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艾爾文團長 沉思的託克維爾 收錄於話題#時論中國30個
丁真火了,很多女性將其當做心中的白馬王子,認為丁真體現了一種原始粗獷的美,當時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沒想到男生糙起來也能這麼好看」,濃濃的花痴味。
看到丁真火了,我心中是沒有任何波瀾的,我覺得丁真確實符合城市女性的審美,他的雙眼清澈明亮,給人一種乾淨的感覺,他的大火也是應了時代的需要,他因容貌和機遇進入體制,成為網紅,這不過是市場經濟下的又一個神話罷了,這種神話已經出現了太多次,不足為奇。
但在隨後的幾天,我很快發現周圍的大學男生們對丁真有著極大的怨念,話中透著一股濃濃的酸味,他們認為丁真的大火代表了扭曲的價值觀,是資本和女權在作祟。(我說的大學男生不一定非要在校,他是指年輕人中學歷比較高的那批人。)
之後我發現對丁真進行貶低已經在網上形成了潮流,貼吧男性在丁真吧冷嘲熱諷,微博和知乎、b站也掀起了批判丁真的風潮,微博上甚至有了直男為何酸丁真,部分男性為何不滿丁真等話題,這代表丁真事件已經在大學男生中掀起了一股風浪。而知乎更是就丁真發起了無數提問,很多回答點讚數甚至超過了1萬個。
我看這些回答,發現大部分對丁真有怨念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男性,二是年輕,三是高學歷,他們認為自己寒窗苦讀這麼多年,竟然比不上一個少數民族農村男孩,對他們是一種羞辱,他們認為自己的勤奮,對女生的愛護超過丁真百倍,但是女生依然把丁真視為王子而不選擇他們,這讓他們感到憤怒。
還有一部分是對丁真暴富感到不滿,他們認為自己飽讀詩書,985學歷,混了好幾年還很悽慘,公務員考試幾次通不過,而丁真沒有讀什麼書就迅速暴富進入了體制,他們認為現有的分配體制不公平,是資本在作祟。
我看了一下,很多男生都把丁真爆紅解讀為資本和女權的合謀,是對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和底層男性的打壓,而官方為丁真站臺更是擊碎了他們的心,他們認為自己比丁真愛國百倍,但官方居然無視他們選擇了丁真,他們因此感到不公。
看完他們的訴說,我認為他們的邏輯存在很多問題。
一是說自己是底層被資本打壓明顯是悖論。在如今這個階層固化的存量時代,越是高校中產階級和富人的比例越高,如今北大清華的農村生源已經不足20%,而我國農村戶籍人口佔比還高達48%。也就是說自稱底層的大學男生,很有可能出身中產階級,其中一二線佔比很大。
相比於他們,丁真之前是真正的底層,他們只看到丁真爆紅,卻沒有看到成千上萬和丁真同樣出身的孩子依然在掙扎,其中有不少和丁真一樣帥,丁真的成功是各種機遇的碰撞,丁真只是機率很低的個例。
他們的真實邏輯是我受了這麼多教育,出身這麼好,居然還沒你過的好,這真是一種羞辱,本質實際上帶有特權思想。關於這一點,女作家葉傾城回答的很犀利,她說這些人本身就有一定特權和先天優勢,攻擊丁真不是底層在呼籲不公而更多是嫉妒。
二是學而優則仕的理念非常濃厚,和封建社會時期的儒家沒有區別。他們普遍認為受教育程度高就應該佔據最多的資源,得到最多的恩寵,丁真沒有受過教育就不應該富。
這種邏輯顯然是反市場的,他們的邏輯更適合中國古代。
市場經濟上沒有學歷高就一定能富的道理,市場的需求從來和學校是不匹配的,雖說統計上平均學歷越高收入越高,但依然有丁真這種個例。拿著個例反駁整體是一種矯情。
三是政府導向。很多人對於丁真進入體制,官方進行站臺感到不滿,認為官方一直宣揚教育為先,寒窗苦讀,為國奉獻,但最終官方卻青睞丁真,而置這麼多考公的男生不顧,他們感到受不了。
這顯然對政府寄予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實際上政府是現實主義的,宣傳是為了讓更多人為政府服務,如果你真的100%將其當做準則必然要吃虧。政府考慮的是他的利益,不是打工仔。
四是對女生的愛護,很多男生認為自己平常竟做舔狗,對女生的愛護無微不至,自己承受壓力含辛茹苦的攢錢,就是為了以後給另一半一個美好的家,但後來他們發現自己做的這些對女生一文不值,丁真什麼都沒做就大火。
他們認為這代表真心付出抵不上一張臉,是對社會價值觀的扭曲。
我列的四個點,前兩個可以說是男生們自己的問題,但後兩個確實值得同情,尤其第四個,這個才是所有怨念的核心原因,前面三個只是點綴。男生們真正感到憋屈的是自己無論做什麼,女生都不在乎,自己的一片真心不如什麼都不做的丁真。
這種痛苦確實難以忍受,我自己也經歷過,那段時間過得跟舔狗一樣,後來我終於醒悟了,其實女生根本不在乎你說的那些。這些成家立業,對女生好,承擔責任這些其實是舊時代的觀念,而現代女性,尤其是大城市女性,根本不在乎這些。
我身在北京,就我感受來講,我發現一二線大部分女性並不在乎對方是否有錢(只要別太差),她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不要求對方一定提供房子,她們真正在乎的是短期的爽感,即你能否讓她們感到愉悅。
這一點社會學學者鬱清叔叔寫的非常好,他認為中國城市女性的觀念已經到達了西方的後現代狀態,她們要求另一半有極高的自由度,她們本身家境優渥,經濟獨立,因此對另一半經濟的需求並不高,她們更多要求對方長得帥,有趣,會旅遊,有文化。
(其實我國的傳統女性也不少,只是大學男生,理工男們平常接觸的多是一二線的高學歷女性,自然三觀不符,水土不服,比如徐大SAO的家庭就是典型的符合上一代人觀念的家庭)
而我國一二線城市的男生們,尤其是理工男,秉持的還是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即男人只管掙錢養家,掙得多代表越優秀,因此他們普遍不修邊幅,對外貌和人文也不感興趣,感興趣也是社會達爾文和工業黨,對自由主義和後現代沒有興趣。
這就產生了一種需求上的錯配,女性要求高自由度的,男性則還是傳統思維,完全不符合女性的定義,其實這些女性只想尋求短期快樂,她們對成家立業這些長期構想沒什麼興趣,中國年輕男性對於結婚生子的需求遠高於女性,他們總想著以後的生活,但女性只在乎當下,這也是部分渣男能夠得逞的原因,你很難想像渣男能在一個女性普遍前現代的保守社會吃香。
這種錯配才是男生們集體失落的原因,也是高學歷青年男女衝突的根因(這種爭論多發生在高學歷群體平臺而非快手抖音)
我一個朋友的經歷就很好反映了這個困境,他是退伍兵(大學生士兵)曾為國戍守邊疆,但他現在不僅考入體制艱辛找女朋友也很困難,他坦言自己長得醜女生不喜歡自己,我之前也在軍網看到說一個退伍兵因為訓練曬黑相親屢屢被懼。實際上,女生喜歡的不是兵哥哥,而只是儀仗隊帥氣的兵哥哥。
我這位朋友是典型的傳統男性,他愛國,他很少消費,省吃儉用,說是要為以後娶妻生子做準備,他說他這種人就是資本的天敵,因為他完全壓縮了自己的需求考慮別人。
他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高學歷,愛國,重視家庭,承擔責任,但他依然得不到學校女生的青睞。他為丁真感到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知乎這篇回答被反覆引用,實際上他代表相當一部分人)
說清了這些,加上我自己是過來了,我就給各位95/00的高學歷男生們幾句忠告。
一是如果你真想找到另一半,但是又無法放棄傳統價值觀,你可以把目光適當調向小城市,那些女生也許符合你的三觀。
二是千萬不要做舔狗,因為你的那些付出對方未必在意,那種高自由度不是舔就能舔出來的,單方面的付出不能長久,不要自降尊嚴。
三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因為娶妻生子買房這種舊觀念壓制自己的消費需求,該花花,該吃吃,該玩玩,怎麼快樂怎麼來,不要被對方牽著鼻子,無論是有女朋友還是無女朋友。
玩好了,自己過的舒服,自然就會有自由度,你身邊的女性自然會多起來,你越是執著於傳統價值觀,越是完蛋,這個我親測有效,至少能自己活的快樂,而且說實話修養趣味上來了,女性朋友的等級也會上升,畢竟志同道合。
增加趣味,享受生活,少看b站政論、知乎政論、少看觀察者網,你自然會有趣味,如果非要看,可以看看觀察者網的王驍,因為他衣品不錯,氣質不錯(很多女生因為王驍的氣質關注)。一定要將自己從過時的觀念中解脫出來。
過好自己,錢花在自己身上,有多餘的錢孝順一下父母,不要刻意準求,你自然會過的愉快,希望男生們能從苦痛中解脫出來,做一個不被束縛的自由人。
(可以學學王驍的衣品氣質,我覺得不錯)
原標題:《丁真事件反映了大學男生的焦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