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司法部22日起訴沃爾瑪公司,指控這家全美最大連鎖零售商為追求利潤施壓旗下藥房快速售藥,不充分篩查可疑處方,加劇美國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危機。
沃爾瑪當天回應,反指美國司法部及其下屬毒品管制局等部門推卸責任,打擊藥品濫用現象不力。
司法部訴狀:商家只顧謀利潤
沃爾瑪在全美經營超過5000家門店藥房,患者憑處方在這些藥房購藥。根據美國聯邦法律,藥房藥劑師如果懷疑處方有問題,例如涉嫌濫用成癮性藥物,應當向毒品管制局舉報。
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國司法部22日指控沃爾瑪對旗下藥劑師施加「巨大壓力」,迫使他們在業績壓力下一味追求快速售藥,對可疑處方「睜隻眼閉隻眼」,所謂篩查機制形同虛設,癮君子輕易買到成癮性藥物。
「沃爾瑪知道旗下(藥物)配銷中心篩查和報告可疑處方的機制漏洞百出,」檢察官賈森·鄧恩說,「多年來,沃爾瑪幾乎從未舉報過可疑處方。換句話說,沃爾瑪旗下藥房出售阿片類藥物的模式處於不受監管的狀態中。」
司法部官員傑弗裡·博塞特·克拉克說:「作為美國最大的連鎖藥房和藥品批發經銷商之一,沃爾瑪有責任、也有能力幫助阻止阿片類處方藥泛濫。然而,沃爾瑪多年來背道而馳,旗下藥房依據可疑處方售出數以千計藥品,沒有向監管部門舉報可疑處方。」
按照檢方說法,當藥劑師注意到某些醫生涉嫌濫開處方,把相關情況報告給沃爾瑪內設合規監管部門,該部門往往無所作為,繼續坐視患者憑這類處方買到成癮性藥物。
沃爾瑪指責:推卸監管責任
沃爾瑪22日駁斥司法部的指控缺乏依據,「充斥著事實錯誤和斷章取義」,「是赤裸裸地嘗試推卸毒品管制局應擔負的責任」。
就在今年10月,沃爾瑪起訴美國司法部及毒品管制局,被美國媒體評價為「先發制人」。沃爾瑪在訴訟中說,司法部及毒品管制局調查認定數以百計醫生濫開處方藥,但是迄今沒有剝奪其中將近70%醫生的開藥資格,只顧責怪沃爾瑪藥房售藥。
沃爾瑪在一份聲明裡說:「毒品管制局允許那些醫生繼續開阿片類處方藥,卻責怪(沃爾瑪藥房)藥劑師沒有篩查(並攔住)那些醫生所開處方,這是赤裸裸地試圖推卸自身監管責任」。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按照沃爾瑪的說法,該公司允許旗下藥劑師在發現可疑處方時拒絕售藥,還向毒品管制局舉報並提供了數以千計的調查線索。
被訴的消息傳出後,沃爾瑪股價當天下跌1.2%。
背景: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問題嚴重
據中新經緯,阿片類藥物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衍生物,能緩解疼痛,但長期服用可上癮。此外,阿片類止痛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便秘,或是引起噁心嘔吐等。而嚴重風險包括誤用、濫用、成癮、過量和死亡,反覆使用可引起精神依賴和軀體依賴,而且會引起非常高的耐受性,一旦成癮,治療困難。
此前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美國藥物濫用致死的人數超過6.7萬,其中阿片類濫用致死人數接近4.7萬,佔到藥物濫用致死總人數的將近70%。相當於在美國,每天有128人死於阿片類藥物濫用。1999年至2018年之間,有將近45萬美國人因濫用阿片類藥物死亡。
根據公開報導,多家美國公司陷阿片類藥物醜聞。
據紅星新聞,2019年8月26日,俄克拉荷馬州地區法官薩德·巴爾克曼裁定,強生公司在幫助製造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阿片類藥物泛濫危機方面負有廣泛責任,並責令強生公司先行支付第一筆5.72億美元罰款,後續賠償金額待定。這起案件僅僅是美國多地針對阿片類藥物生產商和分銷商提起的數千起訴訟中的第一起。
據央視財經報導,2020年11月25日,美國阿片類藥物生產商普渡製藥承認自己在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中扮演了醜惡角色,通過行賄等方式慫恿藥店和醫生大量推廣公司生產的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作為普渡製藥的管理諮詢方,麥肯錫公司竟然提出過多條惡劣建議,想辦法讓普渡製藥在美國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嚴重的情況下繼續增加「奧施康定」的銷量。
編輯|趙雲 杜恆峰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中新經緯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