司淨虧1.3億

盛世驕陽最終被賣了,但皇氏集團逃脫不了業績下滑的窘態,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微增1%,扣非淨利下滑204%。

在今年的半年報裡,皇氏集團(002329.SZ)表示,盛世驕陽已脫離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大大降低公司後續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

然而,在盛世驕陽一買一賣之間,公司淨虧1.3億元。

2015年7月,皇氏集團耗資7.8億元購買盛世驕陽全部股權,當時後者股權帳面價值僅2.3億元。除了溢價5.5億元,公司還使用募集資金8000萬元增資。

2015年度,盛世驕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47萬元,是當年公司淨利潤的43%。

此後兩年,盛世驕陽均未完成業績承諾。其中,2017年,受數位電視整治、版權運營成本高企影響,盛世驕陽扣非後淨利為3065.44萬元,遠低於1.08億元的業績承諾。


受此拖累,皇氏集團2017年計提商譽減值1.91億元,業績向下修正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減少80.53%。

盛世驕陽原控股股東徐蕾蕾未能按時對業績承諾作出補償,目前已被上市公司訴至法院,涉案金額6380.31萬元。

今年6月,寧波智蓮以7.31億元受讓盛世驕陽全部股權,為徹底甩掉「包袱」,皇氏集團控股股東黃嘉棣不惜借款1.6億元給寧波智蓮控股股東滬上投資。

斑馬消費發現,寧波智蓮的實控人為蔣勇,蔣勇和黃嘉棣分別擔任上海市廣西商會執行會長和會長。寧波智蓮在皇氏集團首次公布轉讓盛世驕陽股權前12天才成立。


狂熱併購:10個月

花16.4億元買下3家公司

皇氏集團主業水牛奶乳製品業務平靜如水,在跨界併購上,這家廣西企業卻呈現出狂熱的一面。

從2014年開始,皇氏集團好像憋足了勁兒,從乳業頻頻跨界八竿子打不著的影視、網際網路以及幼教領域。

2014年10月,皇氏集團斥資6.8億元收購御嘉影視100%股權;2015年7月,又以7.8億元買下盛世驕陽100%股權;2015年8月,又斥資1.8億元收購浙江完美在線60%股權……


短短10個月內,公司併購耗資16.42億元,形成商譽12.1億元。

2015年,御嘉影視和盛世驕陽分別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72萬元和7947萬元,當年兩家公司合計完成淨利潤1.68億元,相當於當年皇氏集團淨利潤的9成。

除了對影視板塊的狂熱,皇氏集團通過不斷併購,切入幼教及兒童消費領域。

2015年底,公司與北廣高清相關股東達成股權轉讓協議,先向北廣高清投入4000萬元,以增資方式獲得20%股權,去年再次增資獲得控股權。

北廣高清主要運營北京電視臺「卡酷」頻道,公司正式切入動漫幼教領域和網際網路發布平臺,加上此前收購浙江完美在線60%股權,以及涉足母嬰跨進電商臻品悅動和易聯視訊,公司切入兒童消費領域,公司還與360合作共建兒童網際網路平臺,布局幼教大數據。

至此,公司已初步完成乳制消費品、影視娛樂、幼兒和網際網路渠道四大業務板塊。

不過,斑馬消費在皇氏集團財報中,未能找到有關兒童幼教等業務的財務數據。


多元化失意

今年5月,皇氏集團(002329.SZ)分別降價10%轉讓盛世驕陽和廣西皇氏甲天下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

這兩家全資子公司業績下滑明顯,2017年,盛世驕陽營收2.65億元,淨利潤2976.85萬元,分別同比下降36.85%和67.16%;

皇氏甲天下公司淨利潤從2015年的774萬元,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786.7萬元,降幅200%。

公司解釋稱出售目的主要是集中財力發展核心業務。

斑馬消費發現,皇氏集團實施多元化戰略以來如履薄冰,雖然併購的御嘉影視4年來均完成業績承諾,但每年都是「險過」。

2014年至2017年,御嘉影視分別完成業績承諾6651.38萬元、8871.45萬元、12119.72萬元和16325.52萬元,分別超出業績承諾數151.38萬元、96.45萬元、273.72萬元和333.52萬元,超出業績承諾數比例在1%至3%之間。

完美在線2017年的業績,僅超過業績承諾66萬元。

公司寄予厚望投資的北廣高清,也未能在2014年、2015年分別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2000萬元和3500萬元及其他條件,根據協議公司要求北廣高清返還投資款,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累計收到返還投資款2000萬元。


從農牧行業貿然跨界影視文化行業,乳業板塊已見天花板是客觀原因。不過,從4年以來併購路徑來看,公司密集布局影視文化產業,打造上下遊產業鏈的想法,很多項目目前尚處初級階段。

公司跟風熱門概念,希望在短期內獲得收益:投資北廣高清,看重其與迪士尼合作概念;收購御嘉影視和盛世驕陽,傾向於影視內容製作和影視數字版權分銷網絡;控股完美在線,是為了推動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搭建及落地;收購盛世驕陽的終極目的是公司的影視劇發行渠道。

2016年,就在皇氏集團大步跨界影視領域時,黃嘉棣在當年9月2日套現7.3億元。

相關焦點

  • 清流|皇氏集團折翼影視業:降價甩包袱 多元戰略前途未卜
    2018年5月,皇氏集團在對盛世驕陽大幅計提商譽後,擬作價8.1億元,低於收購(包括增資)的成本8.6億元,公開掛牌轉售盛世驕陽。6月,降價10%,作價7.3億元售出。黃嘉棣還為買方提供1.6億元的收購貸款,皇氏集團後披露將其定為關聯交易。而受讓方的最大自然人股東蔣勇,此前被媒體報導,與黃嘉棣關係密切。
  • 摩拉菲爾、飯不著……從經典到「網紅」 皇氏集團如何在細分品類...
    日前,在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指導,華糖雲商、新乳業(002946)發起主辦的「2020 中國乳業新勢力發展論壇」上,皇氏集團榮獲「2020中國乳業新勢力企業」稱號,旗下飯不著風味酸乳也獲評「2020中國乳業新勢力產品」。會上,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易一還進行了《聚焦特色,細分品類做出大市場》的主題演講。
  • 被平倉董事辭職 皇氏集團還有一顆「雷」:或進黑名單
    短短兩天時間,皇氏集團發布的兩份公告都是圍繞董事徐蕾蕾而發,而追其根源,卻是股價下跌的苦果。  不過,辭去董事職務後的徐蕾蕾,仍繼續擔任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仍要為皇氏集團的文化業務繼續貢獻業績,也仍然是皇氏集團的第四大股東。而皇氏集團的股價,卻難挽繼續下跌的態勢。11月24日,皇氏集團股價下跌1.25%,收盤價7.12元。
  • 順絡電子拋14.8億定增股價大跌:折價逾26%引入產業基金、小米長江...
    達產後營收有望翻倍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投資片式電感擴產項目、微波器件擴產項目、汽車電子產業化項目和精細陶瓷擴產,最大的一筆項目——片式電感擴產項目投資金額高達5.3億元,其次是3.5億元微波器擴產項目。
  • 中恆集團轉型升級進行時:併購萊美實現巨額浮盈 獲大股東堅定增持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我國中成藥製造業的收入和利潤今年前三季度的跌幅均超5%,而且中藥類上市公司營收及增幅也是七大子行業下降較多的,約為-6.3%。在此大背景下,諸多中藥企業正通過優化布局,創造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來增強企業本身的抗風險能力。
  • 新乳業併購棋盤再下一城 開掛式擴張「後遺症」凸顯,前路如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低溫乳品在寰美乳業產量中的佔比不足7%,巴氏奶佔比更是不足0.3%,這與新希望乳業主打的低溫戰略相衝突。而易主後,寰美乳業將在股權上與物美集團、新華百貨兩大商超脫離,未來能否保持業績快速發展或存在不確定性。
  • 申萬宏源人事「巨震」的背後,「局外人」補位意在解決併購後遺症?
    兩者合併後在業務上做了不同「切割」,而人事方面的「後遺症」卻一直此起彼伏,尤其是投行方面的高層人事變動。此次人事變動不同於投行業務,而是涉及集團總經理與財務總監、董秘等高管。不過兩者有一個相同的共性是「局外人」補位,「局內人」出局。
  • 三聯薦書 |《併購陷阱》寫給併購買家和賣家的避坑寶典
    >定價:88.00元1/16      法式精裝ISBN:978-7-5426-7040-3內容簡介近些年中國企業在併購中犯了無數的低級錯誤,踩了太多的「地雷」和「陷阱」。——首旅酒店集團總經理、如家酒店集團董事長 孫堅併購容易整合難,付款容易增值難,並表容易人心難聚,同程17年創業,合併藝龍,控股航空,中間各種挑戰,各種教訓,僥倖過關,如果能早點看到《併購陷阱》,會少走很多彎路。
  • 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 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
    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31萬股民有點懵,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 摘要 【又被減持!中興通訊遭大股東9折甩賣18億 31萬股民有點懵 5G元年為何還在賣賣賣?】果然又是大股東拋售中興通訊,並且拋售的席位、時點、規模與去年幾乎如出一轍!
  • 瑞康醫藥「併購後遺症」:子公司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事實上,大額計提商譽減值背後,近年來處於高速擴張中的瑞康醫藥也留下了不少「併購後遺症」。被告人鄒和平2010年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職務,其子鄒冠男擔任公司總經理。另據天眼查顯示,2018年7月23日,瑞康醫藥成為該公司的絕對控股股東,控股比例為51%。鄒和平持股比例為49%,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 大肆併購「後遺症」爆發 瑞康醫藥回復問詢各式「甩鍋」
    上市10年首虧10億元,預計對90餘個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22.4億元的瑞康醫藥,在3月
  • Keep前員工爆料:資金壓力高企 多元化後遺症顯現
    來源:時代周報Keep前員工爆料:多元化後遺症顯現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投資方比較看好這個賽道,在線上運動科技品牌中,Keep規模是最大的,因此受到資方的青睞。」5月21日,Keep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 900億大牛股定增159億,背後大股東「高賣低買」,先減持再...
    來源:中國基金報新能源近900億大牛股——天齊鋰業,近日一則公告讓股民炸開了鍋。控股股東一邊高位減持,一邊低價定增,高賣低買的操作讓市場議論紛紛,周末的時候,深交所出手,下發了關注函。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曾併購珍視明、喊出引領國藥口號的醫藥巨頭跌落神壇!
    得益於持續併購,康恩貝不論是企業規模還是業績,亦或是產品的種類都得到了迅速的擴容。公司的董事長甚至還在前幾年喊出了「十年千億,引領國藥」的口號,誓要成為中國醫藥企業的領頭羊。然而,大手大腳地進行併購,只讓康恩貝風光了一段時間,併購的後遺症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 一場併購基金之殤:LP輪番索賠近10億,昔日首富夢碎「大健康」
    來源:投中網2020年8月3日,經華寶信託申請,恆康醫療旗下七家醫院資產被北京二中院司法凍結,又一個「上市公司+PE」模式構建的資本與產業帝國走向崩潰。三年前的恆康醫療是一家市值200多億元的國內醫院醫療服務龍頭股,它聯合PE機構、信託機構發起併購基金,打造醫院+藥品+影像+醫生集團的「一核三翼」大健康產業生態。
  • 萬達35億美元併購美國傳奇影業 最全分析
    雖然這部改編於經典網路遊戲《魔獸世界》的電影生得有點晚,但全球累積的數千萬粉絲至少讓這部暑期大片的票房不會低。而《魔獸》這樣的電影,對傳奇來說,只是未來計劃中的一部而已。傳奇影業出品過的大片包括《蝙蝠俠》系列、《盜夢空間》、《宿醉》、《侏羅紀世界》、《300勇士:帝國崛起》、《環太平洋》、《超人:鋼鐵之軀》等,已在全球累計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票房,2016年,傳奇影業將在全球推出根據暴雪娛樂獲獎遊戲改編的《魔獸》以及投資最大的中美合拍片《長城》。
  • 萬達35億美元併購美國傳奇影業 故事怎麼講?
    1月12日,萬達集團併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籤約儀式在京舉行,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傳奇影業董事會主席兼CEO託馬斯·圖爾將留任,繼續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
  • 美國傳媒業掀併購整合潮,被指併購後失敗率比離婚率還高
    那段時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第五次併購浪潮時期。首先是時代華納公司與CNN的合併,集印刷媒體、無線廣播電視及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為一體,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傳媒集團。1996年,迪士尼以19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ABC,而ABC還擁有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ESPN 80%的股份,這意味著在完成收購後迪士尼就控制了ESPN。
  • 賣安全套的杜蕾斯和賣奶粉的美贊臣正式成為一家子,萬科A股東股權轉讓獲深圳國資委批覆 | 併購熱點 6/13
    這意味著賣安全套的杜蕾斯和賣奶粉的美贊臣正式成為一家子。今年 2 月,美贊臣和利潔時雙雙宣布,利潔時將以總價約 179 億美元,每股 90 美元的價格收購美贊臣,如果收購成功,這可能是利潔時歷史上最大一筆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