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圓通頓悟法門,就是攝心之無漏法

2020-12-28 覺行自在人生

沒有佛的法脈傳承,沒辦法「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欲漏不先除,反而畜聞成過誤。正如《華嚴經》所云:「知見立。無明本」。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

一、阿難都落邪思!更何況我們凡夫?!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二、佛陀為何命令我們修習此法門?!

《大乘妙法蓮華經》:「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夏蟲不可以語冰。佛陀講經四十九年,皆自性說法,拈花一笑,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印心。

三、到底我們的自性佛住在人體哪裡?

《大乘妙法蓮華經》雲·:「

自共言語時 出於大音聲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註:說法者安住於此間,說法之人於此悉聞,法師住於此。正是我們的法身、報身、化身,佛具有三身四智,第三眼的位置正是三身所在,這也是我們的成佛開關,道家稱泥丸宮,佛家稱為自性、阿賴耶識、如來藏,基督天主教稱上帝、主、天國。)

這個「此」就在人體的這裡(頭頂眉心輪第三眼,佛眼、法眼、慧眼)!《大佛頂首楞嚴經》云:」明極即如來!「

學佛修行成覺,離開了人體,離開了自性,就是外道邪道。

四、修行方法不正確會怎樣?

《大佛頂首楞嚴經》是這樣說的:」修習錯亂。尤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五、六祖慧能大師因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為何開悟還要去求法?因為只有法脈傳承人才會知道覺心在哪裡!並且教會使用。《大佛頂首楞嚴經》雲·:」忽遇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以心印心,教外別傳,見道起修,見性才是修行的開始,沒有樹根的木長不出果實。正如《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說:」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

六、不知道靈知心在哪裡結果會怎樣?

《大佛頂首楞嚴經》:」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註:不明白真心所在,生老病死苦的煩惱根本無法降伏)

七、到底成佛法門有嗎?

1.《大佛頂首楞嚴經》:」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2.《楞嚴經》: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系枷鎖不能著。

3. 《大佛頂首楞嚴經》: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以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世尊。彼佛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4.楞嚴會上佛敕文殊簡擇圓通。了揀諸門。獨選耳根。

5.《楞嚴經》: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6.《楞嚴經》: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7.《楞嚴經》: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8.《大乘妙法蓮華經》: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本文由覺行自在人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成佛不二法門: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印度Shabd瑜伽)實修實證
    在這個末法時代,佛門禪宗頓教心印傳承在中國大陸已經長久失傳,大多數的人只知念佛。但從世界範圍來說,佛之心印正法從沒曾斷過,也不會中斷,這些都是十方三世佛的恩典。鄙人本是一介書生,自幼心中就有人我生死的疑惑。
  •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只有人耳能接受全方位信息,眼鼻舌身都不行
    (此出自P396段經文)』,所以頓悟並不需要方便就可以真實歸元,而性體本無有二,只是眾生根機不一樣,並不都能頓悟,漸悟就需要多種方便法門。「對於諸位聖人,由於他們根性使然,一切方便法門沒有不能歸元的,無須揀擇順方便還是逆方便,對他們來說都方便。但是對於初心修學想入首楞嚴三昧的人,著手的法門不同,那麼他們成就的快慢也不同。」
  • 第二節 獨選耳根圓通
    第二節 獨選耳根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佛畫
    佛教中所說的「圓通」,是法性覺悟的意思,圓就是不偏不倚,通是沒有障礙的意思。所謂「二十五位圓通大士」就是證得圓通法門的二十五位菩薩。觀音菩薩也是二十五圓通之一,所以我們也把大眾最熟悉的觀音菩薩稱為「圓通大士」。阿難問道:「什麼根是圓通的本根?」二十五位佛菩薩說了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因緣及所選擇的圓通法門,就是《楞嚴經》中著名的二十五圓通。
  • 《楞嚴經素解》:二十五位菩薩紛紛登場,宣說自己的法門為第一
    此時世尊普告法會中各位大菩薩,及各位已經證得漏盡大阿羅漢(漏盡就是無漏,六根如同六個城門,已經無物慾賊人從城門漏進來汙染本心了,稱之為無漏)。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聖經》《道德經》裡的造化是什麼?
    二,耳根圓通法門:反聞聞自性(音流)「耳根圓通法門」內在音流的種類,在《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中有記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耳根圓通法門」通過聆聽自性旋律並漸進提升自性旋律的頻率,來不斷增進對真理的了悟,提高自己的修為境界,到達更高等的靈性宇宙。精進修行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者,偶爾在入定之中會聽到比平時更加高頻率,更加響亮的自性音流,出定以後人的精神與身體均會保持幾天更加輕鬆良好的狀態。
  • 【摩西哲學】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從《六祖壇經》看頓悟與漸悟
    這種對語言文字的超越性,才能表現出真正的禪法和更高的悟境即是頓悟。  而六祖惠能大師則認為,本來正教是無有頓漸之分的,「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正如六祖所言:「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假名。」從六祖大師的話中可以得知,頓與漸是根基利鈍的問題,不是法的問題。
  •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聖者從色彩、聲音、香氣、味道中感知到什麼
    P197【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十八界」,包涵全法界,涵蓋七大,諸聖人隨循各自因緣而選修不同根,都可以證圓通。根塵識七大這樣的安排二十五門,即概括了所有修行法門。不僅如此,還在最後宣說五陰魔,更是所有經中稀有之事,所以本經不僅是開悟的楞嚴,也是成佛的楞嚴,是一真正的修行大全。
  • 依怙信願智慧歸命大安樂,三聖圓通照見自性
    不管一個人多忙,每天靜篤十念相繼,必定可行,越是忙的人,越應該靜下心來念佛觀心,入定生慧照亮人生,不出煩惱災殃。念佛成就靠什麼?依怙信願智慧歸命大安樂法門,把全身心安頓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當中,這慈悲願海太慈悲平等了,太有威神力量了,只要我們一念安心在茲,一悟合光即一得永得究竟圓滿。一悟合光就是摩訶般若,到慈悲願海的彼岸,就是離苦得樂波羅蜜多。
  • 楞嚴經·卷五|觀鼻端白,孫陀羅難陀因銷息而獲圓通(21)
    孫陀羅難陀就是其中之一。「孫陀羅」是其妻名,這裡加妻名以示區別。孫陀羅是當時印度最美麗的姑娘,難陀對她寸步不離,寵愛有加。隨佛陀出家後,因為思念妻子,難陀很難專下心來。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
  • 太大膽了,把《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講成這個樣子!
    高七師將自己近三十年《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的修習經驗,以及對顯教密教各種教法實修實證的體悟,融於對心要的講解中,儘可能將深奧的佛法,用形象化的比喻和故事,深入淺出地一層層剖析。也許上課前,對準提法的信心還不是那麼大,也許覺得還有更適合自己的法門,也許認為自己的根基比較好,也許在其他地方學習都是一樣的,也許……二天過後,這些也許、這些疑慮都不復存在,對法、對自己都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找到了出世入世的修行目標,對於修行,升起了心中的太陽。
  • 準提法門修持專輯(十一)完整準提本尊修法儀軌及種子字安身法
    無際後註:插圖法本錄入,凡是修持完整準提法門的同修,應該好好看看,準提法門之宏大,遠遠超越一切密宗的修持儀軌,準提法門是最早最古老的密宗法門,是一切密宗法門之祖  準提法門是最完整和最被一切眾生認可的密宗法門,也是千百年來在漢地最先認可和盛行的密宗法門,也是人人知道的法門,貫穿佛道以及民間宗教信仰。  準提法門也是歷代很靈驗的法門,對於生育、養生、護身、饒益、降伏、敬愛等方面,與不可思議之奇效。
  • 大勢至菩薩 | 頭頂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攝念佛人行歸淨土
    大勢至菩薩能夠獲得如此大的力量,源於他因地修行了一個無上的法門——念佛法門。  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部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被印光大師列為淨土五經之一的經典中,大勢至菩薩陳述了其因地修證圓通常的過程。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以其普被十方眾生根機,利鈍全收,而被特選為——除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外——第一的法門。
  • 《頓悟入道要門論》淺釋(一)【2510期】
    也許有人會問:禪定並非頓悟法門,為什麼要反覆強調呢?其實,頓漸之分只是為了方便。禪定是漸修法門,但若明理上功夫下得好,就很易在修定過程中出現頓悟。何況,法門萬千,其根本的佛理是一致的,都是需要在反覆參學與心悟中去提升,但願所有關注我們佛壇的讀者,都能在細細能量涓流中,得到佛學真諦。
  • 大安法師:念佛法門,至簡至捷,圓頓了義
    念佛法門是了義中第一了義,是圓頓中至極圓頓。它一法具足一切法,通途八萬四千法門都能夠含攝。它還圓超一切法門,是捷徑裡面的捷徑,是徑中徑又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實際上就是不明白大乘圓頓義理,一法具足一切法,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等於念了十方三世一切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無量的佛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一切經咒的功德,乃至通途八萬四千法門都能夠含攝。比如,我們來剖析一下通途法門的戒定慧三無漏學與六度等。戒,小乘的戒律規範身口七支,大乘菩薩戒還要求念頭的清淨。
  • 如是我聞,萬法皆成!!!
    明白如來藏,天地萬法唯當人當下一念真心之所變現,時時覺知觀照自心,清淨自在的同時,保持努力精進心和遇事不退轉的心,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一心三藏是修行者知道什麼是佛,你就是佛。從凡夫到分真即佛,你知道什麼就是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佛,由於無明的緣故變成了眾生,現在明白了佛又回到了本位,明此理即是最好的修持。
  • 音聲法門——慈愛經
    當這樣的旋律結合了修行者證量顯現的聲音,黃敏男老師稱之為「法音」。因殊勝因緣,許多宗派法主、高僧大德的珍貴唱誦都留在了在黃敏男老師原動力的音樂中,在音聲法門的課程裡我門不僅可以聽聞這些大德的法音,還能獲悉法音背後深刻含義,更能學習正確的密咒發音、靜心禪定等修行法門。並通過持咒、誦經、禪定,讓身心和諧統一,減少煩惱及痛苦,開啟慈悲與智慧。