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末法時代,佛門禪宗頓教心印傳承在中國大陸已經長久失傳,大多數的人只知念佛。但從世界範圍來說,佛之心印正法從沒曾斷過,也不會中斷,這些都是十方三世佛的恩典。
鄙人本是一介書生,自幼心中就有人我生死的疑惑。30年前因緣際會,因為佛菩薩的恩典,有幸得遇古代禪宗心印法門並接受印心,對佛教《楞嚴經》中的「耳根圓通法門」有了直接的了解。
佛教《楞嚴經》中的「耳根圓通法門」屬於禪門頓教心印傳承的二大傳授之一(另一傳授是正法眼藏)。通過具格真師的「印心」,弟子不但能夠頓見自性光明,更重要的是當下便能進入自性音流,能夠聽到內在的音流。這個秘密,法脈以外甚少有人得知。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佛門修行人都沒聽說過「內在音流」這回事。
耳根圓通法門,在印度又稱Shabd或音流瑜伽,反聞內在自性音流(反聞聞自性),這種自性音流可以洗淨一切難以消除的業障,可以洗掉一切微細執著。是三界以內眾生通向三界以外的一條必須經過的獨木橋。《楞嚴經卷六》:「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一,唯一可以究竟成佛的修行法門:《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
《楞嚴經》全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 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
《楞嚴經卷六》文殊師利菩薩指出,只有憑籍「耳根圓通法門」的「反聞聞自性」才可以究竟成佛。過去象微塵數一樣眾多的佛,都已經憑籍它究竟得道了。其它的所有修行方法,包括大勢至菩薩念佛法門,都屬於「方便法門」,是佛的一種慈悲加持,雖然也會有利益,但只是用來引導人捨棄塵勞,不是可以長期用來修行成道的。
《楞嚴經卷六》(原文節選)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自餘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常修學。
淺深同說法,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
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
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是隔斷外界一切聲音,反過來觀聽內在的自性之音。而不是去聽外面的各種聲音,包括自己念佛的聲音也是外界的聲音。「楞嚴經卷六」:「眾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意思是眾生不去聽自性之音,而是追逐外面的聲音,所以會輪迴生死,不得解脫。現在佛教界流行的各種「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修行方法,變成了用耳朵觀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已經偏離了經義。
內在音流的種類,在《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中有記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象馬車牛聲、 鍾鈴, 琴瑟箜篌聲、 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解了。
二,南懷瑾老師:一位自行喚醒自性音流的可敬大德
為了幫助讀者多了解(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筆者已在百家號陸續發表過3篇文章。從讀者們的提問反饋中知悉,他們沒看見過古今高僧大德有關自性音流的具體描述。作者今天就請讀者學習一位可敬的大德,南懷瑾老師的開示。讀者請仔細閱讀,特別是後面下劃線部分文句。
南懷瑾老師:依此修觀世音法門,一定有所成就
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報告自己修持的心得,觀音菩薩作總結論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認為娑婆世界眾生修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最好。所謂「圓通」,就是利用耳根聽聲音來修證。因聲音前後、左右、上下、內外、十方無障礙,能夠清淨圓滿通達進入道的境界。希望在座男女老幼共同走觀音念佛的法門,不管行住坐臥之間,一心不亂的念去。念念之間與觀世音菩薩根根相連,自然親證觀音菩薩「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到達入流亡所的境界。 。。。。。。
我現在講話的聲音與外面車水馬龍的聲音,大家都聽到了,但不要注意聽它;現在鞭炮聲也聽到了。鞭炮放過就清淨了,本來清淨的。這是最粗淺的觀音法門,馬上可以體會。不管是念佛也好,走任何修行法門,慢慢寧靜迴轉來可以聽到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不需做任何功夫。身體內部本來是有聲音的,為什麼大家聽不見?如果從事科學研究,人體血液的流動,心臟的跳動,身體內部音聲的震動,卻比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聲音還大。老子說:「大音希聲」。宇宙運行的聲音很大,可是人們自己習慣了,反而聽不見。銀河系統聲音最大,我們人類也聽不見。連我們身體內部的音聲也是一樣聽不見。
什麼時候你才聽見呢?當人睡下去靠在枕頭上,還沒有睡著以前,你用手把兩耳朦起來,像包餃子把耳朵合攏起來,此時就聽到心臟血液流動聲音很大。搭乘飛機時的噪音或在戰場上炮彈爆炸的巨聲,拿手朦起耳朵,同樣比較容易與外界音聲隔離;那時,內在音聲就很大。
但是,修持觀音法門的人,在靜態之時,可以聽到自己內在的音聲;即使在最熱鬧的地方,還是可以聽到自己內在的音聲。修持到此地步,身體上的轉化,可以到達相當的情況。慢慢聽自己內部的音聲靜下去,血液流動、心臟跳動的音聲都靜下去,靜到什麼程度呢?連身體內部的音聲都清淨了,那時會出現一種非常奇妙的音聲。
順便告訴你們,當年我在四川峨眉山頂上閉關時候的經驗。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峨眉山頂上,冰天雪地中,夜裡起來靜坐,萬籟俱寂,飛鳥亦無,清淨境界,如身遊太虛中,安心自在,就像神仙境界一般非常舒適。而且常聽到虛空中之音,非常美妙。因而想到莊子所謂「天籟之音」。莊子形容冷冷然、清雅悠美渾厚的音聲,那真是聞所未聞的天音。依我的經驗,現在雖在吵鬧的都市中,心靈一靜,天籟的梵音仍然可以聽到,與嘈雜的音聲毫不相礙。所以懇切希望諸位依此修觀世音法門,一定會有所成就。
從上面開示中,作者發現南懷瑾老師雖然沒有得到過禪門以心印心的傳授,沒有按照耳根圓通法門的正確修行方法去修習,但南懷瑾老師卻憑著自己個人的修為,喚醒了自己內在的自性音流,那就是上述文中黑體部分所提到的「奇妙的音聲」(「靜到什麼程度呢?連身體內部的音聲都清淨了,那時會出現一種非常奇妙的音聲」),「虛空中之音」,「天籟之音」,「聞所未聞的天音」,「天籟的梵音」。
這些內在的自性音流,妙不可言,感覺從頭頂上來而已。
筆者也是基本上隨時都可以聽到內在的「奇妙的聲音」,即使現在正在碼字,也是一直有奇妙的音流。人疲累時,專心聆聽這奇妙的音流十幾分鐘,就可以讓人恢復精神。
南懷瑾老師是一位自行喚醒自性音流的可敬的大德,南懷瑾老師的開示可以讓讀者明白《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裡的自性音流究竟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自己證悟到「反聞聞自性「。但由於是自悟的,沒有系統的修習方式,以後南懷瑾老師繼續講解「耳根圓通」法門時,還是重新回到了大多數人的念佛念咒之路上。也勸請大家莫要按照南懷瑾老師上文中所說方法去修習,因為不是系統全面的方法。修行的方法一定要有正規的體系,否則都有可能遇上問題。
行文至此,順便提一下唐朝道家呂洞賓的「百字碑」: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從 「百字碑」可以知道,呂純陽的全真道教修行體系,最後「合虛為道」的過程就是「坐聽無弦曲」,即聆聽內在的音流。因為這個音樂不是人用樂器演奏出來的,而是內在自然發出的音樂,所以稱「無弦曲」。這就是《楞嚴經》裡的「反聞聞自性」。
《楞嚴經》中「耳根圓通法門」殊勝的是,通過具格真師的「印心」,弟子不但能夠頓見自性光明,更重要的是當下便能進入自性音流,能夠聽到內在的音流。不用像南懷瑾老師或呂洞賓那樣,要辛苦修行到很後面才能與自性音流溝通。這就是禪門頓教法門的殊勝之處,它靠的是恩典,諸佛的恩典。諸佛的恩典通過明師的印心給予弟子。得到這個恩典,才能得到自家寶藏。
三,阿彌陀佛佛土的眾生也修「耳根圓通法門」
在中國,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那些信仰佛教的在家與出家人,絕大多數也是以念佛求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
往生到阿彌陀佛佛土的眾生也是需要繼續修行直至成佛的。他們在阿彌陀佛佛土也是修行這個耳根圓通法門。舉證如下。
按照《佛說觀無量壽經》所說,念佛往生成功的人,會有蓮花來迎接此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根據此人的修行程度及生平行為等諸多因素,共分九品蓮花,花開時間與修行證果時間有天壤之別。這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佛教修行人的最終目的是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是脫離了生老病死諸苦而已,還是要繼續修行,直至成佛的。那麼,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接下去又是怎樣修行的呢?這個問題在淨土諸經裡還真有敘述,讓我們一起去拜讀。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奇異禽鳥:包括白鶴、孔雀、鸚鵡、舍利、歌聲輕妙的杜鵑鳥,一身兩首的鳥。這些禽鳥,日夜不停地唱著和雅的歌聲;從他們的鳴聲中,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等種種微妙的道理,使那個世界的眾生聽了,都會不期然地發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舍利弗,你不要以為這些禽鳥是因罪報而轉世的。為什麼呢?因為極樂國裡沒有畜生、餓鬼及地獄的三惡道,甚至連三惡道的名稱也沒有。這些禽鳥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變化而成,用歌聲來感化眾生的。
舍利弗,極樂國中還有一種清妙的聲音,這聲音是微風過處,吹動許多寶樹和許多珍寶羅網所發出來的微妙音聲,好像是千百種音樂同時並作,使人聽了也會不期然地發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是通過聞聽西方極樂世界的眾鳥之音,以及微風吹動寶樹和寶羅網所發出的微妙音,而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直至證果的。
《佛說觀無量壽經》裡有詳細描述九品蓮花花開後的修行過程,讀者請看:
1.上品上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見作者注1】。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是名上品上生者。」
【作者注1】:無生法忍,意即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即八地菩薩。大家覺得」無聲法忍「的意思很難懂,對嗎?特別是對普通的不修行的人。
實際上,還有一種很簡單的說法,就是由第四界剛剛邁入第五界 。三界,耳朵都聽出老繭了,出三界,出到哪去?實際上三界之外還有 第四界 ,第五界 ,第……
這個物質世界的眾生死亡後,肉體剝離,其靈體所對應的宇宙叫「第一界」,又稱欲界,肉眼不得見;修行禪定的人還可以剝離第一界的身體,進入「第二界」,又稱色界,肉眼及第二界以下天眼不得見;同理,還有「第三界」(無色界),第四界,第五......
2.上品中生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嘆世尊。」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是名上品中生者。」
3.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命欲終時。。。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4.中品上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齊,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是名中品上生者。」
限於篇幅,其它五品不再。
【作者注2】:上品上生,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中品上生,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
這些可以令人馬上可以證果的妙音,作者以為不是外界的聲音,而是修者的自性妙音。
古大德說過,「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淨土的眾鳥寶林演說妙法,應該是修者本性發出的內在自性旋律,更合乎佛理。《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否則即使身在西方極樂世界,心不往內求,還是不能證悟得果的。
鄙人不才,認為淨土小鳥寶林演法妙音,即是《楞嚴經》中的「反聞聞自性」裡的自性音流。九品蓮花花開後聞音證果,就是《楞嚴經》中記載的「耳根圓通法門」,就是達摩西來所傳的頓教法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 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常修學。」
首先,從邏輯上推斷,《楞嚴經卷六》文殊師利菩薩指出,只有「反聞聞自性」才可以究竟成佛,屬於「圓通法門」,過去象微塵數一樣眾多的佛,都已經憑籍它究竟得道了。其它的所有修行方法,包括大勢至菩薩念佛法門,都屬於「方便法門」,是佛的一種慈悲加持,雖然也會有利益,但只是用來引導人捨棄塵勞,不是可以長期用來修行成道的。
念佛法門接引人到了「極樂世界」,即是完成了《楞嚴經》所說的「即事舍塵勞」的目的了。下面要成佛,自然就得轉修耳根圓通法門。而從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的修行方法是聽聞眾鳥寶林說法妙音。《楞嚴經卷六》:「眾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西方極樂世界眾生聽聞的眾鳥寶林說法妙音當屬自性音流,否則與《楞嚴經》的經意相違背。
佛不妄語,佛不二語,西方極樂世界眾生的修行方法理當是《楞嚴經》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即「反聞聞自性」,否則不能成佛。
四,念佛法門與頓教法門的特點比較
既然修念佛法門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再修正法,直至成佛,那又何必去找傳授正法的在世明師呢?
原因是,西方極樂世界修行速度太慢了,不介意的人自然可以去走這條路。
《觀無量壽經》中對成功念佛往生的人,所做的九品蓮花的介紹,包括往生資格,蓮花種類,等待蓮花花開的時間,花開以後證果的時間。注意,依據《佛顯無邊佛土功德經》記載,西方極樂時間1晝夜相當於我們地球1劫,1劫的時間不同經典說法不同,從1億多年到幾十億年不等。
實話說,與頓教法門相比,淨土法門九品蓮花,除了上品上生,其它八品還真不敢恭維。光是坐在蓮花裡等待蓮花開放,用的時間單位就是地球上的」劫「數, 更不知猴年馬月證得八地菩薩這個關鍵的果位。
禪門心印,無上微妙甚深法,又稱圓通法門,又稱妙法蓮華法,又稱金剛法門,又稱佛之正法,包含內在的光和內在的音兩部分(正法眼藏和耳根圓通法門)。「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槃門」。
禪宗頓教法門,以心印心。具格真師印心時弟子當即證果。依據過去輩子的修行根基,印心時可以立即證阿羅漢果,甚至證八地菩薩,最低的證須陀洹。
《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得到真正心印傳授的弟子,只要道心不退轉,這輩子最低果位也是羅漢四果裡的須陀洹果,因為他自明師印心時就進入了不生不死的自性音流。依據弟子今生修行的精進程度與時間長短,當世果位還可以再提高一個或幾個等級。最低的須陀洹聖果,最多再被安排返回人間修行數輩子,永不離「組織」。短則幾百年,長或兩三千年時間,必出三界。
但是,念佛法門對師質要求不高,甚至可以沒有師父;但頓教法門傳心印的具格上師必須已經證得法身和化身。
對於頓教法門,諸佛的恩典是通過明師印心給予修者的。得到這個恩典,才能得到自家寶藏,否則難免空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